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手术两百年》作为一部全景展现人与疾病抗争历史的科学纪录片,突破了以往医疗纪录片专业医疗学科内容呈现不足、叙事手法单一的局限性,同时实现了科普价值、传播价值、生活价值等作为纪录片的创作价值,为缓和现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作出了贡献,是中国医学纪录片的一次成功探索。
关键词:医学纪录片;价值;医患关系;医学科普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9-00-04
2019年6月,由陈子隽导演的医疗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在CCTV-9播出,该片除了在医学专业领域引起了热议之外,在豆瓣也获得了9.4分的高分,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了1.4亿。学习强国APP对此开设了专题进行首页推荐,这也是其首次推荐的科学纪录片。作为一部题材不算大众的科学纪录片,这些成绩实属不易。
1 局限突破
近年来,我国医患、医媒的关系空前紧张,“医闹”事件层出不穷,部分媒体的恶意曲解或者片面报道使得我国医生形象受损,[1]医生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在此背景下,为了重塑医生形象,搭建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我国开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疗纪录片,如《生门》《人间世》等,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然而我国的医疗纪录片在内容创作上存在局限性,彭宇婷在《中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创作策略研究》中提出,“我国现有医疗题材纪录片中具有社会人文意义的作品创作较多,反之对具有前瞻性的医疗科学科普较少,专业医疗学科内容呈现不足。同时叙事模式比较保守,叙事技巧与视听修辭单一化也降低了纪录片的可看性”。[3]而《手术两百年》突破了以往纪录片的局限性,实现了医疗纪录片的成功探索。[4]
1.1 聚焦于外科发展史,专业度高
纵观我国以往的医疗题材的纪录片,更多是集中体现疾病背后的人文故事,对医学本身的专业知识的科普处于浅尝辄止的阶段。而《手术两百年》则突破了这一局限性,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并追溯了疾病背后的形成原因,全面讲解了复杂的人体结构与机能。它毫不避讳地把人体“剖开”展现给观众,展现了医学的艰难前行和不断求索,具有专业性和前瞻性。
作为一部科学纪录片,其目的是完成科学传播,因此内容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手术两百年》的制作历时5年,联络、采访了美国李拉海博物馆等27家国内外博物馆和北京协和医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等37家国内外知名医院,在12个国家拍摄,采访了显微神经外科之父马哈茂德·加奇·亚萨基尔、诺贝尔获得者迈克尔·毕晓普等50余位全球顶级专家,邀请了3位中国院士作为学术顾问指导和出镜,[5]保证了医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在内容上,总导演陈子隽邀请了长期致力于医学科普的李清晨医生撰写文字底稿,在纵向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逻辑。[6]
为了将科学部分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拉近观众与科学的距离,《手术两百年》尽量做到近距离拍摄实景手术,在为观众展现真实的人体内部的同时运用三维动画技术,突破了影像表达的现实时空局限,使得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在《生死“器”约》中,制作组就运用了三维动画模拟免疫系统反抗和杀死外来细胞的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现了移植手术排异过程的艰难。
1.2 采用非线性叙事——现实和历史的回环结构,叙事技巧多元化[7]
我国以往的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模式大多比较保守,几乎都采用平行叙事结构,每一集都是单独的故事,集与集之间的内容讲述没有交叉,大多都以时间顺序讲述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故事。虽然通过情节冲突和矛盾化解增加了可看性,[8]但是叙事手法单一,很有可能使观众产生麻木感。而《手术两百年》则采用了非线性叙事,使得集与集之间层层深入、相互联系。
纪录片既要进行医学科普,又要讲述外科手术两百年的发展历史,为了不使内容显得松散,制作组采用了历史和现实回环呼应的结构。首先由国内一台手术案例为出发点,然后追溯其历史,并在其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找到当时的亲历者、受益者、后代或相关的医学院和博物馆进行现实拍摄,并与国内相对应的现代手术案例相呼应。导演陈子隽在手记中说,这种结构可以在历史故事丰富的时候适当压缩显示故事,在历史故事线索单薄的时候用现实故事填补,保证整体的故事节奏,使得画面始终呈现出一种相对饱满和丰富的状态。
《手术两百年》在历史内容的叙事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在《打开心脏》和《生死“器”约》中,穿插了大量实证音像资料,配合解说词,展现了真实的历史内容。[9]对于一些没有音像的内容,纪录片中则采用了合理搬演,使得情景再现。如拍摄英国伦敦19世纪老博物馆中的舞台表演,真实再现了在无麻醉时代截肢手术的痛苦。在《打开心脏》中,由演员扮演的福斯曼医生为了找到另一种心脏手术方式,他切开了自己的静脉,在x射线的指引下将导尿管推入心脏的位置。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使观众为医学先驱的勇敢开拓感到震撼。同时为了增强真实性,《手术两百年》非常追求实景拍摄,摄制组下了很大的功夫尽量找到历史亲历者,如《生死“器”约》中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体外循环机”进行心脏手术的受益者。为了证明人类最早的开颅手术和腹部缝合雏形,导演组在博物馆拍摄了头骨,并实地找来了一具1500年前的干尸。
2 价值实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矛盾的凸显,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催化下,医患关系愈发僵化,近年来恶性伤医事件不断增多。[10]暴力伤医事件对我国医学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调查显示,所有医院都表示暴力伤医事件对医院有影响,因为其严重威胁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导致医疗执业环境恶化,干扰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对医务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调查显示,28.4%的医务人员会倾向于选择自我保护性诊疗方式给病人诊疗,20.7%的医务人员有过放弃从医的念头,19.1%的医务人员表示计划转行,11.7%的医务人员表示在诊疗时对患方会心存戒备,还有15.9%的医生人员表示“坚决不同意子女从医或学医”。[11]这些影响必然会造成医院秩序被破坏以及医生人才流失。 格里尔逊曾对纪录电影提出三大原则:“第一,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纪录电影要肩负社会责任,实施公众教育。第二,纪录电影要处理现实题材。第三,纪录电影应该是诗意的。”[12]其中第一点就是纪录片的创作价值。纪录片应该是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武器。[13]《手术两百年》作为一部医疗题材的纪录片,充分承担了社会责任,实现了科普价值、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
2.1 科普价值:拉近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距离
医学知识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大众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正是因為医学知识的不对等,人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也难以相信医生,所以患者对医生产生误解,严重时便会激化医患矛盾。《手术两百年》通过对外科手术历史的叙述,向大众深入科普了医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为医患搭建了理解的桥梁。正如制片人池建新所说,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疾病、医学和生命。
学会接纳疾病和死亡是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14]癌症作为重病之王,至今医生仍然对其力不从心,而人的一生不可避免要面对死亡,这或许会使人感到绝望,但是也可以学着接纳。[15]正如解说词中所说:“癌症作为每个身体中都带有的基因,虽然用尽方法想去消灭他,却在一次次绝望中学会与生命和解。”郎景和院士在片中说:“所谓的终极关怀就是四个字,生与死,苦与痛,这并不意味着医学不发展,医生不努力,而是在衰老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有尊严地离开,平静地接受生命的终结,这就是临终关怀的价值。”但是很多时候患者因为医疗知识的欠缺以及对医生的不信任,始终无法平静地接受死亡。纪录片中通过讲述协和医院对晚期癌症患者骆红进行舒缓医疗的故事,展现了医学的终极关怀,使观众能够静下心来思考生命。
2.2 传播价值:重塑医者形象,使观众敬畏医学
近年来,由于个别医生的医德缺失和部分媒体的恶意曲解或者片面报道,医生形象受到抹黑,网络的匿名性也使有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16]这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17]《手术两百年》通过叙述外科科学发展史,展现了医学先驱们勇敢开拓、以医学守护生死之门的精神,引起观众共鸣,重塑了医者形象,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走上医学之路。
郎景和院士在纪录片中说:“医学实际是人类善良情感的一种表达。”追溯到人类早期的荒蛮时代,人们出于本能,救助被野兽袭击或者遭受自然灾害的同伴,这是最原始的医学救助。[18]从古至今的医学先驱们都是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勇敢开拓,不断求索,在过程中也许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从解剖人体到心脏外科之父的活体交叉循环技术,再到外科手术史上的每个重要节点,“医生要与陈旧的观念对抗,也要与匮乏的想象力作战,在无数的障碍、挫折与失败面前,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坚持”。正是因为一代代医学人不畏艰难险阻的不懈斗争,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医学成就。
比起《人世间》等医疗题材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情感表达要冷静、克制得多。它将每一台标准手术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无影灯下,医生高度专注地进行手术,冰冷的手术台上承载的是鲜活的生命,柳叶刀的刀锋是医者的良善。
2.3 社会价值:传承医学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外科医学发展史上,除了医学先驱的不断求索,也有普通人的无私奉献。[19]现代解剖学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自愿捐献遗体的普通人。在《理性之光》中,拍摄了一段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解剖剧院的画面,一圈一圈的圆形台阶螺旋而上围绕着正中的解剖台,早期的医学生在台阶上手持烛台,排着队走到解剖台观察尸体,现场会有乐队演奏安魂曲,表达对逝者亡灵的抚慰。时光流转,在今天的协和医院,每年的第一节大学基础解剖课上,在拿起手术刀之前,全体师生都要向遗体鞠躬致敬,把遗体称为“大体老师”,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他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医学进步的阶梯的感激之情。人体器官移植对接受捐献、成功移植器官的人来说是重获新生,对不幸离世的器官捐献者来说,是生命在陌生人身上的另一种延续,器官移植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手术。
然而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一直都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在固有传统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相关知识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20]愿意捐献的人还在少数,世界的器官捐献都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手术两百年》通过对移植过程的展现,使观众见证了一个个生命重新变得鲜活,继而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认识。虽然纪录片没有任何鼓动或宣教,但是会让人自发地想投入移植或捐献事业。正如国际移植协会前任主席弗朗西斯·德尔默尼科所说:“我们知善恶,我们懂得行善举帮助他人,这是人性隐藏在心中的天性。移植手术挖掘了人们隐藏的天性,使得这份善意得以展现。”
3 结语
在医学这片仍有黑洞深渊的未知领域,医者正手持提灯,不断带来光明。医疗题材纪录片强大的科普功能和社会人文价值使其在医患矛盾激化的今天发挥着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21]如今除了需要更多实现自身内容突破与创新的优质纪录片外,还需要大众媒体的有效传播,真正在医患之间架构起相互理解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徐俊青.后真相时代下高校学生对反转新闻态度和行为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8(31):135-136.
[2] 尤旖芸.传播学视角下的我国禁毒类公益广告[J].新闻知识,2019(03):69-71.
[3] 彭宇婷.中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创作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 熊瑛,黄同予,刘倩,王倩,陈泽郡.受众视角下的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J].艺术评鉴,2019(17):163-164.
[5] 鄂璠.《手术两百年》:手拿提灯,认识自己[J].小康,2019(21):46-50.
[6] 朱可璇.真人秀电视节目公益元素运用分析——以《白钟元的小巷餐厅》为例[J].戏剧之家,2019(30):107-108. [7] 陈子隽.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创作经验探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03):54-56.
[8] 万丽唯,阮立.颠覆性的满足:爱情类网络自制剧的受众研究[J].新闻知识,2018(08):42-45.
[9] 阮立.新闻、数字公民与数据监控[J].东南传播,2018(08):75-77.
[10] 杨思怡.从大众传播角度分析标题党现象[J].大众文艺,2019(15):194-195.
[11] 王玲玲,王晨,曹艳林,赵越,程宇涛,郑莉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趋势、不良影响分析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4,18(03):4-6.
[12] 阮立,朱利安·华勒斯,沈国芳.现代把关人理论的模式化——个体、算法和平台在数字新闻传播领域的崛起[J].当代传播,2018(02):86-91.
[13] 王莹.国际传播背景下美国华语电视节目研究[J].戏剧之家,2019(16):89-90.
[14] 李明书.“戏精”與“杠精”的诞生背后的社会心理思考[J].戏剧之家,2019(26):210-211.
[15] 尤旖芸.传播学视阈下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在慢综艺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9(14):178-179.
[16] 刘昕瑶.匿名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社交活动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15):255-256.
[17] 阮立.“塔西佗陷阱”中舆论公信力来源与危机[J].今传媒,2018,26(08):34-36.
[18] 齐维薇.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J].戏剧之家,2019(26):90-91.
[19] 尤旖芸.基于受众角度探究国产电影的发展方向——以《我不是药神》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57-58.
[20] 王黎,张晓萍.我国公民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3):968-971.
[21] 古晓磊.国产老牌综艺节目的困境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9(17):167-168.
作者简介:赵雨萱(2000—),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指导老师:阮立
关键词:医学纪录片;价值;医患关系;医学科普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9-00-04
2019年6月,由陈子隽导演的医疗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在CCTV-9播出,该片除了在医学专业领域引起了热议之外,在豆瓣也获得了9.4分的高分,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了1.4亿。学习强国APP对此开设了专题进行首页推荐,这也是其首次推荐的科学纪录片。作为一部题材不算大众的科学纪录片,这些成绩实属不易。
1 局限突破
近年来,我国医患、医媒的关系空前紧张,“医闹”事件层出不穷,部分媒体的恶意曲解或者片面报道使得我国医生形象受损,[1]医生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在此背景下,为了重塑医生形象,搭建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我国开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疗纪录片,如《生门》《人间世》等,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然而我国的医疗纪录片在内容创作上存在局限性,彭宇婷在《中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创作策略研究》中提出,“我国现有医疗题材纪录片中具有社会人文意义的作品创作较多,反之对具有前瞻性的医疗科学科普较少,专业医疗学科内容呈现不足。同时叙事模式比较保守,叙事技巧与视听修辭单一化也降低了纪录片的可看性”。[3]而《手术两百年》突破了以往纪录片的局限性,实现了医疗纪录片的成功探索。[4]
1.1 聚焦于外科发展史,专业度高
纵观我国以往的医疗题材的纪录片,更多是集中体现疾病背后的人文故事,对医学本身的专业知识的科普处于浅尝辄止的阶段。而《手术两百年》则突破了这一局限性,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并追溯了疾病背后的形成原因,全面讲解了复杂的人体结构与机能。它毫不避讳地把人体“剖开”展现给观众,展现了医学的艰难前行和不断求索,具有专业性和前瞻性。
作为一部科学纪录片,其目的是完成科学传播,因此内容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手术两百年》的制作历时5年,联络、采访了美国李拉海博物馆等27家国内外博物馆和北京协和医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等37家国内外知名医院,在12个国家拍摄,采访了显微神经外科之父马哈茂德·加奇·亚萨基尔、诺贝尔获得者迈克尔·毕晓普等50余位全球顶级专家,邀请了3位中国院士作为学术顾问指导和出镜,[5]保证了医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在内容上,总导演陈子隽邀请了长期致力于医学科普的李清晨医生撰写文字底稿,在纵向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逻辑。[6]
为了将科学部分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拉近观众与科学的距离,《手术两百年》尽量做到近距离拍摄实景手术,在为观众展现真实的人体内部的同时运用三维动画技术,突破了影像表达的现实时空局限,使得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在《生死“器”约》中,制作组就运用了三维动画模拟免疫系统反抗和杀死外来细胞的过程,更加直观地展现了移植手术排异过程的艰难。
1.2 采用非线性叙事——现实和历史的回环结构,叙事技巧多元化[7]
我国以往的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模式大多比较保守,几乎都采用平行叙事结构,每一集都是单独的故事,集与集之间的内容讲述没有交叉,大多都以时间顺序讲述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故事。虽然通过情节冲突和矛盾化解增加了可看性,[8]但是叙事手法单一,很有可能使观众产生麻木感。而《手术两百年》则采用了非线性叙事,使得集与集之间层层深入、相互联系。
纪录片既要进行医学科普,又要讲述外科手术两百年的发展历史,为了不使内容显得松散,制作组采用了历史和现实回环呼应的结构。首先由国内一台手术案例为出发点,然后追溯其历史,并在其发展史上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找到当时的亲历者、受益者、后代或相关的医学院和博物馆进行现实拍摄,并与国内相对应的现代手术案例相呼应。导演陈子隽在手记中说,这种结构可以在历史故事丰富的时候适当压缩显示故事,在历史故事线索单薄的时候用现实故事填补,保证整体的故事节奏,使得画面始终呈现出一种相对饱满和丰富的状态。
《手术两百年》在历史内容的叙事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在《打开心脏》和《生死“器”约》中,穿插了大量实证音像资料,配合解说词,展现了真实的历史内容。[9]对于一些没有音像的内容,纪录片中则采用了合理搬演,使得情景再现。如拍摄英国伦敦19世纪老博物馆中的舞台表演,真实再现了在无麻醉时代截肢手术的痛苦。在《打开心脏》中,由演员扮演的福斯曼医生为了找到另一种心脏手术方式,他切开了自己的静脉,在x射线的指引下将导尿管推入心脏的位置。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使观众为医学先驱的勇敢开拓感到震撼。同时为了增强真实性,《手术两百年》非常追求实景拍摄,摄制组下了很大的功夫尽量找到历史亲历者,如《生死“器”约》中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体外循环机”进行心脏手术的受益者。为了证明人类最早的开颅手术和腹部缝合雏形,导演组在博物馆拍摄了头骨,并实地找来了一具1500年前的干尸。
2 价值实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矛盾的凸显,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催化下,医患关系愈发僵化,近年来恶性伤医事件不断增多。[10]暴力伤医事件对我国医学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调查显示,所有医院都表示暴力伤医事件对医院有影响,因为其严重威胁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导致医疗执业环境恶化,干扰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对医务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调查显示,28.4%的医务人员会倾向于选择自我保护性诊疗方式给病人诊疗,20.7%的医务人员有过放弃从医的念头,19.1%的医务人员表示计划转行,11.7%的医务人员表示在诊疗时对患方会心存戒备,还有15.9%的医生人员表示“坚决不同意子女从医或学医”。[11]这些影响必然会造成医院秩序被破坏以及医生人才流失。 格里尔逊曾对纪录电影提出三大原则:“第一,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纪录电影要肩负社会责任,实施公众教育。第二,纪录电影要处理现实题材。第三,纪录电影应该是诗意的。”[12]其中第一点就是纪录片的创作价值。纪录片应该是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甚至是一种武器。[13]《手术两百年》作为一部医疗题材的纪录片,充分承担了社会责任,实现了科普价值、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
2.1 科普价值:拉近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距离
医学知识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大众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正是因為医学知识的不对等,人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也难以相信医生,所以患者对医生产生误解,严重时便会激化医患矛盾。《手术两百年》通过对外科手术历史的叙述,向大众深入科普了医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为医患搭建了理解的桥梁。正如制片人池建新所说,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看待疾病、医学和生命。
学会接纳疾病和死亡是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14]癌症作为重病之王,至今医生仍然对其力不从心,而人的一生不可避免要面对死亡,这或许会使人感到绝望,但是也可以学着接纳。[15]正如解说词中所说:“癌症作为每个身体中都带有的基因,虽然用尽方法想去消灭他,却在一次次绝望中学会与生命和解。”郎景和院士在片中说:“所谓的终极关怀就是四个字,生与死,苦与痛,这并不意味着医学不发展,医生不努力,而是在衰老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有尊严地离开,平静地接受生命的终结,这就是临终关怀的价值。”但是很多时候患者因为医疗知识的欠缺以及对医生的不信任,始终无法平静地接受死亡。纪录片中通过讲述协和医院对晚期癌症患者骆红进行舒缓医疗的故事,展现了医学的终极关怀,使观众能够静下心来思考生命。
2.2 传播价值:重塑医者形象,使观众敬畏医学
近年来,由于个别医生的医德缺失和部分媒体的恶意曲解或者片面报道,医生形象受到抹黑,网络的匿名性也使有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机,[16]这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17]《手术两百年》通过叙述外科科学发展史,展现了医学先驱们勇敢开拓、以医学守护生死之门的精神,引起观众共鸣,重塑了医者形象,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走上医学之路。
郎景和院士在纪录片中说:“医学实际是人类善良情感的一种表达。”追溯到人类早期的荒蛮时代,人们出于本能,救助被野兽袭击或者遭受自然灾害的同伴,这是最原始的医学救助。[18]从古至今的医学先驱们都是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勇敢开拓,不断求索,在过程中也许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从解剖人体到心脏外科之父的活体交叉循环技术,再到外科手术史上的每个重要节点,“医生要与陈旧的观念对抗,也要与匮乏的想象力作战,在无数的障碍、挫折与失败面前,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坚持”。正是因为一代代医学人不畏艰难险阻的不懈斗争,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医学成就。
比起《人世间》等医疗题材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情感表达要冷静、克制得多。它将每一台标准手术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无影灯下,医生高度专注地进行手术,冰冷的手术台上承载的是鲜活的生命,柳叶刀的刀锋是医者的良善。
2.3 社会价值:传承医学精神和奉献精神
在外科医学发展史上,除了医学先驱的不断求索,也有普通人的无私奉献。[19]现代解剖学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自愿捐献遗体的普通人。在《理性之光》中,拍摄了一段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解剖剧院的画面,一圈一圈的圆形台阶螺旋而上围绕着正中的解剖台,早期的医学生在台阶上手持烛台,排着队走到解剖台观察尸体,现场会有乐队演奏安魂曲,表达对逝者亡灵的抚慰。时光流转,在今天的协和医院,每年的第一节大学基础解剖课上,在拿起手术刀之前,全体师生都要向遗体鞠躬致敬,把遗体称为“大体老师”,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他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医学进步的阶梯的感激之情。人体器官移植对接受捐献、成功移植器官的人来说是重获新生,对不幸离世的器官捐献者来说,是生命在陌生人身上的另一种延续,器官移植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手术。
然而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一直都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在固有传统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相关知识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20]愿意捐献的人还在少数,世界的器官捐献都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手术两百年》通过对移植过程的展现,使观众见证了一个个生命重新变得鲜活,继而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认识。虽然纪录片没有任何鼓动或宣教,但是会让人自发地想投入移植或捐献事业。正如国际移植协会前任主席弗朗西斯·德尔默尼科所说:“我们知善恶,我们懂得行善举帮助他人,这是人性隐藏在心中的天性。移植手术挖掘了人们隐藏的天性,使得这份善意得以展现。”
3 结语
在医学这片仍有黑洞深渊的未知领域,医者正手持提灯,不断带来光明。医疗题材纪录片强大的科普功能和社会人文价值使其在医患矛盾激化的今天发挥着强大的价值导向作用。[21]如今除了需要更多实现自身内容突破与创新的优质纪录片外,还需要大众媒体的有效传播,真正在医患之间架构起相互理解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徐俊青.后真相时代下高校学生对反转新闻态度和行为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8(31):135-136.
[2] 尤旖芸.传播学视角下的我国禁毒类公益广告[J].新闻知识,2019(03):69-71.
[3] 彭宇婷.中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创作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 熊瑛,黄同予,刘倩,王倩,陈泽郡.受众视角下的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J].艺术评鉴,2019(17):163-164.
[5] 鄂璠.《手术两百年》:手拿提灯,认识自己[J].小康,2019(21):46-50.
[6] 朱可璇.真人秀电视节目公益元素运用分析——以《白钟元的小巷餐厅》为例[J].戏剧之家,2019(30):107-108. [7] 陈子隽.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创作经验探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03):54-56.
[8] 万丽唯,阮立.颠覆性的满足:爱情类网络自制剧的受众研究[J].新闻知识,2018(08):42-45.
[9] 阮立.新闻、数字公民与数据监控[J].东南传播,2018(08):75-77.
[10] 杨思怡.从大众传播角度分析标题党现象[J].大众文艺,2019(15):194-195.
[11] 王玲玲,王晨,曹艳林,赵越,程宇涛,郑莉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趋势、不良影响分析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4,18(03):4-6.
[12] 阮立,朱利安·华勒斯,沈国芳.现代把关人理论的模式化——个体、算法和平台在数字新闻传播领域的崛起[J].当代传播,2018(02):86-91.
[13] 王莹.国际传播背景下美国华语电视节目研究[J].戏剧之家,2019(16):89-90.
[14] 李明书.“戏精”與“杠精”的诞生背后的社会心理思考[J].戏剧之家,2019(26):210-211.
[15] 尤旖芸.传播学视阈下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在慢综艺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9(14):178-179.
[16] 刘昕瑶.匿名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社交活动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15):255-256.
[17] 阮立.“塔西佗陷阱”中舆论公信力来源与危机[J].今传媒,2018,26(08):34-36.
[18] 齐维薇.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J].戏剧之家,2019(26):90-91.
[19] 尤旖芸.基于受众角度探究国产电影的发展方向——以《我不是药神》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57-58.
[20] 王黎,张晓萍.我国公民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3):968-971.
[21] 古晓磊.国产老牌综艺节目的困境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9(17):167-168.
作者简介:赵雨萱(2000—),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指导老师: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