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作业”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m3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作业,英文是homework,字面意思是说,这部分的“功课”要在“家庭”中完成。而这里我有角度不同的另一个建议——以“家庭”为“作业”。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家不只是完成学校做不完、拿回来继续做作业的地方,家长也不只是学生作业完成过程的监督者、老师的辅助者,“家庭”应该成为一类有机的、重要的学习、研究内容。也就是说,我建议将家庭作为学生作业(学习)的对象,而不只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场所。
  之所以提出以“家庭”为“作业”,是因为尽管大家都认为家庭之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而关键的影响。但在很多孩子的眼中,就像李宗盛《新写的旧歌》里唱的那样“天下父(母)亲多数都平凡得可以,也许你就会舍不得再追根究底”。家庭成员之间的“熟视”,常形成另一种“无睹”,一种因亲子或血缘关系“障目”而缺乏更多角度的深入理解的“陌生”。
  家庭教育,不仅是在家庭中父母或長辈因抚养和陪伴而对孩子们给予的教导和帮助,也包括孩子们自身对家庭和人生源流的体认,并由此推及与父母、家人的讨论,对“生我养我的”人们的认识、理解也许可以更深一层、更进一步;特别地,是他们小家之外的其他身份与角色,以及在小家范围之外的劳作与贡献。就像电影《你好,李焕英》里说的,“她不仅仅是我的妈妈,她还是她自己”,在父爱母爱、亲情关系之外,他们还有着宽广、深厚、丰富的爱与付出。
  根据学习进程、成长阶段的不同,可以展开对于“家庭”这个“作业”的进阶。起初,可以鼓励学生发掘一些生动的故事,通过观察、采访,了解父母、祖辈的成长经历,了解家族的迁徙、发展,了解影响父母亲的关键事件——什么造就了今天的他们?要求高一点,可以试着梳理和总结父母的人生经验、家风传统,与他们展开包含意义和价值的对话——什么是他们希望在下一代身上看到的品格品质?要求再高一点,父辈与我们之间最大的共性与不同是什么,相互关系中协调与冲突的动力机制是怎么样的——相处过程之中可以有怎样的改变、改善,能带来更有机、更有爱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
  不仅是中小学生,离开熟悉的家庭、进入住校生活后的大学生,以家庭为作业,也可能带来另一种人格独立的断乳契机,探索和找到真实、自信的“我”,在自由和责任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你会发现,找到和确立“我”的过程,又会重新发现和认识“家”,也可能会以新的方式用心融入那个你身已离开的家。
  以家庭为作业,并不只是知,更应付诸于行。逆龄优势特征的各种新技术,在子女这里驾轻就熟,怎么才能帮助长辈融入新时代,这个作业可以是行动学习式的后浪反哺。健康的家庭教育,本就是二元双向、互学共进、持续终生的。以家庭为作业,作业的过程,即是作业的成果;称为作业,但并不需要批改,不该有当众诵读的要求,不存在正误对错的判卷,最必要也最适合的读者首先是你自己、不同阶段的自己,以及得到你的信任、让你心理上感到安全的导师、朋友和家人。这些作业,理应得到的是平等的对待、谦逊的反馈、理性的反思。以家庭为作业,绝不是家世的比较,在某种单维度上给家庭中排高下、评优劣。越是深入挖掘每个家庭的丰富细节,越会洞悉家庭之间的不可比性。每个作为“作业”对象的家庭,都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各异的解读方式。社会的千姿百态、世间的多姿多彩,正是因为有着各不相同的你我,和各不相同的家庭。
  有没有不值得作为作业的家庭?没有,也不应有。因为每个家庭都值得。这份“家庭”作业蕴积着个体成长、家庭建设、社会发展的活力,贯穿一生,常写常新。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学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学主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教学单位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  河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各环节,注重加强与学校长期探索形成的“滴灌”育人模式相结合,在高质量育
教师A:我去年带的班级非常糟糕,课堂纪律一直乱糟糟的,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倒数。今年带的这届学生要乖得多,但仍有个别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比较调皮,上次月考下来,班级成绩依然倒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要想教好书,首先得让学生怕你,那样他们才会好好学。而像我这种性格温和、不够严厉的人,大概还是不适合教书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部编版”语文教材也在每册中增设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使阅读向课外延伸。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很重要。  小学高年级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期。笔者对我校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情况进行了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多媒体技术在陈列展览中的合理、适度应用,在提高其观众观赏、探索的兴趣,创造崭新参观体验的同时,可以更好传播历史文化。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应得到重视。近年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在陈列展览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文章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探讨陈列展览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学习不只是读书。从广义上说,一切为了适应生存而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行为都叫学习。学习有普适的方法,但更有千差万别的个体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长,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性,找到个体与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适宜性,这是更为宏观的学习。  敏锐地发现并坚定地抓住自己的先天禀赋,是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的重要一步。选择符合自己天性的专业,就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快乐和愉悦,激发内源性动力,正所
音乐艺术的学习对孩子各方面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以传承发展民族特色艺术为着力点,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五处小学将目标锁定在“快板表演”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快乐快板”课程。  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五处小学始建于1987年,原属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子弟小学,曾获铁道建筑总公司“示范学校”、瀍河区首所“河南省文明单位”和“办学水平一类达标学校”称号。后因企业改制,学校停办3年。2007年,学校恢复办学并移交瀍河
能提出问题是学会学习的一种表现,也许不久之后知识会遗忘,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却会一直发酵升华,渗入思想,体现在行为中。  通过对高中历史统编教科书的教学实践与观察,笔者发现一线教师普遍感到教材容量大,授课进度提不上来,甚至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了赶课就多半以灌输知识的方式来解决,大大压缩了涵育素养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化解有限的上课时间和庞大的课时内容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基
“生命活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满意场”。从课堂教学系统的构成上看,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这个“整体”之中,“教”与“学”这两个子系统能够优化组合,即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热烈讨论”“争论和交流”与“体验领悟”,从而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在“和谐”的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成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从而使课堂变得高效。 
时光散落在生命的细节里,漏下一地碎金。作為一名小学教师,梁燕燕的身边每天围绕着一群孩子,日子平淡清喜,一张张童真的笑脸,便是岁月最好的打赏。人们常说,亲子之爱就像风筝的那根线,飞得再远,线牵在父母手中。老师的爱却如无根的白云,飘走了,便不求归期。风来,花开,老师一直站在原地,向着广阔的天空年复一年地用力托举……  “体育老师”别出机杼的语文课  1997年,梁燕燕从师范学校体育专业毕业,进入威海市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也是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高中时期的学生,自主发展意识逐步增强,思维更加灵活和开放,想象力和好奇心更加突显,独特个性日益彰显,身心的发展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这决定了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机遇期和关键期,但也同样是挑战期。因此,给学生适宜的环境,信任并解放学生,让天性自由绽放,就成了高中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我始终认为教育从未改变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世界,而不是留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