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那一轮明月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中的月亮意象是古代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它给情思一个载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具有极为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蕴,是中国文化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象征物。
  阅读《全唐诗》,一大批诗歌的题目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春江花月夜》《月夜》《望月怀远》《月下独酌》《把酒问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真是月意缕缕,月光无限。
  月亮,本无生命情感,是唐代的诗人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有理有意有情。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解读高中语文教材里那一些唐诗中的月光:
  一、月亮意象中的美感
  月亮给人的美感,是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纯净的,写月的诗中,月亮意象的出现,使得全诗的意境立刻变得优美和洁净。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月映照下的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等意象,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颜色,体现出春江花月夜高远清幽的意境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中那轮明月,从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
  这两首诗都展现了月的高远清幽,澄澈洁净的美。月亮的朦胧、柔和、纯净,讓月下的山水原野等自然景物,有着独特的神韵。
  二、月亮意象中的人生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在茫茫的历史舞台上人始终只是匆匆过客。所以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如《春江花月夜》的“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或是借历史遗址,抒发对物是人非之感,“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刘禹锡的这首《石头城》借金陵城的沧桑巨变,抒发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
  日月星辰,亘古至今,绵绵不绝,而人生如朝露,与月之永恒相比,何其短暂,于是对月之时,不免嘘嘘感慨,发明月永恒,人生如梦之感或发幽古之情。
  三、月亮意象中的愁绪
  月,有明有暗,有圆有缺,常常让人联想到人世间的圆满与欠缺,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敏感,常常因为月明月阴,月圆月缺而倍增,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
  例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李端《闺情》),“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在这一列列诗行中,多少诗人在月光的抚摸下,露人性真情,显情深痴痴,诉愁肠几许。多少惆怅,迷惘,爱恋,忧伤,氤氲弥漫在缠绵的月光中。
  四、月亮意象中的思乡
  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思乡念亲的情思,勾起他们无限的遐想。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正所谓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夜雨、明月、夕阳、羌笛等特定的景物,都会引发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而这当中,思乡的明月尤为撼人心魂,感人至深。
  五、月亮意象中的苍茫
  万里边疆,月华一泻千里,展现有别于其它诗篇的苍凉、壮阔、幽深的沧桑美。茫茫边塞,夜空之下,一轮明月或是一弯新月,成了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辽阔苍凉的塞外,月亮成了边人最好的寄托。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
  月亮作为一种语言形象,赋予边塞环境一种苍茫悲壮的美,把边塞这个地理空间转换成艺术上的心理空间,让边塞诗更显撼人心魄。
  在唐诗中,我们读到了澄澈柔美的月,亘古永恒的月,轻忧淡愁的月,思乡思亲的月,苍茫悲凉的月。那一轮明月与唐代的诗人们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代景观。
  ★作者通联: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
其他文献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體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对现在的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如何在这个时候给他们一点有益的指导,应该是每一个高中教师应
一、问题及背景  中学生中盛行一个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有人警告说: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不是“死于章句”,就是“废于清议”。这话虽然夸张了一点,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言文教学的弊端——在教“章句”和教“清议”之间游走,收效甚微。如何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既不“死于章句”,又不“废于清议”呢?笔者从苏教版必修三得《鸿门宴》(节选)阅读课人手,努力去实现文言文教学的高效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它不流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对学生掌握知识、增强智慧、激活思维、体验情感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这不禁使笔者想起“圣陶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宋怡慧老师所教的《小城连作》一课。宋老师没有刻意标榜所谓新理念,而是紧扣文本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阅读,不着痕迹地对学生学习力的激发,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持续思考与探索。  一、
近年来,课程改革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中学教学增设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使单一的学科制课程体系得到了突破, 同时也使潜在课程的作用得以重视。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江苏省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编写了16种语文选修教材,这成为江苏学子高中三年语文学习阶段的“营养大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着
作为“改革先锋”,路遥以其作品《平凡的世界》鼓舞了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作为省部级高官的女儿,田晓霞善良、大方、热情、敬业。煤炭工人孙少平以自己的热爱劳动、执着,赢得了工友们的尊重,赢得了田晓霞的爱恋,赢得了惠英嫂的体贴,赢得了金秀的追求。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发展得纯粹、唯美,如梦、如幻。  这着实让世间一切处于困境的青年看到了希望。  然而,一朵乌云飘来,遮蔽了晴朗的天空,田晓霞的意外逝去给
人间情爱本就千缠万绕,再加上波澜诡谲的政治角力,就更加复杂,更何况爱情的双方一为开创大唐盛世的帝王;一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美女。所以这个爱情故事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热衷,以此为题材敷演成章,从而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本诗的第一部分(开头到“尽日君王看不足”)写了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通过多角度描写,渲染杨玉环的美色。尤其脍炙人口的是“回眸一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新课改以后,古诗文占据的比例增大,这对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语文老师也应更加重视古诗文教学。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有更大压力,应正视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題,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积极改革传统古诗文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文,领略古诗文的美丽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结合平时的古诗文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以下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在创作和赏析中的主导地位是文学界的共识。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实践中经常是:侧重人物、主旨的分析探讨,忽视语言赏析;即使赏析语言,也侧重赏析语言的表达效果,把语言看做通向内容的工具,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魅力。正因为此,揭示优秀文学文本语言富有魅力的原因,并将之转化到学生的创作中去,这是文学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笔者通过《斑纹》一文的教学,进行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而且对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在许多方面认识有失偏颇,许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没用,缺少家庭读书氛围。农村孩子的阅读情况堪忧,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近几年来我一直教小学语文,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张潮《幽梦影》“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是倾听自然、享受生活的情趣,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触发了多少文人的华彩心灵,又有了多少传世之作的诞生。  《触动心灵的声音》这一作文题,规定了要求学生能选择自然生活中的某一声音进行描摹,并将由之触发的心灵感受作必要的描述。  一、通过写作训练,明确学生写作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