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知什么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老师执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上课,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学习《背影》一文,最令你感动的是课文的哪一部分或哪一段内容?”这样的提问设计未免太突兀了,甚至令学生一头雾水,就连听课的老师也有些无所适从,找不着头绪。
  阅读教学一定要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整体升华”的过程。这符合一般的语文学习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对事物的一般性的认知规律。禅宗有三句话非常有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它对于我们语文教学的启发就是要沿着学生的认知事物的规律、感知课文的规律、学习语言的规律来进行学习,特别要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无疑是对传统的一味注重作家作品、字词句段、逻辑修辞这种肢解式、灌输式、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全盘乃至于颠覆式的否定,要求我们要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因此,“整体感知”的内涵和地位,在此阶段起了实质性的变化。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做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整体感知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
  学习记叙文或者是小说类的文学作品,要对所叙述的事情能用一两句话做出简洁的概括与归纳,能对文章的主要情节进行复述或转述,能对作者的叙述艺术进行初步感知;对于议论文要能正确理解并说出文章的主要观点,读过以后受到了什么启发,并初步体会文章说理的严密性、逻辑性,从中受到一种理性的启迪,以丰富自己的心灵;对于说明文要能概括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初步体会文章说明的准确性,从中获得以前未曾了解到的知识,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于古典诗文要能初步懂得作品写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并从极为简练的描写中获得一种美感,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涵养了自己的心性。
  二、整体感知是对文本的语言获得初步的欣赏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语言是文章的核心要义,情感、写法这些东西都要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因此,整体感知特别强调对于文本语言的初步把握。其实,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就实实在在地感知着语言,通过阅读语言与作者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文章的语言风格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大致形成了——或朴素平实、饱含深情;或简洁流畅、明白如话;或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或发人深省、富含哲理;或清新淡雅、宝灵秀丽;或优美生动,诗情画意;或情文并茂,理趣并重;或风趣幽默,轻松活泼;或留有余地,意味深长;或多种表达,引起共鸣;或工对整饰,骈散结合——学生喜欢一篇文章,很重要的一点是被文章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以至于欲罢不能,看了一遍还要反复欣赏。
  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对语言能做出怎样的评价,反映了一个人的语感能力的高低,究其实还是语文素养的高下。
  三、整体感知是对文本情感的体验与感受
  刘勰关于文学创作过程和文学欣赏的理论在《文心雕龙·知音》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论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句话告诉我们:写文章的人莫不是情郁于中,情不能自已,有感而发,所谓“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莫不是真挚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学习文章的人首先感知的是文章的情感,正是那种真挚的情感引领读者手不释卷,欲罢不能。好的文章甚至于使人潸然泪下,因为那是作者一颗心的真情的述说,沿着这情感的路子去探寻,即使是曲径通幽,山高谷险也一定能与作者的心灵不期而遇。就像是钟子期听到俞伯牙的琴声一样,钟子期反复慨叹着“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高山流水会知音”是以成为千古佳话。举个例子说:有人读沈从文的作品,“常常会有一种灵魂欣然相遇的归宿感”,“并不是为了其它什么,而是为了一场与高贵的灵魂的欣然相遇,为了一场自身在世俗中日渐沉沦的精神的救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笔者曾经做过一系列“整体感知”阅读的尝试,首先学习的是冰心的散文《小橘灯》,结果发现学生读过课文后,感受最深的不是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艺术,也不是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而是文中“小姑娘”那镇定、勇敢和乐观的精神!并且深深地被小姑娘的这种镇定、勇敢、乐观所感动,对比自己,小姑娘身上有许多令自己学习的意志与品质!
  学习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学生首先感知到的是作者所叙述的美国下层社会那个凄婉而又感人的爱情故事,以及主人公德拉与吉姆这对贫贱夫妻身上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并为之叹息甚至掬一捧同情与感动的泪水。而不是文章的故事在叙述艺术上的“妙用巧合——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特点和欧·亨利“含泪的微笑”的笔法。
  学习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学生首先感知到的是作者通过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所映射出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并对菲利普夫妇产生了一种憎恶,对于勒表示深切的同情。而不是小说在叙述上所采用的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以及景物对于烘托人物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学习吴晗的《谈骨气》,学生首先是被文章所叙述的典型事例中人物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甚至是深深震撼了,并决心像他们那样也做一个有骨气的社会公民,不向任何人低头,不向任何人弯腰。而不是文章的论点究竟是那句话,该如何概括三个典型事例,文章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同样,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生首先感知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种自信心,“磨折不了,压迫不倒”,勇敢地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困苦,永远向前。其次才是文章犀利如刀、热情似火的语言风格。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这样就为“局部揣摩”文章的语言、写法等奠定了基础,也符合学生的思维与认知的规律,这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作者单位:宁阳县乡饮乡韦周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以石油环烷酸为主要原料合成出石油环烷酸双酯磺酸钠的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酯化的优化反应条件为:n(1,4-丁二醇双马来酸单酯)∶n(石油环烷酸单乙醇胺)=1∶2.10
白晓煌:您当年在许国璋教授指导下攻读硕士和博士,肯定收获不少教益。您能谈谈这些收获对您的影响吗?陈国华:说到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学术视野或学术追求,这是决定性的。我一
矿山法隧道的防水通常在初期支护内侧设置一层无纺布缓冲后,采用PVC、EVA、ECB等材料做内衬防水.这类工法及材料虽然历史悠久,但防水系统的安全性能不高.近年来利用预铺反粘
记者手记:国道210线南丹县境内K2612路段和K2638路段素有西南出海公路大通道"第一、第二翻车弯"之称,该路段自2001年12月建成通车以来,共发生大小交通事故52起,死亡34人,伤残
期刊
<正>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地下工作者不仅在情报战线英勇战斗,而且在经济战线与敌人斗智斗勇。随着相关档案的陆续公布,经济战线地下工作者的事迹逐渐公开。中共隐蔽战线的经济
2007年右江局州景矿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开展“安康杯”活动的有关精神,大张旗鼓开展活动,加强管理,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全矿年产销原煤32.5万吨,掘进总进尺8000米。
介绍了乙二胺、氢氧化钠和高温等三种不同的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研究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构变化,讨论预处理过程中的转化机理,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进行表征,证明
采用热重分析法测试1^#和2^#EPS30R的残存量分别为1.13%和0.59%,这些残留物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和填充物的残留。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法测试结果显示,1^#和2^#
研究了对硝基酚在四种吸附树脂(AM-1、NDA-88、NDA-99、NDA-150)上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DA-88、NDA-99、NDA-150三种吸附树脂对对硝基酚的吸附效果比较好。并研究了NDA-
矿山企业安全文化顾名思义是指矿山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矿山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