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统建筑类型的“文明化”:近代外来文化影响下的湖南乡村祠堂

来源 :建筑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深入中国内陆,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在乡土建筑上出现.湖南作为内陆最排外的省份,却同时又是维新运动的核心.在这样的二元性社会下,出现在湖南偏远乡村被当地人称为“文明建筑”的西洋风格祠堂成了一种具时代性的建筑文化现象.本文以这些祠堂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结合文史资料研究,分析了驱动祠堂“文明化”的内外动因,并挖掘这些祠堂建筑的演变规律,试探寻除简单模仿之外,近代地方乡土建筑的“文明化”现象背后的设计思想及现代性甚至革命性,以期丰富中国乡土建筑和近代建筑的研究,也为研究中国建筑近代史中乡土建筑现代化转型的方法论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其他文献
该研究用活性碳纤维(ACF)作为吸附材料,利用吸附法净化发动机排气中NO<,X>。试验结果表明ACF具有较好的吸附净化效果,而且消耗也极其缓慢。研究表明,采取吸附法必将增加排气阻力,所以将吸附净化
基于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与遗产再利用的现实需求,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正在介入20世纪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工作.以之为视角,本文对其中的“前策划”与“后评估”技术路径作如下
在当代,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已被视为建筑创作的机遇.而近年来对可持续性的强调,使得大量历史价值不高的一般建筑成为再利用的对象,在这一方面经济性和生态性成为要重点考
本文作者曾报导了Ce改性的氧化钛柱撑蒙脱土在高温下具有较大的NOx可逆吸附容量,并且不受CO的影响,研究表明孔结构和比表面是影响吸附容量及吸附速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将报道采
遗产保护和气候变化正在从对立的角度共同作用于当今的建成环境.保护使得过去的状态在未来得以维持,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则相反.当前者试图延迟可能出现的进程时,后者则会在
抗战期间高校内迁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艰苦卓绝的壮举.文章以中山大学1940-1945年期间迁往粤北坪石后建设的校区为对象,通过建筑师虞炳烈所留档案资料的解读和现场调研,梳理并
会议
在现代主义装饰艺术当中,音乐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本文通过重构20世纪早期巴黎两位著名人物——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与作曲家埃里克·萨蒂——之间曲折的论辩,探讨了这一复杂
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目前最有吸引力及发展前途的方法,它是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产生的微放电通道提供给电子、离子的能量,激发、分解
为了探寻近现代建筑师柳士英的深层建筑思想,本文基于柳士英1934年发表的《现代住宅救济问题》一文,从个人经历、时局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其住宅救济主张形成的背景,并以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