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年龄-肺功能分期与复合生理指数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cai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性别-年龄-肺功能(GAP)分期和复合生理指数(CPI)均作为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死亡风险的工具,常被国内外学者使用,而哪一种模型更具有优势或临床应用价值,目前鲜见报道。

目的

探讨GAP分期与CPI对IPF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2—2019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确诊的有完整临床数据及回访记录的200例IP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1例(90.5%),女19例(9.5%);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6.0±7.6)岁。分别使用GAP分期与CPI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GAP Ⅰ期109例(54.5%),GAPⅡ期75例(37.5%),GAPⅢ期16例(8.0%);CPI评分≤41分99例(49.5%),CPI评分>41分101例(50.5%)。对不同GAP分期及CPI分组下IPF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肺功能等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其符合GAP分期与CPI的模型分布特征。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IPF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绘制两模型预测IPF患者死亡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两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利用Medcalc软件分析两模型在总体以及不同时间点上对IPF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

结果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GAP评分高〔HR=1.038,95%CI(1.023,1.054)〕、CPI评分高〔HR=1.509,95%CI(1.286,1.771)〕、GAP Ⅱ期〔HR=2.622,95%CI(1.536,4.475)〕、GAP Ⅲ期〔HR=4.002,95%CI(1.947,8.226)〕是IP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AP分期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685〔95%CI(0.616,0.749)〕、0.675〔95%CI(0.606,0.740)〕、0.642〔95%CI(0.571,0.708)〕、0.668〔95%CI(0.598,0.733)〕,CPI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分别为0.750〔95%CI(0.684,0.809)〕、0.745〔95%CI(0.679,0.804)〕、0.735〔95%CI(0.669,0.795)〕、0.745〔95%CI(0.679,0.804)〕。GAP分期与CPI预测IPF患者2年内死亡率、3年内死亡率、总体死亡率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93,P=0.028 3;Z=2.918,P=0.003 5;Z=2.529,P=0.011 4);GAP分期与CPI预测IPF患者1年内死亡率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99,P=0.072 1)。

结论

CPI与GAP分期对于IPF预后均是非常有效的预测指标,且CPI在总体死亡率以及2年、3年内死亡率的预测上明显优于GAP分期,但AUC仅为0.64~0.75,其准确预测能力有限,仍需探索建立更为实用有效的风险预测模型。

其他文献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对于HIV/AIDS合并CAP患者,最重要的是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订预测短期死亡率的严重程度评分,以便在患者初步就诊时做出更客观的决策,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的建立HIV/AIDS合并CAP患者临床预后评分系统,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9年在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6
目的 梳理分析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产品标准配套的检验方法标准现状.方法 针时特医食品的限量要求,分析研究我国特医食品配套检验方法标准的匹配性和适用性.结果 已发布的相关方法标准基本可以匹配特医食品限量要求,主要涉及GB 5009、GB 5413和GB 4789系列方法标准.个别指标存在方法缺失或不适用的情况.结论 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较完善的标准方法配套于特医食品的限量要求,可有效服务于特医食品的生产和监管.建议在相关方法标准制定修订中考虑特医食品基质的特殊要求,探索合理的管理模式,以期更好地
目的 调查分析秦皇岛市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鉴定毒蘑菇种类,总结调查处置经验,提出防控措施,为野生蘑菇中毒患者的救治和预防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蘑菇毒素检测方法对中毒事件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结果 秦皇岛市4名村民食用自采野生蘑菇后全部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多汗、寒颤等症状.在医院接受催吐、洗胃、给予阿托品及其他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经形态学鉴定和毒素检测后判定为一起由食用丝盖伞属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这是河北省首次报道由丝盖伞属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中毒原因系受网络误导,
背景由于人口老龄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数量增加。高龄患者可能会存在多病共存、衰弱、免疫力差、营养状态不良等情况,可能会对其痊愈出院回归家庭产生影响,目前尚未对该人群出院目的地与预后的关联进行全面评估。目的评估接受PCI的高龄(80岁及以上)STEMI生存者的出院目的地与中期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海口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通过污染乳制品、米饭、散装熟肉制品和豆制品等食品引起婴幼儿及成人食物中毒.采用准确、高效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是预防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病及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的关键.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分离鉴定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和核酸检测方法等.本文总结了各类检测方法的核心技术特征和应用实例,为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发和使用提供思路.
目的 通过研究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体1,4,[5],12:i:-(S.1,4,[5],12:i:-)耐药情况和分子分型特征,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食源性S.1,4,[5],12:i:-数据库.方法 对来自病例监测和食品监测分离的124株S.1,4,[5],12:i:-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24株S.1,4,[5],12:i:-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另外13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96.8%,120/1
目的 调查2020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发生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毒原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毒蘑菇样品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同时应用液质联用法测定蘑菇样品和患者血液中的蘑菇毒素.结果 本次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7人,死亡1人;患者均进食了自行采摘的野生蘑菇,潜伏期14~23 h,早期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进而出现进行性肝损害,严重者因急性肝衰竭而死亡;患者血液生化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异常升高;采集现场剩余可疑
目的 分析三叉神经痛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7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治疗优良率、症状缓解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面部抽搐缓解时间(5.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在早期胃癌患者行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80例早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总有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6.25±1.21)ml少于对照组的(49.21±2.91)ml,手术时长(71.21±4.51)min短于对照组的(89.45±3.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在早期胃癌
目的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学校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致病因子、致病食品及其污染来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为今后此类事件的调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本次事件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可疑食品;食品卫生学调查采用访谈和现场勘查的方式,了解食品制作、运输、贮存过程及其原料来源;采集病例和从业人员肛拭子样本、食品及其加工环节样本、饮用水样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共调查发现疑似病例51例,临床表现以腹泻、发热、腹痛、头痛、恶心和呕吐为主.发病潜伏期为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