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是洛阳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在距离洛阳30多里地的农村,属于当时的偃师县管辖,少年时,跟着父母在万安山上干农活,往往是干到天黑透了,才舍得回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父母经常指着西北方向隐隐约约的一片灯火,说,那亮灯的地方就是洛阳城!
  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城里人和农村人过着天壤之别的光景。城乡差别似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小女孩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洛阳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只是听偶尔来村里的说书人口若悬河描绘出洛阳城的传奇故事,在乡邻们心里,洛阳是过去皇帝老子生活的地方,現如今能够住在洛阳的,都是那些吃商品粮的人,不用像我们一般面朝黄土背朝天从土里刨食儿的“命好”的人。
  1982年9月,父亲送我来洛阳学医,他把我的户口本和录取通知书放在胸前的挎包里,背上的大包袱里是母亲为我新做的被褥,我穿着母亲做的新衣服、新布鞋,手上掂着不多的行李,父女俩坐长途汽车来到洛阳,长途汽车站紧邻洛阳火车站,学校迎新的大轿车就停放在洛阳火车站站前广场上。9月的洛阳,白天还很热,太阳还晒得很,看着火车站“洛阳”两个大字,和站房墙上挂着的一只大钟表,我一时竟觉得有些恍惚:自己真的跳出农门,把户口从村里迁到洛阳,成了洛阳人?
  从此,我再没有离开洛阳。
  不知不觉间,38年过去了,我早已深深爱上了洛阳。闲暇时,喜欢骑着自行车,在洛阳的大街小巷穿梭,尤其老城区和瀍河回族区,更是流连忘返,一些文物古迹就隐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一些古树名木也在这些小巷或者小院里长成了风景,成了最好的风水。我的工作单位在瀍河区,和老城区搭界,犹记得早年间,走街串巷“卖酸浆唻”“大绿豆浆面条”的叫卖声和每天定时摇着铃铛收垃圾的人,是我日日必见的。洛阳的老门老户大多喜欢吃一种用绿豆酸浆做成的浆面条,他们称之为“浆饭”,香味儿常常馋得我一个劲儿地咽口水,老洛阳人总爱自豪地说“浆饭热三遍,给肉都不换”,谁家的浆饭做的好吃,是值得炫耀的事儿,常常引来亲朋好友登门品尝,住在单位集体宿舍常年吃食堂的我,经常受邀去善做浆饭的同事家蹭饭,吃浆饭往往配上油炸青辣椒圈和油炸馍片,这些美味儿一上桌,谁还顾得了个人形象,早把平日里特别注重的绅士风度和淑女形象抛了个十万八千里,不吃到肚子撑得溜圆儿,谁舍得放下碗筷呢?后来成家了,我也请教这些高手们尝试着做做浆饭,可惜,总是做不出那种诱人的味道。那些年,同事们还经常谈论起吃水席的事儿,说这家办婚事的“席”好那家的“席”吃不饱等,遗憾的是当年人们手头紧,像真不同饭店这样的名店,普通人难得去吃一顿水席。就这样,我渐渐地融入了洛阳的市井生活,并且乐在其中,我爱上了洛阳牡丹,爱上了晨起喝汤的日子,爱上了洛阳的风景名胜和博物馆里的文物……
  洛阳人最爱牡丹花,一句“洛阳牡丹甲天下”奠定了洛阳牡丹的地位,牡丹也成为洛阳的城市名片。因为家乡离洛阳并不远,从幼时起,我就听过“武则天怒贬牡丹”的传说,相传有一年的冬夜,武皇酒醉,忽然想起要去赏花,就下了一道诏书:明日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第二天早上果然御花园里百花竞放,独有百花之王牡丹还是枯枝萧条,于是,武则天一怒之下把牡丹由都城长安贬到了东都洛阳。说来也奇怪,牡丹到了洛阳反而盛开,于是盛怒的武皇又下令用火烧之,第二年被烧焦的牡丹照样盛开而且更加艳丽,这就是洛阳牡丹中的焦枝牡丹—洛阳红。少年时代的我很是敬佩牡丹的气节。
  1983年4月,是我来洛阳求学的第一个春天,洛阳在王城公园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我和同学们趁着星期天,也赶到王城公园看花,有幸见证了这样的盛况:在通往王城公园的各条道路上,挤满了人,由于公交车很少,想搭上公交车实在是困难,很多人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而更多的是像我们这样的徒步者,挤满了中州路。我们被人群裹挟着进入王城公园,那是我第一次看见那么硕大的牡丹花,各种鲜艳的花色、浓烈的香气、拥挤的人群、汗流满面……构成了我对洛阳牡丹花会最初的记忆。
  从那时起,我就迷上了牡丹,她的色彩、她的姿容、她的仪态、她的馨香……无不让我迷恋。于是,每年花开时节,我在一座又一座牡丹园里欣赏她,她带着晨露,她迎着朝霞,她在风中,她在雨中,她在炎炎的烈日下,她在皎洁的月光下……每年初春,当牡丹生出嫩芽,我便开始了热切的期盼,我渴望那繁花似锦的春天,“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这样的场景从隋代开始,在唐代更是鼎盛,生活富足的人们,把种牡丹、赏牡丹当成了时尚,如果女儿出嫁,娘家陪送的嫁妆里,是要有牡丹的。白居易在《买花》中写道:“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从这些诗句中,我们看到了唐代人对牡丹的喜爱和牡丹的身价。
  早些年,我只爱盛开的牡丹,总也不忍看她凋零的模样,那满地落红让我心碎,不由得感叹生命的短暂,尤其看到寒冬里光秃秃的牡丹枝,我总是心情沉重,只好期盼春天快些来到,再快些来到,好让她恢复勃勃生机。后来,随着年龄渐长,经历了长辈的老去,我终于有勇气去欣赏不同季节的牡丹,于是,我在不同的季节,不断地去探望她,和她对话。我想,看了牡丹的四季,犹如看到人生的不同阶段。即使繁华落去,牡丹花踪影难觅时,种花人依然在忙碌着,空寂的牡丹园里,只有种花人和牡丹在交流,有了他们的精心呵护,牡丹也仿佛要回报种花人的辛勤一样,默默地吮吸着养分,蓄积着能量,只为了来年春天,那一场美丽的相见。
  洛阳的汤也是我的爱。一年四季,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汤馆吸引着我,像洛阳的豆腐汤、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鸡汤、丸子汤、不翻汤,家家味不同,各自有绝密配方,都有各自忠实的汤客。在洛阳,走不了多远,就会有一家汤馆,甚至有不少街道上,汤馆扎堆,被称为“汤街”,像这样的“汤街”,洛阳不知道有多少条呢。在这样的地段,往往有好几种汤,大家在一起竞争,互不影响,红红火火,热气腾腾,家家店内店外都坐满了食客,旁边还排着长长的队。你瞧,食客从取汤的窗口处转身,双手端一大碗滚烫的汤,小心翼翼地捧到小桌上,同伴早已买好了泡汤的饼,单单这饼,就有好几种呢,有发面的圆烧饼、椭圆形烧饼,有死面的饼丝和长方饼,还有本身就焦香的葱油饼,至于泡哪一种饼,全看吃家儿的喜好。在洛阳,还有一种被称为“甜汤”的汤,并不是往汤里放糖或者甜味剂,只是用骨头和肉熬成的原汤,不加食盐和味精,能喝甜汤的一般都是汤龄很长的老汤客。记得我刚上班时,喜欢早晨5点起床参加长跑,沿途看到汤馆前都有人喝汤了,非常纳闷儿。但是,我很快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早餐、中餐、晚餐随时都可以去品尝一碗美味的汤,再加上一勺子辣椒油,喝上一口汤,那滋味儿,真叫一个美!这些汤温暖着我,滋养着我,让我时时感受到生活在洛阳城的惬意和满足。   如今的洛阳,每年4月到5月间,正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和一千多年前相比,依然是“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盛大场面,却再也不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了,种植牡丹的公园有几十家,牡丹从最初的白色到令唐代人追捧的红色,如今已经培育出九大色系1200多个品种,并且一年四季可以看到盛开的牡丹,春节期间购买牡丹花成了洛阳人的新年俗,牡丹也成了广州新春花市的常客。通过快递,天南海北的朋友们都可以欣赏牡丹的美。
  近几年,洛阳在着力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在这座700多万人的城市,有80多座博物馆,比如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古代历史博物馆、洛阳周公庙博物馆……虽然洛阳城市不大,但是洛阳博物馆里的藏品规格很高,在全国文博界名头很响呢,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乳钉纹铜爵”“三彩黑釉马”“金丝楠木塔”等价值非凡。二里头夏都遗址被文博界誉为“最早的中国”,这家博物馆里藏有“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绿松石龙形器”“网格纹青铜鼎”“七孔玉刀”“龙形牙璋”等珍宝令人惊叹。“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一经问世,迅速蹿红,成为世人争相目睹的宝地。博物馆里珍藏着珍贵的文物,珍藏着华夏文明的历史,珍藏着我们民族的记忆,也珍藏着洛阳人的荣耀与自豪……
  遍布城乡的183座“河洛书苑”城市书房,是洛阳的书香气质,在这里,品书香、学茶艺、听公益讲座、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习技艺……都成为市民们喜欢的“古都新生活”。
  一条条彩色的“城市乐道”绵延700多公里;将近200座城市小游园就在住家附近,“出家门进游园,四季见绿”成了市民们备感幸福的事儿。
  2020年央视中秋晚会选择在洛阳录制,主舞台以隋唐洛阳城的应天门为背景,打造360度全景水面舞台,独特的帆船造型设计,主持人和观众在一起交流,观众又和演员在舞台上互动,绚丽的烟花、精良的舞美、精彩的节目、富有特色的编排……共同营造了如梦如幻的一场盛宴,在古今虚实之间追寻着中华民族的根脉。国庆中秋之夜播出后,引来海内外观众和网友们的热议,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洛阳,重新发现了洛阳的美,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风光展示在观众面前,“洛阳牡丹”“龙门石窟”“洛阳水席”并称“洛阳三绝”,白马寺、关林、天堂、明堂、丽景门、九州池……在央视秋晚的舞台上,古老的洛阳焕发出勃勃生机,美轮美奂的画面令人心动,一夜之间,洛阳“爆红”,中秋国庆长假,洛阳的景区和街头是人头攒动,风光无限,一跃成为网红城市。
  在洛阳,让我自豪的还有市民的素质,市民的担当,城市的包容和温暖。在博物馆、图书馆、河洛书苑城市书房里、在城市道路上,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志愿者在默默奉献,他们是把对洛陽的爱融入到行动上的人,是洛阳的“颜值担当”“形象大使”,是洛阳最值得骄傲的财富!多年来,我也怀着对洛阳深深的感恩和浓浓的依恋,满腔热情抒写着我对她的爱:《洛阳,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洛阳的桥》《茶香里的洛阳》《花香里的洛阳》《一朵花“香”了一座城》《南大街风情》……这一篇篇文章都是我对她的挚爱与深情!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这个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从历史的烽烟中走来,带着数不清的典故和传说,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还有十三朝帝都的荣耀,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迎接着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到来。往后余生,我将继续在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洛阳,过着平凡而惬意的生活。因为,洛阳的牡丹花国色天香,沁人心脾;洛阳的汤入口鲜香,温养脾胃;洛阳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心灵;洛阳优美的环境,宜业宜居……
  吾心安处是洛阳!
  责任编辑    杨   枥
其他文献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雨猝然而来,我没拿伞,便用手遮着头往家跑。从街道旁店铺里透出的光,薄薄洒落在地上,印下湿黄的影迹。  经过朝阳路路口时,有两个水果摊儿还没收,靠右的一辆三轮车上,堆着满满的水果,每个水果上都套着淡粉图案的纸袋。车上竖着一张纸板,歪歪扭扭写着:丑柑,5元1斤。摊主就站在车后。  我喜欢吃丑桔,甜,水分足,水果店一斤卖过19元。这么便宜的价格我还是第一次遇到。突然想起来,据说是因为
期刊
人的绝大多数深层感觉来自思考,行走在道拉多雷斯大街上的佩索阿留给世人一本日记体的《惶然录》,惶然呈现的是此我非我的思维隐秘过程。  由此书的启示入手,我将用文字呈现自己的思维。我认真誊写,埋头于教案,在教案记录本上写下自己对教材的解构与解析,与此同时,我借想象之舟得以抵达未知领域,抵达文字构成的神秘之境。  如果我没有读大学,并且未去读研究生,没有走进绿城X中学的一个办公室,并借此拿到一份供自己生
期刊
我的老家在豫中南平原上,儿时记忆里的故乡,每逢春夏秋三季,村庄里的池塘,都美成了一幅畫。杨柳婆娑,岸景倒影,荷叶如盖,芦苇摇曳,颇有江南水乡的雅韵。  在池塘的浅水区,有一种水草,它的叶子扁平光滑,柔韧修长,如水仙般优雅。它的顶部,会生出一截褐红色、蜡烛状的棒棒,它就是老家人嘴里的“蒲子草”,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学名——香蒲草儿。  香蒲草儿总与芦苇相伴而生。芦苇茎秆直立,植株高大,多生长在深水区,而
期刊
2019年三月,我第一次在这个季节回到豫西南的老家。在老屋抽屉里,我发现了一盘磁带,纸盒子上是爷爷的笔迹:“嘱咐 1993.5.20”。  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些往事。那时候,爷爷奶奶住在我家,老人刚学会用录音机,会趁白天家里没人,把想说的话录进磁带里,那时候他们才七十岁。谁料当时我爸听了开头,就红着眼睛说:“你们录这些干什么啊,身体都好好的。”我还小,意识不到爷爷奶奶终究一天会离开我们,还体会不到
期刊
南国西湖之畔,风光原自曼妙,更兼有红莲万顷,殊美绝艳。每逢六月,尽皆盛绽,朝则与丽日争鲜妍,夜则与明月斗婵娟;凝情欲语,含颦若笑,回眸可忘饥餐渴饮。  世外有异世,天外有重天。人中固有英杰,红莲之中,却独有一朵白莲。  红莲甚众,这一点纯白望去便甚觉突兀,却是别是一番韵致:清华毓贵有如天涯孤月,旷澹飘逸有如碧水云帆。庄严娴静之中,偏另有林下的潇洒风骨;虽位于红妆之间,却无丝毫闺阁粉黛之气。对之可忘
期刊
吃喝是俗事,但必不可少。  如果一碗炸酱面,能让食客品尝出北京人“皇城根儿”的讲究;如果一碗裤带面,能让食客感受到西安人“面食王国”的霸气;那么一碗浆面条,也能让你体验到洛阳人“质朴纯真”的小康滋味。  “此物望远始汉朝,芹菜大豆面上飘。细软无留沿喉下,酸浆扑鼻寒意消。”这几句顺口溜说的就是浆面条,洛阳人管它叫浆饭,或是酸浆糊涂面。这款吃食的强力卖点是煮面条的水不是日常饮用水,而是一种酸味粉浆。 
期刊
老陈的修车摊儿就摆在繁华路段的一棵香樟树下。  老陈四十几岁,高高的个子,古铜色的脸庞,小小的眼睛。不知什么原因,他还孑然一身。他说他来自息县关店,古时候是个土匪窝,那儿的人们血性十足。男人们天不怕地不怕,女人们个个豪爽泼辣。改革开放后,人们纷纷南下淘金,已不再年轻的老陈,因会修自行车,就来到了我们这个小城市摆了个修车摊儿。  一开始,他给我修车子,无论大修小修,我都给他劳务费,他也都收下了,不过
期刊
董彦礼,笔名塬上草,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篇小说《最后的村庄》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协2019扬子江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大赛二等奖。另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歌曲等近二十部作品获得省内外各类奖项。  “你说那馍饭不吃不中,那广场舞不跳就活不成了?”丹霞她男人刘冰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说。  “那馍饭不吃不中,广场舞不跳也不中,一样是物质,一样是精神,啥都少不了!”丹霞拉着音箱就要往外走。  “就
期刊
4月9日,中国作协召开的2021年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在武汉结束,担任地方网络作协领导职务的血红、匪我思存、管平潮、阿菩、静夜寄思、夜神翼、萧鼎等网络作家,与各省区市作协的负责人一同就“地方网络作协如何更好开展工作、引领青年网文作者的成长”,“如何加强网络文学队伍建设、更好发挥作用”,“如何深化东西部协作、更好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等话题进行了討论,并对2021年的全国网络文学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 
期刊
4月18日,“2021世界读书日·文学脱口秀大赛”在上海作家书店举办决赛,十位来自北京、上海、广西等地的选手进入了决赛,《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与作家梁鸿担任决赛评委。  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说:“文学脱口秀是文学贴近生活、走进大众的新尝试新探索,丰富了語言艺术形式,拓展了文学表现类型,也提升了脱口秀的品味和内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锻炼一支年轻的文学评论队伍,增强语言文字艺术的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