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容美”三步走,风姿绰绰我犹怜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273518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最有效的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基于学情,启发学生思维,课堂上学生及时反馈,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莫泊桑拜师》一文教学提问设计为例,针对小学语文课堂高学段提问的有效性,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设计 有效提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曾这样表述。日常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占绝大多数。好的问题,可朴实、可灵巧;可调节气氛,亦可激活思维,点燃创意,让学生的思维在打磨中得到发掘。《莫泊桑拜师》一课,明暗两线贯穿全文:明线即莫泊桑前后三次拜师的经历,体会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和福楼拜循循善诱的人物形象;暗线则是引导学生从中习得一些写作要领,同时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那么如何更好地设计问题,让提问更加有效?
  一、删繁就简,给问题来个瘦身大法
  杨九俊教授将解读文本形象地称之为“洗课”,庖丁解牛般知晓文本,才能成就一堂好课。其实课上的问题更需要“洗”,平时的公开课,为了赚足眼球往往在导入环节就花足工夫,但这样做是否有实效呢?
  翻看《莫泊桑拜师》一课的导入,有的教师一上来就问学生了解莫泊桑吗?还未等学生消化,又穷追不舍地追问学生:莫泊桑向谁拜师呢?对福楼拜你们又有什么了解呢?等等。教师的问题面面俱到,短短几分钟就将莫泊桑的资料、作品、写作特色,以及福楼拜的生平资料、故事的主要内容,甚至连莫泊桑拜师的原因都“灌”给了学生。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好好读过课文,却要一下子解决这么多的问题,是否在一开始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呢?教师设计得过多、过难,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言语实践,思维也是走马观花。笔者内心不由发出“不是这样”的呐喊,简单、质朴、平实才是语文课堂应有的样子。且看笔者的设计: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莫泊桑拜师》。大家了解莫泊桑吗?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莫泊桑向谁拜师?拜了几次?
  让问题大跳“瘦身操”,立足文本,设计简明,取舍之间足见“洗课”的重要性。这样的道理教师都懂,却唯有亲身实践才够深刻。
  二、有效整合,让问题更轻盈一些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否搜集处理信息,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隐含的写作方法,是问题设置是否有效的最大突破口。但文本涉及明暗两条线,涉及莫泊桑和福楼拜两个人物,设计问题总感到左右掣肘。这时候就需要有效整合问题,让提问变得巧妙。
  那如何兼顾两者,又不让学生对写作手法的理解浮于表面,这就需要重新深入文本:《莫泊桑拜师》的主角自然是莫泊桑,读莫泊桑,也是在读福楼拜;那么读福楼拜,不正是读莫泊桑吗?这样一来,众多问题自然变成了一个问题。故设计做了如下调整:
  【教学设计】
  1.第一次:自由轻声读2~5自然段,想一想福楼拜是怎样指导莫泊桑的?把相关语句画出来。(结合具体语句理解“肯吃苦、勤练习”)
  2.第二次:福楼拜第二次是怎样指导的?用心读第7自然段,从他的指导中你知道了什么?(关注内容,用心感受观察事物的方法:多角度、对比观察)
  这次指导与第一次指导有何不同?(角色朗读,体验福楼拜独特教学方法所蕴含的艺术性)
  3.第三次:默读第9自然段,如果你是莫泊桑,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贵坚持;结合例子理解: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笔者把目光聚焦三次指导,用一个大问题贯穿全文,兼顾明暗两线,且梳理了写作方法。这样的提问集中、简洁、灵便、轻巧,摆脱了课堂的“假热闹”,不再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牵制学生的思维,而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学生的思维在螺旋式递进上升中产生裂变,激发美感与创造力。这样有价值的提问才是真正有效的提问。
  三、言意兼得,使问题美得更有风情
  所谓言意兼得,就是既要让学生了解文本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思想、情感,又要领悟文本外在的言语形式,积累范式语言,形成运用组块。
  (一)得意,让语言文字有温度
  《莫泊桑拜师》第7自然段旨在让学生懂得观察的方法。很多教师都会强调这点,同时非常注重发掘人文因子,却在追寻“人文味”的途中错丢了“语文味”。例如,在这段的教学中,笔者一开始采用了马车框架图,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马车”结构图,然后进行交流反馈。
  结构图让学生一下就梳理出马车的七个关键词,且两两对比进行观察,将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有条理。但这样做会将文本语言切割成词块,离开语言环境进行空洞、抽象的教学,语文味丧失殆尽,得不偿失。且看修改后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莫泊桑照着老师说的做了,但一连3天还是没有收获,那福楼拜第二次是怎样指导的?请同学们用心读读第7自然段。
  生:有很多内容可以写。
  师:还有哪些内容可以写?
  生:富丽堂皇的马车,装饰简陋的马车……
  师:原来有这么多内容可以写,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同样是观察马车,莫泊桑觉得很单调,没什么好写的,福楼拜却觉得有很多内容可以写,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观察得更加细致。
  师: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你来说说。
  生:他不仅观察了富丽堂皇的马车,还观察到了装饰简陋的马车。
  师:是的,这是在写马车的外形。
  生:對。还有狂风暴雨中的马车和烈日炎炎下的马车,这是在写天气。
  师:看,天气也是不同的。还有哪些方面?
  生:……
  师:原来可以从外形、天气、道路、赶车人这些不同的角度观察马车。同学们观察得多么细致啊!仔细看看,还有什么发现?(手势)马车上坡,下坡,这是?   生:对比观察,还有烈日炎炎和狂风暴雨。
  师:你一下就发现了观察事物的第二个秘诀,真不错。我们平时要善观察,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
  笔者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学情,把大而难的问题分割成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问题,环环相扣,顺应思维由浅至深,虽然没有马车架构图直观,但学生由“观察到的很多内容中得出细致观察的结论,进而发现观察的方法”,由一个个问题逐渐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在不断推理与判断中悟出观察要从多角度对比观察,才是细致的观察。这样的问题设计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既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又与语言文字相结合,语文味也在一次次揣摩、捶打中慢慢浓郁起来。
  (二)得言,让语言文字更有深度
  福樓拜的第二次指导以系列问题作为推进,用独特的句式表达独特的意图,这自然是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揭开这一形式的秘密。在教学中,笔者巧设问题:“你们发现了吗?这次指导与第一次的指导有何不同?”待学生细细品读后笔者追问:“连续九问,你是学生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的答案精彩不迭,“我感觉让我恍然大悟,受到了不少启发,原来观察马车要观察得这么细致。”“我觉得福楼拜的方法很独特,很有艺术性。”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有学生说道:“我觉得福楼拜是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我很佩服他。”
  在反复朗读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形式,由形式探究回溯到内容解读,这样设疑,由言索意,再一次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解读,且更饱满、更透彻。这九问,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是语言文字的一种全新的排列方式,读来滔滔不绝,颇有气势;这九问,有着咄咄的气势,又藏着师者的苦心。言语形式本就是附着包裹于文本的具体内容之中,这样做到了言意兼得,让学生对《莫泊桑拜师》的内容、人物、写法都有了较通透的理解,且印象深刻、触类旁通。
  课堂提问需要更多有效的真问题去帮助学生,这不仅仅是从简单的加法到减法,更是对问题本身“灵”与“魂”的一次捶打。这样设疑,才能让学生对问题“我见犹怜”,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天地,实现课堂的真正对话,拾级而上、思维渐宽,在言语的实践中,在情智的落差间,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参考文献】
  [1]高佳.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反思[J].教育探索,2010(4).
  [2]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4).
  [3]栾德尚.让提问激活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例谈[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8(4).
其他文献
有些人吃的不少,为何总是生病?  现在我们不再为饿肚子而煩恼,却开始因为营养失衡而担忧了。比起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更容易使人患上各种慢性疾病,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所以,日常饮食吃得多是没用的,更重要的是吃得健康哦。  如何才能保证健康饮食呢?  根据营养学研究,人体每天需要各种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水、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所以,在保证主食的前提下,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补充五谷杂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吗?看看天上的云彩就能猜到一半。那种又大又厚又蓬松的云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说不定还伴有雷电呢。  雷暴雨是如何形成的呢?先来说说闪电吧。闪电是一种巨大的电火花,让我们开动脑筋,来制造一道闪电吧!  找一间黑暗的房间。在桌子上放一个烤盘,中间粘上一大块黏土。  在烤盘下垫一张又大又薄的塑料布,用力抓住黏土堆,在塑料布上摩擦烤盘。  关上灯,抓住黏
豆沙面包的妈妈:是个急性子。  豆沙面包的老爸:性格温和但有点儿粗心。  坐汽车时,很少有人会选择后排中间的位置,因为与其他座位相比,这个位置不够舒适。但研究表明,发生交通事故时,后座正中间的乘客相对较为安全。调查结果显示,车内后排乘客的安全系数要比前排乘客高出59%,而后排中間的位置比后排其他座位的安全系数更高一些。原因在于后座中间与车两侧的距离最远,当交通事故发生时,这个位置受到的强力碰撞和挤
【摘要】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学生在小学阶段,诵读小古文,不仅可以积累文言词汇和语言,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更能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意趣、情怀化作学生的精神血肉,滋养其生命,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小古文教学要符合小学中年段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熟读成诵;要适度理解,引导学生学思结合;要有效链接,发掘小古文有“趣”
【摘要】《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由教育部2016年制定,它参考和借鉴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编写体例,在教育思想、课程理念等方面,两者保持基本一致,同时也存在差异性。《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定位上更突出生活性,在目标达成上更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实施上更注重生活体验。前者的生活性、社会性功能更突出。   【关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语文课本应该成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主要载体。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阅读等几方面阐述了从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入手,使学生学会从文本中找问题,向文本提问题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关键词】课堂效率 阅读能力 有价值的问题 有效提问   新课标中提到,小学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
珊瑚市的海岸平直陡峭,蓝蓝的海水清澈深邃。  珊瑚市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一些超大型货轮、油轮和商船总喜欢停泊在这儿。每到周末,港口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一个周末的早晨,珊瑚市市长金熊带着儿子金鹏来到港口俱乐部吃早餐。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月前,国际行星命名委员会给金市长发来一封邮件,大意是他们在珊瑚市上空发现了一颗极为微小的小行星,希望金熊市长能为这颗小行星命名。  想个什么样的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是指学生研究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实践应用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完善认知的探索过程,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思维过程,感受数学现实意义的实践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仅获取知识的结果,更要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数学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 经历 过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是指学生研究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摘要:脑科学家发现左脑和右脑分别有着不同的认知模式。听力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及其依赖于对音乐、语境、动作和形象思维的运用。2016年四级改革后,取消了原来的听词填空项目,而增加了语速较快的新闻听力,同时,长对话和听力篇章的篇幅都有所增长。这三种听力类型都更加强调对整体语篇和读者态度语气的把握,而不同于以前对词义和语法结构的强调。本研究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听力时所使用的认知策略,更好地指导听力教学。
【摘要】“深度学习”原先是计算机领域提出的一种理论,之后又被应用到基础教育领域。“深度学习”具体到数学学科,是指一种具有较高学习深度的数学学习,体现在学习内涵与本质上的“深”和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深”。“深度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教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学的深度。  【关键词】深度教学 解读教材 深入学生世界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应提升,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