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高数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几个原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7047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职高的数学教学现状和职高数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职高 数学 终身化 迁移 反馈
  
  职高学生因其入校时起点相对较低,数学基础一般是比较差的,而职高数学的内容其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都比较强,并且职高教师大多数都是从普高转轨而来。因此比较职高与普高教学的相关因素,教师的水平,教材的容量与难度,学生的起点与智力水平,课时安排及两者相应的教学效果(成绩),我们常常发现两者不相对应,即与普高相比,职高的数学教学未取得与其相关因素相对应的成绩,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依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一、认识不到位
  
  1. 未能认识职高数学自身特点
  (1)职高数学已从长期的主课地位,(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演变成基础课,课时从每周6—7节减至每周3—4节,其作用也从应试教育中的“筛”(数学在人才选拔中起筛选作用)演变成素质教育中的“泵”,(通过对数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思想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筛”的作用的淡化与消失,以及对“泵”的作用的漠视,使得教师与学生对学好数学,缺少压力与动力。
  (2)与普高相比,职高内容的取舍,章节的选定,取决于“注重基础,突出应用,增加弹性,精选内容”这一原则。在教学要求上,以合格性教学为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与初中相衔接,注意启发引导;而普高内容深难度大,灵活性强,以选拔性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解,传授知识为主,容量大,节奏快。而职高数学教师大部分是普高培养或转轨而来,他们对普高数学适应有余,而对职高教学认识准备不足。
  2. 未能认识职高数学的基础地位
  职高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和为专业课打基础,由于对这一目的内涵理解不全,认识不到位,往往认为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专业课服务(如同几年前较流行的“三服务”教学模式)因此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动手能力提高了也就行了。这实际上是职业教育的一种短视行为。纵观当今职教,普职一体化,基础教育过量化,职教终身化,层次高移化等大趋势,都需要职业教育要以宽广扎实的普通教育作为基础,而数学正是这一基础的主要部分。数学基础的厚薄将直接影响着认识水平、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创业能力,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影响着继续深造与终身教育的开展。可以这样说:职业教育的数学课在职高学生的终身学习中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
  
  二、心理不健全
  
  1. 逃避心理:由于职高学生大多是从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亚失败者,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之数学长期的角色地位,使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的原因主要是数学。因此为求得心理平衡,他们有意无意地厌恶与逃避数学。
  2. 自卑心理:相对普高而言,大多数职高学生面对数学成绩不理想往往归结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低,基础差,对学好数学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3. 迁移心理:在应试教育中“马太效应”很突出,职高的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数学成绩差而成为“被爱遗忘的角落”,弱点与不足一次次暴露,而又丝毫得不到改正的机会,而师生关系的疏远使他们对数学完全失去了兴趣。由于大多数职高数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对策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延续。
  4. 从众心理:在现有招生体制中,先重点普高,后一般普高,再职高,使得职高的学生大多成绩较差,特别是数学成绩。在这一群体中缺少优秀带头人物,缺少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以致形成“一马大家骑,彼此是兄弟”的不思进取冒尖的从众心理。
  5. 齐加尼克现象: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做过一种试验:将一批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同时去完成二十项工作。其中一组顺利完成了全部工作,另一组未能完成任务,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呈现一种紧张状态,但其中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逐渐消失,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所困扰,结果影响了以后任务的完成,这后一种现象称为齐加尼克现象,职高数学教学中教师脱离实际的普高式教学使这一现象越演变越烈,教学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三、教学方法的滞后
  
  相对普高而言,职高教学管理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教学研究还相当簿弱,由于相应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滞后,加之大部分职高数学教师是由普高培养或转轨的,所以职高数学教学大多仍沿用或套用普教模式,采用“应试型”教学,“保重点带一般,一般以下无暇管”,因而无试可应或少有应试的职业中学出现了重点不重,一般难保,大多学生望数生畏,望分兴叹的状况,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启而不发,引而不进,导而不行的尴尬局面。进而导致教师困惑,学生茫然。
  
  四、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应建立健全教研机构,加大数学研究力度,注意根据职教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在此基础上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 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1)面对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不完全衔接),应试教育的淡化与消失以及由此带后的数学角色地位的转换,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突出数学课的基础地位(如前所述),以使学生在心态失衡的情况下找到新的支撑点,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注意结合数学史、现实生活及专业特点,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重视师生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是教和学之间激起的“教育共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师生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努力创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意境,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体验愉快和振奋,进而唤起对学习的兴趣。
  (4)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利用信息反馈并创造条件(如课堂提问、测验、竞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闪光的机会。
  2. 调整心理,增强信心。
  (1)帮助学生正确的归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内部来说,他们之间学习成绩自身差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有显著关系,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因此对于数学成绩的不理想,我们应当从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学习毅力和学习方法等不稳定的可控原因上寻找突破,而不应简单地归结为智力差、能力差、难度大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原因。
  (2)充分利用“履历抹消”效应。教师要充分利用寒暑假休息中产生的“履历抹消”(以前经历的淡化),使学生摆脱过去的困惑(怕学、厌学),通过强化学习目的、主动关心帮助、有的放矢地复习、适当放慢进度等使学生在一切从零开始的氛围中得到感染,从面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确立迎头赶上的信心。
  (3)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调整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的自我期待,进而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4)从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学生基础,设计数学问题的坡度与难度,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安排各种活动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逐步使学生在进步与成功的体验中树立我能行,数学学习也是如此。
  3. 立足效果,改进方法。
  确立“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指导思想,重视培优扶差工作,树立转化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更重要的观念。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节奏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面向全体学生并一切服从服务于教学效果。
  (1)重视数学知识的过渡与衔接,教师要在充分熟悉全面把握职高教材的基础上,把需要掌握和经常用到的初中知识给予复习整理,注意初高中数学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的衔接,避免因基础薄弱而形成脱节现象,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学期与学期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以及每相邻两节课之间的衔接。
  (2)树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安排课堂教学时要敢于改革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
  (3)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步骤,所谓“低起点”就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水平,把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确定为教学起点;“小步子”就是把教学要求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循序渐进的层次系列,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学生层层有进步,处处有成功;“多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注意稳定性差的特点,变教师大段讲解为师生交替活动;“快反馈”是指在每一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
  (4)注意数学笔记的整理与复述。根据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做笔记有助于指引注意,有助于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加强记忆(记忆有思维的桥梁之称)与今后的复习。复述(每一节课前复述前一节课笔记)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所有这些正是我们职高学生所缺乏与需要的。
  (5)注意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作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与研究.2001年第一期.
  [2]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江苏教育,2002年第七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词典运用并非是一种简单的,仅通过外语学习者自我感知就能形成的能力。词典运用是一种学习策略,是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部分。词典运用同时涉及复杂的心理过程,正确使用词典策略不仅能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促使他们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也能训练他们判断、归纳、推理等认知能力。本文旨在指出词典运用策略的重要性,提出词典运用策略的概念和分类,进而探讨如何对高职学生进行词典运用策略的训练。  关键词:词典
2014年9月1日至3日,第四届中国国际LNG大会及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近千人齐聚中国国家会议中心,共同探讨LNG产业发展趋势。据“LNG CHINA”专家委员会预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日语学习模式的作用、分类及其实际运用。日语学习模式的作用是使日语学习系统、自动化和最优化。日语学习模式分为语言性学习模式、心理性学习模式。日语学习模式运用的主要特点是概括化和个性化结合。  关键词:日语学习 学习模式 语言性学习模式 心理性学习模式    一、日语学习模式的作用    1. 使日语学习系统化  日语学习是系统活动,从根本上说日语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学习系统的各结构
目的:探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使用针刺颈椎病穴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西药与牵引治疗,观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意识到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然而,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仍有许多违背语言学习的自身规律、不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地方,不但严重抑制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而且难以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不通过母语为中介而直接用英语汲取信息和表达思维的能力。因此,为了使英语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研究,发现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哑巴英语”的现象正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所致。为了避免出现英语学习的费时低效的现象,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英语教学 教师角色 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民主。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兴趣,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轻松愉快,最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课堂 兴趣 轻松欢快 提高效率    英语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师和学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方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被简单地看作是“传递数学知识的地方”,教师讲数学,学生听数学;教师示范做数学,学生模仿做数学。数学课堂正逐渐成为师生交流的场所——有民主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有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有一定价值的数学例题、有颇有意义的数学交流活动……    一、联系生活,重视情境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摘 要:数列综合性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也是各类竞赛的热点,此类试题新颖灵活,精巧别致,明显侧重于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的考查,综合性较强,本文拟通过两个综合性例子简要阐明此类问题的解法。  关键词:数列综合题例说    数列综合性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也是各类竞赛的热点,此类试题新颖灵活,精巧别致,明显侧重于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的考查,综合性较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主要有归纳——猜想——证明,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