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呼唤“赏识”教育(二)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614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在30多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很穷,没钱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文盲很多。在农村,小学毕业就算是不错的文化了,初中入学要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苏北的乡镇初中,条件好的三轨四轨,6——8个班级,差的也只有一轨,3个班;全县高中只有6——8所。入学考试更加严格,读大学那是百里挑一的事,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个时期的教育可称得上是“拔萃”“精英”教育。那时的物质生活很艰苦(每顿饭能吃饱肚子就很满足了),交通很闭塞(谁家能有自行车代步,那就相当富有了),只要能有读书的机会,孩子们都很珍惜,都能积极主动,勤奋刻苦,乐此不疲;那时的教师少,水平差别大,虽然教书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满堂灌或填鸭式,但是由于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师生关系波澜不惊。
   现如今,家庭孩子少了,生活条件好了,交通非常便利了,而我们的孩子反而厌学弃学了。为何出现这一令人不解的现状?
   一.原因探究
   1.家长与教师
   现如今的家长与教师为什么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困惑呢?主要是现代社会发展得太快了。我们的家长与教师要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好几代人才能走过的发展之路,显然有许多困难的问题急待解决。不说别的,光从对孩子的教育方面讲,就有诸如观念更新问题,教育方法与手段选择问题,交流渠道与身份确定问题等。这些都解决了,才能与现时代出生并长大的孩子合上节拍,找到共同语言进行交流。现如今你仍然采用传统的家长制一言堂,“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不严,师之惰”的观念,或者采用自己读书时老师家长要求自己的那种“拔萃”“应试”等办法来强行要求,动辄训斥,现如今的孩子非但不易听取,甚至走向逆反,或者干脆拒绝与你交流,有的甚至因此产生自闭抑郁等心理障碍,成了真正的“问题孩子”。
  
   2.心里烦着的“与时俱进”的孩子
   现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当年其父辈及老师有了很大的变化。往日因贫困生活加在孩子身上的责任与义务已渐渐淡化,如今的大多数家庭已不必为温饱操心;社会经济的增长,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因此他们开始渐渐地丧失以往因为能为家庭挣得衣食保障所带来的自豪与自信的动力,取而代之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与孤独感。而且,今天的孩子也是在电视机和网络上长大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知识量大,眼界开阔,聪明睿智。但虚拟世界的轻松无忧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压力下所不能得到的快乐,加之大多数父母都有自己从前吃过苦不能再让孩子受苦的补偿心理,于是乎孩子们的吃苦耐挫等非智力品质普遍匮乏。对这种吃苦耐挫等意志品质匮乏的孩子,老师家长再整天跟在后面要他去勤学苦学,他能不烦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其方法也应紧随其变。以往交通闭塞时代人们惯用的“精英”“拔萃”“应试”等教育的方法,在当今“家庭孩子稀少”信息技术基本普及交通极为便利的时代,已暴露其严重不足。“精英”“拔萃”时代的孩子,其学习基本上都能积极主动,勤奋刻苦;当今时代,作为过来之人的家长,在数落现在自己的孩子怕苦怕累,只知享乐不愿学习;作为过来之人的教师,在埋怨现在手下的学生衣食无忧却不能勤学苦学,生在福中不知福。在“家庭孩子稀少”“问题孩子渐多”的现实状况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变“家长忧,教师怨,学生烦”这一现状。
  
   二.赏识教育及运用
   (一).赏识教育概念赏识教育是与天才教育、自然教育、特殊教育、才能教育与实践教育齐名的世界六大教育法之一。它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学习的心境保持“愉悦”,从而让他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像学说话学走路、“追蝴蝶”那样自然快乐的一种教育境界。那么,在我国广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二).赏识教育的方法运用
   1. 善待学生(孩子),倾听了解
   教育现如今的学生(孩子),要想有一个好的效果,“善待”应该放在首位。“善待”,在态度上要和蔼亲切,让学生(孩子)感到容易接近,这样你的教育才会有好的效果, “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善待”,在身分的选择上要对等民主,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是家长是老师就处处显示身分角色上的优势,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严”字当头,这样就会让孩子掩上心灵之窗,关闭交流的大门,你也就无从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发现他们的好恶,从而赏识激趣,引导他们学习进步;相反,你“和蔼亲切”了,你“对等民主”了,他们就会敞开心扉与你沟通交流,在相互倾听中彼此了解,容纳,甚至彼此赏识,从而消除师生亲子间的时代间隔,即所谓的“代沟”,形成和諧融洽的师生亲子关系。
  
   2. 善于发现(长处),适时表扬
   善于发现学生(孩子)的长处与优点,适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是赏识教育的两个显著特点。“发现优点”是基础,“适时表扬”是关键;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赏识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1).善于发现优点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善于”,“善于”发现,其一就是“发现” 优点的渠道或途径的挖掘与拓展问题。除了第1点中说的在“倾听”学生(孩子)的心声中“了解”“发现”优点外,我想,在自己的教学阵地——课堂上(家长在家里),在与其他师生的交流中,在家长会及家庭访谈时,在前后两次的测试中,在与其他学生的对比里等等都可以作为“发现”优点的渠道或途径。
   其二就是教师或家长要做一个睿智的教育者。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教师或家长,应该随身携带一本记录学生(孩子)成长的档案本,随时记录他们的成长状况,特别是要突出记录他们的进步与优点;二是要用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而又优点突出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应该提醒的是,不能再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根据文化成绩把学生简单地分为“好生”与 “差生”,这是赏识教育中应该特别回避的问题。世界上第一个大学教授肯定不是大学毕业生,他的成才经历值得人们玩味;爱迪生没有上过大学,他的老师曾把他划归“差生”之列,而他的发明创造却泽被全球。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在别人忙于热火朝天考大学时,他却在给别人打工,偶然间琢磨起娃哈哈饮料来,结果竟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了一代商业巨子。所以,作为赏识教育的施行者,我们要视野开阔,头脑清醒,要突破应试教育“唯本本文化”框框的约束,树立起更广阔的“成人成才”观:在“四项基本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只要对孩子发展有利,对他们“成人成才”有利,我们都应该提倡引导,加以赏识。
   (2)适时表扬 当你发现了学生(孩子)的优点成就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地赞扬。事实证明,及时赏识和赞扬孩子,比事后再给予赞扬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因此,当孩子达到了某个既定目标后,作为组织实施者,我们一定要把握时机,及时由衷地赞扬孩子;同时表现出你的喜悦心情,让他感受到是自己的优秀成绩或表现使我们感到高兴。这是简单而又能产生显著效果的一招,只要坚持去做,必有喜人的收获。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或父母的一句赞扬的话,他们也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和关心。如果我们没有对孩子的成绩表示出及时的关注,会让他们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很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取得哪怕一点微小的成绩时,都不要置之不理,也不要等到事后再赞扬孩子,而应该及时赞扬孩子所取得的进步,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学习的心境保持“愉悦”。当孩子主动向老师或父母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给予关注,停下手中的工作,真诚地给孩子一些赞美和鼓励:“让我瞅瞅,嗯,真是好样的!继续努力!”
   3. 创造机会(表现),搭建舞台
   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想赢得教育上的主动权,就必须牢牢抓住赏识表扬这把利器。但教育过程是动态的,要想在这动态的过程中让孩子(学生)学习的心境始终保持“愉悦”,让他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一直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并不断地取得进步,那就要我们这些教育施行者多动些脑筋,利用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学科活动,各类竞赛,经验交流,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黑板报,卫生值日,主题班会,好人好事等活动,给孩子(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有所长的孩子(学生)不时地展示自己,取得成功,得到成就感,获得内心的愉悦。当然,对所有的平台搭建活动,我们都是坚定的支持者与积极的参与者,并且要给成功者以及时地赏识与激励,以保持其持续的积极努力的愉悦心态,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三.总结
   1. 扬长避短(强化),善意提醒
   由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赏识教育实际上就是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孩子)身上存在的优点,引领其发展。其基本流程是:发现(亮点)——赏识(亮点)——愉悦(学习)——(获取)成功 。这是一个良性互动的教 学过程,在这个良性互动的轨道上学习进步的同学(孩子),精神饱满充实,整天都有“自己规定”的需要完成的“作业”等待老师去“赏识”,少有或没有时间去违规或犯纪;可那些没能完全走上这条良性互动轨道的孩子(学生),或者说亮点或进步缺乏持续性的同学(孩子),他们就会有间或的“无事”时间与空间,“生非”也就在所难免。对于这样的学生(孩子),首先得包容;然后再态度和蔼民主对等地与他交流谈心,拿出“成长档案”罗列他学习进步的种种亮点,提醒他注意自己的形象,鼓励其纠正违规犯纪的错误,做个肯动脑,爱学习,注重个人形象完美的同学(孩子)。
  2.明确目标(师生),持之以恒
   前面已经讲过, 赏识教育所追求的是,就是让孩子(学生)的学习过程像学说话学走路、“追蝴蝶”那样自然快乐的一种教育境界。这种目标的达成,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对于教师,记录学生成长档案不可廢止,对学生交流赏识时的身份与态度把握要有分寸;要把赏识教育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直至成为自己的教育习惯;对于学生,长时间地享受学习的愉悦和成功好处的同时,也应该试着去赏识他人,赏识自己,直至变为终生愉悦学习的好习惯。
   四.尾声
  以上即为本人对现时代呼唤赏识教育及方法运用的粗浅认识,,但既然侥幸凑合成篇,就权当引玉之砖,借此就教于大方之家。
其他文献
新编《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改变“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的尴尬局面,让学生爱上作文,使之在自由的空间里展现才情。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我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力求紧随潮流,切
期刊
摘要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整合成专业课程,构建新型高职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必须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评估制度。关键词 就业 导向 高职高专教育 成才就业乃民生之本,它是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切身利益,关系
期刊
教学课堂中,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笔者认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与探索中的感想与体会:   一、导情趣,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 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同样,学生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
期刊
摘要:因果关系在侵权行为法中对于确定民事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各国法律均未对因果关系的内涵及其认定标准作出过界定。加上现实生活又极其复杂,这决定了因果关系的认定过程的复杂性。  关键词:因果关系;民事责任;认定标准;因果关系推定    一、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的地位  杨立新先生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素。[1]  梁慧星先生认为,无论依过错原
期刊
摘要:传统的钳工实操安排,学生在基本技能的练习中,极易走劳,加上动作单调,内容枯澡,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本丈总结了钳工实操项目的特点,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铃工实操质量认识  《钳工技能训练》是我校钳工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钳工实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它的内容包括了平面划线、琴削、锉削、锯削、钻孔、扩孔、
期刊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神奇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科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我国教育部长曾说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尽责,正确引导小学生使用电脑,培养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应用道德,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我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小学信息技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大家都认识到了现在职校要发展应重点抓技能培养,我们应怎样进行技能训练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技能呢?本文谈谈怎样转化技能操作差生,从而使他们的操作技术水平达到所要求的标准。  关键词:转化技能操作 差生  现在,我虽然没有从事砌筑工实作课的教学了,但我也在一直关注着我校的相关实作课的情况。平时也常和那些实作指导教师进行交流,从与上实作课的指导教师的谈话中得知,现在的学生
期刊
摘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是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要素。文章概述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类型和产生部位,分析现浇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裂缝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On the control of cracks in concrete building construction  Lee entrance  Yangdong Civic Center  Abstr
期刊
摘要: 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靠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达到熟练的境界。英语老师要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学生 主体作用。  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一种误区:重教师教授,轻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教师往往在不自觉中取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学”几乎等同于“听讲”、“抄写”、“记忆”,而“教”几乎等同于“讲解”、“灌注
期刊
摘要: 本文依据长期调查结果,系统研究了海南省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并从酒店和员工个人的角度分析了流失率过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海南省;星级酒店;员工流失;原因;对策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the Employee Turnover of Hainan Star Hotels  Li ZhiTourism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