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高职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及其培养对策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ngda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心理素质是人在从事职业活动中起作用的心理品质,是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在特殊职业领域内的应用和体现[1],是从业活动必备的心理因素的总和[2]。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生理条件基础上,受护士职业角色化环境影响(教育、实践和适应环境),逐渐内化成的适应护理职业的比较稳定的、衍生的、效能的综合心理品质,是护士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护生以未来护理类职业为导向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减少职业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发生、降低离职率及降低非本专业对口就业率至关重要。笔者在应用《护理人员心理素质量表(MQIN)》对长沙某医卫类高职学校护理专业在校学生进行施测后,经数据分析,发现一些特点可用于指导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
  一、在校高职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影响因素
  在校高职护生年龄一般在17~20岁之间,处于认知、情感、行为成长的关键期。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包括不同的成长背景在职业心理素质的构成与倾向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有必要对他们的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做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对策,方能在高职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上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MQIN统计结果表明:①不同年级的在校高职护生在职业道德和稳定情绪层面上存在差异,一年级的学生好于二年级;②男生与女生相比,男生在调控力、果断力、自我意识层面上优于女生,而在职业道德、善良爱心、自律性层面上,女生优于男生;③亲人朋友中有人支持其从事护理专业的护生在自我意识、观察力、职业道德、善良爱心、身心协调、自律性、人际交往乃至整体职业心理素质层面均优于没有亲人朋友支持的护生,但从调查结果看在校高职护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均有来自亲人朋友对其专业的支持,没有支持者占少数,仅占全部参与调查对象的3.3%;④曾在医院见习或实习的经历对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的影响没有预期的明显,仅在果断力层面上有差异,有过见习或实习经历的护生优于没有该经历的护生。
  二、基于差异提出的培养策略
  首先,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应贯穿高职护生整个在校过程。大部分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往往将学生品格培养类公共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则着重安排专业课。我们认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性的影响方可帮助其完成内化。可借鉴心理健康等公共课引入团体训练的形式[3],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提升自我意识,同时亦可在二年级的专业课课堂教育中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帮助护生在学习、生活中内化提升。
  其次,以往对护生的教育培养的模式通常是基于女护生的素质特点而提出来的,而男护生近年来招生人数持续增多,因此,学校教育应思考并探索对男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方式,例如,引导男护生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灌输正确的价值观,着重男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等。
  再次,来自城市的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优于来自农村及县镇的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水平的现状与我们过去对生源的认知有差异,需要调整。以往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教师们常感受到来自小地方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好[4]、更勤奋、吃苦耐劳且敬业奉献。但从研究中发现,现在的护生群体中,来自小地方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护生不但没有比来自城市的护生表现得优秀,反而与来自城市的护生相比存在某些需給予更多关注的方面,亟需针对性的帮助,比如,帮助其提升自我意识,学会调控情绪的能力以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护生若拥有较好的社会支持,对其专业的接纳、认同及个人心理品质保持较高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缺少社会支持的护生来说,学校需要承担起对该部分学生的有效社会支持的职责。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及早发现需求,并能够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连接,从而给予学生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缺陷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5.
  [2]张大均,余 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2):1-7.
  [3]赖 青,李 赢,方 敏.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388-1390.
  [4]邹利霞.家庭环境对护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80.
  (作者单位: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心理教研室)
其他文献
课时一 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n(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胡友峰,1977年3月出生,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获得艾艺学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现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美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康德美学、文学与媒介关系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学项目10项。
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大量出现,使农民阶层结构发生变化,利益格局处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之中。农业人口不同构成群体的利益需求多元化的出现,要求有规范的、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但目前我国利益表达机制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约,仍不健全,农业人口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事件时有发生。农业人口通过越级上访、暴力对抗、极端自虐等非制度化的形式来寻求政治参与,表达自己利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影响了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此,应采取积极措施,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完善、政治文化凝炼等多方面入手,减少农
要将二次三项式3x^2+17x+10分解因式,用我们学过的提公因式法,用公式法,都不灵了,怎么办?只有寻找一种新的办法,来解决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
摘 要:近年来,网络科技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变成中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对于高中电子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就基于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电子信息技术;目标导向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很多高中学校逐渐将信息技术课程列为重要课程,但是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