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水飘绵趁送别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天,高小白的好朋友刘朵朵一家搬走了。临走前,高小白送了刘朵朵一张自制贺卡,上面写着她新学的一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老师告诉高小白:“这是希望和朋友共赏一轮明月,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这些天,高小白特别想念她的好朋友,总是觉得孤单。于是她打算找点有趣的事情做,这不,她又坐上了“时光之旅”……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十里长亭折柳别
  “哎哟,痛死我了!”太久没坐“时光之旅”,跳出来的时候竟然摔了个大马趴,我一边拍着裤子上的灰一边直起腰来。抬眼的一瞬间,我立刻被眼前江南水乡的风景彻底征服了。远远望去,碧绿的湖水依偎着黛色远山,如丝的细雨给世界织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网,杨柳穿过呢喃的烟雨,将柔美身姿舒展在微风中。
  正在这时,我看见一位老伯伯走到柳树前,折断了几枝柳条。随后,他又携着柳条颤颤巍巍地向不远处的一座长亭走去。长亭那头围了一些人,隐隐约约地传来了音乐声。我觉得很好奇,就跟在老伯伯身后。走近了我才看清,原来这音乐声是演奏者用竹尺敲击一种像是古筝的弦乐器而发出的。乐声抑扬顿挫,周围的人轻轻唱和,哀而不伤。老伯伯走过去,将柳条递给一个背着行李的中年男子。他们拿起面前那一对前尖后翘、口沿外撇、圆腹略深的青铜三足杯,低声说了些什么,然后一饮而尽。
  晚风吹进长亭,顿生凉意,看着碗里冒出的腾腾热气,我不禁产生疑问:这么凉的天,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喝酒奏乐,还要折柳枝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高小白遇到的其实是送别的场景。这“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别朋友的一种方式。古时候“送别”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折柳送别、饮酒饯别,还有音乐相送。而且,古人对于送别的地点也非常讲究,走陆路的一般在长亭或者短亭里,走水路的则在渡口边。在渡口送别时,又多在“渭阳”“南浦”。看到这里,不少同学又会问了:“这‘渭阳’‘南浦’是哪里?这些送别方式又有什么文化意义呢?”不要心急,让我来告诉你吧!
  折柳赠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的诗句,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之情。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分离时,送行者常常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柳”与“留”谐音,赠柳表达的是“惜别”的意思。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生命力顽强,具有“随地可活”的特点,这正好可以用来祝愿远行的人,希望他们随遇而安,到了异地他乡能够一切顺遂。
  音乐赠别
  音乐赠别,常见于古代的文人之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就是一首描写音乐送别的典型诗作。
  先秦有一首逸诗(即先秦古籍中出现的除《诗经》305篇以外的诗歌),名为《骊驹》,是人们在离别时所唱的歌。后来“骊歌”就被人们用来泛指有关离别的诗歌或歌曲。而现在,毕业季时毕业生们常唱起的《骊歌》(又叫《送别》),则是一首流行于我国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由李叔同作词,美国人奥德维作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音乐赠别这一方式从古时候起,经历代代演变,沿用至今,用以寄托人们离别时的不舍情感和美好祝愿。
  渭阳、南浦
  渭阳指的是渭水的北边。“渭阳”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在这之后,“渭阳”也就渐渐用来指代人们送别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杜甫用“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来赠别友人,一位叫栖白的僧人也曾写过“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的诗句。
  “南浦”是另一个诗中常见的水边送别地点,与“渭阳”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屈原的《九歌·河伯》中有诗句“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从此诗人们也都喜欢用“南浦”来指代在水边送别,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五言绝句《南浦别》中就写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长亭
  古时候的道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这些长亭、短亭,给行旅之人提供了休憩或者饯别的地方。唐代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归途中无数的长亭短亭,不但说明路途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送别类的诗词中还常出现“谢亭”,“谢亭”又称“谢公亭”,位于安徽宣城城北,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的时候建的,他曾经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其他文献
漫天烟花迎接了新年的到来。伴随着爆竹声声,同学们又长大一岁啦!在除旧迎新之际,高书璠同学为我们讲述了她和妈妈之间的“成长与爱”的故事。  我的妈妈什么都好,就是有个毛病——爱唠叨。我的耳边经常萦绕着妈妈的唠叨声。“你要劳逸结合,别整天闷在家里。”“鞋子脏了学着洗,自己的事自己做。”“灯怎么又忘记关了?”“水龙头开小点儿!”……唉!真是“绵绵不绝”。  “头别歪!”“吐词要清楚!”“演讲时别晃,重来
期刊
“砰砰——啪!”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从窗外传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我连忙站起来,径直走到窗边。哇,放烟花了!只见漆黑如墨的天空中出现了一朵朵绚丽的烟花,为夜空增添了一份美感。  “砰”,从地上冒出一个亮点,飞上天空,“啪”,绽放出自己迷人的形态:中间聚集着许多紫点和黄点,然后它们慢慢地向外扩散开来。在它们的周围还零星点缀着亮晶晶的小白点。这朵烟花好像非常留恋夜空,尽情展现在空中,过了好一会儿,烟花的
期刊
亲爱的小读者,你喜欢写作文吗?王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这样说:我没有灵感,写什么啊?我的文章像流水账,不生动,也不具体,怎么办?我读了很多书,写作水平却没有提高,怎么回事?……这些写作问题,该怎么去解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课本,向著名作家福楼拜和莫泊桑请教吧!  莫泊桑未成为大作家之前,也跟同学们一样,遇到过各种写作上的“拦路虎”,《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他向大作家福
期刊
读书当然是一件乐事,就像吃了饭肚子会饱一样,是不言而喻的一句大白话。不过,我以为读书乐也有不同的乐法。  一种是觉得读书可以比人多一个甚至几个人生经验,等于扩大延长了自己的生命,乐。一种是觉得可以将自己向往而在现实中又难于实现的梦想,在书中得到实现,也就是可以睁眼做白日梦,乐!  还有两种是我幼年时体验过的,在现在生活中,绝不会有了。比如我幼时迷恋于读书,一是因为我发现读书可以暂时忘记饥寒,我要从
期刊
我如同坐在巨大的风眼里,周身狂风四起,大有摧枯拉朽之势。谁也无法否认,在宇宙中,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我是海王星,英文名Neptune,这个名字来源于古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不过,更被人熟知的是他在古希腊神话中的名字:波塞冬——一个手执三叉戟,能呼风唤雨,掀起滔天巨浪的神。  我不爱热闹,热闹的太阳系中心从来见不到我的身影,我的活动区域属于“远日区”,是太阳系的外缘。因为离太阳遥远,我的表面非
期刊
写作是我从小就喜欢做的事。当时除了写作文,就是写日记,把自己快乐的事记在本子上,比如妈妈带我一个人去看戏,却没带弟弟去,散场后她又领我去同事家玩儿,我在那里玩儿得开心,还受到夸奖。也记一些伤心的事,比如穿了一条新裤子,没想到一出门就绊了一大跤,膝盖那儿破了两块,像睁开了两只大眼睛;又比如病了几天后去学校,发现最喜欢的老师突然调走了,都没来得及告别。  诸如此类,我写啊写啊,写的是切身的感受,所以一
期刊
一提到新闻主持人,大家的脑海里肯定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在聚光灯的照射下,端庄大方的女主播、帅气阳光的男主播坐在镜头前,准时准点播报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闻。那有没有人好奇过,主持人为什么能对新闻作出那么精彩到位的点评呢?除了在荧屏上出现,主持人还有哪些其他的工作呢?  今天我们有幸来到河北省石家庄电视台《新闻夜班车》的演播厅,请专业主播来为大家解答困惑吧!  走进灯火通明的演播厅时,大家正各自忙着自己的任
期刊
听到“韶韶”二字,地道的南京人一定会倍感亲切。而未接触过南京话的人,则可能摸不着头脑,不懂到底指的是什么。其实,这个词的意思与“聊聊”“唠叨”相近,但是又多了几分轻松随意,正如南京人豪爽、直率的性格。  这类带着浓浓南京味儿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  熟人相遇,老南京人会亲切地打声招呼:“啊吃过啦?”意思是:“吃过了吗?”在南京话中,“啊”字开头往往表示发问,例如:“啊行啊”(可以吗),“啊到啦”(
期刊
1.刘锦辉的回归,让大家开心不已,而我则是最高兴的一个。除了吃饭、睡觉,我们这帮小伙伴几乎时刻在一起,玩游戏、侃大山……  2.只是,大家发觉,我们的“帮派”还是少了什么。我知道,这是因为箭头不见了。箭头虽然是狗,但在我们眼中,它却是我们的朋友。而刘锦辉则更是失落,因为他与箭头最亲密无间。  3.箭头到底去哪儿了,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不见的,我们也不知道。之前,我还特意去问刘油果,他告诉我,箭
期刊
冬天,最应景的运动是什么呢?当然是溜冰了。穿上溜冰鞋,在平坦光滑的冰面上自由“飞翔”“跳舞”,这感觉太赞了!告诉你们哟,溜冰可不是我们现代人特享的运动,本期咱们就好好聊一聊这冰面上的“嬉戏”!  彤彤是一个喜欢运动的小姑娘,一天,她在游乐园里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小雪。小雪正穿着一双白色的冰鞋,双脚有节奏地交错,协调快速地滑行,时而旋转,时而画圈,仿佛一只飞燕紧贴着冰面飞翔、舞蹈。  “小雪!”彤彤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