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二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被紧急抽调去了毕业班,便换了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来。大约是因为刚从学校毕业,这新来的瘦高挑女老师,明显的学生气息还带在身上,及肩厚密长发,无袖红白T恤,黑色及膝短裙,脚上是一双半高跟镂空皮凉鞋。在尘土飞扬的乡镇中学,这差不多就是标准的洋气了。待到这洋气开口读课文,竟是我们在上个老师经常携带的大喇叭录放机里的发音,禁不住心里又是一阵悸动。那天晚上的男生宿舍,一改往日的闹嚷不休,安静到只能听到各自不停的翻身声。
其时,班里有一个颇为粗豪的男生,忽然不安分起来,每日里在教室无目的地进进出出,仿佛就此怀上了心事。如此一周左右,他忽然得了什么启示似的,截然终止了出出进进,每到英语课前,便在教室外戏弄弱小同学。一当女老师的裙裾在转角出现,他的声音便尽力提上去,动作也变得更加激烈。如此过了一段时间,他并没有引起老师的任何正面注意,甚至还得了几个不甚分明的白眼,就有些三鼓而竭。
后来我渐渐明白,无论怎样一往情深,人也很难违拗性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惯性的做事方式会把人拖进奇怪的窠臼,即便明明知道对方不喜欢甚至讨厌,却一不小心就用了自己习常的方式。我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那天上午第一节是英语课,如果不是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正好抬眼看到了写在黑板上的鬼画符样的字—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尽管用尽了认真模仿黑板报上的仿宋体,可那字仍丑得乖乖去认领了自己的主人,我们也就都转头向着早就被排在角落里的粗豪仔发笑,约略领会到了关西大汉执铜琵铁绰唱柳三变的感觉。
一
那首写在黑板上的歌,是琼瑶为根据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水一方》写的插曲,曾经风靡一时。当然,有点古典修养的人到眼即辨,这歌词是对《秦风·蒹葭》全文有缺漏有发挥的现代翻译。原诗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琼瑶的歌词,有意或无意地去掉了围绕这首诗的题旨争论,忽视了容易引起歧义的字词,完全跟随着现代解诗思路,把这诗坐实为情诗,又大胆地将“伊人”对应成了“佳人”。琼瑶所跟从的五四之后的解诗者,即便抛开旧解,把这首诗看成“相爱者之词”,却也保持着清醒的分寸,并未确定歌诗者是男是女,如余冠英《诗经选》:“这篇似是爱情诗。男或女词。诗中所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露水还未曾干,诗人来寻所谓‘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好像藏身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即。”
在给《诗经词典》写的序里,王力有个有益的提醒:“关于《诗经》的词义,当以毛传、郑笺为主;毛郑不同者,当以朱熹《诗集传》为断。《诗集传》与毛郑不同者当以《诗集传》为准(这是指一般情况而言,容许有例外)。参以王引之《经义述闻》和《经传释词》,则‘思过半矣’。孔疏与毛郑龃龉之处,当从毛郑。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颇有新义,也可以略予采用。其他各家新说,采用时应十分谨慎,以免贻误后學。”我很想说,这看起来卑之无甚高论的话,却是一个人读过很多书之后执简驭繁的独到心得,可与他得自赵元任并奉行终身的口诀式领悟“说有易,说无难”并传。
即如这里的“伊人”,不管是毛是郑是朱,从来就没有说是特指女性(甚至更倾向于男性)。毛传:“伊,维也。”郑笺:“伊,当作繄,繄犹是也。”《诗集传》:“伊人,犹言彼人也。”是人彼人,这人或那人,无非是闻一多所谓“其人”,那个心目中的人。转过来,对比勘验王力《古代汉语》此诗的题解:“这是一首怀念人的诗。诗中写追寻所怀念的人,但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即。”较之余冠英的说法,此解似乎显得更为犹豫,既不像古代说是怀念贤人,也不像今人断为男女之思,乍看有那么一点首鼠两端,许是因为对古注的尊重而不能率尔论定。我其实很喜欢这种不爽利中透出的诚恳,甚至因此很怀疑,今人解诗时显示出的自信满满,比如断定此诗为爱情诗,或从民俗学角度定为祭祀水神之作,大部分是因为对古注无缘由的轻视,同时对现代学术勇敢的轻信所致。
尽信古注则不如无注,反正朱熹老先生是这么说的:“古今诸家说盖用记取,闲时将起思量,这一家说得那字是,那字不是;那一家说得那字不是,那字是;那家说得全是,那家说得全非;所以是者是如何,所以非者是如何。只管思量,少间,这正当道理自然光明灿烂,在心目间,如指诸掌。”不妨就挑对其中一句诗的解释,来看看朱子是如何示范“如指诸掌”的。
“白露为霜”是《蒹葭》的关键之一,离开这句,只看“白露未晞(干)”“白露未已(止)”,则古人所谓“画秋妙手,千古搁笔”“秋水伊人”的秋就都失了依托。像上面所引琼瑶歌词,把“露”径解为“雾”,则秋的清肃之感流失殆尽,不免减了些况味,少了些思致。毛传于此句有释:“兴也。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岁时成。”郑玄遵其笺《诗》之旨,“以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于此毛义隐略处更加表明,或竟是即下己意为:“蒹葭在众草之中苍苍然强盛,至白露凝戾为霜则成而黄。”这是直认白露已成霜,如此则毛传所谓“苍苍”的“盛也”之义就不能成立—经霜而叶色变黄的蒹葭,怎么还会是繁盛之姿呢?
朱熹于毛郑间斟酌去取,解此句为:“蒹葭未败,而露始为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也。”推求一下,“白露为霜”不是露变成了霜,而是后人所谓“露至秋而白也”,“蒹葭苍苍而老色,白露既寒而为露,此晚秋时也”。《说文》:“苍,草色也。”段注:“引申为凡青黑色之称。”晚秋蒹葭的老色之青,正是盛壮的表现,可与炉火纯青之青同参。如此,则“为霜”的“为”,也就不是常被误认的“成为”之义,而应从王念孙所云:“为,犹如也,假设之词也。”如此来看整首诗,则是深秋之时,太阳尚未升起,白露凝于深青色的蒹葭之叶上,其白如霜(白露为霜);随着太阳渐出,凝结的露珠遇日晒而开始变干(白露未晞);太阳又升高了一些,清晨时光即将结束,露珠散开,即将化为水汽,却还点点滴滴挂在叶尖(白露未已)。 二
“苍苍”而下,毛传释“萋萋,犹苍苍也”,“采采,犹萋萋也”,是三章叠字同义,俱状蒹葭之盛。虽然后人有将萋萋解为颜色鲜艳,采采解为颜色鲜明者,义则蒹葭在晨光里颜色由深青而转为鲜艳、鲜明,但我觉得训注间转折太多,深青、鲜艳、鲜明的递进关系过于分明,有点失于机巧,不如毛传将三者均解为“盛也”正大—在重章叠句里显出蒹葭的壮茂,至于再二再三,生机可以由此来得盛大些不是吗?
说起来,我当年读这首《蒹葭》,不管是“白露为霜”,还是“萋萋采采”,都只顾着混沌感受其中的美,未曾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疑惑,倒是对其中的“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多有不解。按毛传也即大部分注解的疏释,“逆流而上曰遡洄,顺流而涉曰遡游”,那么疑问来了,逆流而上可喻求之不得,顺流而涉也同样艰难吗?这恐怕就是宋人改动旧注,说“遡洄、遡游,皆逆也”的原因,只是很可惜没有给出充分理由。另外,宛在水中央的那个人,看起来绰约似仙子,那个对其追怀不已的歌诗者,竟要大失优雅地跳进水中,一身湿透甚或浪里白条吗?
及至清末,俞樾在《群经平议》中截断众流,铸旧解为新说:“溯(引按,古与遡通),《说文》作,水部。,逆流而上曰 洄。,向也。水欲下,违之而上也。是‘溯’字只可为逆流之名。其字本从屰得声。屰,不顺也。若使逆流、顺流同谓之溯,义不可通……两溯字皆从下而上之意,两句之异,全在洄字、游字。《尔雅·释水》:‘湀辟流川,过辩回川。’郭璞解上句曰‘通流’,解下句曰‘旋流’。此经洄字即彼回字,游字即彼流字,回乃洄之省,游与流古字通。溯洄、溯游其为溯也不异,然溯之于回川则道阻且长,溯之于流川则宛然在水中央。”也就是说,按照俞樾的理解,溯洄、溯游俱是逆流而上,其间的差别只是水为通流还是旋流。
俞樾的说法消除了我的第一个疑问,却没能解决第二个—那个水边的怀人者,真的要在深秋里跳进冰凉的河水吗?闻一多在俞樾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溯字:“古作,象倒人形,故逆流而行曰溯,逆行水中曰溯,旁水而逆行亦曰溯。《诗》则谓旁水而行。”又在另处强调说:“在水中逆流而行曰遡,在陆上傍水边逆流而行亦曰遡,此处指陆行。洄是回旋盘纡的水道,流是直达的水道。”尤其是看到下面这幅图(我怀疑是善画的闻一多手绘)的时候,顿觉自己当年的疑问涣然冰释,第二只靴子安然落了地—
图中箭头所示,是诗作者陆地行走的路线,水流方向正与之相反。伊人所在之处,沿旋流而上,则道阻(艰)且长,且跻(高而陡),且右(曲折),欲至而行难;沿通流而上,则宛在“水中央”,水中坻(小块陆地),水中沚(小洲),可望而不可即。
毛传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下注为:“伊,维也。一方,难至也。”郑笺于此隐略处引申曰:“所谓是知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则伊人即知礼之贤人。又有解者谓此伊人为西周圣王,连带着“在水一方”的水也落到了实处:“谓文武。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依沣水,镐依镐水。文武神灵,实式凭之。故曰在水一方。”吕祖谦则更是直承小序,把文武抽象为周礼:“所谓伊人,犹曰所谓此理也,盖指周礼也。”又有人谓此伊人是一空间:“其民东望河洛(引按,西周盛时所都),有游从宛在之思。”当然,还有现代伊人,则是窈窕淑女或乐只君子。除了少数几个把伊人当作讽刺的对象,古今大部分注解里,伊人都是倾心的对象,倾心者“望对岸而伸手向往”,而全诗所赋,正钱锺书所谓“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Sehnsucht)之情境也”。
三
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在晚年的《恩斯特与法尔克—写给共济会员的谈话(1778-1780)》一剧中,借恩斯特之口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之间的联盟可能来自互相抵牾的个人性情,也可能引发个人性情的相互抵牾—然而这些抵牾可能自有用处。”如果把这段话移用来看历代对《诗经》题旨的理解,我们不妨说,那些看起来互相抵牾甚或扞格难通的说法,可能来自释经者个人性情的显著差异,那些别有会心之处,或许自有它在具体(甚至超出具体)时空中的用处,并非只有如上面那样解到(自我感觉中的)怡然理顺才具备唯一的合法性—“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留下的漏洞,说不定也可以成为我们认知上的蹊径。
《蒹葭》的诗旨,历来多从小序:“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毛传谓:“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从这个意思再来看毛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解释,则上引白露为霜而岁时成,比的是“国家待礼然后兴”。《正义》足成其义:“蒹葭之草苍苍然虽盛,未堪家用,必待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坚实中用,岁时得成,以兴秦国之民虽众,而未顺德教,必待周礼以教之,然后服从上命,国乃得兴。今襄公未用周礼,其国未得兴也。由未能用周礼,故未得人服也。”习今文经的晚清魏源,于此诗之旨,与小序略同,却对“白露为霜”的解释有异:“毛诗刺襄公不用周礼,大旨得之。幽、邰皆公刘、太王遗民,久习礼教,一旦为秦所有,不以周道变戎俗,反以戎俗变周道,如苍苍之葭,遇霜而黄,肃杀之政行,忠厚之风尽。”
各家解说中提到的秦处周之旧土,需要从秦的发展历史来看。襄公远祖非子受周孝王之封,居今甘肃东南天水、陇南一带,地不足五十里,只能附于诸侯而“邑之秦”,其时称这类小地方為“附庸”。周厉王时,西戎反王室,与之相邻的秦首当其冲,重要性大大提高。至周宣王时,封秦仲为大夫,令攻伐西戎。在与西戎的战争中,秦国土地不断扩大,统治力明显增强。后周王室东迁,因护卫有功,秦襄公被封为公爵,“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地位大大提升。此后,秦国大举进攻西戎,不断攻城略地,其发展重心也从甘东南逐渐移至陕西中部的渭河平原,而这里,正是所谓的西周旧土。至是,秦已由附庸蔚为大国,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秦既为周之封国,自然勉力熟悉周礼,从秦风小序,即可见秦习礼之勤—“《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小戎》,美襄公也。备其兵甲,以讨西戎。”“《终南》,戒襄公也。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然而,在与西戎密集的接触中,秦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就像一个人长期身处同一境地,即使与此境地敌对,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和侵扰—像这首《蒹葭》,魏源揣摩的意思是:“襄公初有岐西之地,以戎俗变周民。”像《无衣》,朱熹言可见“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言外之意,是离温文的周礼还有点儿远。写三良从葬穆公的《黄鸟》,姚际恒就指认为“从死乃秦戎狄之俗”。不妨把话挑明了讲,凡小序称美的对象,都是因为秦用周礼;凡刺的对象,都是因为秦被戎俗。
我很怀疑这样的解释跟古代所谓的夷夏之辨有关,甚至跟政治哲学中所谓的“划分敌友”有关—无论把夷夏之辨讲得怎样天花乱坠,其核心则是,任何共同体都必须清醒地辨认自己实际的敌人。对当时的秦,进而是一整个周来说,彪悍的西戎,可不是虚构的对立面,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秦不得不秣马厉兵以待。长期处此境地,民心不免乐战,甚至于“妇人而矜言其兵甲之盛”,正是《汉书·地理志》所谓:“秦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迫不得已的政治情景,解诗者从这首看起来没什么兵戈之声的诗,居然也听出了激越的对立意味来。
无论你同意还是反对,支持还是打压,这看起来既新又旧的秦,已然完成了自己的豹变,显出某种勃勃的兴起迹象。积渐日久,白露为霜,蒹葭或已坚实中用矣?
四
在整个《诗经》的变风系列里,诸国之风均有渐转渐衰的趋向,唯独秦风反有勃然振起的势头,“有车邻邻,有马白颠”,不正是少年意气洋洋的阳生之景?从历史记载看,襄公九传之后,后代穆公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和礼乐自觉:“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自穆公又过一百年,审音知政的季札如此评价秦乐:“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杜预谓:“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或许是那个用为表征的周礼,慢慢在秦完成了自己的渗透,秦得其要而生成了自己的王霸气象。
其时,秦自身的盛壮强大,诸国的警惕抵制,都颇类美国之于现代世界。即便现下看起来令人吃惊的特朗普移民新政,秦不也施行过吗?否则,就不会有李斯的《谏逐客书》对吧:“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终免不了沦胥以败吧。
部分风标绝世的人,或许觉得美国已是全面“文化”(用阿城义,以文化之)的世界,早就远离了“武化”,但很多人对美国的感受,差不多跟当时人对秦差不多吧?既不能否认秦是一个不断庞大的国家,又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妥,不对,仿佛调弦的时候,有什么音老是校不太准。我很怀疑,“孔子西行不到秦”并非真的中了楚人的阳谋或暗算,而是这隐隐的担心在起作用。及至秦二世而亡,人们那隐隐的担心终于变而为明确的认知,比如再读这首《无衣》,就从中看出了明显的杀伐之气—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后来者不是带着一个空我来看诗三百的,他们在编列简册的时候,当然记得秦政的肃杀,没那么快就抛诸脑后,因此尽管从原诗一点儿也看不出不满,小序却悄悄把劝诫的意思放了进去:“《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或许是因为感应到了迫近的帝国困局,晚清崔述在《读风偶识》里,几几乎把秦风当成了诗谶:“东周以后,王者不作,诸侯地丑德齐,莫能相胜,则惟以力争之;而兵凶战危,人情多惮而不肯前。独秦俗乐于战斗,视若日用寻常之事,天下之必折而入于秦者,势也。虽然,既以力争之,则亦必以力守之,是以所务者惟治其甲兵,扼其险要,峻其法令,以弱天下之民。”以易观诗的潘雨廷先生,更是在《诗说》中比较秦兴与周兴之不同,指出《大雅·绵》中,文王“有疏附”(率下以亲上,承上以化下),“有先后”(老老幼幼,修齐治平),“有奔奏”(宣文德),“有御侮”(扬武威),政德全备,秦得其一(“有御侮”)而忘其三,故其势则霸而非王,其象則姤而非复,似于兴时已埋下了二世而亡的种子。
王夫之在《诗广传》里,转而从人群的性情趋向分析秦之得失:“情欲,阴也;杀伐,亦阴也。阴之域,血气之所乐趋也。善治民者,思其启闭而消息之,弗能尽闭也,犹其弗能尽启也。秦人遂闭之于情欲,而启之于杀伐,于是其民駤戾复作,而忘其慆淫。”脑子跑野马,我忽然就想到了古希腊的血气(thymos)—“即对何为正确、何种东西带来尊严与荣誉的精神感受。”“人类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凭借血气捍卫财富与名誉的分配。没有这种秩序,生活就是一片混沌的沼泽、意义的空白,人不过是诸神的玩物,不过是生活的匆匆过客,犹如森林里的落叶飘零。”与此同时,“血气对正义或合法性的要求从来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在人类事务中,捍卫应得之物时有必要适度(a moderation,节制)”。在王夫之看来,中原诸侯之衰、秦之旋灭,都是不善启闭情欲和杀伐之故,用希腊话说,都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适度。
还是从杀伐之音回到《蒹葭》吧,如方玉润所说:“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秦人属阴的血气在这首诗里净化,如蒹葭之得自然之生机,显露出兴起时的一股朝气。老子西出函谷,所观的就是这兴起时的生生之机吗?解诗者的所谓思、所谓怀、所谓求,所谓圣哲、所谓贤人、所谓男女,其实可分可合,只那引颈翘首的虔敬企慕者,在溯洄和溯游的过程中,慢慢去掉了亵慢浮躁之气,结成了一个洁静精微的过程,在岁月里越来越磨洗得玲珑剔透。
其时,班里有一个颇为粗豪的男生,忽然不安分起来,每日里在教室无目的地进进出出,仿佛就此怀上了心事。如此一周左右,他忽然得了什么启示似的,截然终止了出出进进,每到英语课前,便在教室外戏弄弱小同学。一当女老师的裙裾在转角出现,他的声音便尽力提上去,动作也变得更加激烈。如此过了一段时间,他并没有引起老师的任何正面注意,甚至还得了几个不甚分明的白眼,就有些三鼓而竭。
后来我渐渐明白,无论怎样一往情深,人也很难违拗性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惯性的做事方式会把人拖进奇怪的窠臼,即便明明知道对方不喜欢甚至讨厌,却一不小心就用了自己习常的方式。我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如果不是那天上午第一节是英语课,如果不是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正好抬眼看到了写在黑板上的鬼画符样的字—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尽管用尽了认真模仿黑板报上的仿宋体,可那字仍丑得乖乖去认领了自己的主人,我们也就都转头向着早就被排在角落里的粗豪仔发笑,约略领会到了关西大汉执铜琵铁绰唱柳三变的感觉。
一
那首写在黑板上的歌,是琼瑶为根据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水一方》写的插曲,曾经风靡一时。当然,有点古典修养的人到眼即辨,这歌词是对《秦风·蒹葭》全文有缺漏有发挥的现代翻译。原诗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琼瑶的歌词,有意或无意地去掉了围绕这首诗的题旨争论,忽视了容易引起歧义的字词,完全跟随着现代解诗思路,把这诗坐实为情诗,又大胆地将“伊人”对应成了“佳人”。琼瑶所跟从的五四之后的解诗者,即便抛开旧解,把这首诗看成“相爱者之词”,却也保持着清醒的分寸,并未确定歌诗者是男是女,如余冠英《诗经选》:“这篇似是爱情诗。男或女词。诗中所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露水还未曾干,诗人来寻所谓‘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好像藏身洲岛之上,可望而不可即。”
在给《诗经词典》写的序里,王力有个有益的提醒:“关于《诗经》的词义,当以毛传、郑笺为主;毛郑不同者,当以朱熹《诗集传》为断。《诗集传》与毛郑不同者当以《诗集传》为准(这是指一般情况而言,容许有例外)。参以王引之《经义述闻》和《经传释词》,则‘思过半矣’。孔疏与毛郑龃龉之处,当从毛郑。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颇有新义,也可以略予采用。其他各家新说,采用时应十分谨慎,以免贻误后學。”我很想说,这看起来卑之无甚高论的话,却是一个人读过很多书之后执简驭繁的独到心得,可与他得自赵元任并奉行终身的口诀式领悟“说有易,说无难”并传。
即如这里的“伊人”,不管是毛是郑是朱,从来就没有说是特指女性(甚至更倾向于男性)。毛传:“伊,维也。”郑笺:“伊,当作繄,繄犹是也。”《诗集传》:“伊人,犹言彼人也。”是人彼人,这人或那人,无非是闻一多所谓“其人”,那个心目中的人。转过来,对比勘验王力《古代汉语》此诗的题解:“这是一首怀念人的诗。诗中写追寻所怀念的人,但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即。”较之余冠英的说法,此解似乎显得更为犹豫,既不像古代说是怀念贤人,也不像今人断为男女之思,乍看有那么一点首鼠两端,许是因为对古注的尊重而不能率尔论定。我其实很喜欢这种不爽利中透出的诚恳,甚至因此很怀疑,今人解诗时显示出的自信满满,比如断定此诗为爱情诗,或从民俗学角度定为祭祀水神之作,大部分是因为对古注无缘由的轻视,同时对现代学术勇敢的轻信所致。
尽信古注则不如无注,反正朱熹老先生是这么说的:“古今诸家说盖用记取,闲时将起思量,这一家说得那字是,那字不是;那一家说得那字不是,那字是;那家说得全是,那家说得全非;所以是者是如何,所以非者是如何。只管思量,少间,这正当道理自然光明灿烂,在心目间,如指诸掌。”不妨就挑对其中一句诗的解释,来看看朱子是如何示范“如指诸掌”的。
“白露为霜”是《蒹葭》的关键之一,离开这句,只看“白露未晞(干)”“白露未已(止)”,则古人所谓“画秋妙手,千古搁笔”“秋水伊人”的秋就都失了依托。像上面所引琼瑶歌词,把“露”径解为“雾”,则秋的清肃之感流失殆尽,不免减了些况味,少了些思致。毛传于此句有释:“兴也。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岁时成。”郑玄遵其笺《诗》之旨,“以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则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于此毛义隐略处更加表明,或竟是即下己意为:“蒹葭在众草之中苍苍然强盛,至白露凝戾为霜则成而黄。”这是直认白露已成霜,如此则毛传所谓“苍苍”的“盛也”之义就不能成立—经霜而叶色变黄的蒹葭,怎么还会是繁盛之姿呢?
朱熹于毛郑间斟酌去取,解此句为:“蒹葭未败,而露始为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也。”推求一下,“白露为霜”不是露变成了霜,而是后人所谓“露至秋而白也”,“蒹葭苍苍而老色,白露既寒而为露,此晚秋时也”。《说文》:“苍,草色也。”段注:“引申为凡青黑色之称。”晚秋蒹葭的老色之青,正是盛壮的表现,可与炉火纯青之青同参。如此,则“为霜”的“为”,也就不是常被误认的“成为”之义,而应从王念孙所云:“为,犹如也,假设之词也。”如此来看整首诗,则是深秋之时,太阳尚未升起,白露凝于深青色的蒹葭之叶上,其白如霜(白露为霜);随着太阳渐出,凝结的露珠遇日晒而开始变干(白露未晞);太阳又升高了一些,清晨时光即将结束,露珠散开,即将化为水汽,却还点点滴滴挂在叶尖(白露未已)。 二
“苍苍”而下,毛传释“萋萋,犹苍苍也”,“采采,犹萋萋也”,是三章叠字同义,俱状蒹葭之盛。虽然后人有将萋萋解为颜色鲜艳,采采解为颜色鲜明者,义则蒹葭在晨光里颜色由深青而转为鲜艳、鲜明,但我觉得训注间转折太多,深青、鲜艳、鲜明的递进关系过于分明,有点失于机巧,不如毛传将三者均解为“盛也”正大—在重章叠句里显出蒹葭的壮茂,至于再二再三,生机可以由此来得盛大些不是吗?
说起来,我当年读这首《蒹葭》,不管是“白露为霜”,还是“萋萋采采”,都只顾着混沌感受其中的美,未曾觉得有什么特别的疑惑,倒是对其中的“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多有不解。按毛传也即大部分注解的疏释,“逆流而上曰遡洄,顺流而涉曰遡游”,那么疑问来了,逆流而上可喻求之不得,顺流而涉也同样艰难吗?这恐怕就是宋人改动旧注,说“遡洄、遡游,皆逆也”的原因,只是很可惜没有给出充分理由。另外,宛在水中央的那个人,看起来绰约似仙子,那个对其追怀不已的歌诗者,竟要大失优雅地跳进水中,一身湿透甚或浪里白条吗?
及至清末,俞樾在《群经平议》中截断众流,铸旧解为新说:“溯(引按,古与遡通),《说文》作,水部。,逆流而上曰 洄。,向也。水欲下,违之而上也。是‘溯’字只可为逆流之名。其字本从屰得声。屰,不顺也。若使逆流、顺流同谓之溯,义不可通……两溯字皆从下而上之意,两句之异,全在洄字、游字。《尔雅·释水》:‘湀辟流川,过辩回川。’郭璞解上句曰‘通流’,解下句曰‘旋流’。此经洄字即彼回字,游字即彼流字,回乃洄之省,游与流古字通。溯洄、溯游其为溯也不异,然溯之于回川则道阻且长,溯之于流川则宛然在水中央。”也就是说,按照俞樾的理解,溯洄、溯游俱是逆流而上,其间的差别只是水为通流还是旋流。
俞樾的说法消除了我的第一个疑问,却没能解决第二个—那个水边的怀人者,真的要在深秋里跳进冰凉的河水吗?闻一多在俞樾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溯字:“古作,象倒人形,故逆流而行曰溯,逆行水中曰溯,旁水而逆行亦曰溯。《诗》则谓旁水而行。”又在另处强调说:“在水中逆流而行曰遡,在陆上傍水边逆流而行亦曰遡,此处指陆行。洄是回旋盘纡的水道,流是直达的水道。”尤其是看到下面这幅图(我怀疑是善画的闻一多手绘)的时候,顿觉自己当年的疑问涣然冰释,第二只靴子安然落了地—
图中箭头所示,是诗作者陆地行走的路线,水流方向正与之相反。伊人所在之处,沿旋流而上,则道阻(艰)且长,且跻(高而陡),且右(曲折),欲至而行难;沿通流而上,则宛在“水中央”,水中坻(小块陆地),水中沚(小洲),可望而不可即。
毛传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下注为:“伊,维也。一方,难至也。”郑笺于此隐略处引申曰:“所谓是知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则伊人即知礼之贤人。又有解者谓此伊人为西周圣王,连带着“在水一方”的水也落到了实处:“谓文武。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依沣水,镐依镐水。文武神灵,实式凭之。故曰在水一方。”吕祖谦则更是直承小序,把文武抽象为周礼:“所谓伊人,犹曰所谓此理也,盖指周礼也。”又有人谓此伊人是一空间:“其民东望河洛(引按,西周盛时所都),有游从宛在之思。”当然,还有现代伊人,则是窈窕淑女或乐只君子。除了少数几个把伊人当作讽刺的对象,古今大部分注解里,伊人都是倾心的对象,倾心者“望对岸而伸手向往”,而全诗所赋,正钱锺书所谓“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Sehnsucht)之情境也”。
三
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在晚年的《恩斯特与法尔克—写给共济会员的谈话(1778-1780)》一剧中,借恩斯特之口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之间的联盟可能来自互相抵牾的个人性情,也可能引发个人性情的相互抵牾—然而这些抵牾可能自有用处。”如果把这段话移用来看历代对《诗经》题旨的理解,我们不妨说,那些看起来互相抵牾甚或扞格难通的说法,可能来自释经者个人性情的显著差异,那些别有会心之处,或许自有它在具体(甚至超出具体)时空中的用处,并非只有如上面那样解到(自我感觉中的)怡然理顺才具备唯一的合法性—“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留下的漏洞,说不定也可以成为我们认知上的蹊径。
《蒹葭》的诗旨,历来多从小序:“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毛传谓:“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从这个意思再来看毛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解释,则上引白露为霜而岁时成,比的是“国家待礼然后兴”。《正义》足成其义:“蒹葭之草苍苍然虽盛,未堪家用,必待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坚实中用,岁时得成,以兴秦国之民虽众,而未顺德教,必待周礼以教之,然后服从上命,国乃得兴。今襄公未用周礼,其国未得兴也。由未能用周礼,故未得人服也。”习今文经的晚清魏源,于此诗之旨,与小序略同,却对“白露为霜”的解释有异:“毛诗刺襄公不用周礼,大旨得之。幽、邰皆公刘、太王遗民,久习礼教,一旦为秦所有,不以周道变戎俗,反以戎俗变周道,如苍苍之葭,遇霜而黄,肃杀之政行,忠厚之风尽。”
各家解说中提到的秦处周之旧土,需要从秦的发展历史来看。襄公远祖非子受周孝王之封,居今甘肃东南天水、陇南一带,地不足五十里,只能附于诸侯而“邑之秦”,其时称这类小地方為“附庸”。周厉王时,西戎反王室,与之相邻的秦首当其冲,重要性大大提高。至周宣王时,封秦仲为大夫,令攻伐西戎。在与西戎的战争中,秦国土地不断扩大,统治力明显增强。后周王室东迁,因护卫有功,秦襄公被封为公爵,“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地位大大提升。此后,秦国大举进攻西戎,不断攻城略地,其发展重心也从甘东南逐渐移至陕西中部的渭河平原,而这里,正是所谓的西周旧土。至是,秦已由附庸蔚为大国,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秦既为周之封国,自然勉力熟悉周礼,从秦风小序,即可见秦习礼之勤—“《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小戎》,美襄公也。备其兵甲,以讨西戎。”“《终南》,戒襄公也。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然而,在与西戎密集的接触中,秦也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就像一个人长期身处同一境地,即使与此境地敌对,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和侵扰—像这首《蒹葭》,魏源揣摩的意思是:“襄公初有岐西之地,以戎俗变周民。”像《无衣》,朱熹言可见“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言外之意,是离温文的周礼还有点儿远。写三良从葬穆公的《黄鸟》,姚际恒就指认为“从死乃秦戎狄之俗”。不妨把话挑明了讲,凡小序称美的对象,都是因为秦用周礼;凡刺的对象,都是因为秦被戎俗。
我很怀疑这样的解释跟古代所谓的夷夏之辨有关,甚至跟政治哲学中所谓的“划分敌友”有关—无论把夷夏之辨讲得怎样天花乱坠,其核心则是,任何共同体都必须清醒地辨认自己实际的敌人。对当时的秦,进而是一整个周来说,彪悍的西戎,可不是虚构的对立面,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秦不得不秣马厉兵以待。长期处此境地,民心不免乐战,甚至于“妇人而矜言其兵甲之盛”,正是《汉书·地理志》所谓:“秦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迫不得已的政治情景,解诗者从这首看起来没什么兵戈之声的诗,居然也听出了激越的对立意味来。
无论你同意还是反对,支持还是打压,这看起来既新又旧的秦,已然完成了自己的豹变,显出某种勃勃的兴起迹象。积渐日久,白露为霜,蒹葭或已坚实中用矣?
四
在整个《诗经》的变风系列里,诸国之风均有渐转渐衰的趋向,唯独秦风反有勃然振起的势头,“有车邻邻,有马白颠”,不正是少年意气洋洋的阳生之景?从历史记载看,襄公九传之后,后代穆公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和礼乐自觉:“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自穆公又过一百年,审音知政的季札如此评价秦乐:“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杜预谓:“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或许是那个用为表征的周礼,慢慢在秦完成了自己的渗透,秦得其要而生成了自己的王霸气象。
其时,秦自身的盛壮强大,诸国的警惕抵制,都颇类美国之于现代世界。即便现下看起来令人吃惊的特朗普移民新政,秦不也施行过吗?否则,就不会有李斯的《谏逐客书》对吧:“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终免不了沦胥以败吧。
部分风标绝世的人,或许觉得美国已是全面“文化”(用阿城义,以文化之)的世界,早就远离了“武化”,但很多人对美国的感受,差不多跟当时人对秦差不多吧?既不能否认秦是一个不断庞大的国家,又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妥,不对,仿佛调弦的时候,有什么音老是校不太准。我很怀疑,“孔子西行不到秦”并非真的中了楚人的阳谋或暗算,而是这隐隐的担心在起作用。及至秦二世而亡,人们那隐隐的担心终于变而为明确的认知,比如再读这首《无衣》,就从中看出了明显的杀伐之气—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后来者不是带着一个空我来看诗三百的,他们在编列简册的时候,当然记得秦政的肃杀,没那么快就抛诸脑后,因此尽管从原诗一点儿也看不出不满,小序却悄悄把劝诫的意思放了进去:“《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或许是因为感应到了迫近的帝国困局,晚清崔述在《读风偶识》里,几几乎把秦风当成了诗谶:“东周以后,王者不作,诸侯地丑德齐,莫能相胜,则惟以力争之;而兵凶战危,人情多惮而不肯前。独秦俗乐于战斗,视若日用寻常之事,天下之必折而入于秦者,势也。虽然,既以力争之,则亦必以力守之,是以所务者惟治其甲兵,扼其险要,峻其法令,以弱天下之民。”以易观诗的潘雨廷先生,更是在《诗说》中比较秦兴与周兴之不同,指出《大雅·绵》中,文王“有疏附”(率下以亲上,承上以化下),“有先后”(老老幼幼,修齐治平),“有奔奏”(宣文德),“有御侮”(扬武威),政德全备,秦得其一(“有御侮”)而忘其三,故其势则霸而非王,其象則姤而非复,似于兴时已埋下了二世而亡的种子。
王夫之在《诗广传》里,转而从人群的性情趋向分析秦之得失:“情欲,阴也;杀伐,亦阴也。阴之域,血气之所乐趋也。善治民者,思其启闭而消息之,弗能尽闭也,犹其弗能尽启也。秦人遂闭之于情欲,而启之于杀伐,于是其民駤戾复作,而忘其慆淫。”脑子跑野马,我忽然就想到了古希腊的血气(thymos)—“即对何为正确、何种东西带来尊严与荣誉的精神感受。”“人类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凭借血气捍卫财富与名誉的分配。没有这种秩序,生活就是一片混沌的沼泽、意义的空白,人不过是诸神的玩物,不过是生活的匆匆过客,犹如森林里的落叶飘零。”与此同时,“血气对正义或合法性的要求从来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在人类事务中,捍卫应得之物时有必要适度(a moderation,节制)”。在王夫之看来,中原诸侯之衰、秦之旋灭,都是不善启闭情欲和杀伐之故,用希腊话说,都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适度。
还是从杀伐之音回到《蒹葭》吧,如方玉润所说:“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秦人属阴的血气在这首诗里净化,如蒹葭之得自然之生机,显露出兴起时的一股朝气。老子西出函谷,所观的就是这兴起时的生生之机吗?解诗者的所谓思、所谓怀、所谓求,所谓圣哲、所谓贤人、所谓男女,其实可分可合,只那引颈翘首的虔敬企慕者,在溯洄和溯游的过程中,慢慢去掉了亵慢浮躁之气,结成了一个洁静精微的过程,在岁月里越来越磨洗得玲珑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