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经验,我得出“跟儿子讲道理,赶在三岁前”的结论,趁他还是一团糯米,未会跑跳、活动能力低、未学懂说话、不会说一句反驳十句时的黄金时期,赶紧“布道”。等小脑袋上学后得到启蒙,便难教他道理了。
儿子上了小学后,我便改变了策略,改用“批评法”——不是批评他,是批评周围的人和事,以给他启发,批评当中渗着有用的提议,让他消化吸收。
第一次尝到甜头,是他幼儿园一位同学,来我们家玩,进门不叫人,女佣给他点心不讲“多谢”,走时不说“拜拜”。晚上陪儿子洗澡时,聊及那位同学,“他样子可爱,不过不太有礼貌,入屋应叫人, 他却没跟我打招呼,不会向女佣道谢,如果他能学会这些礼貌就更可爱。”
隔了一阵子,可爱男生又来我们家吃点心,一进门,他便笑眯眯地打招呼,叫“阿姨”,接过点心会讲“多谢”,临回家前, 会来跟我说“我回家去了,拜拜。”他走后,我称赞他有礼貌,儿子得意地说:“是我教他的,跟他说要学懂礼貌,我才会多请他来玩。”
“批评法”奏效,多年来奉为教子良方,但及至儿子念小四,负面效果浮现了。学校规定,每年学期中,家长要到学校见班主任,家校沟通。班主任给儿子的评语是,在课堂上他频与同学偷偷说话,老师问问题时则闭嘴,不踊跃举手回答,要老师点名指定他回答,他才开腔,每次的答案都很不错,就是说他不是不懂,是不肯主动答。
老师说他乐意帮忙同学,对师长有礼,但进行小组讨论时,他多半闭嘴不说话,只听不讲,要老师指明他发言,他才肯开口,而每每都有颇好的论点。老师说,孩子过于被动内敛,若不加以改善,会很影响他的学业成绩,尤其在国际学校的体制中,很着重学生讨论、发表观点和意见,长远来说,对他将来投考大学有不良影响,因为著名学府都偏向取录勇于发言、表达能力高的学生。
我将老师的话向儿子转述,陈以利害,着他改善,鼓励他不要害羞,跟其他同学一样,大胆发表意见,可是情况没有改善。经多番观察,发觉儿子其实有很多想法和意见,他与同学、补习老师或表哥表弟相处时,甚为健谈,条件是要单对单,曾一度怀疑他有群众恐惧症,但在出席社交活动,面对一大班人时他又表现淡定自若,不似有社交障碍。究竟症结在哪里?这个谜到中学才解开。
上了中学,每年到学校要见的不单是班主任,还要跟每个学科的老师见面沟通,儿子念十科,要见十位负责的老师,十位老师对儿子的评语几乎都是:懒于发表意见。
几年来,不断鼓励威迫下,情况原来一直无改善,不知症结在哪里,实在难对症下药。直至一次,我又重施故技,用批评别人的方法曲线教育他,他反过来教训我:“妈妈,我觉得只会批评别人,太负面了,只看到别人的不是,却不去欣赏别人的长处。”
当头棒喝,明白了,是所用的“批评法”窒碍了他表达自己的意见,令他有阴影,他害怕犯错,害怕有人会在其他人面前批评他,少说话可减少犯错机会,他选择了消极的方法来应付犯错、应付批评。
我马上认同他:“你的话提醒了我,就如妈妈常看到你的优点,怕称赞你,你会骄傲,所以只管放大你的缺点,提醒你要改正,既然你有这样的感觉,妈妈会多加留意。”
助他走出“批评法”阴霾的是压力,压力不一定带来负面影响,用得其所,是很大的原动力,面对要考入心仪大学的压力,他明白必需要改变被动内敛的性格,虽然慢热,总算有进步。
另一个助力来自爱情,他念十二班时交的女朋友,是学校里的领袖生,又是学生会主席,活泼热诚坦率具主见,对儿子起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她竞选学生会主席时跟其他三人角逐,各自组成竞选“内阁”,儿子担任财务,并参予助选拉票,为团队设计徽号印在T恤上,自此,他整个人暖起来,不单在家说话多起来,老师再无投诉他寡言內向。
滥用“批评法”,几乎造成儿子性格缺陷,真个抹一把汗。
儿子上了小学后,我便改变了策略,改用“批评法”——不是批评他,是批评周围的人和事,以给他启发,批评当中渗着有用的提议,让他消化吸收。
第一次尝到甜头,是他幼儿园一位同学,来我们家玩,进门不叫人,女佣给他点心不讲“多谢”,走时不说“拜拜”。晚上陪儿子洗澡时,聊及那位同学,“他样子可爱,不过不太有礼貌,入屋应叫人, 他却没跟我打招呼,不会向女佣道谢,如果他能学会这些礼貌就更可爱。”
隔了一阵子,可爱男生又来我们家吃点心,一进门,他便笑眯眯地打招呼,叫“阿姨”,接过点心会讲“多谢”,临回家前, 会来跟我说“我回家去了,拜拜。”他走后,我称赞他有礼貌,儿子得意地说:“是我教他的,跟他说要学懂礼貌,我才会多请他来玩。”
“批评法”奏效,多年来奉为教子良方,但及至儿子念小四,负面效果浮现了。学校规定,每年学期中,家长要到学校见班主任,家校沟通。班主任给儿子的评语是,在课堂上他频与同学偷偷说话,老师问问题时则闭嘴,不踊跃举手回答,要老师点名指定他回答,他才开腔,每次的答案都很不错,就是说他不是不懂,是不肯主动答。
老师说他乐意帮忙同学,对师长有礼,但进行小组讨论时,他多半闭嘴不说话,只听不讲,要老师指明他发言,他才肯开口,而每每都有颇好的论点。老师说,孩子过于被动内敛,若不加以改善,会很影响他的学业成绩,尤其在国际学校的体制中,很着重学生讨论、发表观点和意见,长远来说,对他将来投考大学有不良影响,因为著名学府都偏向取录勇于发言、表达能力高的学生。
我将老师的话向儿子转述,陈以利害,着他改善,鼓励他不要害羞,跟其他同学一样,大胆发表意见,可是情况没有改善。经多番观察,发觉儿子其实有很多想法和意见,他与同学、补习老师或表哥表弟相处时,甚为健谈,条件是要单对单,曾一度怀疑他有群众恐惧症,但在出席社交活动,面对一大班人时他又表现淡定自若,不似有社交障碍。究竟症结在哪里?这个谜到中学才解开。
上了中学,每年到学校要见的不单是班主任,还要跟每个学科的老师见面沟通,儿子念十科,要见十位负责的老师,十位老师对儿子的评语几乎都是:懒于发表意见。
几年来,不断鼓励威迫下,情况原来一直无改善,不知症结在哪里,实在难对症下药。直至一次,我又重施故技,用批评别人的方法曲线教育他,他反过来教训我:“妈妈,我觉得只会批评别人,太负面了,只看到别人的不是,却不去欣赏别人的长处。”
当头棒喝,明白了,是所用的“批评法”窒碍了他表达自己的意见,令他有阴影,他害怕犯错,害怕有人会在其他人面前批评他,少说话可减少犯错机会,他选择了消极的方法来应付犯错、应付批评。
我马上认同他:“你的话提醒了我,就如妈妈常看到你的优点,怕称赞你,你会骄傲,所以只管放大你的缺点,提醒你要改正,既然你有这样的感觉,妈妈会多加留意。”
助他走出“批评法”阴霾的是压力,压力不一定带来负面影响,用得其所,是很大的原动力,面对要考入心仪大学的压力,他明白必需要改变被动内敛的性格,虽然慢热,总算有进步。
另一个助力来自爱情,他念十二班时交的女朋友,是学校里的领袖生,又是学生会主席,活泼热诚坦率具主见,对儿子起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她竞选学生会主席时跟其他三人角逐,各自组成竞选“内阁”,儿子担任财务,并参予助选拉票,为团队设计徽号印在T恤上,自此,他整个人暖起来,不单在家说话多起来,老师再无投诉他寡言內向。
滥用“批评法”,几乎造成儿子性格缺陷,真个抹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