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戴河:精彩纷呈的蓝色交响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nfe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海湖林相伴,参与娱乐,文化观赏、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AAAA级景区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暑期来临盛世不断。
  
  知青相聚南戴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篇章。响应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代知识青年谱写了新中国壮丽的史诗。
  2011年06月18日至20日,中国首届知青文化旅游艺术节在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隆重开幕。1700名来自全国各地年过花甲的知青泪眼婆娑,热情相拥,重逢的喜悦和欢乐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间,景区成了知青们欢乐的海洋。
  开幕式上,来自黑龙江、天津、重庆、云南等14个省市、自治区的知青们举行了精彩的大型文艺演出和精美的书画摄影作品展。知识青年的杰出代表邢燕子为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颁发了“中国知青之旅·旅游活动基地”的牌匾。中国老年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田定中致辞表示:“这次知青文化旅游艺术节,为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朋友搭建了一个快乐交流、互相沟通的平台,同时也为文化旅游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对传承我们知青文化艺术,弘扬知青无私奉献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首小诗是一代知识青年的心声。知青 一个曾经响亮的名字 如今 已近成为共和国的图腾 凝固的历史啊 凝固不了历史的激情 蹉跎的岁月呀 蹉跎不了无悔的人生 也许 现代人听到知青已有些陌生 也许 他将被渐渐淡忘 淡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可是我们这代人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我们的曾经
  
  南戴河第八届荷花艺术节开幕
  蓝色交响·中国南戴河国际雕塑展开展
  绿水接天碧,荷花别样红。7月19日,“第八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暨2011蓝色交响·中国南戴河国际雕塑展”在南戴河中华荷园珍荷苑景区隆重举行。
  从2003年第十七届全国荷花展览会暨首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在中华荷园举办,到今夏300多种荷花又一次绽放在南戴河中华荷园,新颖丰富的荷文化活动令中外游人目不暇接。先后有“碧海风荷盛世情”大型文艺专场演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荷花杯全国书画大赛”“著名国画家邀请展”“摄影展”“百童画百荷”“中华荷园杯”征文大奖赛,“中国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中国民间民族歌舞精品展演”,大型情景剧《海誓·南戴河》演出,第三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等精彩活动奉献给广大游客。这些活动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浓厚的荷文化,成为著名的节庆品牌,也使南戴河闻名遐迩。
  “第八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暨2011蓝色交响·中国南戴河国际雕塑展”汇集了来自全国十几所艺术院校和创作研究机构的著名雕塑家以及来自美国、英国、韩国等9个国家的60位著名雕塑家的100件精品新作,代表了多元文化状态下的中外艺术中不同学术面貌与各自追求,是近年来较高水准的国际性雕塑艺术大展。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1年10月10日。
其他文献
人生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人在困境时最需要自我安慰,它就如同在黑暗处给自己点亮一盏明灯。人老了更需要找到自我安慰的理由。老夫妻都健在还好,心中有苦闷,互相安慰。走了一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这首诗说的是黄庭坚奉母尽诚的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则故事。黄庭坚,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
刘老三的小店刚开门,红枝就像根定海神针,立在了店门口。“怎么了,红枝?是不是家中洗衣粉没了?再拿一袋去吧。”刘老三习惯性地和红枝打招呼。刘老三在清水村东头开了间小卖
我今年快66岁,不过,我还是每个星期六踢两个小时的足球去。为了好好准备跟我的学生和原来的足球专家在山上的球场上进行比赛,我就每个星期六前还要一个人到我家附近的球场锻
鲍鹏山先生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被选入了高中课本,初读就喜欢,再读就宁静,终于想提起笔来写点儿什么。早在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清静无为
蜗牛话剧社是一个民间业余话剧社,其成员几乎都是“80后”白领。每个周末,他们在位于北京CBD地区的写字楼里排练话剧,并希望通过大家的摸索,有一天将自己的剧目搬上公演舞台。    周日下午2点,北京光华路s0H0现代城某办公室门外,十几个年轻的男男女女,神情活泼,有说有笑。他们并非来集体相亲,而是站在这个借来的办公室门口,等着参加蜗牛话剧社的排练活动。  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话剧社,无表演门槛,无报名
在青岛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创先争优岛城先锋党建品牌”文艺创作展演中,崂山区老干部艺术团在参赛的30支代表队中独占鳌头,荣获演出第一名,充分展示了崂山
2月18日 晴    奶奶看不见已经二十年了,她不知道我的模样,只熟悉我的声音。  我不知道奶奶是如何熬过这漫长的黑暗的,但是,我知道,奶奶的生活过得不容易。  奶奶看不见,什么事都靠耳朵来听。可她毕竟八十岁了。听力也不是很好,常常要讲几遍她才懂。所以,奶奶特别爱叨唠。爸妈外出打工后,更是如此。  老人的唠叨,我是不习惯的,常不耐烦,尽管这样,奶奶还是继续着她的唠叨。  印象最深的是那段放假的日子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堆积如山的稿子里,朝阳四中同学们的几则日记让我停下目光。看别人日记总有一些窥视的快感,明知道那些真正的秘密不会写在这里。看着这些日记,如同一转身回到自己也曾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