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既喜爱又困惑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这样或那样,却偏偏事与愿违。有些家长会感到沮丧,觉得是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而另一些家长则会产生好奇,是怎样的想法才使孩子形成这种行为?我们知道,孩童的思维模式和成人的大相径庭,了解其认知状况,对于家长进行当下的爱的合理教育更有助益,这也是对未来家庭教育的一个良好铺垫。
●即使是儿童,也想知道自己的历史。
●天然的诗人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属性,只是它有时效罢了。
●不是不听话,这“话”要让儿童听进去,并作出回应,还有一个阶梯过程。
●是缺心眼吗?在儿童看来,自己和父母都会死,但死了后仍能相亲相爱在一起。
孩子就像一个万花筒,想要看清里面每一幅图案,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爸爸,我从哪里来?
乐乐问爸爸:“我从哪里来?”父亲心想,这怎么得了,这么小就有性问题,于是神秘兮兮地回答他:“长大以后,你就知道了。”乐乐听完之后,非常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要等长大以后,人家小华很早就知道他是从河南来的。”
解密:儿童的自传式记忆
其实,如果孩子尚幼,即使很具体地问父母“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他也绝非是对生育过程感到好奇,而是由于自我意识日渐明确,孩子开始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产生兴趣,想知道“我是谁?”“我是怎么存在的?”而绝非是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把我生出来的?”
我们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本书名来描述孩子的意图:“朝花夕拾”。
大约在第三年左右,儿童会对他们的过去着迷,并以一种一致的方式来描述他们的过去,形成一种自传式的记忆系统。
基本上,自传式记忆是关于儿童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一种由过去发生的事件所组成的情境记忆。这些事件对儿童本身具有重要性,并且会成为个人自我意识的主要部分。
儿童在开始说话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他们有能力叙述过去的时候,但是他们刚开始叙述的,往往是那些刚结束不久的事件。然而在两三岁左右,他们会明显地谈论很久前发生的事。这显示儿童开始发展一种明确的个人历史感。
21个月大的孩子对事情的各个方面已经有清楚的记忆,但是要清楚地表达却很困难。这与其说是儿童词汇量不够,不如说他们在参与对话方面和提供连续的叙述时有困难,此刻向他们提供帮助的往往是承担养育责任的父母,采用的方法包括创造机会与儿童对话,给予儿童适当的提醒和重复他们的话,并且鼓励儿童说他们的经验,和父母分享记忆等等。
分享记忆这部分对于儿童早期记忆的发展尤其重要。从与父母的对话中,儿童了解到过去是重要的,知道分享记忆需要一些叙述技巧,也了解当追求个人愿望时记忆是有用的。如前辈所言,儿童不只是学习去记忆什么或者如何记忆,也必须学习为什么去记忆。由于父母的帮助,儿童逐渐有能力以一种沟通的形式去组织和使用他们的记忆。
会躲雨的太阳
成人:“下雨天的时候为什么看不见太阳?”儿童:“太阳躲起来了呀。”
成人:“它为什么要躲起来?”儿童:“它怕雨淋着它了。”
解读:儿童的“万物有灵论”
父母是不是也曾听孩子说过类似的话,也曾为他们的童心与诗意莞尔一笑?
孩子的话总是令父母忍俊不禁,常常令人惊叹他们神奇的联想,竟比起诗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只不过他们的诗人身份是有有效期的,过了某时段就自动失效了。仿佛诗神缪斯因为喜爱幼儿而特意伴随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光阴,这之后,她就悄悄走了。
诗人,在世人的眼里是浪漫、美好和想象力的象征,而儿童恰恰拥有这一切。
但若仔细研究儿童的“诗意”,就会发现:哦,原来宝宝还不能清楚地辨别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哪些东西是无生命的。3-6岁的儿童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还会把自己的特征归到物体身上,因此任何物体都被宝宝看成是潜在的、有意识的。皮亚杰称这种现象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也叫“泛灵论”。
3-7岁儿童的“浪漫”和诗人笔下的句子是有区别的,诗人的诗句来自于想象而不是来自于他对现实的认知,儿童这样的句子却是来自于他们真实的认知。只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发展不成熟,他还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因而才有了这样的理解。
最初,每一样事物在儿童眼里都是有知觉、有意识的,都像他们自己那样活动。比如:太阳会“躲起来”,飞球“生气”就会飞上天。而在4—7岁左右,儿童把对人类有用的任何事物都看做是有生命的。比如太阳是有生命的,“因为它带来光”;山没有生命,“因为它不会做任何事”。
约在6—8岁,儿童认为只有活动的东西有生命,如桌子、花都没有生命,因为它们不能活动,而自行车、云是有生命的。等到8岁左右,儿童才把有生命的东西限于能自己活动的东西,如太阳、河流与风。最后,儿童才意识到,生命仅仅在动物和人类中存在,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有根本。
“泛灵论”的实质:它源于儿童把事物归纳于他自己的活动之中,无法区别“心理的”与“物理的”事物,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呈现出儿童内在的主观世界与物质的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
不听话的孩子
孩子们比赛拍球,父母们陪在一旁。当老师说:“开始——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拍了起来。等老师叫“停”时,孩子们仍在拍。老师连叫了很多声,孩子才停下来。
家长们相视而笑:“孩子就是好胜,老师都叫停了他们还要拍。”
解读:儿童听从他人言语指导的特点
其实,孩子们可没父母想象的这么好胜,他们之所以没停下只是因为——他们一下子真停不下来。
儿童使用语言来指导行为的能力有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约在3岁,他人的言语指导能激发一项行为但是不能抑制它。让孩子拍球,他们会正确回应这项“拍”的指令,当被喊“停”时,他们仍会再次“拍”。
第二个阶段,在4-5岁的时候,儿童以冲动的方式回应他人的指导:
当得知他们能够拍球后,他们会反复不停地拍,回应的不是言语指导的内容,而是它的激活性——因而,指导所用的声音越大,他们拍得越用力,拍的次数也越多。
第三阶段是在5岁以后,这时候的儿童才能够回应他人言语指导的内容,并能动用它来约束与激活自己的行为。
妈妈陪我死
飞飞蹲在小区某处正玩得高兴,张望他的妈妈发现飞飞身后的堆积物没放稳,有摇摇欲坠的感觉,便提醒他:“飞飞,快过来。东西倒下来会砸着你的,砸死了你就没有妈妈了。”
飞飞抬头看看,仍继续玩:“那妈妈你也死。”妈妈:……(这孩子是不是缺心眼?)
解读:儿童对死亡的认识
儿童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看法时,也没有把死亡当做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将它拆分成四个次级概念:不可逆性(人死不会复生)、停止性(所有生理和心理功能停止)、因果性(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而导致死亡)和不可避免性(谁都会死,大人和孩子都会)。
当这些次级概念被分开研究时,可以发现儿童对这四者的理解并不是同步的。不可逆性和不可避免性首先出现,一般在6岁左右,儿童已经可以掌握这两种概念,但其他两个概念则发展较晚,至少两者之一必须出现在儿童经验之中后,儿童才会理解。一直到儿童年龄较大,一般8-9岁的时候,儿童才会对这些概念完全了解。
如此,当我面对这样一则问题的时候我就能够了解原委了:飞飞心目中的“死“和妈妈说的“死”不是同样的层次。他知道死了不会再活了,而且妈妈和他都会死的。但他不理解死亡的因果性和终止性,在他看来,他被“压”死的话妈妈可以因为要陪他而死,不必有客观原因。而他和妈妈都死了后,他们仍是母子,可以相亲相爱在一起(他觉得生理终止了,但心理功能并未终止)。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即使是儿童,也想知道自己的历史。
●天然的诗人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属性,只是它有时效罢了。
●不是不听话,这“话”要让儿童听进去,并作出回应,还有一个阶梯过程。
●是缺心眼吗?在儿童看来,自己和父母都会死,但死了后仍能相亲相爱在一起。
孩子就像一个万花筒,想要看清里面每一幅图案,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爸爸,我从哪里来?
乐乐问爸爸:“我从哪里来?”父亲心想,这怎么得了,这么小就有性问题,于是神秘兮兮地回答他:“长大以后,你就知道了。”乐乐听完之后,非常不解地问父亲:“为什么要等长大以后,人家小华很早就知道他是从河南来的。”
解密:儿童的自传式记忆
其实,如果孩子尚幼,即使很具体地问父母“我是怎么生出来的”,他也绝非是对生育过程感到好奇,而是由于自我意识日渐明确,孩子开始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产生兴趣,想知道“我是谁?”“我是怎么存在的?”而绝非是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把我生出来的?”
我们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本书名来描述孩子的意图:“朝花夕拾”。
大约在第三年左右,儿童会对他们的过去着迷,并以一种一致的方式来描述他们的过去,形成一种自传式的记忆系统。
基本上,自传式记忆是关于儿童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一种由过去发生的事件所组成的情境记忆。这些事件对儿童本身具有重要性,并且会成为个人自我意识的主要部分。
儿童在开始说话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他们有能力叙述过去的时候,但是他们刚开始叙述的,往往是那些刚结束不久的事件。然而在两三岁左右,他们会明显地谈论很久前发生的事。这显示儿童开始发展一种明确的个人历史感。
21个月大的孩子对事情的各个方面已经有清楚的记忆,但是要清楚地表达却很困难。这与其说是儿童词汇量不够,不如说他们在参与对话方面和提供连续的叙述时有困难,此刻向他们提供帮助的往往是承担养育责任的父母,采用的方法包括创造机会与儿童对话,给予儿童适当的提醒和重复他们的话,并且鼓励儿童说他们的经验,和父母分享记忆等等。
分享记忆这部分对于儿童早期记忆的发展尤其重要。从与父母的对话中,儿童了解到过去是重要的,知道分享记忆需要一些叙述技巧,也了解当追求个人愿望时记忆是有用的。如前辈所言,儿童不只是学习去记忆什么或者如何记忆,也必须学习为什么去记忆。由于父母的帮助,儿童逐渐有能力以一种沟通的形式去组织和使用他们的记忆。
会躲雨的太阳
成人:“下雨天的时候为什么看不见太阳?”儿童:“太阳躲起来了呀。”
成人:“它为什么要躲起来?”儿童:“它怕雨淋着它了。”
解读:儿童的“万物有灵论”
父母是不是也曾听孩子说过类似的话,也曾为他们的童心与诗意莞尔一笑?
孩子的话总是令父母忍俊不禁,常常令人惊叹他们神奇的联想,竟比起诗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只不过他们的诗人身份是有有效期的,过了某时段就自动失效了。仿佛诗神缪斯因为喜爱幼儿而特意伴随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光阴,这之后,她就悄悄走了。
诗人,在世人的眼里是浪漫、美好和想象力的象征,而儿童恰恰拥有这一切。
但若仔细研究儿童的“诗意”,就会发现:哦,原来宝宝还不能清楚地辨别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哪些东西是无生命的。3-6岁的儿童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东西,还会把自己的特征归到物体身上,因此任何物体都被宝宝看成是潜在的、有意识的。皮亚杰称这种现象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也叫“泛灵论”。
3-7岁儿童的“浪漫”和诗人笔下的句子是有区别的,诗人的诗句来自于想象而不是来自于他对现实的认知,儿童这样的句子却是来自于他们真实的认知。只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发展不成熟,他还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因而才有了这样的理解。
最初,每一样事物在儿童眼里都是有知觉、有意识的,都像他们自己那样活动。比如:太阳会“躲起来”,飞球“生气”就会飞上天。而在4—7岁左右,儿童把对人类有用的任何事物都看做是有生命的。比如太阳是有生命的,“因为它带来光”;山没有生命,“因为它不会做任何事”。
约在6—8岁,儿童认为只有活动的东西有生命,如桌子、花都没有生命,因为它们不能活动,而自行车、云是有生命的。等到8岁左右,儿童才把有生命的东西限于能自己活动的东西,如太阳、河流与风。最后,儿童才意识到,生命仅仅在动物和人类中存在,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有根本。
“泛灵论”的实质:它源于儿童把事物归纳于他自己的活动之中,无法区别“心理的”与“物理的”事物,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呈现出儿童内在的主观世界与物质的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
不听话的孩子
孩子们比赛拍球,父母们陪在一旁。当老师说:“开始——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拍了起来。等老师叫“停”时,孩子们仍在拍。老师连叫了很多声,孩子才停下来。
家长们相视而笑:“孩子就是好胜,老师都叫停了他们还要拍。”
解读:儿童听从他人言语指导的特点
其实,孩子们可没父母想象的这么好胜,他们之所以没停下只是因为——他们一下子真停不下来。
儿童使用语言来指导行为的能力有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大约在3岁,他人的言语指导能激发一项行为但是不能抑制它。让孩子拍球,他们会正确回应这项“拍”的指令,当被喊“停”时,他们仍会再次“拍”。
第二个阶段,在4-5岁的时候,儿童以冲动的方式回应他人的指导:
当得知他们能够拍球后,他们会反复不停地拍,回应的不是言语指导的内容,而是它的激活性——因而,指导所用的声音越大,他们拍得越用力,拍的次数也越多。
第三阶段是在5岁以后,这时候的儿童才能够回应他人言语指导的内容,并能动用它来约束与激活自己的行为。
妈妈陪我死
飞飞蹲在小区某处正玩得高兴,张望他的妈妈发现飞飞身后的堆积物没放稳,有摇摇欲坠的感觉,便提醒他:“飞飞,快过来。东西倒下来会砸着你的,砸死了你就没有妈妈了。”
飞飞抬头看看,仍继续玩:“那妈妈你也死。”妈妈:……(这孩子是不是缺心眼?)
解读:儿童对死亡的认识
儿童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对死亡的看法时,也没有把死亡当做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将它拆分成四个次级概念:不可逆性(人死不会复生)、停止性(所有生理和心理功能停止)、因果性(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而导致死亡)和不可避免性(谁都会死,大人和孩子都会)。
当这些次级概念被分开研究时,可以发现儿童对这四者的理解并不是同步的。不可逆性和不可避免性首先出现,一般在6岁左右,儿童已经可以掌握这两种概念,但其他两个概念则发展较晚,至少两者之一必须出现在儿童经验之中后,儿童才会理解。一直到儿童年龄较大,一般8-9岁的时候,儿童才会对这些概念完全了解。
如此,当我面对这样一则问题的时候我就能够了解原委了:飞飞心目中的“死“和妈妈说的“死”不是同样的层次。他知道死了不会再活了,而且妈妈和他都会死的。但他不理解死亡的因果性和终止性,在他看来,他被“压”死的话妈妈可以因为要陪他而死,不必有客观原因。而他和妈妈都死了后,他们仍是母子,可以相亲相爱在一起(他觉得生理终止了,但心理功能并未终止)。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