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学语文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想要学好中学语文,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阅读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教师如何引导着学生喜欢阅读,会阅读,想阅读,这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难点之一。本文首先说明了中学阅读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接下来告诉大家要加强引导,帮助中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方法;最后介绍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通过详细地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进行探索和研究,在阅读教学的引导上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阅读教学引导;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生阅读,兴趣是关键
(一)从教材出发教材的学习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们经过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是汉语语言运用的典范和楷模,其中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教材的学习,以教材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二)宽松的环境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不只让孩子学到东西,还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快乐学习”。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宽松、欢乐、和谐的学习环境,并且给学生选择一些高品质书籍来让学生自己挑选阅读,这种宽松的环境会使学生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慢慢喜欢上阅读。
(三)阅读活动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单调的讲解,要开展大量的实践阅读活动,比如说:排练小话剧、阅读比赛等,要在真正地参与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强大魅力,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学会阅读方法,爱阅读更会阅读
(一)高品质阅读 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阅读,也不能应付式地阅读,我们要读好书,好读书。对于好的书籍要反复地阅读思考,认真地做读书笔记,锻炼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阅读中实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收获和享受。
(二)默读好处多 有许多人喜欢大声朗读,认为这样能帮助自己理解,其实不然,大声朗读会降低你的阅读速度和专注度,有时会影响阅读效果。所以,在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默读。默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项规定,在默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出声,还要保持精神上的专注度,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定时、定量、定内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预习是前提和基础 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由于对课文不熟悉或者是生僻字而导致卡壳,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从而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们要求在阅读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说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将生僻字查出来,并提前熟悉阅读内容,对文章的内在思想有一个提前的把握,从而在阅读中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完成阅读。
(二)多思考,多提问 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学生的思想容易僵化,容易进入思维定式。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通过阅读,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敢于独立思考。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结构脉络以及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都是我们思考的范围,多思考,不懂就问,这才是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将阅读应用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阅读教学最后应该把阅读落实在写作实践之中。阅读和写作向来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通过阅读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时,我们就应该把它记录下来。通过写作,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同时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写作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总结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一味地扮演单一的传授者的角色,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启发学生阅读,让学生从对阅读没有兴趣甚至是讨厌阅读变得喜欢阅读,主动阅读。当然,这需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培养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慢慢建立起学生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圆满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样一来,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才算是大有成效,才能给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辛吉华.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2-15
[2]刘光贤.语文阅读断想[J] .天津教育科技报,2011(1):23-31
[3]杨鸿斌.在朗读教学中进行逻辑训练[J]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11(3):45-47
[4]林若男.改进中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6):12-13
[5]骆大华.改善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J] .四川教育,2011(11):54-56
(責任编辑:刘宝瑞)
【关键词】阅读教学引导;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生阅读,兴趣是关键
(一)从教材出发教材的学习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们经过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是汉语语言运用的典范和楷模,其中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教材的学习,以教材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二)宽松的环境素质教育的特点在于不只让孩子学到东西,还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快乐学习”。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宽松、欢乐、和谐的学习环境,并且给学生选择一些高品质书籍来让学生自己挑选阅读,这种宽松的环境会使学生逐渐对阅读产生兴趣,慢慢喜欢上阅读。
(三)阅读活动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单调的讲解,要开展大量的实践阅读活动,比如说:排练小话剧、阅读比赛等,要在真正地参与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强大魅力,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学会阅读方法,爱阅读更会阅读
(一)高品质阅读 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阅读,也不能应付式地阅读,我们要读好书,好读书。对于好的书籍要反复地阅读思考,认真地做读书笔记,锻炼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阅读中实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收获和享受。
(二)默读好处多 有许多人喜欢大声朗读,认为这样能帮助自己理解,其实不然,大声朗读会降低你的阅读速度和专注度,有时会影响阅读效果。所以,在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默读。默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项规定,在默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出声,还要保持精神上的专注度,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定时、定量、定内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预习是前提和基础 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由于对课文不熟悉或者是生僻字而导致卡壳,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从而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们要求在阅读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说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将生僻字查出来,并提前熟悉阅读内容,对文章的内在思想有一个提前的把握,从而在阅读中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完成阅读。
(二)多思考,多提问 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学生的思想容易僵化,容易进入思维定式。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通过阅读,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敢于独立思考。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结构脉络以及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都是我们思考的范围,多思考,不懂就问,这才是正确的阅读习惯。
(三)将阅读应用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阅读教学最后应该把阅读落实在写作实践之中。阅读和写作向来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通过阅读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时,我们就应该把它记录下来。通过写作,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同时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写作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提高个人素养。
总结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一味地扮演单一的传授者的角色,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启发学生阅读,让学生从对阅读没有兴趣甚至是讨厌阅读变得喜欢阅读,主动阅读。当然,这需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培养起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慢慢建立起学生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圆满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样一来,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才算是大有成效,才能给以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辛吉华.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2-15
[2]刘光贤.语文阅读断想[J] .天津教育科技报,2011(1):23-31
[3]杨鸿斌.在朗读教学中进行逻辑训练[J]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11(3):45-47
[4]林若男.改进中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6):12-13
[5]骆大华.改善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J] .四川教育,2011(11):54-56
(責任编辑:刘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