老屋有喜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ki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庄的乡亲们都很羡慕关大龙,因为他是本村首屈一指的成功人士——在省城某公司任高管,年薪几十万,有房有车,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可爱。
  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大龙最近正在因给爷爷建房而苦恼。
  爷爷八十多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自奶奶去世后一直独自住在乡下老屋。三年前的汛期接连几场大暴雨,老屋突然倒塌了,爷爷只好住进邻近的大龙爸爸家,但大龙爸爸家人口多,孩子们吵闹得厉害,所以老人住得很不舒服。
  到大龙的幺叔家也不可能,幺婶是村里有名的悍妇,动不动就在家里大呼小叫,把幺叔和儿子三龙管得大气不敢喘,爷爷早就看不惯,和幺婶相处得也一直不怎么好,如今哪会愿意和他们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爷爷多次提出在老房址重建新屋,可家里人觉得盖房子又花钱又耗工夫,爷爷的年岁已经这么大了,将就几年就过去了,所以一直没人把爷爷的话当真。
  大龙有心完成爷爷的心愿吧,他是个孙辈,哪儿轮得到他筹划大事?自然不好强出头,事情就这么放下了。
  这一放就是好几年,这几年爷爷过得一直不开心,精神头儿和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大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一天他开车回家,路过老屋时,见爷爷拄着拐杖在老屋的残垣断壁前站成了一尊雕像,好久都不见动一动。大龙心里一酸,突然特别理解爷爷的心情。爷爷在老屋居住了八十多年,老屋的一切早已融入他的生命当中,离开老屋对他来说犹如树叶离开枝头。大龙当即决定,一定得帮爷爷重建老屋。
  春节期间,大龙先把翻建老屋的事儿和爸爸谈了,得到了爸爸的支持,在年初三召集家人召开家庭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翻建老屋。
  大家没料到旧事重提,一个个脸上阴晴不定,大龙急忙站起来,向家里人宣布:“这次给爷爷盖房,所用的资金全部由我来出,不需要大家操心。”他自以为做了好事,可大家的反应更为激烈。他的妈妈首先站出来反对,说家里大把空房没人住,还做新房子,多浪费钱啊。在乡下投资建房又没可能升值,有那钱还不如在城里买套小户型呢。
  大家纷纷赞同,大龙灵机一动,说他之所以重建老屋,除了给爷爷住外,自己也有以后在此养老的考虑。
  妈妈听大龙这么说就不好反对了。
  见堵住了妈妈的嘴,大龙正暗自高兴,一旁的幺婶阴阳怪气地开了口:“我这还奇怪呢,大侄子咋这么好心给老爷子修建房子,出手这么阔绰!原来相中了老屋地基,借机会独霸财产!老屋可是大家的,我们每人都有份!”幺婶在家强势惯了,说话素无顾忌,话越说越尖刻:“天上果然不会掉馅饼!大龙,你的心机也太深了!”
  听幺婶这么一说,大龙愣住了。刚才说自己计划在老屋养老是随口编的借口,目的是堵住妈妈的嘴,并非早有预谋,却被幺婶冷不丁抓住把柄,有口难辩。
  幺婶家早就盖了楼房,家里只有三龙一个独子,且已在省城安家落户,这次家庭会议赶上他外出,所以没到场。她还要老屋地基何用?
  这次家庭会议又闹得不欢而散。
  重建老屋的提议再次搁浅后,关老爷子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大龙家与幺婶家离得不远,以前幺婶稍不如意就在家摔盆子砸碗,骂幺叔的同时也顺带着把关家一屋老小都骂了。现在得知大龙想独占老屋,更是饭不熟气不匀地故意找碴,还直接把矛头对准了老爷子,骂他年纪活在狗身上了,不向着儿子倒向着孙子。
  老爷子本来心情郁闷,八十多岁的人,哪受得了这份气,终于在幺婶的一次大吵中突然昏倒。众人七手八脚把他送进医院,经检查是突发脑溢血。好在出血量很小,好歹抢救过来了,也没留什么后遗症,情绪却十分低落,不愿意配合治疗。
  大龙接到爷爷病危的电话后急忙赶到医院,爷爷见到长孙,不禁老泪纵横。大龙十分难过,弯下腰低声对爷爷说:“爷爷,您辛苦了一辈子,如今本该安享晚年,可孙子无能,没能解决好您的住房问题,让您受委屈了!您放心,我已经说服他们了,您一出院就动手重建老屋,这破土动工的第一锹还等您亲自挖呢!”
  爷爷听了大龙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张开嘴,喝下了大龙喂给他的米粥。
  出了医院,大龙立即拨通了堂弟三龙的电话,把家里最近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告诉了他。三龙当即说,等他忙完这几天就回老家看望爷爷,出面说服母亲。
  过了两天,三龙打电话给大龙,说出了幺婶不让大龙重建老屋的真正原因。
  原来,她并不是为了争地基,而是她听信了算命先生的话:他们三家房子所在地是个凤凰西转地,老屋在前是凤凰头,大龙家在东是左翅膀,幺婶家在西是右翅膀,老屋和大龙父亲家的位置都比幺婶家高,所以压住了她家的运势。幺婶说,老屋没倒前,三龙在哪家公司都干不长久。老屋倒后三龙去了目前工作的这家上市公司,才两三年时间就由普通员工升到部门经理,这正是风水改变所致。如果重建老屋,他家的运势又要变坏,所以幺婶死活不同意。
  “老三啊,你好歹是大学毕业的,这你也信?”
  “我当然不信!可你也知道,我妈没文化,在家又一直很强势,我实在没办法说服她!”
  大龙沉吟了一下,說:“既然你妈妈那么相信风水之说。不如我们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看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三龙似乎信心不足:“能行吗?再说风水一说,我也不懂啊。不过我可以试一下,你等着我的消息吧!”
  果然,第二天三龙打电话给大龙,说事情有眉目了。兄弟俩一高兴,又聊了很久才挂电话。
  爷爷出院当天,重建老屋的行动就正式开始了。幺婶果然不再阻挡,还喜笑颜开地忙前忙后,连村里来帮忙的邻居们都觉得稀罕。
  动工的鞭炮响起,爷爷象征性地挖了一锹土后,挖掘机便大刀阔斧地工作起来。
  大龙妈也在房场忙活,眼看天色傍晚,工人们都回去吃饭了,大龙妈还在老屋房场归拢一些零碎物件,突然见刨地基的幺婶鬼鬼祟祟从墙角抱出一个小坛子,急匆匆往家跑。大龙妈心里起疑,正准备跟过去看看,这时大龙站在院子里喊妈妈,说关于明天去镇里买材料的事。   大龙妈很不情愿地回到自己家,马上告诉大龙她刚才见到的事儿。大龙却不经意地说,她一定是眼花了。接着就开始拿出买材料的单子核算,大龙妈也只好作罢。
  按照鄂中乡下习俗,造房架大梁必须选个黄道吉日,亲朋好友及父老乡亲共同观礼才好,所以这一天大龙和三龙特意赶回来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当大梁在喜庆的鞭炮声中稳稳地落在屋脊上,乡亲们纷纷鼓掌祝贺时,老爷子不禁喜泪纵横。
  架完大梁,人们一窝蜂地涌到大龙家——架梁宴马上开始了。
  待大家入座后,爷爷兴高采烈地站起来给大家敬酒,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见大龙妈走到大家之前,高声说:“爸,放下这个大花盆,先别急着喝酒!趁今天各位亲戚都在,我请你们评评理!”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喊,把大家都搞愣了。
  原来大龙妈总觉得老幺媳妇抱走坛子的事儿不对劲儿,这些天一直盯着前院的动静。前天晚上,她悄悄来到老幺家附近,正听见幺婶跟三龙通电话,说那坛银圆卖了多少钱的事儿。
  大龙妈心里一跳,立刻凑近了细听,很快听出了门道,银圆是幺婶在老房院子里挖出来的,她没告诉老幺,直接通知三龙连夜回家取走了银圆,三龙拿去卖了三十万元,用这钱交了新房的首付款。大龙妈当时又气又恨,决定当众拆穿这事儿,请亲友们评理。这银圆是从老屋院子里挖出来的,老幺家凭什么独吞?
  老幺夫妇没想到大嫂突然发难,顿时目瞪口呆。大龙妈得理不饶人,她说幺婶平时对老人不闻不问也就算了,大龙给老人造房子他们还百般阻挠。这次造房子大龙出了二十八万,卖银圆的钱得拿出来,扣除造房子的钱后将剩下的两万还给老人。
  听大龙妈说了那么多,幺婶终于缓过神来,色厉内荏地吼道:“谁说我独吞了银圆?你哪只眼睛看见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干了这黑良心的事儿还想抵赖?”
  “这埋在地下的东西,又没写名字,谁挖到就是谁的,凭什么交出来?”
  “你家里的东西也没写名字,是不是谁都可以拿?现在你们一家三口都在这里,你们必须把这事儿说清楚!”
  妯娌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听明白是咋回事了,便纷纷谴责幺婶一家。
  幺婶脸上白一阵红一阵。大龙清了清嗓门,大声说:“大家静一静!听我说!”见众人安静下来,大龙接着说,“大家误会了!这是我和三龙合伙制造的一个善意谎言!”
  原来,大龙和三龙见幺婶这么迷信,便决定将计就计,让三龙跟幺婶说:经过研究《易经》得知,凤凰转身地运势五十年一转,且转势当口必须大兴土木。爷爷家老屋倒塌重修正合五十年之数和大兴土木之机,她不但不应阻拦还得促成这事。
  为了让幺婶深信不疑,三龙又说,奶奶在世时曾跟他说过,为了不压西面的运势,祖上在盖房子时在院子西墙根埋有银圆。这次重建老屋既可以转运势又可以挖银圆,一举两得。幺婶知道,关家祖上曾经出过大官,所以村里一直流传着老屋藏有宝贝的传闻,老爷子经常在老屋外转来转去未必不是在照看宝贝,现在三龙说得这么有鼻子有眼的,幺婶便深信不疑,当然也就不反对重建老屋了。
  重建老屋时,乘大家不注意,三婶按照三龙的指点果然在西院墙根下挖出一坛银圆。其实那些银圆是仿真货,根本不值钱。卖了三十万用于买房云云,也不过是个谎言,没想到这事无意中被大龙妈听到,产生了这个天大的误会!
  听大龙讲完,幺叔满脸通红,冲着幺婶嚷:“你看看你这干的叫啥事?这些年我跟着你丢人现眼的时候还少吗?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见识连两个年轻孩子都不如!”
  幺婶又羞又气,自己理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耍横,况且执行騙局的是自己最疼的宝贝儿子,有气也没处撒呀,只好满脸通红低头不语。
  幺叔见幺婶难得低头服输,便站起来说:“三龙妈一时糊涂,现在也知道错了,请你们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将这事张扬出去。这么多年来,我家对爸爸的确没尽好赡养义务,现在请大家做个见证,以后爸爸住在老屋里,一日三餐我和大哥家轮流承担。至于祖屋归谁,我们都听爸爸的!”所有亲友都望着幺婶,幺婶只好红着脸点了头。
  见大家纷纷鼓掌,爷爷举起酒杯高兴地说:“今天房子上梁了,家事也和顺了,我是真高兴啊!啥也别说了!来,大家都干了这杯!”
  欢笑声里,大家端起了酒杯……
其他文献
正月初十上午,刘家庄的村主任刘成去乡政府开了个紧急会议,会议内容只有一个——禁止“烤狮子火”。  “烤狮子火”是当地特有的习俗,每年正月初十晚上,乡亲们就把废弃不用的笤帚、席子和柴草等物堆在一起,在自家大门口点燃,寓意为辞旧迎新、禳灾祈福。夜空下,点着的柴草迅猛燃烧,火光耀人,烈焰腾空,宛如雄狮在张牙舞爪,因而取名“狮子火”。  其实,乡政府的“禁火令”去年就出台过,上一年的正月初十,刘成没少费唾
期刊
在浙江省嘉兴市乌镇东栅西头的印家巷里西侧,有座道观,名曰“修真观”。修真观为“江南三大观”之一,顾名思义,修真观是道家用来修真的道观。修真俗曰修道,道教中,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为“修真”。何谓真呢?按照道家理论上说:真人乃修道人的最高境界,修持者均应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终生勤奋,刻苦修持,德功并进,以求达到真人、真仙的上乘境界,故曰修真。  据明朝陈观《修真观碑记》记载,北宋咸平元年(99
期刊
老韩是一个古董店老板,他最看重的有两样:一样是他的心肝闺女,一样是他的宝贝古董。他打年轻时起就迷上了收藏,心思都在古董上,三十好几了家里老人催得紧了才结的婚,四十来岁才得了个粉雕玉琢般的小妞妞。  妞妞聪明乖巧,打小儿就学习好,顺顺当当上大学,顺顺当当考上了公务员,工作也干得顺手,一点不用他费心,朋友们都羡慕他从哪里修来这么好的福分。以往,老韩见人就爱夸闺女,可最近和闺女较上了劲,噘嘴赌气谁都不让
期刊
这天,老爷子陈元顺正躺在椅子闭目养神,儿子陈宇找上门来,说省里半年后要组织酒类品鉴会,想请老爷子用传统手艺酿造一缸酒参赛。  陈元顺慢吞吞地说:“你不用来找我,我手艺不如咱们酒坊的刘师傅,找他就行。”  陈宇脸一红:“车间上了生产线后,他这种手工酿酒的老师傅就没用了,就,就让他回家了。”  “什么?你竟然把老刘赶走了?”陈元顺猛地跳了起来,“你走吧,你以后不要叫我爸,我也没你这个儿子!”  陈元顺
期刊
皖南山里有座小小的观音庙,立在山崖上。庙小,和尚也少,只有师父智藏长老和弟子法广。智藏长老六十多了,白须光头,背着一个药篓,有时上山采药,有时下山治病。法广在庙里守庙、扫地、诵经,闲下来就随师父学医。  采药的时候,智藏长老坚决不让法广随着,一人背着个药篓,上盖一块布,然后,撑把药锄,走上白云缭绕的大梁。  大梁是这儿最高的山,山上生有枸杞、山榆、蒲公英,还有各种植物,每样都是药,都能治病的。法广
期刊
4、各怀心事  大瓜和三角眼偷偷摸摸地来到那栋老房子墙根下,把探测器从门口伸了进去,突然“嗡嗡”响起来,三角眼说:“陨石就在这里!”  大瓜相信了,他打定主意,买下毛大牛的老房。  小麦是毛大牛的邻居,早就惦记着毛大牛的老房子了,今天他发现大瓜领着一个陌生人从墙头爬进了毛家的院子里,行为鬼鬼祟祟,十分纳闷,心想他们要干什么呢?大瓜不缺房子,不可能要买毛大牛的老屋,琢磨来琢磨去,得出了结论:是有外地
期刊
这天下午,张大成刚下班,便接到女友雯雯的电话,约他一起去看看新房子,商量怎么装修。  放下手机,张大成喜得蹦了三个高。他清楚这条信息的含意,就是说,他张大成就要步入洞房了!  说起来,张大成可是真不容易。他老家在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据他说,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长大,可还没等他上完大学,爷爷就过世了。大学毕业后,张大成独自在这座大都市里打拼,时来运转,他碰上了雯雯。  雯雯就住在本市,有自家
期刊
狼山县来了个新县长叫牛得宝,牛县长十分重视政府办公室工作,下基层调研时特意带上了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胡海和副主任李伟清。  这天调研组一行人到了广隆镇,忙活了大半天,眼看天色已晚,胡海就冲大伙说:“大家不用急着赶回县城了,今晚我在广隆镇农家乐饭店给大家安排好了工作餐,吃完饭再往县城赶吧。”  牛县长对此也表示赞成,跟大伙招招手道:“大家今天也辛苦了,我们一起吃过工作餐再回家吧。”调研组一行人跟上牛县长
期刊
鄂中有个牛人叫蒋壮,企业做得很大,效益很好。他是个魔术迷,经常在公司年会庆典时玩一些“大变活人”“隐形人”的游戏。平时他也以此特长自得,多次夸下海口:俺是火眼金睛,如果有人能够瞒过我的眼睛,奖励他一万块钱,决不食言。故人送外号奖(蒋)一万。  这天,奖一万办公室来了位年轻人,自称贾若——专为挑战蒋总专长而来,他与蒋总打赌:小贾就待在蒋总的眼皮子底下,若蒋总找不到,输一万块。反之,小贾给蒋总免费当两
期刊
郑前方喜欢钓鱼,这天他运气不好,没钓到几条,早早收了鱼竿回家了。  走到河栏边,看见一个大爷拄着拐棍,在河栏边无助地站着。郑前方上前问大爷怎么了,大爷说:“小伙子,你能把我扶上这栏杆吗?”  郑前方笑道:“大爷,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扒高上低啊?老胳膊老腿行不行?”  大爷着急地说:“能行!你只管扶一下就行。”郑前方小心地把大爷扶上了水泥栏杆,大爷一扭身,就下到了栏杆里面。  郑前方不解地问:“大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