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哗……”当中华台北队在美丽的旗手赖圣荣的率领下步入奥运会开幕式现场时,电视屏幕下100多位来自台湾的同胞立时欢呼雀跃,发出长时间的掌声。
他们是参加全国台联组织的“相约北京、圆梦奥运”主题夏令营的第一批台湾同胞,是4年中来大陆的6000名台湾青年中抽取到“奥运嘉宾金卡”的幸运儿。
在妈祖庙不远处的吉祥鼓前面,许铃华正在虔诚地祈愿:“我祝愿两岸人相亲相爱,和平团结、健康快乐。”接着,她和几位台胞将钱币掷向吉祥鼓,霎时,欢笑声和鼓声在天后宫飞扬。
“回家的感觉真幸福”
身着白色运动装,骑着山地自行车,车上插着繁体字写的“向祖国致敬,为奥运欢呼”旗子,60岁的台胞张屏生刚出现在奥林匹克公园,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
张屏生是台湾的一位普通出租车司机,2008年的5月16日,他从台北坐飞机到香港,之后乘船到深圳。由此开始了穿越6省、行程3000公里进京为奥运助威加油的奥运之旅。
“奥运会能够在北京举办,是对我们国家经济、科技乃至人文力量的肯定,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我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敬意,对奥运的祝福。”
为了这次跨越海峡的奥运之旅,他从两年前就开始准备。“开始家里人不理解我,说我60岁的人还玩什么年轻人的游戏,但后来我给他们分享在旅行中的照片和见闻,他们越来越支持我。”张屏生说。
一路上,很多乡亲看到了张屏生,又是给他送水果,又是免费为他修车,“好像祖国人民就是我的啦啦队!”这些让张屏生深深体会到了两岸人民的手足情深。
一次,在大运河沿岸的江苏扬州市瓜洲镇,张屏生迷路了。当地一位交警将他送上了北上的国道。当张屏生请他留下名字的时候,这位民警在张屏生的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了王安石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看后,张屏生无言垂泪,感慨万千。
8月4日,张屏生终于骑到了北京。他观看了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大型火炬传递,看到了洋溢着喜悦的笑脸,亲身感受到了奥运会的气氛。北京的巨大变化,令他开心不已。
回顾2个多月的旅程,张屏生动情地说:“这一路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回家的幸福与感动。这个夏天的奥运之旅太幸福、太圆满了!”说到兴奋之处,张屏生情不自禁唱起了自己编的歌曲。歌词的最后两句唱出了他对祖国的真诚祝福:“首都办奥运,中国大复兴!”
“青年的舞台不只在台湾”
10年前,十几岁的王正就来过大陆,像绝大多数到大陆寻根的台胞一样,他终于看到了在教科书上的兵马俑、黄帝陵等名胜古迹,“感觉如同穿越时空隧道,进入了浩瀚的中华历史中。”
“那时的两岸交流还不太容易,所以分手时,彼此十分感伤。”王正回忆说,尤其是北京朋友的一句“你别哭,下次还来”,更是让王正心里惶惶然。随着两岸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放快,现在的王正已经不再有10年前的担忧了。年轻有锐气的王正也成长为台湾中国统一联盟青年部副部长。
随着来大陆次数的增多,王正不再满足“寻根”,而是开始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角度深入观察、了解大陆。2008年,王正在复旦大学进修时,还与同仁一起讨论大陆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等。他对大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乐观。同时,王正希望祖国的发展能够给台湾人带来希望,“我们这一代的台湾年轻人,舞台不只是在台湾”。
“要有开放的心胸和真诚的态度来交流。毕竟两岸离得这么久了,彼此了解的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只有透过交流、了解,才能理解,再到谅解。”这使他看问题又多了一个视角,“我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定会看两个地方,第一是看历史博物馆,了解它的过去。第二是看城市规划馆,了解它的未来。”王正说:“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我去了2次,城市规划馆去了4次。”
为了这一信念,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的王正,已经决定再到北京进修国际关系学。以便“让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完整,观察思考更理性”。王正非常认真地说:“我会为两岸做点事情,为台湾做点事情。”
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王正说他对奥运会印象最深的是“和”字。“‘和’代表了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和谐,它是北京奥运向全世界传达的一个信息。”同时,王正也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字也有特殊的意义,代表了两岸之间的统一。”
他们是参加全国台联组织的“相约北京、圆梦奥运”主题夏令营的第一批台湾同胞,是4年中来大陆的6000名台湾青年中抽取到“奥运嘉宾金卡”的幸运儿。
在妈祖庙不远处的吉祥鼓前面,许铃华正在虔诚地祈愿:“我祝愿两岸人相亲相爱,和平团结、健康快乐。”接着,她和几位台胞将钱币掷向吉祥鼓,霎时,欢笑声和鼓声在天后宫飞扬。
“回家的感觉真幸福”
身着白色运动装,骑着山地自行车,车上插着繁体字写的“向祖国致敬,为奥运欢呼”旗子,60岁的台胞张屏生刚出现在奥林匹克公园,就被记者们团团围住。
张屏生是台湾的一位普通出租车司机,2008年的5月16日,他从台北坐飞机到香港,之后乘船到深圳。由此开始了穿越6省、行程3000公里进京为奥运助威加油的奥运之旅。
“奥运会能够在北京举办,是对我们国家经济、科技乃至人文力量的肯定,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我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敬意,对奥运的祝福。”
为了这次跨越海峡的奥运之旅,他从两年前就开始准备。“开始家里人不理解我,说我60岁的人还玩什么年轻人的游戏,但后来我给他们分享在旅行中的照片和见闻,他们越来越支持我。”张屏生说。
一路上,很多乡亲看到了张屏生,又是给他送水果,又是免费为他修车,“好像祖国人民就是我的啦啦队!”这些让张屏生深深体会到了两岸人民的手足情深。
一次,在大运河沿岸的江苏扬州市瓜洲镇,张屏生迷路了。当地一位交警将他送上了北上的国道。当张屏生请他留下名字的时候,这位民警在张屏生的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了王安石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看后,张屏生无言垂泪,感慨万千。
8月4日,张屏生终于骑到了北京。他观看了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大型火炬传递,看到了洋溢着喜悦的笑脸,亲身感受到了奥运会的气氛。北京的巨大变化,令他开心不已。
回顾2个多月的旅程,张屏生动情地说:“这一路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回家的幸福与感动。这个夏天的奥运之旅太幸福、太圆满了!”说到兴奋之处,张屏生情不自禁唱起了自己编的歌曲。歌词的最后两句唱出了他对祖国的真诚祝福:“首都办奥运,中国大复兴!”
“青年的舞台不只在台湾”
10年前,十几岁的王正就来过大陆,像绝大多数到大陆寻根的台胞一样,他终于看到了在教科书上的兵马俑、黄帝陵等名胜古迹,“感觉如同穿越时空隧道,进入了浩瀚的中华历史中。”
“那时的两岸交流还不太容易,所以分手时,彼此十分感伤。”王正回忆说,尤其是北京朋友的一句“你别哭,下次还来”,更是让王正心里惶惶然。随着两岸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放快,现在的王正已经不再有10年前的担忧了。年轻有锐气的王正也成长为台湾中国统一联盟青年部副部长。
随着来大陆次数的增多,王正不再满足“寻根”,而是开始试图从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角度深入观察、了解大陆。2008年,王正在复旦大学进修时,还与同仁一起讨论大陆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等。他对大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乐观。同时,王正希望祖国的发展能够给台湾人带来希望,“我们这一代的台湾年轻人,舞台不只是在台湾”。
“要有开放的心胸和真诚的态度来交流。毕竟两岸离得这么久了,彼此了解的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只有透过交流、了解,才能理解,再到谅解。”这使他看问题又多了一个视角,“我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一定会看两个地方,第一是看历史博物馆,了解它的过去。第二是看城市规划馆,了解它的未来。”王正说:“在北京,首都博物馆我去了2次,城市规划馆去了4次。”
为了这一信念,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的王正,已经决定再到北京进修国际关系学。以便“让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完整,观察思考更理性”。王正非常认真地说:“我会为两岸做点事情,为台湾做点事情。”
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王正说他对奥运会印象最深的是“和”字。“‘和’代表了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和谐,它是北京奥运向全世界传达的一个信息。”同时,王正也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字也有特殊的意义,代表了两岸之间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