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概念的教学如同铺垫高楼大厦中的“基石”,因此,在新课标下的概念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数学概念很抽象,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逐步发展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到了中高年级,虽然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扩大,概念的不断增多,而不断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实物图像的直观性,联系儿童熟悉的事例或已有的知识,形象地引进新的概念。例如:在教学“千克”和“克”、“米”和“厘米”等较小的重量、长度单位时,可先用让学生称、掂、量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已有的概念,用思维的形式建立起“吨”、“千米”等较大的新的重量、长度单位的概念。通过具体的计算,引进运算定律;通过教具、实物的演示,引入几何概念。概念的引入方式是概念教学的关键一步,这一步做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小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而复杂的认知过程。只有为他们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通过直观教学,才能逐步抽象,内化成概念。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而有些概念往往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组成的定义。这些数学语言表述精确,结构严谨,对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放,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如,在学习“由三条线段围咸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就应抓住“三条线段”和“围”字不放,从而让学生明确组成三角形的两个基本条件,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二、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所提供的事例或材料,不断地变换呈现形式,改变非本质属性,使本质属性恒在,由此帮助学生准确形成概念。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巧用变式,对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使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如在三角形概念教学中,可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属于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三、正反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方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这个定义里,要特别注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概念。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方程,除了正面揭示外,还可以用反面衬托的方法,比如让学生做如下练习:
在下面各式中指出哪些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
5 3x=8 4x 5×3 3.7x=14.8 9 3×2=15 x=8 9 x÷5=25
通过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学生对方程这一概念就理解得更为深透了。
四、模仿和变换。
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必须学会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但是,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机械模仿和简单变换,要注意进行合情的推理和创造。
如“平均数”概念的教学,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记住平均数的定义,会计算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就可以了。往往满足于变换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模仿套用公式进行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于平均数的概念,重要的不是它的定义和作为代数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意义。因此,教学平均数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把握平均数的特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概念的应用教学设计如下:
1.把握平均数的特点。
(1)估平均数。一组同学在演讲活动中的得分分别是6、8、9、8、8、9,估计这些数的平均数,并说出估计的理由。
(2)找平均数。每一幅图中的横线表示图中五个数的平均数,请你判断哪一幅图是正确的,为什么。(图略)
(3)议平均数。平均数是个什么样的数?
2.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平均数解读信息。
“某地区上一周的平均气温是14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理解:这一周不是每天都是14度,有的比14度低,有的比14度高;这一周每天的气温在14度左右的比较多;把一周的气温加起来除以7是14度;估计下一周的平均气温也在14度左右。
在这里,学生学习平均数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统计观念”。相对来说,学生能根据一组数据进行分析,推测到可能的结果,自觉地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有关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现象,这些比记住定义本身更为重要。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于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与此同时也获得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
末了,需要注意:要把握巩固深化的时机,确保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而有些概念往往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组成的定义。这些数学语言表述精确,结构严谨,对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放,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如,在学习“由三条线段围咸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这一概念时,就应抓住“三条线段”和“围”字不放,从而让学生明确组成三角形的两个基本条件,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二、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所提供的事例或材料,不断地变换呈现形式,改变非本质属性,使本质属性恒在,由此帮助学生准确形成概念。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巧用变式,对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使概念的本质属性更加突出,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如在三角形概念教学中,可通过不同形态(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与一些类似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比较,就可以帮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哪些属于三角形的非本质属性,从而准确地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三、正反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方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这个定义里,要特别注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概念。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方程,除了正面揭示外,还可以用反面衬托的方法,比如让学生做如下练习:
在下面各式中指出哪些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
5 3x=8 4x 5×3 3.7x=14.8 9 3×2=15 x=8 9 x÷5=25
通过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学生对方程这一概念就理解得更为深透了。
四、模仿和变换。
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必须学会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但是,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机械模仿和简单变换,要注意进行合情的推理和创造。
如“平均数”概念的教学,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记住平均数的定义,会计算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就可以了。往往满足于变换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模仿套用公式进行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于平均数的概念,重要的不是它的定义和作为代数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意义。因此,教学平均数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把握平均数的特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概念的应用教学设计如下:
1.把握平均数的特点。
(1)估平均数。一组同学在演讲活动中的得分分别是6、8、9、8、8、9,估计这些数的平均数,并说出估计的理由。
(2)找平均数。每一幅图中的横线表示图中五个数的平均数,请你判断哪一幅图是正确的,为什么。(图略)
(3)议平均数。平均数是个什么样的数?
2. 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平均数解读信息。
“某地区上一周的平均气温是14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可能会有这样几种理解:这一周不是每天都是14度,有的比14度低,有的比14度高;这一周每天的气温在14度左右的比较多;把一周的气温加起来除以7是14度;估计下一周的平均气温也在14度左右。
在这里,学生学习平均数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统计观念”。相对来说,学生能根据一组数据进行分析,推测到可能的结果,自觉地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解决有关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现象,这些比记住定义本身更为重要。通过平均数的学习,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于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数学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与此同时也获得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
末了,需要注意:要把握巩固深化的时机,确保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