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15-01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离不开他们精彩的、直入学生心灵的课堂评价语。
那么怎样的评价才算是得体精彩的评价呢?在我们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一起看一张调查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真正精彩得体的课堂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评价要准确、要有针对性
很多教师接受了“赏识教育”的理念,对学生避免了一味的批评,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的表扬。不论学生回答什么,教师只是说“好”“很好”“不错”……其实这种“讨好式”的评价并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的课堂评价首先需要准确性、针对性。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要指出哪里精彩,对学生发言中的错误不回避,明确指出来并帮助学生更正,才能构建有效的评价,生发有价值的课堂。
二、课堂评价要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设想用一个统一不变的尺度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标准。关注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不要求学生与学生比,而是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这样的评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学习的动力。
三、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
首先,课堂评价方式除了我们经常使用的提问、课堂检测等方式,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都不失为好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历来是被学生们看重的,因为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充满了对教师的敬畏和尊重,能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认同是所有学生所期待的。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同学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
同学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他们的评价更容易被被评价者接受,但是在做这点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要鼓励学生进行中肯得当的评价,杜绝挖苦嘲类评价、避免空洞无意义评价。同学互评做好了,同样利于课堂教学,并且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营造合作团结的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亲身体验,对自己作出评价的一种行为。这种评价方式利于学生养成经常反思的好习惯,利于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更利于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次,课堂方式的多样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应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比如一个微笑、一次掌声、一个拥抱、一次握手……
这些多样化的评价不仅可以让课堂灵动,也可以拉近师生关系。
四、课堂评价要讲语言艺术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让过程长一点儿,让兴趣多一点儿,让形式活一点儿”,课堂评价要讲求语言艺术。
在我的一节语文课上,我安排学生朗诵诗歌,最初就遭遇了“冷场”。很多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朗诵,充其量只能做到朗读,大部分学生放不开手脚,怕自己出丑。这时候教师对先登台的学生的课堂评价就尤为重要了。“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响一点就更好了。”“发音准确,基本感情也把握很好,在放慢一点语速会更好”“读得真好听,大家发现没有,×××的音质非常好啊!再放开点,配上点手势和表情更显神韵!”……我如此评价,一方面是希望能给学生指出其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能让学生在体验中一步步学会朗诵:语速适当、节奏感强、态度大方、语言流畅、感情充沛。事实证明,几个学生尝试下来,在我的鼓励与认可下,其他学生也变得蠢蠢欲动了,课堂氛围马上由一开始的冷清转为热烈。
另外,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理解能力的差异,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教师也要注意语言艺术,避免“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样的简单粗暴式的评价语。这样的评价虽然直观,但生硬的否定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这时就更需要教师运用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并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这样,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尴尬,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学习中错误的同时,也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學习。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更需要有健全的人格、规范的话语,只有充分优化课堂评价,才能生发精彩的课堂,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离不开他们精彩的、直入学生心灵的课堂评价语。
那么怎样的评价才算是得体精彩的评价呢?在我们分析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一起看一张调查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真正精彩得体的课堂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评价要准确、要有针对性
很多教师接受了“赏识教育”的理念,对学生避免了一味的批评,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的表扬。不论学生回答什么,教师只是说“好”“很好”“不错”……其实这种“讨好式”的评价并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的课堂评价首先需要准确性、针对性。
课堂上,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要指出哪里精彩,对学生发言中的错误不回避,明确指出来并帮助学生更正,才能构建有效的评价,生发有价值的课堂。
二、课堂评价要因人而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设想用一个统一不变的尺度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标准。关注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不要求学生与学生比,而是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这样的评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学习的动力。
三、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
首先,课堂评价方式除了我们经常使用的提问、课堂检测等方式,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都不失为好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历来是被学生们看重的,因为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充满了对教师的敬畏和尊重,能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认同是所有学生所期待的。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同学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
同学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他们的评价更容易被被评价者接受,但是在做这点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要鼓励学生进行中肯得当的评价,杜绝挖苦嘲类评价、避免空洞无意义评价。同学互评做好了,同样利于课堂教学,并且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营造合作团结的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亲身体验,对自己作出评价的一种行为。这种评价方式利于学生养成经常反思的好习惯,利于经验和教训的积累,更利于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其次,课堂方式的多样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应经常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比如一个微笑、一次掌声、一个拥抱、一次握手……
这些多样化的评价不仅可以让课堂灵动,也可以拉近师生关系。
四、课堂评价要讲语言艺术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该“让过程长一点儿,让兴趣多一点儿,让形式活一点儿”,课堂评价要讲求语言艺术。
在我的一节语文课上,我安排学生朗诵诗歌,最初就遭遇了“冷场”。很多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朗诵,充其量只能做到朗读,大部分学生放不开手脚,怕自己出丑。这时候教师对先登台的学生的课堂评价就尤为重要了。“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响一点就更好了。”“发音准确,基本感情也把握很好,在放慢一点语速会更好”“读得真好听,大家发现没有,×××的音质非常好啊!再放开点,配上点手势和表情更显神韵!”……我如此评价,一方面是希望能给学生指出其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能让学生在体验中一步步学会朗诵:语速适当、节奏感强、态度大方、语言流畅、感情充沛。事实证明,几个学生尝试下来,在我的鼓励与认可下,其他学生也变得蠢蠢欲动了,课堂氛围马上由一开始的冷清转为热烈。
另外,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理解能力的差异,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教师也要注意语言艺术,避免“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样的简单粗暴式的评价语。这样的评价虽然直观,但生硬的否定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这时就更需要教师运用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并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这样,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仅避免了学生的尴尬,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学习中错误的同时,也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學习。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更需要有健全的人格、规范的话语,只有充分优化课堂评价,才能生发精彩的课堂,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