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游”到“和谐城乡游”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da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意义
  
  (一)农村旅游的内涵
  农利旅游是以“三农”资源为依托,由农民参与经营和服务的旅游业态。农村旅游其实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为对象,由农民参与接待的旅游活动;二是指农民的出游活动。本文讨论的是第一种情况。
  
  (二)发展农村旅游的意义
  1.发展农村旅游的政治意义
  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的重要意义。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孕育着大量旅游资源.如果合理加以引导和开发,农村旅游不仅能够丰富我国旅游发展类型,壮大旅游规模,而且能够与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而对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
  2.发展农村旅游的经济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经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强,遇到自然灾害,很容易减产减收,甚至绝产绝收,农民有劳无获。农村旅游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与第三产业相结合,一方面纵向深化了农业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横向带动了与交通、食宿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商业等的发展。农村旅游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分担了农业风险,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反过来又有利于农业生产。
  其次,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农村旅游的主要目标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特色鲜明的农村旅游能使城市的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向农村地区转移流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旅游以农业、农村、农民为资源,在“家门口”创造了就业机会,大大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农户参与农村旅游的开发和接待,直接获得经济收益。同时.农副产品的销路更加广阔,通过“渔家乐”“农家宴”等形式,农副产品附加值得到最大提升,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3.发展农村旅游的社会意义
  发展农村旅游,农户在基本的农业生产之余忙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旅游产品的生产和营销等活动,农村社会风气、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城乡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为向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农户自觉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发展农村旅游过程中,先富起米的农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形成积极向上的你追我赶奔“小康”的局面。
  4.发展农村旅游的文化意义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千百年来农村形成的“田园之美”吸引了众多国内城市居民和同外游客。发展农村旅游,把这种自然与人文并蓄、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山园野趣展现给国内外的旅游者,让他们暂时摆脱紧张、压抑的城市环境,得到身心的放松,同时还能将这种田园之美发扬光火。
  其次,有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我国地大物博,历史的变迁遗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其中很大一部分散落于农村地区。例如江南古镇、平遥古城等乡村民居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而且蕴含极大的文物价值。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和居民逐渐认识到只有妥善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才能对旅游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我国农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村旅游内涵认识不足
  一方面表现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旅游业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特别足在那些资源独特,但开发条件欠缺的地区;另一方而表现为认识不到农村旅游具有依靠一农资源、发挥当地特色、因陋就简的特点,在已开发的地区往往会出现为发展农村旅游而置当地资源、环境于不顾,出现请如破坏乡土特色、改变土地用途、忽视农业生产等问题。
  
  (二)缺乏系统科学规划
  相比城市旅游,农村旅游开发显得过于粗放,特别是在县级以下地区,而对大量旅游者的涌入,缺乏规划指导,来不及建设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大大降低了旅游者的体验。许多投资者看到农村旅游的火爆发展势头后,盲目投资开发、大搞建设,只顾跟前利益,这样导致了较小区域内重复建设、大量资金资源浪费的恶果。
  
  (三)农村旅游产品缺乏品牌
  随着农村旅游的深入发展,农村旅游形式趋势多样化,由最初的田同观光到农家参与再到度假休闲,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也由住宿餐饮向富裕民俗特色、集参与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方向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农村旅游产品在市场上雷同现象比较严,影响了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经营过程矛盾明显
  从事农村旅游的农户由于其自身素质、社会背景等因素,产生职业分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户从事管理工作,而一般农户只能从事接待服务工作,难免有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发展起来的农村旅游大户,引发了农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农村旅游投资者并非完全是当地农户,在经营过程中以经济利益为上,圈占土地、破坏环境等现象屡有发生。
  
  (五)配套支特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但旅游业迟迟发展不起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通、电力等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导致的。旅游业是个关联度高的行业,必须依托良好的基础条件。再者,相对城市旅游,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比较低,又缺乏系统的培训,在接待服务意识和水平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旅游地的声誉。
  
  三、我国农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加强各个政府的引导作用
  政府在农村旅游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作用,具体来看:第一,在农利旅游发展初期,政府需对农户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广大农户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旅游是脱贫致富的手段。第二,在农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向农户提供小额资金扶持,构建农村旅游发展平台,多方筹集资金;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第三,在农村旅游发展比较成熟时,往往会在区域内部形成产品类同和恶性竞争,环境恶化等问题,这叫政府应当引导农村旅游走区域联合和产品品牌化的道路,同州应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凸显的各种矛盾,确保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农村旅游规划
  农村旅游规划要县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规划农村旅游时必须统筹城市旅游与农利旅游。规划要具有相对完整性。农村旅游规划需体现乡土特色。规划过程中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农村旅游规划一旦编制,就是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应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得以体现,确保规划的落实。
  
  (三)注重农村旅游产品创新
  产品是被旅游者直接消费的,农村旅游产品有没有吸引力、能不能带给旅游者比较大的效用,关乎农村旅游的兴衰成败。农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农户的商品经济意识。第二,产品要富有文化内涵。我要璀璨的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这对旅游者特别是国外旅游者极具吸引力,要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农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第三,农村旅游产品需整合营销、创建品牌。
  
  (四)妥善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关系
  农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企业、协会组织、社区、农户等,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斥求,必须妥善处理,否则矛盾激化将阻碍旅游的发展。协会组织和当地社区要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结构,这样才能兼顺各自利益,避免矛盾产生。
  
  (五)完善配套服务措施
  旅游业是综合积极强的产业,农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要求“硬件”设施的配套,而且需要“软件”措施的支持。一方面,农村旅游目的地政府和利区要围绕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做好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通讯、景点景区、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的开发建设,让旅游者进得来、住得下、出得去、游得畅。另一方面,农户作为农村旅游接待主体,必须提高自身的接待服务水平、完善接待设施、规范卫生条件,努力营造亲切、舒心、安全、卫生的农村环境,让游客流连忘返。此外,加强对农村旅游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以利于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南沿海地区所有制结构比较    20世纪90年代东北地区出现经济衰退之后,就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经历十多年的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东北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是其主体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国有经济的比重还是过高,达到70%以上,在全国处在最高位。东北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与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相比。在
近年来,胜任素质模型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应用胜任素质模型。但是,胜任素质模型的有效应用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条件,中小民营企业由于条件所限,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是其最佳选择。  胜任素质模型是指与参照效标(优秀的绩效)有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的组合,包括深层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浅层的知识和技能。近年来,国内企业界对胜任素质模型的热情
网络群体性事件表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府、社会、市场及其内部之间新的利益与价值关系。其在现阶段井喷式出现,有着技术与社会建构双重作用。网络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公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象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因
奶业在内蒙古既是传统产业,又是优势产业。近年随着生产成本上升、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奶牛市场下滑,加之管理技术水平低下,导致奶牛养殖业效益直线下降。在高成本,低奶价的挤压
建设新农村必须依赖有效的制度保护,有效的制度创新激励和引导着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从而提高建设水平。同时,新农村建设又对制度创新有着普遍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制度创新的潜在
一、引言    美国自1989年以来,贸易收支一直表现为逆差并呈现持续扩大趋势(见表1),除了少数年份(如1991年、2001年和2007年)较上一年度有小幅回落外,其他年份都出现大幅上升,其中2006年的贸易逆差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约8180亿美元,约占美国当年GDP的5.5%。在1990年—2007年间,美国对五大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逆差额平均约占总贸易逆差额的70%(见图一),其中美国对中国的贸易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入的社会性,社会制度既要反映和体现人的生物性要求,更要以人的社会性为依归。资产阶级解放了人的生物本能,战胜了封建专制主义,却又用人的本能这道更具欺骗性的
一、日元升值概述    从1945年到20世纪末,日元汇率变化历程可概括为4个阶段:(1)汇率水平极其稳定时期(1949~1971);(2)日元逐渐自主升值时期(1971~1985);(3)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时期(1985-1997);(4)阻止日元汇率升值时期(1997年至今)。其中,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日元主要升值期间。日元升值原因可归结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其经济实力大增以及美国
自身债务负担沉重以及整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尽快转变融资模式。当前流行的三种主要观点,即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分税制改革或公私合营来解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