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尾巴疑案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大山是个农民,在城里干包工头已经很多年了。近年来旧城改造,楼盘就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他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带领本村及周围村里的一帮青壮年,活跃在县城建筑工地上,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慢慢地,手里也有了不少积蓄,他就琢磨经营个合适的项目,让钱生钱。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大山得到一条信息:山猪肉是人们餐桌上的新宠,鲜肉高达四十多元一斤。他眼前一亮,就想:现在人讲究养生,要是自己在荒山上养一群山猪,喂养就地取材,用树叶、野菜、野草做饲料。这些东西山里随处都是,只要出钱收购,就会有人抢着送货。
  再加上现在山里的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了,可还有留守在家照顾老少的妇女、因为年龄问题不能外出打工可身体还算硬朗的老人,哪个不想找点门路赚点零花钱?这些人是提供山猪饲料的生力军啊!猪吃的粮食饲料也能直接从农民手里买,玉米、瓜干、高粱,自己买机器加工打碎,杜绝市面上带激素添加剂的猪饲料。这样养大的猪虽说出栏慢,成本稍微高点,但吃著放心,一定很有市场!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王大山回老家的村子找到村干部,要求承包村里闲置的赵沟岭,建大型养猪场。村干部们正愁没有像样的项目发展经济,他的这一要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为村里增加了一笔收入不算,还为那些留守村民们开辟了一条生财之道。
  猪场建起来了,小猪崽也找到了货源,下一步关键是找养猪经验丰富的饲养员。王大山打印了一些招工启事,旮旮旯旯都贴上,高薪聘请饲养员,有经验懂技术者优先。告示贴出后,前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他从众多的应聘人员中选中了两位。一位叫胡海,五十岁,本地人,饲养技术在当地有口皆碑。另一位叫杨虎,四十出头,是外来务工人员,他自我介绍说祖父辈都是兽医,对家畜的生活习性及生长规律烂熟于心,能及时处理牲畜的突发疫情。
  王大山将自己购得的两百头山猪崽一分为二,让两位饲养员各自喂养,展开竞争,除了基本工资还奖励胜出者。两个人都胸有成竹,说让老板放心,一定不负所望。合同签订,一切就绪,王大山继续到城里干他的包工头。他可舍不得这个老行当,只要动动脑,动动嘴,指挥一下,票子就哗哗地流入腰包。
  转眼十天过去,王大山对养猪场放心不下,瞅个空闲,便驱车前去查看。他先到胡海承包的猪舍看了看。胡海正在猪栏里清理卫生,一百头小猪崽比十天前明显见长。小猪崽们活蹦乱跳地在猪舍里做着游戏,相互追逐,摔跤玩耍。有几头小猪去抓啃其他小猪的尾巴,相互之间扭打在一起,猪栏里不时传出咴咴、吱吱的叫声,让人想起了托儿所。他微笑着,摇了摇头,连说:“有趣,有趣,什么东西小的时候都有趣……”
  王大山满意地离开了胡海的猪舍,又去了杨虎承包的猪舍,眼前的情景却让他皱紧了眉头。猪舍里里外外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是小猪崽们的个头儿不但没见长,而且一只只好像病歪歪的。只见它们趴在猪舍里懒洋洋的,见有人来,有的抬头看看,有的勉强站起来走动,有的干脆连理都不理,继续睡自己的大觉。王大山不禁产生了怀疑:是自己看走了眼,让这个外乡人给忽悠了?还是小猪仔买来时就带着疾病?不会啊,人家胡海的猪崽长得蛮好啊!再说,这杨虎不是自吹懂技术吗?
  突然,王大山看到一只小猪的尾巴不见了!小猪崽是自己一只只精心挑选的,怎么会有一只没尾巴?他再仔细一看,天呐,所有的小猪都没了尾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十天过去,活蹦乱跳的小猪崽都成了没尾巴的残疾猪?
  杨虎不在猪舍里,王大山只好到宿舍找他。
  杨虎正在吃饭。小饭桌上两个馒头,两盘小菜,一瓶密州春。此刻他正在对着瓶嘴喝酒,见王大山进来,赶紧站起身迎接,嘴里说:“我刚刚忙完,喝两口歇息歇息。老板,您也来口?”
  王大山满肚子疑惑,也顾不得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地问:“小猪怎么了?尾巴怎么都没了?”
  杨虎闻言,指了指饭桌上的一盘菜,说:“在这里呢。”
  王大山这才看到饭桌上的一盘菜,正是一条条白生生圆溜溜的煮熟了的小猪尾巴。他不禁勃然大怒:“好你个杨虎,好大的胆子,竟然把我的小猪尾巴割下来当了下酒菜!撇开你搞破坏不说,你也太残忍了!你说怎么着吧?”
  杨虎倒是很坦然,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没用的东西,就该处理掉……”
  看到杨虎满不在乎的样子,王大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话?动物和人一样,每样部件各有其用,怎么说没用?这还得了!先是割尾巴,下一步再割耳朵,然后再割猪脚、宰猪呗?自己花钱雇他来养猪,不是让他来搞破坏的!
  这可不是小事,怎么处理?王大山的脑子迅速地转动着:让他每只小猪陪二百元损失费,解除合同走人?他要是不同意闹僵咋办?看看杨虎五大三粗的体格,要是翻了脸耍起浑来,自己还真不是他的对手。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亲戚朋友一起上,量他一个外来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可是,要是动起真格的来没个轻重,无论是谁伤着谁,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惹起祸端,可就得不偿失了。权衡利弊,王大山决定报案,让司法机关来处理此事。
  派出所就是保一方平安的衙门,有人报警,事无大小,必须要管。接到报案,所长立刻派俩民警前来处理。
  面对警察的询问,杨虎说这是自个儿养猪的诀窍。至于为什么,属于商业秘密,无可奉告。
  有警察见证做主,王大山便有了底气。他说:“好,你不用故弄玄虚,拿鬼话来糊弄人。什么狗屁商业秘密,纯扯淡。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也不想把事情闹大,那你就卷铺盖走人。但我丑话说在头里,这些没尾巴的小猪我不要了,你再赔我原来一样大小的山猪崽。这十多天的猪饲料钱我就不算了,顶了你这十多天的工钱……”
  民警也觉得王大山这样做仁至义尽。
  杨虎倒不干了。他说:“凭什么让我卷铺盖走人?你开的条件再好,也抵不过我声誉的损失。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你所谓的优厚待遇,我半路毁约辞去了别的工作,来到你这里。你要的最终结果是经济效益,怎么养猪是我的事,养好了是关键。再说了,合同上除了按你的法则养猪,并没写着不准去掉猪尾巴这一条……”   他的话挑不出半点儿毛病。王大山这才意识到,要是真走法律程序,自己未必能赢。要是没有两把刷子,他一个外乡人敢这么胆大妄为?王大山缓和了情绪,退一步问道:“照你这么说,你敢保证最终至少不输给胡海?”
  “出栏时要是输给胡海一斤猪肉,我出双倍的钱补偿,钱嘛,就从我的工资里扣。但是在猪出栏之前,你当老板的不能胡乱干涉,我想怎么养猪,我说了算!”杨虎拍着胸脯承诺。
  王大山别无他法,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在民警的监督下,主雇双方重新拟定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用工合同,这起猪尾巴案件暂时告一段落。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猪没长大先把尾巴割下来吃了的荒唐事儿,在当地十里八乡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更有那好事者,专门跑到王大山的养猪场,给没尾巴的山猪用手机录了像,发到网上,成了头条……
  转眼间,七个月过去了。按合同规定,山猪该出栏了。王大山安排好工地上的活,驱车来到养殖场。他先到胡海的猪舍看了看,头头山猪膘肥体壮,最小的也有二百斤开外。他又到杨虎的猪栏看,更让他惊奇不已,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这些没尾巴的山猪仍在懒洋洋地睡大觉。那身个儿,头头都在三百斤左右!真是奇了怪了,这猪尾巴割了怎么会让小猪长得更好?
  先前猪尾巴事件的闹腾,无形中让许多人得知王大山饲养的山猪绿色环保,没喂养那些掺杂激素的猪饲料。当山猪出栏的消息一传出去,附近有钱没钱的人家,纷纷前来抢购。两百头山猪,一天没到头就卖完了。除去所有成本,八个月的纯利润是三十多万。杨虎喂养的山猪,比胡海喂养的山猪总重量多出两千多斤。王大山不但奖励了杨虎五千元,还决定扩大规模,高新聘请杨虎做技术员。
  王大山为了答谢两位饲养员,让他们精诚合作,把下一步养猪的事业做得更好,专门到附近最好的酒楼订了个包间宴请他们。
  酒过三巡,王大山忍不住把心中的谜团说了出来:“杨老弟,你就让我明白明白,割了尾巴的小豬咋会比带着尾巴长得还好呢?”
  杨虎得到了奖励和尊重,心里自然快活,再加上酒精作用,便透露了割猪尾巴的玄机。
  猪的尾巴是用来驱赶蚊蝇的,其他用处不大。如今饲养环境改善了,基本消灭了蚊蝇。小猪崽和其他小动物们一样,好动顽皮,尾巴不自觉地摇动,不但会消耗一部分能量,还会引起其他小猪的好奇,喜欢前去追咬。被追咬的小猪不是狂奔躲避,就是回过头来反抗,相互之间就会嬉戏打斗,这样无形中会消耗能量。一旦猪尾巴出血,血腥味会引来更多猪疯狂追咬,严重时还会危及猪的生命。只有把猪尾巴割掉,才能万无一失。
  “上次我来看,小猪们怎么不见大,反而比胡海那边小?”王大山紧接着问道。
  那时小猪刚被割了尾巴,恢复期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不如胡海那边正常生长的个头大。一旦猪尾巴的伤疤修复好,生长的速度很快就会赶超上来……
  王大山听了,频频点头,又琢磨了半天,连声说:“有道理,有道理。”然后他又奇怪地问,“这事儿你怎么不早说?你要是早把原因告诉我,哪里还会有当初的不愉快?”
  杨虎认真地说:“这是我家当了几代兽医摸索出来的经验,也算是一门绝活手艺。自古以来,手艺就是饭碗,饭碗端牢了,才能始终有饭吃。过去,手艺人家的看家本事都是传儿不传女,何况是外人?”
  虽然杨虎这样说,可是割尾巴的养猪经还是很快传开了,再次被网民们炒得热火朝天。当地电视台得到消息,亲自到现场对杨虎的养猪经进行了专访,并做了专题报道。如今,这个绝招已经被全国绝大多数养猪人家采纳……
其他文献
我们之前聊了聊人头龙身的雷公,春雷阵阵,暖意渐浓,眼看着夏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说起夏天,就不得不聊一下火神祝融。《山海经》作为一部具有神话意义的奇书,在“海外经”部分,从南至东提及了四个人物:祝融、蓐收、禺疆、句芒。  其中,祝融作为南方神,就代表着夏天。  那么,祝融长什么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记载:“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如此看来,祝融和雷神一样,也是半人半兽。之前我们给
期刊
去岁今春,新冠状肺炎肆虐,响应號召宅在家里,本来忙惯了,一下子按下了“暂停键”,还真的很不适应。看到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作为一个从文者,努力创作一些反映抗疫为主题的各类文艺作品,为抗疫情做点贡献吧。在撰写应景之作的同时,正好借这一相对空闲的时间,写一些自己早想写的东西。  本文的创作,正值情人节到来之际。情节并不是很曲折,但是在人物的设置上,我有意在故事一开头就把刚富起来的志超,描述成让人一
期刊
潘宇特意休了年假,回老家帮他老爸收麦子。  到了家门口,见大门锁着,他想可能老爸下地干活儿去了。他掏出钥匙,开了门,刚跨进院,就有一群喜鵲叽叽喳喳地叫着飞走了。有一只很淘气,拉下一泡屎,正落在潘宇的肩头。潘宇也没多想,随手一扒拉,雪白的衬衫上留下了一片黑紫。潘宇很是疑惑,扭脸一看院子里的桑葚树,就明白了:喜鹊吃了桑葚,才会拉黑紫的屎。  放下旅行箱,他就忙着洗衣裳,洗完衣裳正往晾衣绳上搭,老爸回来
期刊
胡娟和孟亮都是孟家村人,他们从小一起长大。胡娟学习好,高中毕业后考入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进了老家县城的一家银行工作。而孟亮对学习没兴趣,初中毕业后就搞养鸡场,搞生态游,也闯出了一片天地。两人境遇不同,却互生情愫,谈起了恋爱。  哪承想,两人的恋情遭到了胡娟爸爸胡立峰的强烈反对,他指着女儿的鼻子训斥:“小娟,你要还是我女儿,就赶紧和那个孟亮断绝往来,你考出去不容易,我决不允许你再嫁回来!” 
期刊
川西坝子东北面有一个叫清江的小镇,镇内溪流纵横,物产丰富,“清江米”和“冲洞子酒”是小镇的两大特产。前者品质优良,清江镇也因此成为国家稻谷种植基地,而以清江优质的溪水和粮食酿造成的“冲洞子酒”则香飘百年,远近闻名。  这一天,在城里工作的谢卓莲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外地有家大酒厂找上门来,想和“冲洞子酒”合作。  谢卓莲的父亲是“冲洞子酒”的掌门人,他没说谈判结果如何,可是语气低沉,字字沉重。谢卓莲一
期刊
说起来啊,那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儿了。  靠收山货起家的老芦,机缘巧合在山里跟一个老猎户学会吊烤黄泥鸡的手艺后,就在村口开了一个小饭店。因为用料讲究,风味独特,加上老芦为人实在,童叟无欺,生意一天天地火了起来。附近一带的山前山后开了不少小煤矿,来来往往的司机和业务员,不少都是专门跑几十里地来他的小饭店吃饭的。一个路边小窝棚,不几年的时间,竟然发展成了有数百平大厅的二层楼饭店。  发了财的老芦野心也开始
期刊
一  小县城的“胡丸子”鼎鼎有名,其招牌菜丸子汤好吃不贵,引得各阶层的人士都来吃上一口,还经常有外地人慕名前来尝鲜。能将这一家常菜打造成金字招牌,说来全靠老板胡长德。老胡苦心经营几十年,成了当地的餐饮名人。  为了保证质量,老胡定了个规矩,每晚十一点准时打烊。这天晚上,他瞅着快要到时间了,送走了最后一桌客人,就让厨师和伙计们回去了,自己在柜台盘点账目。  正忙着,外面响起脚步声。老胡抬起头,只见一
期刊
梁源想买一辆电瓶车,又舍不得花钱,便在一家电瓶车修理铺花五百元买了一辆八成新的二手车。老板说没有发票,只给梁源开了张收据。  这天梁源骑着电瓶车去上班,忽然听到路边有人喊道:“喂喂喂,你站住!”  是个瘦老头。梁源开始不明所以,再一看,老头一边喊一边指着自个儿的车子,梁源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是车的原主人!  这要是给逮到,车子保不住不说,要是老头认定车子是自己偷的,真有嘴說不清了。  梁源当即不做他
期刊
王向军曾是一名长跑运动员,退役后闲得难受,加入了一家名为“行天下”的业余自行车俱乐部。骑行一段时间后,俱乐部队长闻永华见他身体素质出众,特邀他以主力选手的身份参加三年一届的环浙自行车比赛。  在前五个赛段的比赛中,王向军表现得非常出色,行天下车队也由此在十六支参赛车队中位列第一。王向军只需在剩余的两个赛段保持这个状态,就能为车队拿到环浙自行车比赛的冠军。  在第六个赛段开赛前,王向军的手机收到一条
期刊
相传汉武帝建元二年正月,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刘彻带着姐姐平阳公主到江苏游玩,行宫就设在姑苏城外一座道观内。这道观供奉的是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三元大帝,百姓们尊奉天官、地官、水官為“三官神”。  这天深夜,平阳公主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星光下飘落三位白胡子老爷爷,对着她微笑道:“公主,我们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神,鉴于你和天子为百姓敬香祈福的善行,我们特来拜会你。公主,作为皇帝的长姐,你有负于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