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几点认识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各板块内容如何处理
  选修课单元设计和必修课有很大差别:必修课单元教学内容相对单一,课型也只有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时允许时,教师基本采用讲读的教学模式,而选修课学生的选择余地较大。
  拿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来说,各单元都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部分。各部分怎么处理才科学?我认为:赏析指导属基础理论,需要学生自主阅读,充分感知,把握要点,教师重点点拨;赏析示例不需教师讲解,应由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品味;自主赏析则需学生自己去思考、领悟、感受、鉴赏;推荐作品供课外阅读使用,使学生将课内掌握的鉴赏技巧,形成的鉴赏能力,拓展、应用到同类作品的阅读鉴赏中去,进一步内化为语文素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像讲必修课一样,每单元都从赏析示例开始,不分精读略读,平均用力,直到讲完为止。由于教材选文多,容量大,他们就牺牲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该读的名著不让读,该订的配套读本不让订。
  这种对选修内容的不当取舍,严重违背开设选修课的初衷,背离了新课标的课改理念。和必修比起来,学习选修课应更放开思路,发展个性,需更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学中师生完全不必受此局限,应充分利用选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平台,尽可能地整合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学习、运用语文。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学习选修课,拓展学生语文视野,提高其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如何灵活驾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
  开设选修课,须顾及学生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着眼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
  1.选修课学生人数不太固定,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可由于上述两个原因,目前不少地区选修课教学陷入一潭死水的僵局。要打破这一僵局,我认为相关部门在选修课程上不能统得过死。目前甘肃建议选修的课程有:诗歌散文欣赏古代、现代、外国各一,外加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文章写作与修改共九种。显而易见,这些选修课程与新课标选修课程五大系列明显不对应,原因是性质相同的课程重复开设过多:诗歌与散文系列建议开设3种;语言文字应用系列3种;文化论著研读系列3种。
  2.选修课教学,要按课程目标制定计划,以避免凌乱随意、漫无计划,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据我所知,有些学校在选修文化经典和古代诗歌散文这两门课时,按照必修课古诗文教学惯例,要求学生逐篇背诵和赏析——当然,经典篇目还是要背的——但因这两门课经典篇目高度集中,教学要求若过分拔高,势必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3.选修课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设定,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而选修课教学现状恰恰相反:除拔高古诗文背诵要求外,对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则大胆舍弃多数篇目——原因是:现阶段全国新课标卷不考散文。而语言文字应用则根本不讲。
  要解决这些问题,确定选修内容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提高语文素养,满足升学需要,适应未来发展!同时,教师要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真正做到和学生一道成长!只有真正赢得学生热爱的选修课,才能满足其兴趣,提高其素养,坚实其未来发展的基础!
  4.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课程设计要因地制宜,开发潜在资源。新课程强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同步开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由于种种原因,各地选修课几乎像必修课一样千篇一律,整齐划一;至于地方课程,从来就没见过;更别说什么校本课程了!其实,只要领导思想重视,语文教师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这方面还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我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常规工作是:每年组织学生集中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编印年度《中华人物》典型事迹和颁奖词;近年又追加了年度语文内容,含祝福短信、春节晚会春联集锦、《咬文嚼字》所评年度语文差错和流行语、南方周末年终特刊年度语文总结等;每年编一本《高考满分作文选》;近年还特意针对高考难点编印《古诗鉴赏200首》和《芳草地——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校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对于全校师生来说,开阔了语文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增加了语文积淀。
  5.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诗歌与散文模块的选修课,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当以诵读、感悟、鉴赏为主;小说与戏剧均属叙事文学,篇幅相对较长,阅读鉴赏时,应以理清故事情节或戏剧冲突为主线,同时理顺人物关系,把握作品主旨;《文章写作与修改》光讲空洞理论显然是很难凑效的,必须与必修教材“表达交流”单元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多写多改;《语言文字应用》应侧重于点拨易被学生忽略的基础知识,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等;《演讲与辩论》应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可利用语文课前3—5分钟坚持即兴演讲;《中国民俗文化》应与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至于各类文化论著研读,则不应仅仅满足于教科书上入选的篇目,而应以此为引子,广泛的向课外延伸,以开阔视野,汲取精华。
  总之,选修课程的教学应以新课标相应内容的实施建议为基本原则,尽可能落实新课标的相关教学要求。只有这样,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作者单位:甘肃庆阳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总结并分析国外环境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评价了目前企业环境绩效评估研究的争论与不足之处,最后从意识、理论和政策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探索和建立出
Described is a new technique of decade-scale climatic forecasting, presented by a combin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 and stochastic dynamics. The technique is also
最近常有高三学生常问我,《蒹葭》中“蒹葭凄凄,白露未晞”一句中“凄凄”一词的字形写法,到底是“凄凄”还是“萋萋”。或振振有词说是这个“凄凄”,或理直气壮说是这个“萋萋”。我想,区分和识记是“凄凄”还是“萋萋”,并不难。  一、从课用的教辅资料看  记得以前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听过一节《蒹葭》。老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到“蒹葭凄凄,白露未晞”一句时,未作明确的解释和说明。课后,笔者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
利用一维线性浅水模式从一个比较普遍的角度对地转适应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特点进行分析.文中首先考虑了两类不同的初始不平衡流的适应问题.一个是Gill所采用的质量不平衡模型,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很多时候只是教师在讲,学生拼命做笔记的沉闷局面,它已不适应未来教育的要求。因此,把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了从一个"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一些快乐,那么我们应当从事一些思考和研究。高二上学期我们就已经进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阶段,就以
气候和天气数值预测本质上都需建立在离散空间的基础上,并要求有高精度的空间离散化计算方案.然而,解析性微分算子和离散性差分算子的差异却是造成数值计算的原始误差源.作者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对我国当前的海油企业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阐述了当前的海油企业的一些状况、海油企业人力资源有效性开发的措施以及海油企业人力资源有效性开发的途径,进而对海油企
城市是文化的橱窗,遗址是人类往昔文化信息的载体,是多重价值的复合体。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使遗址在城市发展中增添色彩是值得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