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课文讲述了黎明时分,山洪咆哮,村党支部书记舍小家顾大家,从容镇定地指挥一百多号村民顺利跨越死亡的小木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的感人故事。本文作者塑造了一位不徇私情,先人后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支书。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0含。教学本课时,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难点是理解题目“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二、学情分析:作为双语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本篇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感悟方面,虽然他们在认知还是情感、个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学习本课时,我还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让他们在情感中领会老汉的崇高精神。但学生情感的培养确却是本课教学中会遇到的困难,所以我设计了: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危难时刻的那份心情,对老汉说心里话、从读中去感悟,去领会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融入到这样的氛围中。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在句子中理解“咆哮”“势不可挡”“放肆”“你拥我挤”“跌跌撞撞”“呻吟”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以三组词语(洪水、村民、老汉)贯穿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书记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A导入课题
(一)学生观看几张洪灾图片,(直接性的让学生感知:灾难无情,人有情,这一场景)
(二)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一段关于抗洪抢险的英雄故事,课文中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可是有一天黎明,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这究竟是场怎样灾难的呢?故事中的主人公同样让我们无比崇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桥。(教师板书课题)
B理解课文,感受洪水无情
(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要有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一起去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可怕的一幕吧!(出示课件:教师抓住“像泼”“像倒”谈感受)
1、思考:课文是以那三个词语贯穿全文的?2、生交流汇报,师课件显示:洪水、村民、老汉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了那么大的雨,像泼,像倒,雨后有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二)课文是怎样描写洪水的?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找出课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出示有关句子课件)2、指名学生读句子,全班齐读。3、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洪水凶猛的词语。4、生自由找,指名学生回答,师课件显示词语:咆哮,势不可挡;5、学生交流:说说这些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三)想象体验:老师激情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当时他们会是什么感受?
1、学生设想,指名学生说自己的感受;2、师出示课件有关内容:(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狞笑”“放肆”)教师相机板书——惊慌;3、在这样惊慌失措的情况下,村民们想到的办法将会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回答)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相关的词语(如“你拥我挤,跌跌撞撞)
C抓住感动,体会老汉高贵的品质
师:在这危急关头,唯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是谁?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他的语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1、初步体会老汉是怎样的一个人,理解比喻句的运用。(出示课件)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指名学生读句子;3、出示课件:教师范读学生聆听(从短短的一句话连用三个感叹号,足以可以看出老汉的威严);4、同学们村民们听了老汉的话后是这样做的?(出示课件教师范读学生聆听)
师:文中除了把老汉比作一座山,还把老汉比作什么呢? (生回答,指名学生读第15自然段)画出表现老汉动作的词语,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画出动词,谈理解)(出示课件)师:课文在写“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那时那刻,老汉要喊什么呢?(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交谈,每一组派代表汇报;2、预设:或者急切地要喊:“儿子,我来救你!”或者绝望地喊道:“儿子……”;或者想大声地喊:“快抓住木头……”,或者无不愧疚地大喊:“儿子,爸对不起你呀……”
D启发想象,寄托无限哀思体会“桥”的含义
师:就是这座山,敢于同无情的洪魔作斗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来吧,同学们,捧起你们的课本,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课文第24-27自然段。
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师:同学们,面对着滔滔江水,带着我们无限的敬意和无尽的思念,再送他老人家一程吧,如果你是一位获救的村民,此时此刻你想对老汉说些什么呢? 请用你手中的笔写一写你的心里话。(指名学生说心里话)(小练笔)
3、教师小结
老支书走了,老太太失去了她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再也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老支书——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动,在无数次与自然灾难的较量中,在与重大机遇的挑战中,多少像老汉这样的平凡又伟大的形象悄然屹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课题吧!桥。
《桥》是著名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课文讲述了黎明时分,山洪咆哮,村党支部书记舍小家顾大家,从容镇定地指挥一百多号村民顺利跨越死亡的小木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的感人故事。本文作者塑造了一位不徇私情,先人后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支书。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0含。教学本课时,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难点是理解题目“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二、学情分析:作为双语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本篇课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感悟方面,虽然他们在认知还是情感、个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学习本课时,我还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让他们在情感中领会老汉的崇高精神。但学生情感的培养确却是本课教学中会遇到的困难,所以我设计了:通过课件让学生感受危难时刻的那份心情,对老汉说心里话、从读中去感悟,去领会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融入到这样的氛围中。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在句子中理解“咆哮”“势不可挡”“放肆”“你拥我挤”“跌跌撞撞”“呻吟”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以三组词语(洪水、村民、老汉)贯穿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书记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A导入课题
(一)学生观看几张洪灾图片,(直接性的让学生感知:灾难无情,人有情,这一场景)
(二)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一段关于抗洪抢险的英雄故事,课文中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可是有一天黎明,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这究竟是场怎样灾难的呢?故事中的主人公同样让我们无比崇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桥。(教师板书课题)
B理解课文,感受洪水无情
(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要有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一起去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可怕的一幕吧!(出示课件:教师抓住“像泼”“像倒”谈感受)
1、思考:课文是以那三个词语贯穿全文的?2、生交流汇报,师课件显示:洪水、村民、老汉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了那么大的雨,像泼,像倒,雨后有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二)课文是怎样描写洪水的?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这些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找出课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出示有关句子课件)2、指名学生读句子,全班齐读。3、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洪水凶猛的词语。4、生自由找,指名学生回答,师课件显示词语:咆哮,势不可挡;5、学生交流:说说这些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三)想象体验:老师激情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屋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当时他们会是什么感受?
1、学生设想,指名学生说自己的感受;2、师出示课件有关内容:(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狞笑”“放肆”)教师相机板书——惊慌;3、在这样惊慌失措的情况下,村民们想到的办法将会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回答)请同学们从文中找相关的词语(如“你拥我挤,跌跌撞撞)
C抓住感动,体会老汉高贵的品质
师:在这危急关头,唯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是谁?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他的语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1、初步体会老汉是怎样的一个人,理解比喻句的运用。(出示课件)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有感情的范读,指名学生读句子;3、出示课件:教师范读学生聆听(从短短的一句话连用三个感叹号,足以可以看出老汉的威严);4、同学们村民们听了老汉的话后是这样做的?(出示课件教师范读学生聆听)
师:文中除了把老汉比作一座山,还把老汉比作什么呢? (生回答,指名学生读第15自然段)画出表现老汉动作的词语,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画出动词,谈理解)(出示课件)师:课文在写“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那时那刻,老汉要喊什么呢?(出示课件)
1、学生自由交谈,每一组派代表汇报;2、预设:或者急切地要喊:“儿子,我来救你!”或者绝望地喊道:“儿子……”;或者想大声地喊:“快抓住木头……”,或者无不愧疚地大喊:“儿子,爸对不起你呀……”
D启发想象,寄托无限哀思体会“桥”的含义
师:就是这座山,敢于同无情的洪魔作斗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来吧,同学们,捧起你们的课本,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课文第24-27自然段。
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师:同学们,面对着滔滔江水,带着我们无限的敬意和无尽的思念,再送他老人家一程吧,如果你是一位获救的村民,此时此刻你想对老汉说些什么呢? 请用你手中的笔写一写你的心里话。(指名学生说心里话)(小练笔)
3、教师小结
老支书走了,老太太失去了她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再也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老支书——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动,在无数次与自然灾难的较量中,在与重大机遇的挑战中,多少像老汉这样的平凡又伟大的形象悄然屹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遍课题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