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就像一座桥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c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融冰,春暖书市
  
  
  海峡两岸的“破冰之旅”自1989年10月上海举办的“海峡两岸图书展览”开始,出版交流就以各种形式陆续开展。每年在两岸举办的各种书展,就成了两岸文化交流最重要的盛会。
  台湾出版交流人士最常参与的大陆地区书展是每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图书订货会、4月中举行的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8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及在厦门和台北轮值举行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台湾地区则以每年农历新年前后的台北国际书展(TIBE)最能发挥两岸及国际交流的功能。联经出版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兼联合发行公司王承惠执行董事表示,1991年5月4日由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发行人刘国瑞与中图公司陈为江总经理在广州合办的“九一台湾图书展销会”,是早期台湾同业前往大陆展销台湾图书的最重要书展之一。而其个人首次参加大陆的书业活动则是2000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要是因为,大陆在2001年12月与台湾在2002年1月先后加入WTO后,大陆在图书出版市场的开放也提出时间表,尤其是逐渐开放允许外资(包括台资)进入的承诺,这也是王承惠总经理对大陆未来的图书市场产生兴趣、充满希望,因此他开始积极参与大陆书业的各种重要的活动。
  事实上,两岸每年大大小小的书展各有各的定位,像1月的图书订货会主要的参加者都是大陆民营出版公司;4月在各地轮流举办的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则是以促进各地产业为目的的书展,参展商多是当地的出版相关人员;8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则是大陆最具国际性的一个书展,书展的目的主要在促进版权买卖;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宗旨,则是以促进两岸图书交流为主,参展商可以直接在会场向台湾发行商下订台湾图书。
  对于这些性质各异的书展,王承惠总经理表示,对台湾的出版公司而言,书展的主要目的就是藉此机会认识更多的人,看看日后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因此该书展的性质对台湾出版商的参与意愿虽有影响但不是太大。大雁出版公司苏拾平董事长表示,8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最为重要,因为那个时候不仅可以遇到大陆出版社的朋友,还能遇到海外出版社的朋友,有时候大家错过了法兰克福和台北书展见面的机会,还有机会在北京博览会见面。而若是做发行的,大多参加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相较之下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因属地方书展,参展的台湾出版商也会相对比较少些。而除了台湾出版公司经常参加的几个书展,大陆地区也有些主题书展,像是动画书展之类,台湾出版相关公司会去那寻找代工的厂商。
  
  书展让两岸出版人齐聚一堂,拓宽彼此视野
  
  在出版和书号仍未开放的现实情况下,两岸的出版业者究竟在书展中学习到哪些东西,每年不辞辛苦的于特定的时日持续前去参与书展?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编辑张京涛表示,参加书展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一下全球图书选题情况,又因为台湾地区出版很发达,出版公司很多,选题数量也多,经常会有一些特别好的选题涌现,如果能把这些选题引进,对于大陆出版来说,将会是一个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社会效益的事情。因此,他认为书展对于两岸交流的帮助不小。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暨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诸葛蔚东也表示,参加国际书展能了解国际上最新的出版信息,有助于把握出版动向,从而引领国内的出版潮流,他更进一步表示,两岸的交流有时候并不局限在两岸的书展,在很多国际书展中也有很多的机会遇到两岸出版界的朋友,像自己就是在法兰克福书展认识台湾的作家李昂,以及三思堂的负责人,并在日后向三思堂买下部分图书的版权。四川一览杨嵘执行总监也认为参加两岸书展对其出版事业帮助非常大。他以自家公司的成长为例,公司在2004年成立之初,只有针对两、三家台湾出版机构提供出版服务,之后就是透过参加各种书展,让公司得以认识及结交到更多出版机构的朋友,截止2009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已发展到为台湾近40家出版公司提供出版服务,且每年经由该公司洽谈引进及输出的两岸图书版权交易合作也已近400项,显然透过书展的帮忙,确实让该公司的客户群迅速扩展开来。中信出版社版权部李英洪经理认为,除了寻找版权合作的机会以外,书展对于相互间的了解和加深印象比较重要,能够促进两岸出版人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通过彼此观察来了解未来各自区域内的市场发展趋势,拓宽出版人的视野。
  
  书展仍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化交流功能
  
  对两岸的出版相关从业人员来说书展中获得最大的益处,无疑是彼此的借鉴和学习机会。但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信出版部经理李英洪认为,两岸书展似乎显得越来越无足轻重,反而是书展的借鉴作用,比如1月的北京书展以及春节前后的台北书展。对此,苏拾平董事长认为,尽管随着两岸交流的日趋频繁,他自己目前也都是自行安排形成前来大陆,书展的功能的确已经不如过去的意义来得重大,但对于一些过去未曾接触过大陆出版市场的出版社而言,他认为书展则仍是最适合的管道。其表示,书展毕竟是一个B2B的交流场合,在里面可谈版权、看新书,和之前认识的朋友续前缘、结交新朋友等。许多记者会、演讲和研讨会也都会选在书展这段时间举办,是非常好的促进同业交流的机会。尽管网络通讯手段极为方便,但毕竟有些事还是要亲自见面了才容易擦出火花。王承惠也表示,书展是集中与各种不同类型客户交流的好机会,也能延伸出一些原本不认识的新客户。
  目前书展所展现的功能与相关活动的安排,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李英洪经理建议,最好有定期的主题讨论,比如两岸各自不同领域负责人对其业务的相互介绍,如资深编辑、发行销售主管、市场人员、出版人、营销人员,这些以岗位或者说是职位来确定讨论范围的交流相信对双方都是一个加深彼此了解的好渠道。苏拾平董事长则认为,书展中或许避免不了许多官方的拜会活动,但他认为由于台湾的出版社都是中小型出版社,这样的活动其实对实际的业务帮助不大。
  
  [附录]
  两岸交流五大书展
  1.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
  这是大陆每年最重要的一次出版业与发行业的活动,2006年1月台湾业者首次跨进此订货会大门,正式设展位招商。然而目前大陆书店采购台湾图书的比例很少,成效有限。该书展从2007年1月开始新增图书馆的采购会(简称馆采会),是值得台湾同业开发的机会。
  2.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4月)
  书市活动与北京订货会功能类似,但是具体订货成效,不如北京显著,主要因为书市还有同业交流与旅游的功能,被视为带动当地餐饮、饭店、旅游等相关行业成长,以及图书零售与图书馆采购的机会。自2002年福州书市起,台湾业者就开始设摊,之后每年都有参加。
  3.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8月)
  作为当今亚洲最大的国际书展,并以其品牌书展地位成功跻身于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国际书展。博览会中台湾地区与大陆的版权成交量连续多年排在首位。
  4.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9月)
  2005年7月下旬首度在厦门举办,由两岸共同策划主办,厦门和台北两地轮流举办,也是大陆目前唯一对大陆民众开放现场购买台湾图书的正式展览活动。
  5.台北国际书展(2月)
  于每年农历年前后在台北世贸中心举办,是一个面向国际的书展,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暖化,很多大陆的出版人士,也会选择在这段期间前往台湾参访。
其他文献
去年一个春日的早晨,段晓楣老师打电话给我,问我们社有没有兴趣做希拉里的书,她说这是一本关于儿童问题的书。  希拉里,儿童?当时,民主党之内,希拉里与奥巴马的总统提名竞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每一期的《时代》和《新闻周刊》都以大篇幅关注两人的一举一动,分析其“王牌”和劣势。从1993年成为第一夫人,到竞选纽约州参议员、竞选总统,希拉里在我的头脑里留下的印象都是非常强势的:强势的妻子、职业女性、女权主义者
期刊
说起关注网购,那就早了,记得2006年夏天,我办了张健身卡,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训练服,无意中在淘宝选中了心仪的一件,买回来穿上,嘿!感觉还真不错。从此,我的网购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大到手机,小到发卡,无不发挥“搜搜”主义——我正式加入了网购一族。  也许是编辑特有的一种敏感吧,那时候我就在想,网上开店这么便利,肯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他们会不会产生对开网店相关读物的需求呢?  不过,2006年的时候,
期刊
淘宝网上开店类图书(以下简称“淘宝图书”系列)是根据淘宝网上开店各个层面(包括网上开店的步骤及细节等技巧知识),而专门设计的一套丛书。其营销重点在于网络,图书出版后,连通淘宝网、当当、卓越、新浪、搜狐等多家知名网站,对套系中的重点图书,通过主题活动、视频访谈、邮件列表等形式告知读者,在读者中已取得不凡影响。    《淘宝网开店做赢家》  这本书的作者以自己经营的淘宝小店为例,为新手卖家提供了全方位
期刊
在台湾文坛,诗人痖弦的名气十分响亮,与余光中、郑愁予等名诗人不相上下。稀奇的是,尽管版本有别,他从头到尾其实只出过“一本诗集”。早从1965年即停笔至今,不论退休前的忙碌或退休后的清闲,他都未再写过一首诗。于是他渐渐成为台湾诗坛一则传奇──“痖弦”成为“一本诗集”的别名。  “痖弦”当然是笔名,却很有意思的像是“预言”或“寓言”。早在他写诗的上世纪50年代,似乎预知他后半生将是一把“瘖哑之弦”。 
期刊
选题的开创性、编辑超强的策划能力和认真工作态度、淘宝皇冠卖家故事的吸引力,是写就《淘宝创业英雄》的原动力。图书出版之后的最深感触是:每个年代都有各自的创业代表群体,《淘宝创业英雄》的主人公无疑是新千年的代表群体,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成功经历将不断鼓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  一直以来,对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推崇倍加,他的一些名言也让我印象深刻,牢记在心,比如:“后天很美好,但大多数创业
期刊
“小额创业”系列图书, 是台湾第一套针对青年创业的出版品系列。从企划的方向到内容的呈现,都有别于其他的商业杂志或丛书。小额创业开店指南是为了满足这批青年创业者的需求而设计的。而里面的排版和设计也大胆活泼,虽然是丛书,可以发现里面引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这都是小额创业开店指南的编辑团队实际走访每个成功案例,和创业者做深入的了解而获得的成果。“小额创业”系列图书, 到如今已经出版到第21本,在台湾,成了
期刊
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系列图书畅销全球,长居《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畅销书排行榜,截至目前,已发行1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突破2,900万册。从1999年4月起,《富爸爸穷爸爸》在美国出版,仅仅半年时间就创下销售100万册的佳绩。2000年3月,韩语版面市;2000年6月,登陆澳大利亚……一时间,世界各地的大小书店为紫色所覆盖。简体中文版于2000年9月面市后
期刊
谢其章是京城藏书发烧友中的佼佼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他的藏书史已有20多个年头。谢其章笑称自己不过是以微薄工资满足自己淘书乐趣的穷书生,仅有过偶尔两三回“掷千金求爱书”的豪举。在他所藏万多本图书中,出手最狠的是1944年出版的张爱玲散文集《流言》,以3000元人民币自旧书网竞价购得。没有惯常以为的藏书家家藏中让人乍舌的天价书籍,谢其章自有他的一套购书理念——“必须是自己寻觅很久的,品相又不能
期刊
牛年二月初九惊蛰日再贻黑芽    周梦蝶  1920年生。自军中退伍后,加入“蓝星诗社”,1959年起开始靠摆书摊维生,直至1980年才因胃病而结束营业。创作以诗为主,1952年开始发表诗作,擅于运用传统禅思融合西方超现实主义的精神。着有诗集《孤独国》、《十三朵白菊花》等。    ★之一  每一滴雨,都滴在它  本来想要滴的所在;  而每一朵花都开在  它本来想要开的枝头上。  谁说偶然与必然,突
期刊
我新居在台南运河边,凤凰木在冬天叶子落尽  只剩结疤的种子,在风中摇曳着静默的枝桠    对岸的公园有三棵大榕树,工程车正在整地  疏浚运河,所以人影幌动,树影不离    晨雾迷离,在河上漾起一层水烟,恰似童年梦境  旭日初露一道道的光束,从对岸高楼升起像黄金微温    黎明前与黎明后在河畔有不同的景色,我细细观察  首先麻雀吱吱喳喳来叫醒,接着白头翁踮在枝头探春    白鹭鸶贴着水面飞翔倒影成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