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纽约时报》的话来说,奥巴马政府已经把社交网站视为“外交箭袋中的一支新箭”。而被这支“箭”射中的,埃及绝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4月21日清晨,奥巴马出现在加州硅谷。此时的世界,正值多事之秋:东亚日本的核事故让人焦头烂额,北非的利比亚遭遇北约的军事打击已有一月之久,更麻烦的是,继突尼斯、埃及之后,叙利亚、也门的国内抗议也是愈演愈烈,谁也保不准下张“多米诺骨牌”会不会倒下去。多少大事让人应接不暇,而媒体的兴趣偏偏放在远离热闹的奥巴马身上,不是因为他美国总统的身份,而是因为他所在的地点——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的总部!事实上,奥巴马和他所在的脸谱网站与万里之外的局势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随着中东变局的一幕幕展开,一个“E外交”的新战场也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展示在世人面前。
“脸谱革命”与“助推器”
“通过脸谱,成千上万的新革命活动分子正在互相鼓励。” 2011年初,美国《新闻周刊》一篇题为《脸谱革命》的文章感慨万千:“社交网站在协调草根抗议者方面充当了重要工具,网上行动对现实行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这样的感叹并非无的放矢,一个现实版的活生生例子就放在那儿。
2011年初,“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网页在脸谱上宣布要发起“一场埃及自己的革命”,哈立德·赛义德是埃及一名年轻商人,2009年6月被害后,人权活动者创立了这样一个网页,在脸谱、优兔(youtube)和推特(twitter)上的拥护者多达数十万。而在突尼斯爆发示威后,“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瞅到了机会,向35万追随该网页的埃及民众发出邀请,询问其是否会参加1月25日在开罗解放广场的反穆巴拉克游行。仅仅三天,五万多人选择“会”。而这场运动的结果是,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垮台!
就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宣称“埃及激进分子以互联网为基地动员年轻人反对穆巴拉克政府”,掀起一场“年轻人的互联网革命”时,已经有人注意到,站在“脸谱革命”背后的,正是美国政府和它的E外交!早在2002年,美国外交官詹姆斯·霍姆斯就组建了“E外交研究小组”。第二年该小组并入美国国务院,更名为“E外交办公室”。如今,美国白宫、国务院等的官网都在首页标出该部门在脸谱、优兔等网站的链接,而推特与美国政界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虽然仅是一个成立不满五年的社交网站,推特在美国政坛却受到了极大青睐。奥巴马、麦凯恩、戈尔和施瓦辛格都是推特使用者。尤其是,身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更是一位推特明星,在推特网站上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60万名“Followers(追随者)”。用《纽约时报》的话来说,奥巴马政府已经把社交网站视为“外交箭袋中的一支新箭”。而被这支“箭”射中的,埃及绝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2009年6月15日晚,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推特宣布:把全球各站点系统维护的开始时间延迟至16日下午5时。做出这个不同寻常决定的原因是此前美国国务院官员贾里德·科恩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伊朗正处在决定性时刻,推特显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你们可以让它继续工作吗?”此时的伊朗,局势正乱:在6月12日开始的第10届总统选举中,内贾德以压倒性胜利连任,但穆萨维等改革派坚称选举存在舞弊,举行大规模抗议。面对乱局,伊朗政府16日起全面禁止外国记者上街报道示威活动,并且实施网络管制,推特就成为了伊朗反对派向外传递消息、外国记者了解情况的重要渠道。
“社会性软件让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组建群体和共同行动的能力”,这是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指出的一条定律。近年来,舍基的理论被不断印证,如今在叙利亚,化名为Malath Aumran的网民早在2006年就在该国开始了“青年网上非暴力行动”……
从“公共外交”到“E外交”
“互联网是加速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巨大力量!”2011年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第二次关于“互联网自由”的演说,将其2010年第一次“互联网自由”演说提出的概念做了更细化的阐述,并且将这一概念纳入了美国外交政策框架。
“中情局突然发觉,通过互联网传输美国的价值观,远比派特工到目标国家或培养认同美国价值观的当地代理人更容易!”一名美军前情报官员说的话,点出了美国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外交”或者E外交的本质。2010年以来,美国“网络外交”战略正式形成,将推动享有信息技术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和链接自由等四项自由列为其“21世纪外交方略”的主要内容。希拉里在其“互联网自由”的演讲中,明确指出“推特、谷歌、优兔都是十分重要的21世纪的工具”,时任美国防部长的盖茨甚至公开称推特是“美国的巨大战略资产”。随后的一年里,美国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或提供技术援助和支持,或通过政治施压,或组建“网络水军”扩大利美宣传。而中东的“互联网革命”,更是让美国备受鼓舞。
希拉里所描述的“互联网自由战略”的内涵主要是,将“互联网自由”、“新媒体”纳入源自冷战时期和平演变策略的“公共外交”,侧重通过“直接”与他国网民对话以影响其价值观、行动方式。这并不令人奇怪,美国今天的“网络外交”,正是脱胎于昔日的“公共外交”!
2011年2月16日,就在希拉里的“互联网自由”讲话后第二天,美国政府部门传出消息,美国之音的中文广播和电视节目将全面停止。几乎就在同时,希拉里宣布,美国国务院将推出中文的推特帖子以便和华人直接交流。耐人寻味的是,这两件看起来不怎么搭边的事件,背后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它折射出的正是美国从公共外交到E外交的转变。美国之音广播,是美国一种典型的公共外交手段,除此之外,公共外交还包括国务院与媒体的日常事务沟通、给外国提供发展援助、国际性学术交流等。公共外交正是一种“攻心术”,并在瓦解苏联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美国认识到,依靠传统的公共外交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的挑战。用白宫新新闻秘书高登·约翰德罗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对美国公共外交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在新时代,当公共外交遇上网络,就必然演化成E外交。面对新兴的社交网络媒体,美国在重新审视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兴行为体对外交的意义,而围绕“外交利益”这个关键词,美国的“攻心术”已悄然发生了新变化。希拉里的两次“互联网自由”演说,恰恰反映了美国因应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所做出的长远战略考量。当“互联网自由”从一种个人理念演化成一种积极推行的外交政策时,一场互联网世界里的“圈地运动”就描绘出了网络时代美利坚的“新边疆”,互联网俨然成为美国传播其价值观、干预他国内政的新工具。
“互联网帝国主义”
轻点鼠标、和朋友们在网上聊天、网上电子购物,这已成为世界十多亿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从打开电脑的那一刻起,从英特尔芯片到微软操作系统,互联网几乎都由美国的公司控制着。
“美国显然找到了一个对它最有利的战场”,有人这样说。因为在互联网王国里,美国是绝对的霸主,日本《选择》月刊就感叹互联网“秉承着基于个人同意的自治理想,却挂靠并受制于美国政府”,而俄罗斯INFOX通讯社评论员更是认为,“在网络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美国企图只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上路,不禁让人联想起19世纪殖民帝国在世界扩展铁路权的场景”。的确,物极必反,美国的网络外交已经让《亚洲时报》想到了“互联网帝国主义”这个词。2009年5月30日,微软公司甚至宣布关闭古巴、伊朗、叙利亚、苏丹和朝鲜五国的MSN服务,成为美国施行“信息制裁”的又一手段。
就连美国《今日新闻趋势》杂志网站也不得不承认,20年前,美国的帝国主义以其大张旗鼓对外出口的方式进行,其代表是麦当劳和可口可乐,今天这一趋势演变成了思想观念和“品德高尚的在线软实力”。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网络外交的真正成效如何却受到质疑。美国盖洛普公司2009年底的一份关于“美国领导力与通讯之间关系”的全球民调显示:全球有网络的家庭中只有30%认可美国的领导力,不认可的比例高达55%;而相反,在没有网络的家庭中,对美国领导力认可的比例却有44%。不知道热衷于E外交的美国国务院看到这组数据,有什么想法?
4月21日清晨,奥巴马出现在加州硅谷。此时的世界,正值多事之秋:东亚日本的核事故让人焦头烂额,北非的利比亚遭遇北约的军事打击已有一月之久,更麻烦的是,继突尼斯、埃及之后,叙利亚、也门的国内抗议也是愈演愈烈,谁也保不准下张“多米诺骨牌”会不会倒下去。多少大事让人应接不暇,而媒体的兴趣偏偏放在远离热闹的奥巴马身上,不是因为他美国总统的身份,而是因为他所在的地点——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的总部!事实上,奥巴马和他所在的脸谱网站与万里之外的局势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随着中东变局的一幕幕展开,一个“E外交”的新战场也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展示在世人面前。
“脸谱革命”与“助推器”
“通过脸谱,成千上万的新革命活动分子正在互相鼓励。” 2011年初,美国《新闻周刊》一篇题为《脸谱革命》的文章感慨万千:“社交网站在协调草根抗议者方面充当了重要工具,网上行动对现实行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这样的感叹并非无的放矢,一个现实版的活生生例子就放在那儿。
2011年初,“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网页在脸谱上宣布要发起“一场埃及自己的革命”,哈立德·赛义德是埃及一名年轻商人,2009年6月被害后,人权活动者创立了这样一个网页,在脸谱、优兔(youtube)和推特(twitter)上的拥护者多达数十万。而在突尼斯爆发示威后,“我们都是哈立德·赛义德”瞅到了机会,向35万追随该网页的埃及民众发出邀请,询问其是否会参加1月25日在开罗解放广场的反穆巴拉克游行。仅仅三天,五万多人选择“会”。而这场运动的结果是,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垮台!
就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宣称“埃及激进分子以互联网为基地动员年轻人反对穆巴拉克政府”,掀起一场“年轻人的互联网革命”时,已经有人注意到,站在“脸谱革命”背后的,正是美国政府和它的E外交!早在2002年,美国外交官詹姆斯·霍姆斯就组建了“E外交研究小组”。第二年该小组并入美国国务院,更名为“E外交办公室”。如今,美国白宫、国务院等的官网都在首页标出该部门在脸谱、优兔等网站的链接,而推特与美国政界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虽然仅是一个成立不满五年的社交网站,推特在美国政坛却受到了极大青睐。奥巴马、麦凯恩、戈尔和施瓦辛格都是推特使用者。尤其是,身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更是一位推特明星,在推特网站上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60万名“Followers(追随者)”。用《纽约时报》的话来说,奥巴马政府已经把社交网站视为“外交箭袋中的一支新箭”。而被这支“箭”射中的,埃及绝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2009年6月15日晚,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推特宣布:把全球各站点系统维护的开始时间延迟至16日下午5时。做出这个不同寻常决定的原因是此前美国国务院官员贾里德·科恩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伊朗正处在决定性时刻,推特显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你们可以让它继续工作吗?”此时的伊朗,局势正乱:在6月12日开始的第10届总统选举中,内贾德以压倒性胜利连任,但穆萨维等改革派坚称选举存在舞弊,举行大规模抗议。面对乱局,伊朗政府16日起全面禁止外国记者上街报道示威活动,并且实施网络管制,推特就成为了伊朗反对派向外传递消息、外国记者了解情况的重要渠道。
“社会性软件让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组建群体和共同行动的能力”,这是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指出的一条定律。近年来,舍基的理论被不断印证,如今在叙利亚,化名为Malath Aumran的网民早在2006年就在该国开始了“青年网上非暴力行动”……
从“公共外交”到“E外交”
“互联网是加速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巨大力量!”2011年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第二次关于“互联网自由”的演说,将其2010年第一次“互联网自由”演说提出的概念做了更细化的阐述,并且将这一概念纳入了美国外交政策框架。
“中情局突然发觉,通过互联网传输美国的价值观,远比派特工到目标国家或培养认同美国价值观的当地代理人更容易!”一名美军前情报官员说的话,点出了美国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外交”或者E外交的本质。2010年以来,美国“网络外交”战略正式形成,将推动享有信息技术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和链接自由等四项自由列为其“21世纪外交方略”的主要内容。希拉里在其“互联网自由”的演讲中,明确指出“推特、谷歌、优兔都是十分重要的21世纪的工具”,时任美国防部长的盖茨甚至公开称推特是“美国的巨大战略资产”。随后的一年里,美国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或提供技术援助和支持,或通过政治施压,或组建“网络水军”扩大利美宣传。而中东的“互联网革命”,更是让美国备受鼓舞。
希拉里所描述的“互联网自由战略”的内涵主要是,将“互联网自由”、“新媒体”纳入源自冷战时期和平演变策略的“公共外交”,侧重通过“直接”与他国网民对话以影响其价值观、行动方式。这并不令人奇怪,美国今天的“网络外交”,正是脱胎于昔日的“公共外交”!
2011年2月16日,就在希拉里的“互联网自由”讲话后第二天,美国政府部门传出消息,美国之音的中文广播和电视节目将全面停止。几乎就在同时,希拉里宣布,美国国务院将推出中文的推特帖子以便和华人直接交流。耐人寻味的是,这两件看起来不怎么搭边的事件,背后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它折射出的正是美国从公共外交到E外交的转变。美国之音广播,是美国一种典型的公共外交手段,除此之外,公共外交还包括国务院与媒体的日常事务沟通、给外国提供发展援助、国际性学术交流等。公共外交正是一种“攻心术”,并在瓦解苏联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美国认识到,依靠传统的公共外交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的挑战。用白宫新新闻秘书高登·约翰德罗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对美国公共外交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在新时代,当公共外交遇上网络,就必然演化成E外交。面对新兴的社交网络媒体,美国在重新审视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兴行为体对外交的意义,而围绕“外交利益”这个关键词,美国的“攻心术”已悄然发生了新变化。希拉里的两次“互联网自由”演说,恰恰反映了美国因应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所做出的长远战略考量。当“互联网自由”从一种个人理念演化成一种积极推行的外交政策时,一场互联网世界里的“圈地运动”就描绘出了网络时代美利坚的“新边疆”,互联网俨然成为美国传播其价值观、干预他国内政的新工具。
“互联网帝国主义”
轻点鼠标、和朋友们在网上聊天、网上电子购物,这已成为世界十多亿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从打开电脑的那一刻起,从英特尔芯片到微软操作系统,互联网几乎都由美国的公司控制着。
“美国显然找到了一个对它最有利的战场”,有人这样说。因为在互联网王国里,美国是绝对的霸主,日本《选择》月刊就感叹互联网“秉承着基于个人同意的自治理想,却挂靠并受制于美国政府”,而俄罗斯INFOX通讯社评论员更是认为,“在网络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美国企图只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上路,不禁让人联想起19世纪殖民帝国在世界扩展铁路权的场景”。的确,物极必反,美国的网络外交已经让《亚洲时报》想到了“互联网帝国主义”这个词。2009年5月30日,微软公司甚至宣布关闭古巴、伊朗、叙利亚、苏丹和朝鲜五国的MSN服务,成为美国施行“信息制裁”的又一手段。
就连美国《今日新闻趋势》杂志网站也不得不承认,20年前,美国的帝国主义以其大张旗鼓对外出口的方式进行,其代表是麦当劳和可口可乐,今天这一趋势演变成了思想观念和“品德高尚的在线软实力”。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网络外交的真正成效如何却受到质疑。美国盖洛普公司2009年底的一份关于“美国领导力与通讯之间关系”的全球民调显示:全球有网络的家庭中只有30%认可美国的领导力,不认可的比例高达55%;而相反,在没有网络的家庭中,对美国领导力认可的比例却有44%。不知道热衷于E外交的美国国务院看到这组数据,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