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培养的四种能力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标、新理念要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贯彻,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迁移、创新、实践与合作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和前提
  
  新课标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理念,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激趣、设疑、讨论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统筹方法》时,先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接着让学生依照课文所述的三种办法,自己动手画示意图,由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演示,然后组织讨论。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举出生活中统筹方法的运用实例,并附以图表加以说明。这样,通过导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绘示意图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他们掌握了图表说明的方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迁移能力是保障和提高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运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为此,语文教师应自觉运用迁移规律指导教学,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的纵向迁移。以课文为范例,在读写指导中举一反三,以读带写,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就语言基础知识而言,它分散于课文注释、练习及课后附录,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归类和梳理,形成系统清楚、层次清晰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把日常学到的零散知识随时与语言知识网络连接起来,为学习搭起认知迁移的“脚手架”。
  
  三、创新能力是关键和核心
  
  教师可通过开放题、话题作文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以“好风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就可借助联想,化实为虚:可写当今社会的新风尚,如《公交车上的好风气》;也可写生活实际中的坏风气,如《“3·15”风一刮而过》;还可逆向思维,如写《见“风”使舵未尝不可》等。利用开放题和话题作文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实践与合作能力是催化剂
  
  学习是一种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不少间接经验,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直接经验。比如在进行“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中,可将全班同学分为“剧之林”“姚之韵”“戏之魂”“曲之萃”四个小组,课下分头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然后分别以“戏曲知识竞赛”“唱唱我们的地方戏姚剧”“探究戏曲走向衰落之原因以及如何走出困境、走向兴盛”“听段地方戏判断剧种并抒写听后感受”四个板块,在课堂上进行会演展示。通过这一活动,既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责 编晓月)
其他文献
【正】 尝借魏连科先生所编《汉书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以检《汉书》,发现十数处有误,兹予订正。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卷数与页码随引文标出。括号中数字,前为卷
近日,南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在南阳油田隆重召开。来自南阳市教育局、油田教育中心、南阳各县市教育局的15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期刊
日本三洋化学工业公司在本月开始销售一种新的快速固定的土壤稳定剂,它可以有效地用于防止水渗透或者地下水流出的建筑工地。土壤稳定剂以水玻璃(硅酸钠)为基料,加上水泥以及
期刊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在巴黎会见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时表示,发展农村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淇县以诵读中国伦理道德方面的经典名著为载体,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该县通过文艺演出、新闻宣传等多种方式,在社会、
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其本质是师生共同解读文本中的语育文字及其运用。而教学效果往往跟解读文本的方法及程度有关。具体地说,外在的客观的语言文字只有在阅读中同人的主观意识相碰撞,才能产生鲜活的思想感情。因此,不重视阅读的语文课堂必将是一潭死水。只有牢牢地抓住阅读这个最关键的环节,才能真正牵住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一、阅读的作用和意义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据说巴金先生十二三岁就能背诵《
期刊
晚自习上课前到教室转转,这是我当班主任多年来养成的习惯.那天,我带上办公室的门正准备去教室,忽见班长一溜烟儿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老师,不好了,王艳芳和王珍珍在班
"一朵自然怒放的花胜过一千种对它有关的描述."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这句话却引起我无数的幻觉:诸如春天的一朵鲜花,微笑的一张脸庞,可爱的一个孩子……但更多的,使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