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利用北京市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学到书本之外的鲜活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府学小学探索以“雏鹰科技学院”培育学生科学素养。
学校依据日常观察和活动表现遴选出34位科技方面资质优异的学生成立“雏鹰科技学院”,聘请14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遴选校外科技教育资源组成专家团队开展教师培训及学生科技活动指导。
我们以“雏鹰科技学院”为依托,引入科技教育机构的资源,如全国少儿计算机教育研究会、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他们有着丰富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经验,使科普知识易于学生接受,学生的科技兴趣得以激发;高等师范类院校资源,如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团队,他们对科技教育发展趋势有很好把握,对学校科技活动方向有指导意义,他们开发的测评工具可以对资质优异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价;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亲自指导降解塑料科研成果的课程转化,可以使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走近科学家感受科学研究—经历科学研究过程培养科学素养—激发科学研究兴趣—立志投身科学研究”的学习过程;高科技企业,如英特尔有限公司,提供设备和工程师。
初期,北师大科学教育团队为学生开设“科学创意课程”、英特尔提供“小创意大物联”项目主板、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員季君晖教授协同开发“环境·科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意识到“科技教育资源”必须立足于“人力、基地、课程”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开发。科技教育人力资源也要三位一体,即学术领域专家、课程建设专家(科技教育主管领导)、课程(活动)实施专家(学校指导教师)三位一体,才能依托环境、物质资源开展针对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科技教育。因此,我们借助科技教育学术领域专家资源,开展了针对学校科技教育实施团队的培训。
“雏鹰科技学院”以培养资质优异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在学业测评中,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普讲座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探究类科技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在转化类科技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学科领域专家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发现具备潜在创新能力和有志于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二是各种教育资源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完善。“以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为本”,不仅要体现科学知识与探索创新的有机结合,还要体现“求同学习”与“求异学习”的有机结合。
本文系2014年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编号:DBB14057)部分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
学校依据日常观察和活动表现遴选出34位科技方面资质优异的学生成立“雏鹰科技学院”,聘请14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遴选校外科技教育资源组成专家团队开展教师培训及学生科技活动指导。
我们以“雏鹰科技学院”为依托,引入科技教育机构的资源,如全国少儿计算机教育研究会、香港青少年科学院,他们有着丰富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经验,使科普知识易于学生接受,学生的科技兴趣得以激发;高等师范类院校资源,如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团队,他们对科技教育发展趋势有很好把握,对学校科技活动方向有指导意义,他们开发的测评工具可以对资质优异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评价;科研院所,如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亲自指导降解塑料科研成果的课程转化,可以使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走近科学家感受科学研究—经历科学研究过程培养科学素养—激发科学研究兴趣—立志投身科学研究”的学习过程;高科技企业,如英特尔有限公司,提供设备和工程师。
初期,北师大科学教育团队为学生开设“科学创意课程”、英特尔提供“小创意大物联”项目主板、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員季君晖教授协同开发“环境·科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意识到“科技教育资源”必须立足于“人力、基地、课程”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开发。科技教育人力资源也要三位一体,即学术领域专家、课程建设专家(科技教育主管领导)、课程(活动)实施专家(学校指导教师)三位一体,才能依托环境、物质资源开展针对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科技教育。因此,我们借助科技教育学术领域专家资源,开展了针对学校科技教育实施团队的培训。
“雏鹰科技学院”以培养资质优异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在学业测评中,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普讲座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探究类科技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研究方法,在转化类科技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学科领域专家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发现具备潜在创新能力和有志于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二是各种教育资源之间的衔接还不够完善。“以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为本”,不仅要体现科学知识与探索创新的有机结合,还要体现“求同学习”与“求异学习”的有机结合。
本文系2014年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编号:DBB14057)部分研究成果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