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从这三个方面,谈了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校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各种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
  在技校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专业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技校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三)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笔、螺丝刀、电烙铁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导学者:(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区分好与坏的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4)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5)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α1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结合行为疗法在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PE患者以随
一体化教学是基于一体化课程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合作
目的:评价胃癌术后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的安全,合理性和互补性。方法:40例胃癌术后随机发为2组,每组20例,营养组;术前置鼻饲管,术后次日起予全胃肠外营养(TPN),2天后逐渐向部分肠内营
随着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民用建筑中使用热水集中供暖以及对应的供热系统节能设计方案也为大量供热企业所采纳,成为加强相关行业节能减排的必要措
本文从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对隧道内排放的污染物CO和NOx进行了研究,利用CFK(Coburn-Forster-Kane)微分方程计算分析了人员停留时间对CO浓度设计限值取值的影响,并考虑了点效
通过工程实例,提出管道沟槽回填的方案,阐述了施工中的材料要求、施工方式、检测方法、对回填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指导市政排水管道建设工程,保证施工质量。
幕墙结构,属于常见的建筑设计。幕墙美化了建筑外形,做为建筑的外围保护,具有高效、稳定的特征。建筑幕墙中,推行节能设计理念,目的是确保建筑幕墙实现节能环保,符合现代建筑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的早期处理原则,以预防或减少畸形的发生,方法:在47例78只手深度(深Ⅱ-Ⅲ度)烧伤中,于伤中1周内行切痂手术植皮58只手,行带蒂皮瓣移植8只手,于伤后1-2周行手术治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24例ARDS的诊断与治疗的回顾总结与分析。结果:早期诊断24例,17例治愈,2例好转,1例死亡,晚期诊断4例全部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大大提
结合济-广高速某小净距隧道的实际修筑情况,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对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技术探讨,总结此类工程施工经验,以供今后设计、施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