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品德的社会现象,是促使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德育把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发展,从而培养出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具有优良思想品质的个体,进而维护社会的存在、延续和发展”。
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时期,同时处在思想品德发、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年轻气旺、思想单纯、知识较少、经验不足、识别能力弱、可塑性强,若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110”电话常被中学生乱打;中学生出现结伙打架违法现象;公共场合,中学生不讲公共卫生,随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班内公物,或不翼而飞,或不久而坏;寝室中,灯长明、水长流,却睹而不问,等等。由此可见,实施和加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势在必行。
1.抓入学教育,严格开端
初一学生告别小学母校来到中学,每个学生都带着抱负和理想、希望和追求,雄心壮志,打算在新学校勤奋学习,刻苦竞争,鹤立鸡群,得到老师的赏识、同学们的赞扬,显示自己的价值。到新学校,对一切都有新鲜感,但他们对新学校还不了解,也不知怎样做才能适应新环境、新要求。因此,要抓住这个契机,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新学校的光荣校史,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成果,带领学生熟悉学校环境。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全校各种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学生一入校就进行严格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加强严格教育,进行严格训练,要求严格遵守,违反严肃批评,让学生认识到教师严管理,“严师才能出高徒”,从而在思想品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2.抓思想政治课教学,灌输培育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学生品质,训练学生行为,以“知”导“行”,“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每个政治教师都应当教育家,不当“教书匠”。
3.利用“国旗下讲话”
3.1它的庄严性。国旗随着雄壮的国歌在校园中冉冉升起,整个校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尚情感,引起学生深度的思考和爱国情怀。
3.2它的及时性。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国旗下讲话相结合,如我校开学初对学生的新学期致辞、中学生自治公约、及时结合当前学生情况纪律中存在的问题讲述学生中最近出现的典型事例、“牵手好习惯、好习惯好人生”系列讲演、爱的“n”个理由系列讲演、“心灵鸡汤”系列讲演、中考前心理疏导讲演等,结合思想品德课程内容,3月份开展学习雷锋倡议活动;4月份绿色环保宣传;5月份感恩教育;6月份快乐成长、心理健康;9月份民族精神;10月份爱国主义教育;11、12月份心理健康教育等,大大加强德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4.加强联系与沟通,推动德育工作蓬勃开展。
4.1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原则,成立家长委员会,对学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和一些家长的不当行为,及时与家长委员会取得联系,共商解决之道。
4.2实行课堂开放制度。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可随时走进课堂,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真实的了解,又能督促教师规范自身行为和提高自身素质。
4.3制定常规教学中德育教育体现办法:通过教务处、教研室对教师评优课条件进行修订,增加德育教育寓于常规教学的要求,改变以往德育教育局限于班会、集会和活动的状况,使学校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与时俱进,转变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中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摆脱“跟着感觉走”、“围着问题转”的窘况;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要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现相互转化和渗透;在教育方式上要抓住主渠道,凸显主要环节,恪守主要脉搏。
6.创造条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外部力量,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认同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实践,通过演讲、影评、参观、访谈、文艺汇演、家庭劳动等活动,把学生置于必须做出道德选择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用探究、商量、讨论甚至辩论的方法代替强制的灌输,使学生融情悟理,在明理中认同,在自省中修正,自省与他省相融会,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充分调动其内部动力,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7.进行学科德育渗透
作为教师,其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每个教师,既要搞好数学教学工作,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何摆正二者的位置,是分开处理,还是将二者结合进行?在各个学科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各个学科肯定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8.德育教育,及時检查、总结、奖罚
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让学生自己设计检查表,自己对照要求,自我评定检查每天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日积月累,学生自觉、自愿地自查自己的日常行为,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德育的要求。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班组评价、学校评价,及时评价,不仅督促、激励了德育进程,而且强化了德育效果。
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时期,同时处在思想品德发、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年轻气旺、思想单纯、知识较少、经验不足、识别能力弱、可塑性强,若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思想品德。“110”电话常被中学生乱打;中学生出现结伙打架违法现象;公共场合,中学生不讲公共卫生,随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班内公物,或不翼而飞,或不久而坏;寝室中,灯长明、水长流,却睹而不问,等等。由此可见,实施和加强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势在必行。
1.抓入学教育,严格开端
初一学生告别小学母校来到中学,每个学生都带着抱负和理想、希望和追求,雄心壮志,打算在新学校勤奋学习,刻苦竞争,鹤立鸡群,得到老师的赏识、同学们的赞扬,显示自己的价值。到新学校,对一切都有新鲜感,但他们对新学校还不了解,也不知怎样做才能适应新环境、新要求。因此,要抓住这个契机,一方面,向学生介绍新学校的光荣校史,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成果,带领学生熟悉学校环境。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全校各种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学生一入校就进行严格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加强严格教育,进行严格训练,要求严格遵守,违反严肃批评,让学生认识到教师严管理,“严师才能出高徒”,从而在思想品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2.抓思想政治课教学,灌输培育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学生品质,训练学生行为,以“知”导“行”,“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每个政治教师都应当教育家,不当“教书匠”。
3.利用“国旗下讲话”
3.1它的庄严性。国旗随着雄壮的国歌在校园中冉冉升起,整个校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尚情感,引起学生深度的思考和爱国情怀。
3.2它的及时性。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国旗下讲话相结合,如我校开学初对学生的新学期致辞、中学生自治公约、及时结合当前学生情况纪律中存在的问题讲述学生中最近出现的典型事例、“牵手好习惯、好习惯好人生”系列讲演、爱的“n”个理由系列讲演、“心灵鸡汤”系列讲演、中考前心理疏导讲演等,结合思想品德课程内容,3月份开展学习雷锋倡议活动;4月份绿色环保宣传;5月份感恩教育;6月份快乐成长、心理健康;9月份民族精神;10月份爱国主义教育;11、12月份心理健康教育等,大大加强德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4.加强联系与沟通,推动德育工作蓬勃开展。
4.1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原则,成立家长委员会,对学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和一些家长的不当行为,及时与家长委员会取得联系,共商解决之道。
4.2实行课堂开放制度。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可随时走进课堂,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真实的了解,又能督促教师规范自身行为和提高自身素质。
4.3制定常规教学中德育教育体现办法:通过教务处、教研室对教师评优课条件进行修订,增加德育教育寓于常规教学的要求,改变以往德育教育局限于班会、集会和活动的状况,使学校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与时俱进,转变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中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摆脱“跟着感觉走”、“围着问题转”的窘况;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要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现相互转化和渗透;在教育方式上要抓住主渠道,凸显主要环节,恪守主要脉搏。
6.创造条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做好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外部力量,都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认同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实践,通过演讲、影评、参观、访谈、文艺汇演、家庭劳动等活动,把学生置于必须做出道德选择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用探究、商量、讨论甚至辩论的方法代替强制的灌输,使学生融情悟理,在明理中认同,在自省中修正,自省与他省相融会,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充分调动其内部动力,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7.进行学科德育渗透
作为教师,其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每个教师,既要搞好数学教学工作,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何摆正二者的位置,是分开处理,还是将二者结合进行?在各个学科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各个学科肯定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8.德育教育,及時检查、总结、奖罚
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让学生自己设计检查表,自己对照要求,自我评定检查每天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日积月累,学生自觉、自愿地自查自己的日常行为,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达到德育的要求。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班组评价、学校评价,及时评价,不仅督促、激励了德育进程,而且强化了德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