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到行动:当前我国学生评价研究综述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了我国学生评价理念的发展历史,具体分析了当下关于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关综合素质评价及核心素养评价及学生评价问题的研究,指出当前学生评价研究的品质应高于教育的实践品质,即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学生评价;研究概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C/03C-0012-05
  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隋朝大业二年开科设考,发明了考试,曾遥遥领先于世界几千年。虽然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测量”和“学生评价”起步于西方,我国处于引进和借鉴的层面,但是,学生评价在我国发展轨迹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当前,我国学生评价理念日益先进,方法日益多样,学生评价的范围更加宽泛。学生评价研究成果颇丰,研究视角各异,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介绍某一种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有的侧重于介绍评价模式的历史演进过程,有的是研究学生评价的特点,有的侧重于分析评价模式与操作要领。笔者以“学生评价”为关键词,围绕学生评价“从理念到行动”的若干主题,对中国知网近5年(尤其是近3年)正式发表的期刊或硕博士论文进行了检索,共检索到有效文献20370篇,其中,优秀硕博士论文5509篇,期刊论文14120篇,会议论文558篇。笔者主要以近5年与学生评价研究相关的文献为主(2012—2017年,有关学生评价文献共7248篇),做出如下研究综述。
  一、关于当前学生评价理念与价值追求的研究
   学生评价是基于一定的学生评价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策略和技术手段,对学生个体成长、学业水平及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活动。[1]
   早期,我国学生评价理念主要表现为“知识本位”。新课程实践以来,基于“能力本位”评价理念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落实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重大措施已实施多年,在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变革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等方面被寄予厚望,近年来更成为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然而,随着2014年3月国家教育政策通过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思路的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素质)本位”的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迅速成为基础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对我国现行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探讨新的国家教育政策思路与已有实践的关系问题。有学者从考察“综合素质评价”与“核心素养评价”的研究基础入手,以普通高中学生评价为例,对“综合素质评价”和“核心素养评价”的认识基礎和实践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自2004年开始沿用至今的“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着特定的理论困境和相应的实践问题,现有的研究框架很难突破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为解决“综合素质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2]当前,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将核心素养评价理念引入中小学生评价体系,实现学生评价理念由综合素质评价向核心素养评价的转型。不少作者撰文分析了实现学生评价理念转型的必要性、必然性与可行性,提出了普通高中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体系构建思路,甚至构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模型框架,讨论了实现转型的意义及价值等问题。韩立福在其发表的《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明确提出:未来社会需要“完人”,未来教育培养“完人”。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从“表面到本质”的深刻评价,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评价,从“幼儿到高中”的综合评价,从“家庭到教室”的全面评价。“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评价方向,是一切为了未来全面发展;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充分、主动、全面发展;功能,是全面开发、全面激励、全面发展;内容,是精神、知识、身体、个性、能力;标准,是多维、多元、灵活、立体;过程,是全程、全息、动态化;主体,是民主参与、多边互动、内外结合;方法,是多样、灵活、全面、有效。”[3]
  
   二、有关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体上看来,学者们在学生评价的目标、类型、功能和方法层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些,关于评价主体、评价理念、评价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少些。
  (一)关于学生评价主体的研究
   随着信息交流技术的普及发展,以学习分析为基础的多种替代性评价方式不断涌现。基于具体评价内容的个性化量规将成为主要的评价手段。评价不再只是依靠标准或常模参照来评定学生的水平,而是鼓励学生去追求更高、更好的表现。以往的观点是把评价看作了解和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工具,现今则把评价“看作是培养学生学习而设计的活动”,所有旨在促进学生学习而进行的学习评价实践都被贴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技巧”的标签。[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更多地容易让人们产生是在强调评价主体的转变这一印象,注重“在学生的视野下探讨教学质量及其评价”[5]。我国高职教育教学在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型过程中面临发展进程缓慢、理念难以落地等问题。李依然、邓泽民通过学习借鉴欧洲“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SCL)”同伴评估计划,对我国正在推行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提出了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建议;[6]佟超和王守纪在《互补原理视域下中小学学生评价的反思与优化》中针对学生评价过程中的主客体错位,如何正确对待师生之间评价关系给出了反思和优化意见。[7]
  (二)关于学生评价目的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生评价实践取得了飞速发展。当前,学生评价体现了“学习范式”的特征。[8]评价目的不再只强调对学习的测评,而是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没有任何考试的情境下,能够学会自主学习。[9]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Stufflebeam D. L.提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10]。
  旧的评估习惯与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核心素养之间的冲突削弱了评估促进学习的力量, 使学生饱尝学评分离的切肤之痛,逼促学生辨识“学会如何学习”的元学习路径。 伴随学习段评估、学习性评估、学习化评估的历史演进,整合型学本评估萌发了“学会学习”与“学会如何学习”的期望性目的,展开随堂考查、快速提问、参与式观察等评估手段的开发,满足 21 世纪学习者的个体成长需要和社会管理需求。[11]    [10] Stufflebeam,D. L.A depth study of the evaluationrequirement[J].Theory into practice,1996(3).
   [11]曾文婕,黄甫全,余璐. 评估促进学习何以可能:论新兴学本评估的价值论原理[J]. 教育研究,2015,(12).
   [12]林崇德.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2).
   [13] Grant Wiggins. Moving to Modem Assessments[J]. Phi Delta Kappan,2011(7).
   [14] 俞佳君. 以学习为中心的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述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15]Smith, C.D., et al. Assessment Literacy and StudentLearning: The Case for Explicitly Developing Students“Assessment Literacy”[J]. Assessment
其他文献
根据1985 ̄1992年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幼虾放流前后相对资源量资料,估算放流虾在混合虾群中占的平均比例约为92%,平均回捕率9.2%。放流量(X)与放流后相对资源量(Y)的关系为Y=24.10X-1.003X^-2,R=0.898。经F-检验相关显著。结果表明:中等
为进一步推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系统梳理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相关规范,确定了不同类型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对比分析了其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要求,深
为研究叠层橡胶支座-碟形弹簧支座(LRB-DSB)串联组合式三维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对LRB-DSB三维隔震系统之构成、原理和设计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算例,运用整体结构法对基于LRB-DSB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为关键,是解决中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问题、辅助学校有效管理的基础性力量。笔者从中职班主任工作
近几年,从企业下岗回家的女职工多数年龄在35—4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妇女,文化层次大都比较低,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知识结构的要求。再者她们工作指能比较单一,过去企业简单的流
通过工程实例,从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超高层建筑的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采用该方法施工后达到了满意的施工效果,为以后类似大体积混
对影响大型热源联网运行的因素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大型热源联网运行的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对两种方案下大型热源联网运行的水力工况作了对比。
摘要 指出了农林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劳务用工管理的必要性和劳务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实践教学基地劳务用工管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林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劳务用工管理的对策,以期促进农林高校实践教学协调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林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劳务用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19-02  农林高校加强
描述了混凝土限流电抗器的安装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