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及其加强策略研究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形式,人文教育是主要途径。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技术、技能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实施符合实际的人文教育策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术专门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各类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学费的不断上涨,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高校之间对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和物资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高等教育本身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机构在现代社会受到广泛的关注,无论是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本身还是社会各界包括学生和家
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高校专业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变化的现状描述,借助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指出扩招过程中高校专业结构的变化,无论专业设置,还是专业内部课程的安排,都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与脱节,由此加剧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更多的不是高校专业设置上不适应市场需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一个拥有众多构成要素并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本论文围绕"博士生培养模式"这个
济宁学院坐落在孔子故里曲阜,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文化底蕴深厚,是莘莘学子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占地面积1503亩,建筑面积42余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49078余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387余万元,信息设备化资产总值2267余万元,藏书128余万册。
20世纪40、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分别从教育哲学、学术史、教育史(包括教育思想史)的维度对博雅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以大量教育思想史原典、英语辞典、学者文集为基础,重点选择若干代表人物的经典文本,以思想史的关键人物为线索,以语义分析为基础,用概念史的方法,从“理想人格和知识挑选”的角度,勾勒博雅教育从亚里士多德到纽曼的“概念变迁”和思想流变。
本论文从对1944年二战军人权利法案制定出台开始,对美国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60多年间的变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研究从方法论意义上的利益“关系”切人,运用博弈的理论和分析范式,沿着价值、结构、权力政治三个视角中的动态路径,对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充分把握价值选择层面、组织内部各利益实体、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采取的策略选择,利用理论推演或模型分析求得博弈的均衡所在,并在期望“纳什均衡”的引导下,调整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策略和行动规则,从而为重构大学组织秩序形成思路,也开拓了用博弈理论研究大学组织的崭新领域。
本论文从国家、市场和高等教育系统三个维度的因素来分析和讨论印度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期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1999年以来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也是各个地区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主要机遇期。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与普及化教育共存时期;各个地区扩招的任务主要是由原有的高等学校承担;本科教育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专科在校生比例偏低,难以适应目前产业结构的需要;全国扩招幅度较大的类型学校是综合性大学和艺术院校,扩招幅度较小的类型学校是医药院校、语言院校和体育院校,与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尽相符;
本论文以中国高校自主招生为研究对象,遵循宏观阐述与微观剖析、理论分析与实践例证、历史考察与国际借鉴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既从宏观上和理论上分析了高校自主招生的本质内涵、影响因素、发展脉络、运行机制、发展趋势,又对目前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展开问卷调查,并以试点高校的招生人员为个案访谈对象,从微观上和实践上解析了目前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特点、社会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力求全面把握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标准,促进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