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

来源 :当代经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有关于我国区域差异原因的研究大多忽视了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本文将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来考察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化情况,通过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建立了同时涵盖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和要素流动的集聚经济模型。数值模拟的结论也显示,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当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活动趋于完全集聚是稳定均衡,这说明如果考虑集聚经济效应,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不但不能使得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会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从而很好的解释了1990年以来我国区域差异扩大的特征事实。
  关键词:要素流动;集聚经济;新经济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3)-0035-08
  
  一、我国区域差异变动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差异变动的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1978年以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趋于不断拉大,而1990年以来这一趋势更为明显,截至2004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分别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2.6倍、2.2倍和1.4倍。二是1978-1990年间我国省份之间人均GDP差异趋于缩小,但1990年以来区域差异不断拉太。我们以各省份间人均C-DP变异系数来衡量省份之间的经济差异,结果显示1978 1990年间区域差异趋于缩小、1991年以来区域差异不断拉大的变动趋势。三是1990年以来经济活动趋于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少数大都市圈地区集聚。1978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为34.74%,到1990年这一比重仍然维持在34.35%的水平,但1990年代以来经济活动向大都市圈地区集聚的趋势不断加强,截至2004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已经超过40%。
  对于我国区域差异变动的上述三点特征事实,1978~1990年间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动情况比较易于理解,这是因为在1978年一1990年间,传统的经济强省如辽宁、黑龙江等增长速度下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崛起,因此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有所缩小,但总体上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四大地区间的差异拉大。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释1990年以来我国区域差异变动情况:1990年以来,无论是省份之间还是四大地区之间区域差异都不断趋于拉大,并且经济向大都市圈地区集聚的趋势加强。
  
  二、现有研究综述
  
  对于近年来我国区域差异拉大的原因,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Lee、胡鞍钢等、Jian等、Chen和Fleisher、陆大道等、Chen和Feng、蔡防和都阳、Young、刘木平和舒元、Wang和Yao等、董先安、万广华等、林毅夫和刘培林、彭国华、许召元和李善同等研究分别从地理条件、中央政府优惠政策、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差异、农村改革、地区性保护政策、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固定资产投资、私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市场化程度等角度对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考察,为我们理解我国区域差异形成和扩大的原因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视角。
  尽管如此,上述部分研究在不同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从人力资本和地理条件角度来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实际上,1990年以来这两个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都很小,以一个不变的变量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较为牵强;再如从政策的角度解释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实际上,1990年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央政府的倾斜政策、地区间的市场分割都逐步趋于削弱,而在此过程之中我国区域差异反而趋于扩大,因此也不能说很好的解释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化趋势。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研究都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共同缺陷,从而使得这些研究难以有效的解释“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推进,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拉大”这一特征事实:
  一是上述都是在封闭经济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仅考虑了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实际上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经济增长与国家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最为关键的不同点在于国家之间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流动性相对较弱,而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劳动、资本等要素基本上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很多时候,一国内部发达地区之所以成为发达地区并不一定是因为其自身增长速度有多快,而是因为有大量的生产要素从其他地区流入,因而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包括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快慢的差异,还包括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流动的差异,因此基于封闭经济框架下进行的分析难以完全解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从我国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1990年以来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资本和劳动的跨地区流动十分频繁,并且呈现中西部地区净流出、东部地区净流入的特征。根据王小鲁、樊刚,整个20世纪90年代东部地区属于资本和劳动净流入地区,因此,可以说,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与要素从其他地区流入密切相关。
  二是上述研究都忽视了集聚经济效应在地区经济差异中所发挥的作用。一般而言,集聚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利于提高生产的效率、加快经济增长速度。集聚经济效应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知识外溢效应、劳动力池效应、本地市场效应等。在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之下,发达地区的生产效率更高、市场规模更大,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更快,这又会吸引落后地区的生产要素流人,而生产要素的流人又会进一步加强这种集聚经济效应,从而形成发达地区更为发达、落后地区更为落后的累积因果循环。
  对于上述的第一类问题,目前国内已经有研究注意到要素流动对我国区域差异的影响。刘强、姚仲枝等、王小鲁、樊刚等都从不同角度考察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对区域差异的影响。但总体上而言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的贸易模型或开放框架下的增长模型进行的理论或实证研究,忽视了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形成的集聚经济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累积因果循环,因此甚至得出了要素流动有利于我国区域差异收敛的结论,这显然与我国的经济现实不符:1990年以来我国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要素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的趋势日益加强,并且这一过程之中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断拉大。对于上述第二类问题,据现有的文献,目前国内仅有姚仲枝等在分析资本跨地区流动时对发达地区的集聚(积聚)效应有所提及,但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董先安提出了“在产品市场与资本要素市场具备相对更加自由的流动性的条件下,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流动性一旦受到压抑,集聚效应就有可能使得经济发生两极化”的假说,但其理论模型并不正式、也没有考虑劳动力跨地区自由流动的情形。   实际上,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对集聚经济效应的研究具备非常深厚的传统并在建模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1990年代以来,Krugman等经济学家发展出的新经济学地理学较好的将经济话动的空间集聚现象予以模型化,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核心集聚力量是消费者对商品的多样性偏好、厂商内部规模经济以及地区之间运输成本同时构成的本地市场效应,在本地市场效应作用下,最终会形成经济活动的非均衡分布、出现经济活动的中心一边缘格局,因此能够很好的解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尽管如此,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所反映的集聚机制仅仅是本地市场效应,忽视了厂商之间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集聚的影响。而实际上,自马歇尔以来,知识外溢、产业上下游联系、中间投入品共享、劳动力池效应等各种厂商之间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一直被视为经济集聚的重要力量,显然,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此的忽视与经济现实并不吻合。
  鉴于现有研究的上述不足,本文同时将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从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的角度出发考察我国区域差异变化的原因。由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框架较为成熟、允许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同时包含了本地市场效应的集聚机制,因此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为基础,引入厂商间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使得模型所反映的集聚经济效应更为全面、更接近经济现实,从而为我国19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拉大、经济集聚程度提高的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三、区域差异拉大的基本作用机制
  
  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和完善,改革的释放效应也逐步消失,经济处于新的发展起点,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开始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不断拉大。其基本作用机制包括:
  第一是区位与政策优势: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同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相应扶持,率先发展起来,为进一步吸引其他地区生产要素、经济加速增长提供了条件。但区位与政策优势仅属于“第一性质”(firstnature)的条件,仅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起点上取得了优势,东部沿海地区要取得长期的增长优势,还需要经济自身力量的作用,即“第二性质”(second na-Lire)的条件,我们主要从外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两种集聚机制考察“第二性质”的条件。 第二是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供给层面):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取得发展,在知识外溢、劳动力也效应、公共设施共享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下,技术进步更快、产出效率更高,因此自身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会吸引大量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流入,又会进一步增强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经济效应,如此循环往复。
  第三是本地市场效应(需求层面):由于消费者存在多样性偏好和地区间存在运输成本,因此集聚在一个区域的厂商越多,当地生产的产品种类越多,消费者面临的价格指数更低,这样有更多的工人被吸引到这个区域,这又会进一步增强东部沿海地区的产品种类,循环往复。
  综上所述,东部沿海地区在区位和政策优势作用下取得了率先发展的契机,同时,在外部规模经济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作用下,增长速度更快、从其他地区吸引的生产要素更多,最终导致东部沿海地区更为发达、中西部地区更为落后的区域经济差异格局。
  
  四、模型
  
  我们根据上述的作用机制,我们建立一个综合要素流动与集聚经济效应的区域差异模型,其中集聚经济效应包括本地市场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一)消费
  假设经济中有两个区域1和2,经济中存在制造业和农业两类产业。从事制造业的工人是同质的,可以在两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农民在两地区之间不可流动,农业产品在两个地区之间可以没有成本的自由运输,制造业产品在地区间的运输需要支付运输成本。我们采用冰山交易技术衡量制造业产品在地区间的运输成本,即将1单位产品从一个区域运送到另一个区域,只有r∈[0,1]单位的产品能够到达目的地,运送过程中消耗的部分即为运输成本,因此1/t是地区之间的运输成本。农业产品可以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不需要运输成本。制造业产品在一个地区内运输不需运输成本。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消费者具有多样化偏好,其效用函数为:
  其中,ci表示消费者对第i类制造业产品的消费量,6≥1是各类制造业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Ⅳ是所有制造业产品的种类,CES形式的效用函数表明了消费者对制造业产品存在多样化偏好。
  假设农业产品为计价单位,其价格标准化为1,第i类制造业产品的价格为pi;
  令c11和c12分别代表地区1工人对地区1生产的代表性制造业产品和地区2生产的代表性制造业产品的消费量,p1.P2分别为地区1生产的代表性产品和地区2生产的代表性产品的价格,则最大化消费者效用。
  
  (二)生产
  下面,我们转向生产者行为,假设经济中劳动总量标准化为1,其中(1-u)的比例为农民,且农民在两个地区之间平均分布,每位农民生产一单位的农产品,因此各地区农业的产量即农民的收入为:
  Y=(1-u)/2(4)
  制造业中每个企业都是对称的、使用相同的技术,劳动是唯一的投入要素,企业从事生产需要投入一定的固定成本,表明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在标准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企业的生产过程仅考虑内部规模经济,而忽视了企业相互之间的外部规模经济。
  为了弥补标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缺陷,我们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引入企业之间的正向外部规模经济,即多个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知识外溢、共享中间投入品等,从而提高各个企业的产出效率。生产过程之中的外部规模经济的系统研究源自马歇尔,并由I-Ienderson等较早的引入城市经济学领域,作为城市形成和发展重要的向心力来考虑,之后Abdel-Rahman、Au and Hen-derson等大量研究都将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视作重要的经济集聚力量。
  由于企业是对称的,因此我们仅考虑一个地区的代表性企业i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和相互之间规模经济效应,经济也会趋于集聚,但此时经济的集聚程度又低于ε=01时的情形;而当经济中存在负向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时(ε=-0.2),经济活动在两地区平均分布,即L1=L2=μ/2时,经济处于唯一的稳定均衡,因此经济活动不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具体模拟结果。
  
  (二)本地市场效应的考察
  正如前文所述,本地市场效应是在消费者多样性偏好以及地区间运输成本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影响本地市场效应的参数包括δ、μ和T,其中消费者对制造业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是本地市场效应的关键,因此我们仅考察的变化对经济集聚程度的影响。我们分别取δ=3,2.5,2,1.5四种情形,8数值越高表明消费者对多样化的偏好程度越低,理论上会降低经济的集聚程度。其他参数取值为:T=0.85,μ=0.3,ε=-0.2。模拟结果显示,8值越低,经济的集聚程度越高:δ=1.5和2时,制造业完全集聚于某个区域是唯一稳定均衡,δ=2.5和3时,制造业平均分布在两个区域是唯一稳定均衡。模拟结果显示本地市场效应越强,集聚程度越高。具体模拟结果
  


  


  
  六、结论
  
  根据上述模型及其数值模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从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效应角度考察区域经济差异,能够很好的解释“1990年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而区域差异拉大、经济活动集聚程度提高”这一特征事实,模型结果显示,在要素流动条件下,受外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经济活动趋向于集聚在某一个地区,从而形成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差异。这一结论也意味着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不仅不会使得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能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这与大多现有研究的结论相反,但与经济现实更为吻合。
  二是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外部规模经济和本地市场效应都会增加经济的集聚程度,这说明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来考察区域差异变动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是关于我国区域差异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模型的结果,在要素流动的条件下,只要集聚经济效应达到一定水平,区域经济差异将会不断趋于扩大,只有当经济发达地区出现集聚不经济时(如模型中ε=0.2的情形),经济的集聚程度才会趋于降低甚至走向完全分散。因此,可以预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差异不断拉大的趋势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经济集聚带来的负效应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区域差异才会趋于缓和。其政策含义是中央政府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区域政策,以防止我国区域差异不断趋于拉大。
其他文献
摘要:大多数人都觉得大城市的发展和事业成功的机会多,但到大城市工作的人只有少数能获得事业成功,根据成功机会预期进行就业地决策很可能遭受损失,这就是成功幻觉。本文研究发现,成功幻觉和待就业者对交通与住房成本的不敏感性,是生产与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中的两种市场机制。生产与人口的过度集中将导致虚假繁荣,即GDP快速上升,但大量社会产出被交通成本和住房成本所消耗,除少数成功者和土地所有者外,大多数人的实际收
期刊
摘要:政府职能范围对投资体制的形成确定具有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经济结构等因素与投资体制存在动态循环作用。未来投资体制将出现:(1)政府参与投资的领域将逐步集中于公共事务;(2)公共投资领域中也将逐步引入市场运作机制;(3)投资的宏观调控方面将以间接方式为主;(4)直接融资相对规模将提高,间接融资相对规模将下降,财政资金相对规模可能呈倒U形变化;(5)投资中介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将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1978~2007年期间的统计数据,基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借鉴并融合不同学科的经典研究方法对中国30个省市间、3大区域间的对外贸易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省市间对外贸易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但自从1992年以来,相对差异整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自从1992年以来,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日益加剧,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地区间对外贸易差异主要表现为外部差异;对外贸易对
期刊
摘要:本文将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分为自愿性(预防性)流动资产和非自愿性流动资产两部分,并建立银行自愿性流动资产需求模型,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自愿性因素和非自愿性因素共同促使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自愿的预防性流动资产过剩和非自愿的流动资产过剩并存,银行的部分流动性过剩资产是为了规避融资成本、汇率风险和存款波动风险而自愿持有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银行流动性过剩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  关键词:流动
期刊
摘要:区别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基于对名义控制权和实际控制权的区分,Aghion等(2002;2003)提出部分契约概念,强调代理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实际控制权的可转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放松Aghion等(2003)的研究假设,基于贝叶斯法则对该理论做一般化分析并对不同状态下转移控制权的机制效力进行比较。我们强调在更一般的情况下,除了引入价格机制以外,引入声誉作为保障该信息揭示机制效力的激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以及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流入在不同地区所引发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验证了FDI技术外溢效应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并且证实了影响FDI技术外溢程度的“门槛效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实证检验进一步确定了影响FDI技术外溢效应的若干因素,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状况以及地区经济结构四方面对引发积极技术外溢效应的
期刊
摘要:探寻产生中国各省区之间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的投入产出紧密相连,为此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测算省区经济发展效率,进而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000-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31个省区的X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在中国不适用,然后提出了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特有的作用机制,并且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的研究了1980-2005年间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得出财政分权改革以来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在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通货膨胀。  关键词:中国式的财政分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1 文
期刊
摘要: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在研究制度变迁时,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制度递延,而制度递延对全面理解和衡量制度变迁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观察,发现制度递延会产生逆反效应,即一项制度变迁后,社会文化环境出现严重的负面效应,从而部分抵制了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展发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诚信面临巨大的考验。由此提醒: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采取积极措施,最大限
期刊
摘要:本文在经典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转型期上市公司债务治理对双重代理成本的制衡机制。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债务对代理成本Ⅰ(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的约束作用不明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大量的债务甚至为管理者的在职消费提供了现金流支持。债务治理机制对于代理成本Ⅱ(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具有正反两面的作用。文章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绩效依赖于公司的性质及其他治理变量,需要具体细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