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是毛泽东1936年写给丁玲的一首赞美诗词。那时,丁玲带着一腔热血刚到延安。虽然受到热烈的欢迎,但之前经历的三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变故,让她每到夜深人静,依旧无处排解。
表面上,她大大咧咧,穿男人衣服,大口抽烟,工作雷厉风行。可再怎么干练,终究是个女子,她同样需要一个男人来拯救自己。这期间,她也曾被一些老干部追求,但经历过刻骨铭心,就绝对不会再迁就,丁玲顶着压力,一心要寻觅自己心仪的对象。
1937年,一个年轻的男人出现了。他叫陈明,是延安宣传队的骨干。那是一场大型文艺晚会,陈明是话剧的男一号。也许从他身上看到了初恋爱人胡也频的影子,丁玲完全被吸引住了。
不久,中央军委委托中宣部组建西战团,丁玲被任命为主任,而陈明是宣传股长,两人成了接触频繁的上下级关系。因为丁玲个性热情,豪爽大气,这让本就讨厌娇滴滴、花枝招展的女生的陈明倍感亲切,再加上她对自己又格外照顾,慢慢地,陈明就潜意识地把丁玲当成了姐姐。
一天,他们一起吃饭,陈明主动说:“主任,你也应该有个终身伴侣了。”没想到,丁玲看着他,突然反问道:“我们两个行不行呢?”这突如其来的表白,让陈明吓了一跳。当时,针对他们的传言本就很多,他害怕如果关系坐实会给彼此带来恶劣的影响。深思熟虑后,他打起了退堂鼓。
丁玲了解陈明的彷徨,只顾自地对他好,她觉得凭借自己的主动热情会让这一些顾虑烟消云散。可在巨大的压力下,1939年9月,陈明去了烽火剧社。在那里,他遇到了另外一个团员席平。为了解脱对丁玲的留恋,1940年秋,陈明和席平闪电结婚。婚后,陈明才发现无法欺骗自己的感情,他依然思念着丁玲。
感情就是这样,当明白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后,才会变得无畏,陈明想到了离婚。虽然对席平一直心存愧疚,但他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1942年,38岁的丁玲和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中正式结婚,没有婚礼,也没有请客吃饭,他们手牵手漫步在延安的街头,幸福洋溢。
那时,丁玲已有两个孩子,陈明的孩子跟了席平,但他决定不再要孩子。对于丁玲的孩子,他视若己出。为了照顾丁玲,他心甘情愿做了一辈子的配角。
有了爱情的滋润,丁玲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寒冷的冬天,为了让她安心写作,陈明在屋子里砌了一个火炉,只为她写作时后背可以取暖。1952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丁玲成了最当红的女作家。
1955年,一场政治风波落在丁玲头上,之后,陈明也被戴上了右派帽子。在等待接受处理时,两人紧紧依偎。可处罚是残酷的,陈明最先被发配到北京郊区双桥农场。不放心丁玲一个人,他们决定一起前往东北。为了探路,陈明先去,等时机允许,丁玲再申请。分别在即,他们合影留念,一人一张,揣在身上,只等团聚的日子。1958年,丁玲也到了东北,两人终于又守在了一起,在荒凉的北大荒安下家。
农场的艰苦日子,陈明任劳任怨,只为不让比自己年龄大的丁玲受到伤害。他处处照顾她,两人坚信,只要能在一起,就能生存下去。可愿望终究只是愿望,并肩渡过了艰难的日子,“文革”期间,他们又遭受到更大的打击。两人分别被关进秦城监狱,一关便是五年。这期间,他们靠着对彼此的思念和未来再相聚的信心又熬了过来。1975年5月,分别六年,劫后重逢,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那一夜,他们没有畅谈过往的苦难,只是关心相互的健康。苦,对于他们来说,都已过去,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天大的幸福。
为了照顾丁玲的身体,陈明在门前的院里种了菜,还养了鸡。丁玲有糖尿病,听说吃山药好,陈明还特别种了山药。虽然年岁已高,但丁玲仍不忘记写作,而陈明有时也自得其乐,为她写一些诗歌,一般都是她躺着,他坐在旁边念给她听。对于陈明,丁玲是越老越依赖他的,就如她曾经说的:“每一次,当我漂浮在海洋中要沉下去时,总有一双强有力的大手把我托住,我挣扎着,但我不怕了,因为我又一次得救了。”
历经磨难,1979年,75岁的丁玲回到北京。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女子俨然成了温柔的小女生。有一年,他们出门旅行,六十多岁的陈明依旧健壮,一手一只皮箱,而老态龙钟的丁玲就如一个孩子紧紧跟随其后。在陈明面前,丁玲会为了要吃路边的糖炒栗子而不停摇晃他的手臂,说:“不买就不走。”一起散步时,她还会把头靠在他肩头,那状态,就如一对年轻的恋人。
1986年3月4日,82岁的丁玲弥留之际在梦中醒来,她紧紧拉着一直守候在身边的陈明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我只担心你,你太苦了。”3月15日,在送别丁玲的最后日子,陈明在花圈的缎带上写着:“你慢慢地走,从容地走……”
这一生,丁玲的感情生活历经波折,在遇到陈明后,才一路走到终点。陈明理解她,陪伴她,在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中,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任凭世事变迁,斗转星移,当他决定与她相知相伴时,就注定要陪她一生一世不离不弃。
表面上,她大大咧咧,穿男人衣服,大口抽烟,工作雷厉风行。可再怎么干练,终究是个女子,她同样需要一个男人来拯救自己。这期间,她也曾被一些老干部追求,但经历过刻骨铭心,就绝对不会再迁就,丁玲顶着压力,一心要寻觅自己心仪的对象。
1937年,一个年轻的男人出现了。他叫陈明,是延安宣传队的骨干。那是一场大型文艺晚会,陈明是话剧的男一号。也许从他身上看到了初恋爱人胡也频的影子,丁玲完全被吸引住了。
不久,中央军委委托中宣部组建西战团,丁玲被任命为主任,而陈明是宣传股长,两人成了接触频繁的上下级关系。因为丁玲个性热情,豪爽大气,这让本就讨厌娇滴滴、花枝招展的女生的陈明倍感亲切,再加上她对自己又格外照顾,慢慢地,陈明就潜意识地把丁玲当成了姐姐。
一天,他们一起吃饭,陈明主动说:“主任,你也应该有个终身伴侣了。”没想到,丁玲看着他,突然反问道:“我们两个行不行呢?”这突如其来的表白,让陈明吓了一跳。当时,针对他们的传言本就很多,他害怕如果关系坐实会给彼此带来恶劣的影响。深思熟虑后,他打起了退堂鼓。
丁玲了解陈明的彷徨,只顾自地对他好,她觉得凭借自己的主动热情会让这一些顾虑烟消云散。可在巨大的压力下,1939年9月,陈明去了烽火剧社。在那里,他遇到了另外一个团员席平。为了解脱对丁玲的留恋,1940年秋,陈明和席平闪电结婚。婚后,陈明才发现无法欺骗自己的感情,他依然思念着丁玲。
感情就是这样,当明白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后,才会变得无畏,陈明想到了离婚。虽然对席平一直心存愧疚,但他还是选择了义无反顾。1942年,38岁的丁玲和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中正式结婚,没有婚礼,也没有请客吃饭,他们手牵手漫步在延安的街头,幸福洋溢。
那时,丁玲已有两个孩子,陈明的孩子跟了席平,但他决定不再要孩子。对于丁玲的孩子,他视若己出。为了照顾丁玲,他心甘情愿做了一辈子的配角。
有了爱情的滋润,丁玲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寒冷的冬天,为了让她安心写作,陈明在屋子里砌了一个火炉,只为她写作时后背可以取暖。1952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丁玲成了最当红的女作家。
1955年,一场政治风波落在丁玲头上,之后,陈明也被戴上了右派帽子。在等待接受处理时,两人紧紧依偎。可处罚是残酷的,陈明最先被发配到北京郊区双桥农场。不放心丁玲一个人,他们决定一起前往东北。为了探路,陈明先去,等时机允许,丁玲再申请。分别在即,他们合影留念,一人一张,揣在身上,只等团聚的日子。1958年,丁玲也到了东北,两人终于又守在了一起,在荒凉的北大荒安下家。
农场的艰苦日子,陈明任劳任怨,只为不让比自己年龄大的丁玲受到伤害。他处处照顾她,两人坚信,只要能在一起,就能生存下去。可愿望终究只是愿望,并肩渡过了艰难的日子,“文革”期间,他们又遭受到更大的打击。两人分别被关进秦城监狱,一关便是五年。这期间,他们靠着对彼此的思念和未来再相聚的信心又熬了过来。1975年5月,分别六年,劫后重逢,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那一夜,他们没有畅谈过往的苦难,只是关心相互的健康。苦,对于他们来说,都已过去,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天大的幸福。
为了照顾丁玲的身体,陈明在门前的院里种了菜,还养了鸡。丁玲有糖尿病,听说吃山药好,陈明还特别种了山药。虽然年岁已高,但丁玲仍不忘记写作,而陈明有时也自得其乐,为她写一些诗歌,一般都是她躺着,他坐在旁边念给她听。对于陈明,丁玲是越老越依赖他的,就如她曾经说的:“每一次,当我漂浮在海洋中要沉下去时,总有一双强有力的大手把我托住,我挣扎着,但我不怕了,因为我又一次得救了。”
历经磨难,1979年,75岁的丁玲回到北京。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女子俨然成了温柔的小女生。有一年,他们出门旅行,六十多岁的陈明依旧健壮,一手一只皮箱,而老态龙钟的丁玲就如一个孩子紧紧跟随其后。在陈明面前,丁玲会为了要吃路边的糖炒栗子而不停摇晃他的手臂,说:“不买就不走。”一起散步时,她还会把头靠在他肩头,那状态,就如一对年轻的恋人。
1986年3月4日,82岁的丁玲弥留之际在梦中醒来,她紧紧拉着一直守候在身边的陈明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我只担心你,你太苦了。”3月15日,在送别丁玲的最后日子,陈明在花圈的缎带上写着:“你慢慢地走,从容地走……”
这一生,丁玲的感情生活历经波折,在遇到陈明后,才一路走到终点。陈明理解她,陪伴她,在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中,他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任凭世事变迁,斗转星移,当他决定与她相知相伴时,就注定要陪她一生一世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