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数学概念的学习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本文基于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提出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策略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属性的反映,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在数学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初中数学有许多陈述性概念,在数学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部分。由于初中的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等特点,中学生难以对数学概念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数学陈述性概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对数学陈述性概念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工作。
  一、搭建数学知识的桥梁,把概念具体化
  教师在陈述性概念教学中,要以概念的具体背景为出发点,学生才能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价值。如果教师在陈述性概念引入的环节,忽视了学生对材料的感受,直接给出概念定义,学生虽然能对概念的定义进行准确的陈述,但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需要提出问题和设置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例如: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如课桌、文具盒等实物图片或播放幻灯片。此外,情景教学中通常使用直观的语言,让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你能举例生活中类似图形吗?”导入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让学生初步认识,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矩形概念,理解矩形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对数学概念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对概念学习进行定位,基于概念背景,能让学生明白学习概念能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明确目标后,就很自然地引出概念。例如在初中数学人教版“一元一次方程”概念教学中,设置问题:“小华今年14岁,老师年龄与小华年龄的和是84,你知道老师现在的年龄吗?”(让学生分别用算式和用方程)问题: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提出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算式与方程两者的区别和优越性,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突显出方程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原有概念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新旧概念知识之间的关系,从中培养学生已知和未知的数学思想[1]。例如:分析x(x-1)和(x-1)(x+1)式子的形式以及结果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整式乘法的前提下,学习因式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延伸了知识的脉络层次,增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有条理和有逻辑的概念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辨析概念的本质和属性,对概念定义进行归纳
  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是对定义性的特征包括判定、定义和关系特征等,其中没有较为复杂的运算过程。例如判断“一次函数”,只需要判断其解析式是否满足y=kx+b(k不等于0)。根据学生对数学概念认知的情况,在此教学中需要对数学概念的内在含义进行辨析,对概念定义的特征以及对新概念具备的性质进行推测、分析和判断。在此过程中对给出的“材料”进行研究和分析,逐步探索概念的本质和属性,再对概念进行定义,学生在这过程中进行感知、辨别、分析和概括,总结后形成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构建和自主地形成,是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最为关键的环节。首先,正例,即肯定例证,有原型与变式两种,其中包含概念最本质的属性,运用正例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为概念的运用打基础。例如初中数学人教版“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首先讓学生看图形图片,设置问题:这些图形中有哪些属性和同元素?有哪些关键属性?是否满足所有的矩形?尝试下定义等。学生需要做的是观察图形、找到属性、将其归纳,学生对共同属性进行检验,找出最关键的属性将其归纳后检验,给矩形下定义。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找到正例中相同的属性,辨别概念的关键属性,辨别概念形成的过程,不急于直接给出概念,用习题练习的方法对概念加以巩固。其次,对比概念。通过对比明确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陈述性概念的认识就不会局限于基本的概念特征上,而是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以及规律等有明确的认识,便于学生在后续概念知识的学习中,在对新旧概念的对比时能够明确新陈述性概念的内在含义及外延,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因为数学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教材知识方面的设置也是由浅入深和循序渐进的,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单局限于其本质属性,要学会归纳,对一类概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学习。对数学概念的内在含义和外延的学习,这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例如将“二元次不等式组”和“二次方程组”对比后发现,求解的方法不一样,但关键的思想都是化解;解的表示不同,方程直接求出未知数,不等式只能表示未知数的范围。又如“比较矩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异同点”,学生对比后,对矩形的本质进行了明确,为准确下定义打基础,利用异同点联系新旧概念,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对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掌握,还要明确数学知识的安排,才能提高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的效率。
  三、明确概念的内在含义,构造概念意象
  概念意象在一定意义上对概念的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其本质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除了概念外所有心理活动的过程。例如看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脑海中会出现相关函数的“图像、最大和最小值以及对称轴所在象限”等信息,概念意象的构建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有一定的帮助。首先,关键分析,理解概念的含义。数学陈述性概念中主要有语言描述、符号及表示等具有一定抽象和概括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以定义关键词为出发点,逐个地解释和击破。例如“单项式”的概念是“字母或数字的乘积”,明确了概念的形式,在教学中只需要对关键词重点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概念。除了一些简单的概念之外,有些概念还有隐形的知识。例如初中数学人教版“反比例函数”概念,“形如y=k/x(k为常数且k不等于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概念中没有明确的取值范围,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深度的挖掘,明确取值的范围。在完成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教学后,要对函数某一点y轴和x轴围成面积的值进行讲解说明。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重视关键词,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其次,多重表达。初中陈述性概念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其表达的能力,数学的表达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其中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还有符号、写法以及几何表示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不同的表达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转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对数学概念深刻的认识。例如“直线平行、相交”的多重表达,以及文字、符号以及几何等之间的转化,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设置反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透彻,通过反例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发散性思维[2]。
  四、强化概念的应用,形成知识的迁移
  数学陈述性概念的应用要在实际的案例中,从不同层次分析和理解概念,概念隐形的知识层面是内化的表现,外在则是知识迁移,数学概念知识应用的关键是练习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探索和总结规律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归纳做题的技巧,积累经验。练习题的设置对学生总体要求较高,学生在练习中要给出解题的过程,同时在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应用数学概念知识,不仅是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是对数学概念及相关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因此,在教学中可巧设变式,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概念的本质属性。变式和反例相同,都是突显出概念本质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的情况,有层次地增加习题的难度,要符合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设置的变式要有启发性,对原题目进行不断扩充。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变式练习中,先判断哪些式子是一元二次方程,分别指出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等。先从简单入手,对方程的未知数、指数、系数等属性明确后,再设置有难度的练习题,逐步有层次地提高问题的难度,使学生在启发性的问题下完成习题,达到巩固数学概念的目的。最后,在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中,要注重将陈述性表达转换为程序性的表达,其中渗透数学算法的思想,强化概念的应用,对概念的应用提出解题的步骤。例如“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向、合并、化系数为1”,其中体现了算法思想。习题训练要强化学生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能力,有条理性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
  五、结语
  数学陈述性概念的教学在初中阶段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策略进行不断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掌握有效的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策略,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冯发薇.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策略浅析[J].读与写,2020(11):145
  [2]栗肖飞.初中数学陈述性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9:19-24.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会设定一定的题目,以让学生巩固认知,强化概念,转换能力。明显地,做题就成了接通学生能力与认知的一座桥梁,也成了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一扇窗口。如果能充分利用习题,拓展习题的功能,开展一题多问,就能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同样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一题多问;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更多地指向学生的能力生长,即指向他们判断能力、推理
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that associates end-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 sinceit ac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出了新层次的要求。由于小学语文是一门母语学科,其中
【摘要】2011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以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支撑和实现音乐教育的内涵,已成为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将根据我校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经验,浅谈对初中音乐课堂开展数字化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数字化;初中音乐;教学思考  在数字化教学的机遇和挑战下,南京市不少中小学都配备了
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学方法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了头,为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分层异步教学法也是其中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体育运动,因此,人们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定向运动”这个全新的词语,并且定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往往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灵活性,而定向运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其不存在固定的教学方案。定向运动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还能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既是基础内容,也是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语音教学对其今后学习英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能够让小学生很好地巩固课堂学习,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以及设计课后作业时需进行创新,让小学生学好语音,并能够高效完成课后作业。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课后作业的设计策略,意在为相关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更加重视初中道德教育组成部分中的道德与法治课。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也让其在日常的生活中按照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为了真正发挥出该课程对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在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应用体验式教学,可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在体验中加深感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用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本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口语交际可积累的素材;锻炼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留心观察生活,融合运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积累表达;融合运用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学校,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语文素养层级各不相同,口语交际能力不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摘要】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国际上的交流沟通大部分都通过英语来完成的,因此,学习英语从孩子开始抓起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小学教育课堂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也愈来愈重视,本文对小学英语中创编绘本辅助自然拼读法的实践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自然拼读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小学生为日后学好英语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让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将英语单词拼读能力牢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