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甘肃省对外交往渠道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步伐。为提升对外交往水平、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促进各领域务实交流与合作,甘肃省委、省政府依托“甘肃省国际交流员研习班”(以下简称研习班)项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甘肃省国际友好城市之间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培养知华友华力量,逐步摸索出一条涉及全省各领域、各行业国际交流合作的新路子。
自2006年以来,甘肃省人民政府每年提供专项资金,委托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举办国际交流员研习班。学员来自甘肃国际友好城市和与甘肃建立友好联系的国外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大多从事国际交流或对华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们转变思路,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省国际友好城市,致力于以民心相通促进合作共赢。主要做法如下:
一、在学员选拔上下功夫,确保为我所用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我们在学员选拔上坚持以项目为导向,做到让学员“带着想法来,带着项目走”。将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厅局、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由他们推荐负责国际项目的外国官员来甘参加研习班。实践证明,各厅局、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推荐的交流员在推进双方开展务实合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邀请国别上,结合“两个服务”,既注重服务甘肃经济发展,又注重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学员国别的选择上,我们重点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4年“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在甘肃兰州成功举办,随后招生也开始面向亚洲合作对话成员国。同时,我们借力中联部、部分我驻外使领馆等,通过官方渠道,确保交流员构成上的广泛性、代表性和针对性。
在学员录取上,根据申请人资料,结合报名情况,选择那些有热情、有想法、有项目的学员参加研习班。经过11年发展,研习班招收的学员层次水平越来越高,多数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且都是政府官员、智库学者和商界精英。
自2006年以来,研习班已连续成功举办11期,共有来自五大洲57个国家的258名代表参加,他们已成为甘肃对外交往的宝贵财富。
二、在办班模式上下功夫,确保培训成效
为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甘肃声音,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针对性,培训形式上注重实践性,信息传递上注重互动性。
课程设置上注重针对性。根据办班目的,邀请省内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和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作专题辅导讲座。既系统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外交和甘肃的风土民情、经济社会发展等,又突出宣传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推介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讲座紧密联系实际,课程贴近双方今后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的领域。
培訓形式上注重实践性。在研习内容上,既有课堂授课,又有实地参观考察。课堂授课之余,组织交流员考察甘肃甘南、临夏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体验我省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及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访问敦煌、嘉峪关等历史文化名城,领略甘肃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厚重;走进城市社区和农村,了解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和我省扶貧开发所取得的成就;考察国有企业和新兴民营企业,感知创新发展和商机无限的甘肃。
信息传递上注重互动性。课堂上,我们要求授课老师与交流员互动交流,就交流员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我们还举办专题沙龙,邀请在甘工作的外国人参与讨论,与学员互动交流,让学员多视角了解甘肃。另外,研习班举办期间,我们还充分利用中外新老媒体宣传研习班活动,对交流员在甘活动进行采访和报道,让研习班承载的人文理念广泛传播。研习班结束后,交流员撰写心得体会,编辑成册。例如我们编撰的《相遇甘肃》一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交流员们学习生活的感受,深受交流员们的喜爱,对内对外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我们还要求学员回国后,利用自身优势,尽可能多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甘肃声音。一方面,有条件的学员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推介甘肃,使甘肃这个位于内陆地区的省份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交流员回国后在当地多次举办讲座,利用各种机会向当地人介绍研习活动,宣传推介甘肃。201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拉姆·阿巴斯在巴基斯坦《每日新闻》上发表文章,特别提到甘肃在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中占据核心位置,在农产品、中医药和风光电清洁能源领域具备优势。该文已被选为甘肃省政府《发展》杂志刊用文章。
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考察和一系列互动活动,交流员对发展中的中国和甘肃有了更加清晰、客观、全面的认识,对今后开展合作充满了信心和期盼。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全新的认识,认为倡议符合沿线国家人民的意愿,有助于推动实现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对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高度认同。
三、在保障服务上下功夫,确保学员满意
为确保研习班圆满、顺利举办,我们制订了周密的实施方案。在项目组织实施中,热情周到地为研习班学员提供一流的国际化服务。从研习班学员的邀请录取、签证办理、机票预订、机场迎送、食宿安排,到授课人员的选择、研讨及考察活动的组织实施,学员手册、讲义、结业纪念册的编印等各个方面,参与管理和组织接待的工作人员都做到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在生活服务方面,做到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工作人员根据各国学员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需求,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还着眼于细节,在每位交流员房间门上张贴该国国旗,每逢交流员生日,为他们送去蛋糕,使他们在甘肃期间生活舒心、顺心,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研习活动结束后,一批批交流员与甘肃人民结下了难舍难分的友情。交流员纷纷表示,将视甘肃为第二故乡,回国后积极宣传和推介甘肃,努力为发展甘肃与其所在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多做贡献。
四、在项目落实上下功夫,确保研习成果
通过举办研习班,我省与交流员所在国家或地区达成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或合作意向,为提升我省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友城建设方面,通过邀请友城推荐学员参加研习班,巩固老友城,结交新友城。目前,甘肃省友城总数达57对,绝大多数友城已派员参加研习班项目,部分友城经交流员联系推进而结好;人文交流方面,促成我省与日本秋田县开展绿化、人员培训等项目合作,促成临夏国际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获得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署清真认证授权,促成我省与日本秋田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瑞士索洛图恩州、俄罗斯奔萨州等开展人员培训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受益者达1000多人;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促成金川公司在印尼开发红土镍矿项目,促成多家甘肃企业参与中国一白俄罗斯工业园建设;教育合作方面,促成甘肃高校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俄罗斯奔萨国立师范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中医药推广方面,促成甘肃先后在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乌克兰和匈牙利等国建立中医中心和岐黄中医学院,并与摩尔多瓦、俄罗斯等7国建立医疗人才培训交流机制。
每年研习班结束后,我们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协调和协助省内有关单位推进落实交流员在研习期间达成的合作协议及意向。通过建立交流员联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经常性沟通联系,借助交流员的自身能量和人脉资源,进一步拓宽我省对外交往渠道,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吸引更多对华友好、知华亲甘的国际友好人士参与项目,让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携起手来,打造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同时,我们也将秉持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共同推进的理念,继续务实创新,以民心相通促进合作共赢。
自2006年以来,甘肃省人民政府每年提供专项资金,委托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举办国际交流员研习班。学员来自甘肃国际友好城市和与甘肃建立友好联系的国外机构、企业、科研院所,大多从事国际交流或对华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们转变思路,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省国际友好城市,致力于以民心相通促进合作共赢。主要做法如下:
一、在学员选拔上下功夫,确保为我所用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我们在学员选拔上坚持以项目为导向,做到让学员“带着想法来,带着项目走”。将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厅局、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由他们推荐负责国际项目的外国官员来甘参加研习班。实践证明,各厅局、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推荐的交流员在推进双方开展务实合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邀请国别上,结合“两个服务”,既注重服务甘肃经济发展,又注重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学员国别的选择上,我们重点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4年“亚洲合作对话丝绸之路务实合作论坛”在甘肃兰州成功举办,随后招生也开始面向亚洲合作对话成员国。同时,我们借力中联部、部分我驻外使领馆等,通过官方渠道,确保交流员构成上的广泛性、代表性和针对性。
在学员录取上,根据申请人资料,结合报名情况,选择那些有热情、有想法、有项目的学员参加研习班。经过11年发展,研习班招收的学员层次水平越来越高,多数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且都是政府官员、智库学者和商界精英。
自2006年以来,研习班已连续成功举办11期,共有来自五大洲57个国家的258名代表参加,他们已成为甘肃对外交往的宝贵财富。
二、在办班模式上下功夫,确保培训成效
为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甘肃声音,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针对性,培训形式上注重实践性,信息传递上注重互动性。
课程设置上注重针对性。根据办班目的,邀请省内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和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作专题辅导讲座。既系统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外交和甘肃的风土民情、经济社会发展等,又突出宣传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推介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讲座紧密联系实际,课程贴近双方今后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的领域。
培訓形式上注重实践性。在研习内容上,既有课堂授课,又有实地参观考察。课堂授课之余,组织交流员考察甘肃甘南、临夏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体验我省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及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访问敦煌、嘉峪关等历史文化名城,领略甘肃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厚重;走进城市社区和农村,了解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和我省扶貧开发所取得的成就;考察国有企业和新兴民营企业,感知创新发展和商机无限的甘肃。
信息传递上注重互动性。课堂上,我们要求授课老师与交流员互动交流,就交流员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我们还举办专题沙龙,邀请在甘工作的外国人参与讨论,与学员互动交流,让学员多视角了解甘肃。另外,研习班举办期间,我们还充分利用中外新老媒体宣传研习班活动,对交流员在甘活动进行采访和报道,让研习班承载的人文理念广泛传播。研习班结束后,交流员撰写心得体会,编辑成册。例如我们编撰的《相遇甘肃》一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交流员们学习生活的感受,深受交流员们的喜爱,对内对外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我们还要求学员回国后,利用自身优势,尽可能多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甘肃声音。一方面,有条件的学员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推介甘肃,使甘肃这个位于内陆地区的省份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交流员回国后在当地多次举办讲座,利用各种机会向当地人介绍研习活动,宣传推介甘肃。201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拉姆·阿巴斯在巴基斯坦《每日新闻》上发表文章,特别提到甘肃在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中占据核心位置,在农产品、中医药和风光电清洁能源领域具备优势。该文已被选为甘肃省政府《发展》杂志刊用文章。
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考察和一系列互动活动,交流员对发展中的中国和甘肃有了更加清晰、客观、全面的认识,对今后开展合作充满了信心和期盼。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全新的认识,认为倡议符合沿线国家人民的意愿,有助于推动实现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对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高度认同。
三、在保障服务上下功夫,确保学员满意
为确保研习班圆满、顺利举办,我们制订了周密的实施方案。在项目组织实施中,热情周到地为研习班学员提供一流的国际化服务。从研习班学员的邀请录取、签证办理、机票预订、机场迎送、食宿安排,到授课人员的选择、研讨及考察活动的组织实施,学员手册、讲义、结业纪念册的编印等各个方面,参与管理和组织接待的工作人员都做到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在生活服务方面,做到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工作人员根据各国学员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需求,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还着眼于细节,在每位交流员房间门上张贴该国国旗,每逢交流员生日,为他们送去蛋糕,使他们在甘肃期间生活舒心、顺心,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研习活动结束后,一批批交流员与甘肃人民结下了难舍难分的友情。交流员纷纷表示,将视甘肃为第二故乡,回国后积极宣传和推介甘肃,努力为发展甘肃与其所在国家的友好关系和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多做贡献。
四、在项目落实上下功夫,确保研习成果
通过举办研习班,我省与交流员所在国家或地区达成了一系列合作项目或合作意向,为提升我省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友城建设方面,通过邀请友城推荐学员参加研习班,巩固老友城,结交新友城。目前,甘肃省友城总数达57对,绝大多数友城已派员参加研习班项目,部分友城经交流员联系推进而结好;人文交流方面,促成我省与日本秋田县开展绿化、人员培训等项目合作,促成临夏国际清真食品认证中心获得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署清真认证授权,促成我省与日本秋田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瑞士索洛图恩州、俄罗斯奔萨州等开展人员培训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受益者达1000多人;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促成金川公司在印尼开发红土镍矿项目,促成多家甘肃企业参与中国一白俄罗斯工业园建设;教育合作方面,促成甘肃高校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中央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俄罗斯奔萨国立师范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中医药推广方面,促成甘肃先后在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乌克兰和匈牙利等国建立中医中心和岐黄中医学院,并与摩尔多瓦、俄罗斯等7国建立医疗人才培训交流机制。
每年研习班结束后,我们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协调和协助省内有关单位推进落实交流员在研习期间达成的合作协议及意向。通过建立交流员联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经常性沟通联系,借助交流员的自身能量和人脉资源,进一步拓宽我省对外交往渠道,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吸引更多对华友好、知华亲甘的国际友好人士参与项目,让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携起手来,打造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同时,我们也将秉持人文交流与经济合作共同推进的理念,继续务实创新,以民心相通促进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