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开年,“功夫巨制”《一代宗师》的上映,再次引爆大众对中国武术的关注。
也许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一个关于功夫的传说。它数千年遵循“口耳相传”甚至“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承规则,它始终带有一丝不为外人所知的神秘色彩。
然而在这个商业无孔不入的年代,中国武术究竟在研习着怎样的商业套路?昔日的江湖门派今安在?中国武术的商战江湖上又上演着怎样的纷争与较量?
武当:尽可能传统
“预备,做!”“进步,退步,转身,第一套……”
即便在春节期间,袁修刚的武当山道家传统武馆依然严格遵守着正常的作息时间:从清晨5:40开始,直到晚上20:30,每天上下午各二节课,时间从90分钟到140分钟不等。
这是42岁的袁修刚,武当三丰派的第十五代传人,上武当习武的第21个年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亲历并见证了武当武术的市场化历程。
2004年,经师傅同意,袁修刚在武当山脚下筹办起自己的武馆。如同名字“武当山道家传统武馆”一样,在商业化的形式之下,袁修刚这些年来一直执着坚持“传统”二字。这不仅表现在他依然穿着传统道服,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还表现在他“尽可能传统”的教学方式。
2007年,袁修刚把武馆搬到武当山玉虚宫旁,学员的习武场地,就在玉虚宫内。武馆的课程,都是传统的武术项目,除了太乙五行拳、玄武拳、八卦掌、太乙玄门剑等代表性的拳法和器械之外,还有各种武当传统功法和气功。每天,他都会带领学员打坐,领悟武术之道;学员在习武时偷懒或者开小差,他也会像师父当年处罚他一样象征性地打两下;除了授课,武馆别无其他经营项目,哪怕是销售配套的武术用品或书籍、音像产品……
在袁修刚看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经营上的商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并不矛盾。他把自己武馆的主要市场定位在养生产业,与之相对应的,开设了气功、太极、道家内丹等授课项目;而在生源上,他更是大力开发海外市场,一身道服的他用英语向外籍学生授课,已经成为玉虚宫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峨眉:商海亦江湖
“江湖上只有少林、峨眉和武当是门派,其他的都只是拳种。”
这是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汪键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有的两名传承人之一,江湖上更习惯于称他为峨眉派“掌门人”。而事实上,他的头衔还有乐山大佛文武学校校长、峨眉武术表演团负责人。45岁的汪键是乐山当地知名的“武术企业家”。
最开始创办武术培训班时,为筹措资金,汪键采用一种很“江湖”的方式,带上学生,搬上桌椅板凳,在体育馆门口现场表演招生,每个学生收50元学费,后来则更“江湖”地体现在峨眉山体育馆里,汪键摆下擂台,由六名自己的学生守擂,任何人只要攻擂成功,便可得到1000元的奖金。这场擂台赛,他的学生拿下了六场比赛中的五场胜利,而10元一张的门票,共卖出了3000张,与体育馆分成并扣除成本后,汪键净赚5000元,那是他从事武术产业的第一笔收益。
随着《倚天屠龙记》等具有峨眉武术背景的影视作品的流行,汪键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峨眉武术产业迎来一个发展良机,在峨眉山所属的乐山市,一级武馆的数量有十几家,机构多了,竞争随之而来。
这种商业上的竞争并非以商业的形式来体现,而是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踢馆。功夫上较量,谁赢了市场就是谁的。经营培训班和武术学校的过程中,汪键曾数次遭遇他人找上门来踢馆。他说,“做武术培训,不仅要有资金,有生源,有真本事,还要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少林:武林至尊的盛世与迷惘
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武侠片中常见的台词,同样适用于中国武术市场化的进程。
江湖上,释永信被戏称为“最离谱”“最高调”“最商业”的少林方丈。他做少林武僧团的巡回表演,搞功夫海选。他领衔的少林寺商业化催生出众多寄生于少林功夫上的武术学校。
对于集团化运作的少林寺,即便是直接从事武术产业的武僧们,职务再高,也不过是“技术工人”或“职业经理人”。而直接以商业主体分享这场少林武术商业盛筵的,除了出身少林的俗家弟子或还俗僧人,便是那些来自民间的武术教育、演出机构。
释永帝是最早一批走出少林寺从事武术产品的僧人之一。他是现任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师弟,曾经在少林寺担任办公室主任。1993年10月,释永帝在少林寺附近,开办了少林寺武僧文武学校。正宗的少林武僧身份,加上在学员中良好的口碑,让他的学校讯速发展成登封当地规模最大的四间武校之一,到2012年底,学员已经突破3000人。
不过,像释永帝这样离开少林自己创业的武僧毕竟是少数,庞大的少林武术市场被各种差参不齐的民间武术机构占领。各家在规模和项目上并无太大差别,行业陷入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这场属于少林这个商业武林至尊的盛筵,似乎正浮现一种无奈的迷惘:“人人为少林而来,可真正的少林在哪里呢?”
乱象:商业武林的“魔教”
尽管在武术教育上,商业化的武馆、武校日益取代了传统的师统传承,然而武林内部一条不变的规则却是:学生越多越好,但入门弟子数量必须严格控制,以保证师父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将自己的武学传授给徒弟,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
然而就是这样数千年的规则底线,也在被利益所挑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师父正式收徒本没有入门费,或仅是象征性收取,但现在一些师父收徒弟时,完全是看钱说话。他知道有人收徒弟入门费5万元,更有“大师”短时间内收了400多名入门弟子,因此还有专门的中介,拉人拜师,从中收取不菲的介绍费。
除此之外,借武侠作品的影响,虚构武术门派或招式,“今人创古拳”等,也成了别有用心者牟利的另一个手段。二十年前,有人远赴少林求学,被“师傅”骗上山学了半个月的“降龙十八掌”的笑话早已不新鲜。
据报道,四川的唐门武馆已开门招生;浙江的桃花岛旅游早已成推荐行程;在河北邢台,更有人创立了逍遥派,广告中称,“其纯阳内功,修习百日,便可开碑裂石,一头撞倒墙。再练更可踏雪无痕。”除此之外,“七伤拳”“黯然销魂掌”等只存在于小说中的“绝学”,在网上也可以找到授课的“高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然而这一切武林乱象,真是商业化之过吗?
对于武术是否能够通过商业化的形式来传承,江湖上本就有着诸多争议。“武术产业化产不起来,”代凌江坚持认为,竞技武术和表演武术或许可以通过商业化的机构来推广,然而传统武术若想重新繁荣,最终要依赖于武术社会功能转变的完成,在那之前,依然只能靠师徒相传的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而一些商业武林中人,虽然面临种种压力与挑战,对武术的商业化发展却大多持乐观态度。比如汪键就认为现在武术行业中的各种乱象,恰是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所致。“传统武术市场化的关键不在于教育,而在于武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怎样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让这种文化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走向市场,才是武术商业化过程中真正要完成的任务。”
无论有多少争议,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是,在这些商业武林侠客们的心中,武术可以是一个产业,但绝不是一种商品。
也许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一个关于功夫的传说。它数千年遵循“口耳相传”甚至“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承规则,它始终带有一丝不为外人所知的神秘色彩。
然而在这个商业无孔不入的年代,中国武术究竟在研习着怎样的商业套路?昔日的江湖门派今安在?中国武术的商战江湖上又上演着怎样的纷争与较量?
武当:尽可能传统
“预备,做!”“进步,退步,转身,第一套……”
即便在春节期间,袁修刚的武当山道家传统武馆依然严格遵守着正常的作息时间:从清晨5:40开始,直到晚上20:30,每天上下午各二节课,时间从90分钟到140分钟不等。
这是42岁的袁修刚,武当三丰派的第十五代传人,上武当习武的第21个年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亲历并见证了武当武术的市场化历程。
2004年,经师傅同意,袁修刚在武当山脚下筹办起自己的武馆。如同名字“武当山道家传统武馆”一样,在商业化的形式之下,袁修刚这些年来一直执着坚持“传统”二字。这不仅表现在他依然穿着传统道服,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还表现在他“尽可能传统”的教学方式。
2007年,袁修刚把武馆搬到武当山玉虚宫旁,学员的习武场地,就在玉虚宫内。武馆的课程,都是传统的武术项目,除了太乙五行拳、玄武拳、八卦掌、太乙玄门剑等代表性的拳法和器械之外,还有各种武当传统功法和气功。每天,他都会带领学员打坐,领悟武术之道;学员在习武时偷懒或者开小差,他也会像师父当年处罚他一样象征性地打两下;除了授课,武馆别无其他经营项目,哪怕是销售配套的武术用品或书籍、音像产品……
在袁修刚看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经营上的商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并不矛盾。他把自己武馆的主要市场定位在养生产业,与之相对应的,开设了气功、太极、道家内丹等授课项目;而在生源上,他更是大力开发海外市场,一身道服的他用英语向外籍学生授课,已经成为玉虚宫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峨眉:商海亦江湖
“江湖上只有少林、峨眉和武当是门派,其他的都只是拳种。”
这是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汪键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有的两名传承人之一,江湖上更习惯于称他为峨眉派“掌门人”。而事实上,他的头衔还有乐山大佛文武学校校长、峨眉武术表演团负责人。45岁的汪键是乐山当地知名的“武术企业家”。
最开始创办武术培训班时,为筹措资金,汪键采用一种很“江湖”的方式,带上学生,搬上桌椅板凳,在体育馆门口现场表演招生,每个学生收50元学费,后来则更“江湖”地体现在峨眉山体育馆里,汪键摆下擂台,由六名自己的学生守擂,任何人只要攻擂成功,便可得到1000元的奖金。这场擂台赛,他的学生拿下了六场比赛中的五场胜利,而10元一张的门票,共卖出了3000张,与体育馆分成并扣除成本后,汪键净赚5000元,那是他从事武术产业的第一笔收益。
随着《倚天屠龙记》等具有峨眉武术背景的影视作品的流行,汪键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峨眉武术产业迎来一个发展良机,在峨眉山所属的乐山市,一级武馆的数量有十几家,机构多了,竞争随之而来。
这种商业上的竞争并非以商业的形式来体现,而是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踢馆。功夫上较量,谁赢了市场就是谁的。经营培训班和武术学校的过程中,汪键曾数次遭遇他人找上门来踢馆。他说,“做武术培训,不仅要有资金,有生源,有真本事,还要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少林:武林至尊的盛世与迷惘
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武侠片中常见的台词,同样适用于中国武术市场化的进程。
江湖上,释永信被戏称为“最离谱”“最高调”“最商业”的少林方丈。他做少林武僧团的巡回表演,搞功夫海选。他领衔的少林寺商业化催生出众多寄生于少林功夫上的武术学校。
对于集团化运作的少林寺,即便是直接从事武术产业的武僧们,职务再高,也不过是“技术工人”或“职业经理人”。而直接以商业主体分享这场少林武术商业盛筵的,除了出身少林的俗家弟子或还俗僧人,便是那些来自民间的武术教育、演出机构。
释永帝是最早一批走出少林寺从事武术产品的僧人之一。他是现任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师弟,曾经在少林寺担任办公室主任。1993年10月,释永帝在少林寺附近,开办了少林寺武僧文武学校。正宗的少林武僧身份,加上在学员中良好的口碑,让他的学校讯速发展成登封当地规模最大的四间武校之一,到2012年底,学员已经突破3000人。
不过,像释永帝这样离开少林自己创业的武僧毕竟是少数,庞大的少林武术市场被各种差参不齐的民间武术机构占领。各家在规模和项目上并无太大差别,行业陷入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这场属于少林这个商业武林至尊的盛筵,似乎正浮现一种无奈的迷惘:“人人为少林而来,可真正的少林在哪里呢?”
乱象:商业武林的“魔教”
尽管在武术教育上,商业化的武馆、武校日益取代了传统的师统传承,然而武林内部一条不变的规则却是:学生越多越好,但入门弟子数量必须严格控制,以保证师父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将自己的武学传授给徒弟,实现传统武术的传承。
然而就是这样数千年的规则底线,也在被利益所挑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师父正式收徒本没有入门费,或仅是象征性收取,但现在一些师父收徒弟时,完全是看钱说话。他知道有人收徒弟入门费5万元,更有“大师”短时间内收了400多名入门弟子,因此还有专门的中介,拉人拜师,从中收取不菲的介绍费。
除此之外,借武侠作品的影响,虚构武术门派或招式,“今人创古拳”等,也成了别有用心者牟利的另一个手段。二十年前,有人远赴少林求学,被“师傅”骗上山学了半个月的“降龙十八掌”的笑话早已不新鲜。
据报道,四川的唐门武馆已开门招生;浙江的桃花岛旅游早已成推荐行程;在河北邢台,更有人创立了逍遥派,广告中称,“其纯阳内功,修习百日,便可开碑裂石,一头撞倒墙。再练更可踏雪无痕。”除此之外,“七伤拳”“黯然销魂掌”等只存在于小说中的“绝学”,在网上也可以找到授课的“高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然而这一切武林乱象,真是商业化之过吗?
对于武术是否能够通过商业化的形式来传承,江湖上本就有着诸多争议。“武术产业化产不起来,”代凌江坚持认为,竞技武术和表演武术或许可以通过商业化的机构来推广,然而传统武术若想重新繁荣,最终要依赖于武术社会功能转变的完成,在那之前,依然只能靠师徒相传的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而一些商业武林中人,虽然面临种种压力与挑战,对武术的商业化发展却大多持乐观态度。比如汪键就认为现在武术行业中的各种乱象,恰是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所致。“传统武术市场化的关键不在于教育,而在于武术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怎样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让这种文化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走向市场,才是武术商业化过程中真正要完成的任务。”
无论有多少争议,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是,在这些商业武林侠客们的心中,武术可以是一个产业,但绝不是一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