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危机的能力你有没有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在选择航空公司时,除了最重要的安全性之外,还有什么是你最大的考虑?
   A.飞机餐饮品质不错,选择多多。
   B.座位舒适,视听娱乐设备先进。
   C.空服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让人满意。
   D.各种语言都可以通用。
  
  解析:
  选择A:你一直以为,只要“我不犯人”,人家也必定不会“犯我”。抱着这个心态,你根本就不会去提防别人,对于事情的敏感度也不高。等到有事故发生,你很可能会待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先天环境给你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你少有受到磨炼的机会,多经历几次考验之后,你也会慢慢培养出一点危机意识。
  选择B:遇到危急的事件发生,你不需要太着急,可以先用自己之前打下的基础来撑一段日子。等到你想好应对的方法,就能轻轻松松把问题解决好。因为你的人脉挺广的,不愁找不到人来帮忙。而你深深了解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平日也会将上上下下打点得不错,自然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选择C:你的消息来源不少,所以能够掌控所有的信息。当别人都慌成一團时,你还是一点也不受影响。因为早在事情发生之前,你就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了。就算是碰到突发的状况,你也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能够从容不迫,顺利渡过难关。
  选择D:你的生活平静单纯,所以也没遇上什么很麻烦的事情,若是有,也会有人帮你挡掉。这样的幸运让很多人羡慕,但你也不会因此被惯坏,变得什么都不会自己动手。你只是在生活上享受这种安逸,一旦碰到问题,你也能做到头脑灵活,思维清晰,可以四两拨千斤,快速让局面稳定下来。
  (南极冰摘自《都市女报》)
  
其他文献
很多年前,我还是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那个年龄的女孩一样,长着一头柔软的黄头发,扎着可爱的小辫子。好像女孩子的天性已经萌生,我开始注意同龄女孩穿些什么,看了后就迷迷糊糊的,想象着自己拥有它们后的模样。看见好朋友系了个淡绿色的蝴蝶结,过不了几天,非要缠着母亲也给我买一个相同的蝴蝶结。  有一回,同班的女孩背了一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总是不由自主地想伸出手去摸一摸
期刊
喜欢露易丝·海。那是几年前。  喜欢她的《生命的重建》。一段时光里的生命感悟。它的神奇,不仅仅因为曾创造了骄人的成绩:《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50周第一名。它带给我的影响,足以一生。  那份新潮之作,朋友倾力推荐给我。她说:“亲爱的,让我们重建生命。”随之带给我的还有她的理财观。生平第一次,我审视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开始想一些郑重的问题,豁然开朗的感觉。露易丝·海,这个远隔重洋的名字,被我深深
期刊
成功?在梁冬眼里,这个词突然变得有些飘忽。确切地说,他重新定位了它。   曾经,他很纠结。   在北京广播学院读大学时,每每看到来往穿梭的如云美女,他的心情总是很复杂。很想看又不敢看,因为自卑。毕竟,“眼袋比眼睛大,腰围大过身长”,这个鲜明的身体特征在他进入凤凰卫视之前,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当时,他对成功的第一定位是“有朝一日要做一个工作,能直勾勾地看美女,而且可以调侃她们,还能挣钱”。这个理
期刊
读一本书,有时会把书外的景象记在脑子里,多少年不忘,比书更有意思。景象不在课堂和书房里,在外边。  柯南·道尔的《巴克斯维尔猎犬》是我念师范期间读到的,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一种。开篇在课堂看,晚自习。晚上同学们回寝室了,我接着读。灯下一人,四处漆黑。我对日光灯的嗡嗡声、树叶子被风吹到玻璃窗的微响均感悚然。读恐怖小说,人耳聪目明,全身汗毛都站着,随时准备跑。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在七面窗戶和一扇门的外边
期刊
我开始撰写某本新书时,寄了样章给编辑凯伦。以前我请她过目的时候,她总是不到两天就回复我,这次却一个半星期后还没回复。我担心地对吉姆说:“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有几章我冒了一点险,她可能不喜欢。”吉姆劝我:“太小题大做了,她既然肯定你上次那几章,为什么会不喜欢你这次的呢?”  但我实在没有干劲继续写下去。那晚,我辗转反侧,思索到底哪里可能会出错。以至于我对前一周发生的事情所作的一切解读都变成了负面的:
期刊
这是日本小说家、哲学家芥川龙之介的一句名言。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人几天就读懂了,有的人读一辈子也无法懂。那个人的外表及服饰就是书的封面。当你看到一个美丽的“封面”的时候,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要“阅读”下去的愿望,这就是“封面”的诱惑。但是当你“打开”他(她),却面对的是一摞缺页的稿本,你走近他(她)、相认他(她)、进入他(她),也许还要读着很多的空白。一部残缺不全的书,该是怎样的一番酷
期刊
隔着夏日的一池碧水,静静地看盛开的莲,好像在奔忙的红尘里终于停下来,在静夜里看自己的一颗心。   田田莲叶间,会有晶莹的露珠悄悄地滚动。一阵风吹过来,失手打碎它的梦。一滴圆圆的高处的水落下来,又融入低处的时光里。在层层涌动的涟漪里,再也找不到它的踪影和足迹。可它就在这一池湖水中慢慢地前进着,随着命运的风向和时间的速度。   一滴洁净的水,因为拥抱过叶子的葱绿,所以它的内心一定也是葱绿的。因为吻过花
期刊
不久前,一则有关“青岛下水道”的故事在网络上被竞相转载。在青岛市原德国租界区,由德国当初建造的下水道出现了小故障,工作人员检修后发现是零件老化了。然而,这个下水道系统已经使用了百余年,当年那家建筑公司早已不复存在。  青岛城建公司咨询了其它德国建筑公司,其中一家发来一封电子邮件:“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的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青岛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搜索后,果然找到
期刊
周末,公司组织一年一度的夏日游。车上大人孩子,笑语喧嚷。一切都跟往年一样,第一站是度假村,安排好住宿后,又匆匆按计划去各景点游玩。儿子忽然犯了倔,他不肯上车,要跟木屋门口的小羊羔玩。众人都劝:“快走呀,行程紧,耽误一样,样样都赶不上了。”可他就是抱住羊羔不松手,惹得其他孩子也闹着要下车,我只好劝大家先走。  车子启动的那一瞬,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恐慌起来,几乎想硬拽着儿子追上去。可一转身,他已经跟那
期刊
李敖世博行,有热捧有非议。热捧者一如既往欣赏其胆略与才气,非议者则认为他已失去锋芒,不再是曾经笑傲江湖的李敖。之于我,曾站在其对立面,但几次交锋贴身观察,其实他原本是一个可近的学者。无论血与火,斗争或被斗争,他已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风烛残年,我们不应该再把自己的责任担当,仍推向这样一位75岁的老人。   但我们依然看到,坚定的反对者,向李敖倾泄着不尽怨气。而仅仅还是在五年前,迎候他的还是呐喊般的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