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利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卷尺、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活动一:
师问:你们知道我班16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最高?怎样才能知道?(生答……)能计算出本小组4名成员的平均身高吗?请计算。
学生分组收集统计数据,并计算。
师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统计各组平均身高并比较。
(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既有数据的收集,又有数据的处理、分析、推断)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二:
师问:如果我想知道我们班同学的平均年龄,你们能较快地告诉我吗?你们准备怎样帮我?请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该怎么办。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先调查全班同学的年龄,可能会有学生说挨个统计,也可能有的应该统计13岁的几人、14岁的几人、15岁的几人……再计算。大家达成共识后,采取后一种方法,以举手的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实际调查。
13岁的 a人,14岁的b人, 15岁的c人。
师:比一比看谁计算得快。
你是怎样计算的?展示学生练习。
(13a+14b+15c)÷(a+b+c)(即全班人数)=___(岁)。
你能说说这样做的道理吗?小组讨论。
(这一过程仍然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入手,先要考虑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收集数据,再进行数据的处理,同时初步体会相同数据多次出现的简便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三:
问:通过刚才我们的练习,你认为应该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生:合作交流,探索求解公式。
指几名学生说一下自己的方法。
师归纳总结,并出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生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求解公式、读法、表示方法。
三、新知应用
学生活动四: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51-252页例1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解答,师生共同订正。
师问:通过两种不同的录取方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例如例1中的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72×4+50+88×1)÷(4+3+1)”为A的加权平均数(板书加权平均数)。刚才计算的全班同学的年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加权平均数,只是计算方法类似。
问: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总结。
(以学生讨论为主,探究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经历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推断。)
四、拓展与延伸
学生活动五:
(可以使用计算器)
1.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2.教科书第253页随堂练习1、2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五、探索与创新
学生活动六:
1.八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数学第6章测试,1班平均成绩是86分,2班平均成绩是88分(分步出示以下3个问题)
(1)你能知道这两个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吗?
(2)如果知道1班54人、2班56人,平均成绩是87分吗?
(3)这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八年级1班和2班都有50人参加数学第7章测验,1班男生的平均成绩比2班男生的平均成绩高,1班女生的平均成绩也比2班女生的平均成绩高(分步出示以下2个问题)。
(1)老师统计后发现2班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比1班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你认为可能吗?
分组讨论,学生几乎都认为不可能,但是实际上是可能的。学生不相信,此时教师出示以下问题:
这次测验1班男生20人的平均成绩是89分,2班男生30人的平均成绩是88,1班女生30人的平均成绩是81分,2班女生20人的平均成绩80分。请你通过计算比较两个班的平均成绩。
能说明你的发现吗?并与同伴交流。
(设计这两道题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权”的重要性,经历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推断的过程。)
六、感悟与反思
学生活动七:
回顾思考本节内容,讨论交流,谈出收获与疑惑。
七、布置作业
1.必做题:习题8.1第1、2题。
2.提高题:
请填表后比较:
(1)张宁、李强两名同学的平均成绩。
(2)如果按中考的记分标准,即政治按80%计算、化学按80%计算、历史按60%计算,请比较张宁、李强两名同学的成绩。
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高效,本节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以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与创新。
教学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卷尺、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活动一:
师问:你们知道我班16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最高?怎样才能知道?(生答……)能计算出本小组4名成员的平均身高吗?请计算。
学生分组收集统计数据,并计算。
师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统计各组平均身高并比较。
(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既有数据的收集,又有数据的处理、分析、推断)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二:
师问:如果我想知道我们班同学的平均年龄,你们能较快地告诉我吗?你们准备怎样帮我?请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该怎么办。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先调查全班同学的年龄,可能会有学生说挨个统计,也可能有的应该统计13岁的几人、14岁的几人、15岁的几人……再计算。大家达成共识后,采取后一种方法,以举手的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实际调查。
13岁的 a人,14岁的b人, 15岁的c人。
师:比一比看谁计算得快。
你是怎样计算的?展示学生练习。
(13a+14b+15c)÷(a+b+c)(即全班人数)=___(岁)。
你能说说这样做的道理吗?小组讨论。
(这一过程仍然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入手,先要考虑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收集数据,再进行数据的处理,同时初步体会相同数据多次出现的简便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三:
问:通过刚才我们的练习,你认为应该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生:合作交流,探索求解公式。
指几名学生说一下自己的方法。
师归纳总结,并出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生理解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求解公式、读法、表示方法。
三、新知应用
学生活动四: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51-252页例1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解答,师生共同订正。
师问:通过两种不同的录取方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因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例如例1中的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72×4+50+88×1)÷(4+3+1)”为A的加权平均数(板书加权平均数)。刚才计算的全班同学的年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加权平均数,只是计算方法类似。
问: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总结。
(以学生讨论为主,探究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经历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推断。)
四、拓展与延伸
学生活动五:
(可以使用计算器)
1.计算上海东方大鲨鱼队队员的平均年龄。
2.教科书第253页随堂练习1、2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使用公式进行计算,培养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五、探索与创新
学生活动六:
1.八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数学第6章测试,1班平均成绩是86分,2班平均成绩是88分(分步出示以下3个问题)
(1)你能知道这两个班的数学平均成绩吗?
(2)如果知道1班54人、2班56人,平均成绩是87分吗?
(3)这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八年级1班和2班都有50人参加数学第7章测验,1班男生的平均成绩比2班男生的平均成绩高,1班女生的平均成绩也比2班女生的平均成绩高(分步出示以下2个问题)。
(1)老师统计后发现2班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比1班全体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你认为可能吗?
分组讨论,学生几乎都认为不可能,但是实际上是可能的。学生不相信,此时教师出示以下问题:
这次测验1班男生20人的平均成绩是89分,2班男生30人的平均成绩是88,1班女生30人的平均成绩是81分,2班女生20人的平均成绩80分。请你通过计算比较两个班的平均成绩。
能说明你的发现吗?并与同伴交流。
(设计这两道题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权”的重要性,经历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推断的过程。)
六、感悟与反思
学生活动七:
回顾思考本节内容,讨论交流,谈出收获与疑惑。
七、布置作业
1.必做题:习题8.1第1、2题。
2.提高题:
请填表后比较:
(1)张宁、李强两名同学的平均成绩。
(2)如果按中考的记分标准,即政治按80%计算、化学按80%计算、历史按60%计算,请比较张宁、李强两名同学的成绩。
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高效,本节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以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