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夜渡拒礼金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g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的叶存仁,先后在浙江、河南等地做官,比较清正廉洁、律己律人。因为政绩卓著,他被升任巡抚,是当时的封疆大吏。
  叶存仁雇好船只准备赴任,昔日的同僚们却凑在一起商量起来。有同僚就说,叶大人在任期间,对我们十分关心和照顾,如今调走了,我们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呀。
  同僚们来到江边给叶大人送行,可临开船时,船家却说船坏了需要修补。于是,叶存仁就和同僚们坐下来一边叙旧一边等待。直到天完全黑下来,船只才修好,叶存仁向同僚们告辞,登船离去。
  船开得不快,慢悠悠地行驶着。夜色中,岸边有一艘大船快速追上来。叶存仁觉得奇怪,细看船上,竟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师爷。
  师爷拱着手诚恳地说:“叶大人待我们恩重如山,实在无以为报,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叶大人无论如何也要收下呀。”叶存仁借着月光看到大船上载着几只沉重的大箱子,心里马上就明白了。
  他马上阻止大船靠近,严肃地对师爷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但是礼物坚决不收。你跟随我多年,怎会不知我的秉性呢?”
  原来,那些同僚认为叶存仁白天不肯收礼,一定是怕别人看到会有麻烦,便商量好晚上送。于是买通船家,推迟船行时间,然后趁着夜色,再用大船装满礼物赶过来。
  叶存仁让手下拿来笔墨纸砚,就着月光写下一首诗交给师爷:“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的心意就在诗里面。”
  师爷只好乘船带着礼物返回。同僚们展读那首诗:“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诗的最后一句很明白,不是害怕别人知道,而是害怕自己知道。因为那是明知故犯,所以自知更可怕。
  选自《特别关注》2015.9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农会炕上发现“聊斋”线装书   1947年冬,刘伯涛随解放军来到西丰县担任西丰县政府政务秘书。一天,他到更刻区元宝沟村忠信屯检查土改工作时,在农会所在房屋的炕上的一堆破旧书报中,发现了一函两部褪了色的蓝布皮线装书。他翻开书页,《聊斋志异》四个字映入眼帘。  刘伯涛惊奇地打开这本书,只见毛笔字工整有力,小说中有多处勾画删改,有的地方甚至是大改,有的地方还加了眉批……书的纸张是古代人们常用的竹制纸,而
期刊
清代统治者注重对汉文化的学习吸收,尤其历经康乾盛世,社会稳定繁荣,内府的书画、古籍收藏数量也随之急剧增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奠定了今日故宫蔚为大观,恢弘深秀的收藏根基。  继承前朝、民间采买与臣子进贡  清代内府收藏首先是继承明代遗存。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下令放火烧宫,明故宫中主要用来藏书编书的机构文渊阁,随之悉为灰烬,偌大紫禁城只有武英殿唯一幸存。有人检索清宫典籍目录《天禄琳琅》,明
期刊
在古代,无论老百姓过得怎么样,皇帝的生活都是穷奢极欲的。这些我们从皇帝的御膳膳单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保存较好的御膳膳单,当然还数清代。清代档案中的大批皇帝皇族膳单,不仅写明每次膳食的品种,还注明了用膳时间、厨师姓名等,就连膳食所用的餐具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作为垂帘听政、掌控同治光绪两朝统治大权达48年之久的慈禧,虽然吃喝不属于“御膳房”,但她的私厨“西膳房”的规格早超过了皇帝的标准。我们
期刊
“我朝有一大老先生,因权奸托他觅一古画,他临一幅与之,自藏了真迹,竟为权奸知得,计陷身死。”这段出自《型世言》第三十二回《三猾空作寄邮,一鼎终归故主》的引言,并非完全无中生有。文中的“大老先生”指的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王,而“权奸”就是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严嵩。  欲求名画献权臣  明代嘉靖年间曾任内阁首辅的严嵩,权倾朝野。他神童起家,善诗文,精通书画。其子严世蕃,在严嵩大红伞的庇护下
期刊
1928年初秋的一天傍晚,热河都统汤玉麟邀请四喜班的演员到他府里唱堂会。在《茶瓶记》中扮演丫鬟春红的演员生得十分俏丽。汤玉麟一眼就看上了她,并在散戏后将她强行留下陪酒,还要收她为九姨太。虽然春红誓死不从,汤玉麟最后还是让三姨太把她要去做了丫鬟。几天后,一位盲人在都统府门旁摆起了卦摊。他时而吹笛,时而敲板,口中念念有词。几天下来,摊子就名声大震。三姨太也想占一卦,于是汤玉麟命人把盲人传进府里。大家坐
期刊
大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打着“诛灭杨国忠”的旗号在范阳起兵造反,很快进逼长安。唐明皇李隆基率众出逃。到了马嵬坡时,早就觊觎帝位的太子李亨借机对陈玄礼提出诛杀杨国忠。陈玄礼深知杨国忠有贵妃娘娘撑腰,未免有些迟疑。李亨便说在杀死杨国忠后可以趁机逼死杨玉环。  陈玄礼顿时吓了一跳。李亨见他还在犹豫,便直盯着他说:“你怕什么怕?父皇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安禄山这一乱让他焦虑不安,他要是有个什么不测,这帝王之位
期刊
乾隆皇帝下江南,纪晓岚随行。一路上,乾隆经常出一些难题命纪晓岚答对,纪晓岚都能巧妙地完成。  一天,他俩登上长江岸边的一座酒楼,欣赏江景。乾隆忽然心血来潮,要纪晓岚即景做一首绝句,诗中必须包括十个一字。纪晓岚唯唯领命。他走近临江的窗户,放眼望去,但见秋雨如丝,江面上雾影蒙蒙,往来的船只很少,不远处,岸边泊着一条小船,一个渔人戴笠披蓑,正在垂钓。纪晓岚略一沉思,便念出了两句诗:“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
期刊
《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就向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提出了退兵的要求。瓦德西十分狡猾,没有正面回答退不退兵的问题,而是向李鸿章发了一封邀请函,称联军定于某月某日某时在紫禁城广场举行进入北京的第二次阅兵式,请李鸿章光临。  李鸿章拿到邀请函,左右为难:若去参加,他就是赔了款还要为侵略军张目;若不去,他一个一品大员待在北京,坐视外国军队在皇宫耀武扬威,还不被百姓的唾沫淹死?  这天,李鸿章正在寓所发愁,管
期刊
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学问功底深厚,书画古今绝伦,号为“三朝老名士,百年大布衣”。  有一次,某盐商大宴宾客,金农也在被邀之列。席间,有人提出以“飞红”为题创作饮酒诗。正轮到某一盐商,他绞尽脑汁想不出来。大家要罚他酒,他忽然说:“有了!‘柳絮飞来片片红’,怎样?”  众人大笑:“柳絮白如雪,岂能‘片片红’?”  正在他尴尬之际,金农说:“这是元人咏平山堂之诗,他引用得很确切。”众人要他说出全诗,金农从
期刊
西汉高帝七年,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击进犯太原的匈奴,因轻敌冒进,中了诱兵之计。匈奴单于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将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包围于平城白登山,时间长达七天七夜。  时值寒冬,天降大雪,汉军缺衣断粮,援兵进不来,被围队伍冲不出去,愁坏了刘邦。当时张良不在军中,身边就数陈平最有智谋,便问计于他。  陈平亦无计可施,直到第六天,突然想出一法,报知刘邦,刘邦忙令照办。  陈平派了一个有胆识善游说的使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