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新疆的风景!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n2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我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全家迁往新疆。我认为这是真正实行《讲话》,开阔自己,锤炼自己。不这样,就只剩下了死路。
  我仍然满心光明与希望。我带着一缸小金鱼坐火车,我吟着诗:“日月推移时差多,寒温易貌越千河,似曾相识天山雪,几度寻它梦巍峨。”“死死生生血未冷,风风雨雨志弥坚,春光唱彻方无恨,犹有微躯献塞边。”
  同样在运动中没顶,具体处境不同,我的光明的底色与逢灾化吉、遇难呈祥的自信使我从来没有一味悲观过。
  那个年代的斗争的弦越拧越紧。1965年,我到伊犁农村“劳动锻炼”。之后六年时间,我与当地维吾尔为主的各族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生活同学习。我后来不无骄傲地说:我在新疆完成了阿勒泰语系的维吾尔语博士后。我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我爱他们,他们也信任我喜欢我。
  我喜欢新经验,我喜欢有所相异的文化与完全相通的心。我喜欢伊犁民歌《黑黑的羊眼睛》。在种种说法搞得我头晕脑胀的时候,去新疆,我想我更可以比较放心地沉浸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沙漠绿洲、人民万岁的新疆生活里。
  古话有云:“大乱避于乡,小乱避于城”,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这样宝贵的经验。如果在京,十年动乱那一关,恐怕难过得多。
  从1973年开始,我陆陆续续写下了长篇小说《这边风景》手稿。我对于所写的生活充满了情思与趣味,充满了知识与开拓,充满了投入与激扬,对于我写的土地、人民、生活,充满了眷恋与吟咏。何等的幸运,何等的机缘,很难再有一个人像我这样沉潜到如此地步!
  40年过去了,人民公社已经不再,记忆仍然鲜活,积极分子的忧愁,懒汉的笑料,热热闹闹的磨洋工,高高兴兴的空话连篇,却仍然是这边风景的独具美好,仍然是青年男女的无限青春,仍然是白雪与玫瑰,大漠与胡杨,明渠与水磨,骏马与草原的世界中固有的强烈与良善。
  40年过去了,我的书仍然拥有读者,并得到社会读者与专业范畴的认同。而另一本处女作《青春万岁》是写后25年才出版的,出版后至今也过了40年,仍然再版不断。我的“文命”就该如此。未能适时出版的遗憾,被经住了时间考验的自豪与快乐代替了。至于说作品还有局限啥的,那还用说吗?
  毕淑敏说过一句话,有时候某种特定的政治过程歪曲了生活,但是强大的生活又消解了本身有所偏差的政治。
  所以还是能写,哪怕戴上了所谓“镣铐”,仍然有自己的歌舞。真情、热爱,大地的脉动、生活的兴致、感受的真实,伊犁河水的滚滚波涛、天山雪峰的冷傲庄严,都超越着一时的不够正常,都突破着局限,你笔下出现的是“清明上河图”,是“细节的排山倒海”,这两句话是别人对本书的评语。
  我喜欢书写的尽兴,汪洋恣肆,心如涌泉,意如飘风。
  我也喜欢欲说还休,留下八分之七的冰山在北冰洋里的比喻。恰恰可惜的是,俺的书里,这后一种八分之一写作的例证,除了《这边风景》,还不够多。
  而且是怎样的一个切入角度,在1974年,王蒙的批判锋芒针对的是分裂势力,更是“四清”中的极“左”,明白了吧?朋友。
  我没有忘记伊犁人对于家乡的吹嘘,新疆人说伊宁人个个都是“呶契”——英雄好汉,同时也是“泡契”——牛皮大吹!例如书中那位靠夺权上台的穆萨队长!
  最使我感动的是书中人物爱弥拉克孜痛责泰外库的那一段,多少年过去了,自己读到这一段往往会痛哭失声。一个是尊严,一个是希望与失望,一个是爱情。不为它们落泪,你为谁而哭?
  雨灾里伊力哈穆问乌尔汗,你还跳舞吗?使我想起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里对于赵慧文的描写。有什么办法呢?王蒙就是王蒙,清水里泡三次,堿水里泡三次,血水里泡三次,然后他低声笑问:“各位可好?各位可老?”
  他在伊宁县巴彦岱农村住进了维吾尔老农的一间放工具的小屋,屋里弥漫着生牛皮的气味。三天后燕子开始进屋築巢。一夏天与呢喃的小燕子一家相伴而过。而少数民族穆斯林们竟然从这一点上判断老王是个善人。那是什么样的感受与感恩?
  写到了开放爽朗的狄丽娜尔突然跳上了俄罗斯族青年廖尼卡的自行车货架子上的情景,那样的事我也有啊,我骑着一辆破车,一阵笑声中一个维吾尔大姑娘已经跳骑到了我的车架子上,扶着俺腰,到了她要到的地方,又在笑声中奔跑而去。那不是一个快乐的年代,但你能不能因此不许我发现与珍惜快乐,在不那么快乐的时候。
  还有赶车夫的生活,还有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与宗教情绪,还有四只鸟和一个诡诈的人,那种结构显然受到《一千零一夜》的影响。还有1962年伊犁地区的边民外逃事件。还有“四清”。还有汉族的女技术员杨辉。还有雪林姑丽与艾拜杜拉的洞房之夜,我重读到书中人物为新郎脱靴子的话题时,我写的是雪林姑丽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在不快乐的时期我找到了我的快乐。在无所事事的时期我做了可能的最好的事。我留下了痕迹与纪念。而且,一次次重印。在小说基本改好以后,我将它尘封了那么久,我差不多已经忘记了它,然后它面世,得到了关注与茅盾文学奖。
  我想起了一幅国画:“直钩去饵八十年”,大概画的是姜太公?这一切,好像有点意思呢。
  ???(作者系作家,著名文化学者。)
其他文献
所谓乡愁,不仅仅缘于对故乡的思念,更多的是欲回故乡却终究回不去的悲伤和无奈,这故乡不只是一个具象的地理空间,还可能是与土地、与自然的和谐,可能是对于传统的亲近与依恋。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中萦绕着这种乡愁,满满的,却又淡淡的。  《蘑菇圈》讲述了一位名叫斯炯姑娘和她的蘑菇圈的故事。斯炯经历了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农村整风整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四清运动、“文革”、改革开放,在一次次时代变革中,少
西方入最初看中国山水画时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几乎分不清楚那些最杰出的作品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同样波斯、印度的宫廷绘画也是长时间内保持一种“雷同”的风格,这让他们觉得东方绘画就和东方文明一样处于一种似乎永恒的停滞之中。  相比于此,从达芬奇到安格尔,到德拉克罗瓦,到库尔贝,到莫奈,到毕加索,风格上的变化更替就像老人额头上的皱纹一样明晰。  何以有这种差别呢?  西方绘画与西方文明的深层关系在此难以展开
所谓传统家训,是指古代家长为调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规范子弟言行,确保家庭(家族)兴旺发达而确立的训导,也称家诫、家规、家范、家法、遗训、座右铭等。它大致产生于先秦,成型于两汉,成熟于两晋至隋唐,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清末衰落。其中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以及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家书》等最具代表性。传统家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勉学修身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翼骧(1918—2003),是南开大学史学史学科的创始人,国内本专业四位最早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学术精深,学品高雅,享有崇高的声誉。除了精通中国史学史学科之外,他对中国通史的教学和研究也极具创新性,作出了开拓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杨先生在南开大学担任中国通史之秦汉史、三国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工作,且与学术探研相结合,相得益彰,精益求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且撰成《秦汉史纲要》《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人,他被读者所熟知的诗作基本是现代自由体白话新诗,这其中《女神》便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经典作品之首。而在 1980 年开始陆续出版的 20 卷《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中,其中便有 5 卷为诗歌作品,占据了郭沫若文学作品创作四分之一的篇幅。在这些诗作中绝大多数都是自由体诗歌,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古体诗存世,但还有一种典型诗体创作却很少被提及和认知,那就是他的十四行诗作。现存郭沫若十四
一张好报纸,不能没有一个好副刊。报纸与副刊,就像北京大学与未名湖。  光明日报的“未名湖”,就在“光明文化周末”。  “光明文化周末”分为“文荟”和“艺萃”两大部分。“文荟”每周五四个版,“艺萃”每周日四个版。  “艺萃”中,有一个极佳处,那就是《图像笔记》版。  报章文章要好看,用传统的话讲,须有义理、有考据、有辞章。有义理,就是有思想;有考据,就是有知识;有辞章,就是有文采。报章文章要好看,用
殷海光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著名哲学家,他在逻辑理论、分析哲学、自由主义、社会政论等方面卓有建树。在一般的了解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是采取一种极度批判之态度的,这几乎是近现代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一种牢固的意识形态了。然而有趣的是,根据陈鼓应先生整理的殷海光先生晚年的一些话语和一篇名为《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之文章,我们惊异地看到,晚年的殷海光竟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表达出一种极大的热情甚至是温情。而由这
美术画图之审美,以传承论和推崇还是文人画之传统最为世人喜闻乐见。此是汉民族的恒稳审美基因与文化传统之固,这亦是上下五千年之大中华文化的特征与永恒之质。于是具有文人画要素的关于修养、功力、人品、才情、思想的五要素,便是新旧文人画美学的共同特点。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个人身份之表述给人的印象往往很单纯。譬如教师,似乎只是教书授课;譬如学者,就只是学术研究;诸如此类,顾名思义即可。其实,人如果有才华,
惊闻饶宗颐先生仙逝,伤恸罔极,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1989年春天,余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行前,武汉大学石泉教授让我带一封信給他的老朋友——中大教授饶宗颐,这便成了我在香港拜谒饶宗颐先生的引子。在中文大学某会议室初见饶先生,递呈石先生信,当时在场人众,未能与饶先生交谈。几天后,极讲礼数的饶先生偕其助手,在中文大学附近的一座茶楼与余正式晤面。  那时的饶先生行年七十二,精神矍铄,谈锋甚健,记得曾议及
笔者依稀犹记尚值垂髫之龄时,于外公膝下嬉戏,经常听到他讲述其早年在沦陷区的经历。外公职业是医生,在日寇占领下,他每天都要走街串巷,为各类病人诊治,其中就包括日本官兵。正因来往较多,且历时颇久,外公逐渐熟悉了日语,并大致可以与日军进行日常交流。  随着年龄增长,笔者对外公的这段回忆之理解曾有几度变化。当初窥史学门径时,受到主流研究观念的影响,笔者每每想到外公此经历,脑中总泛起一种莫名的疑惑:与日本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