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和它折射的城市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九银十,桑塔纳又火了。与往年不同,人们如今关注更多的还是这款车的历史,感兴趣的是它的经历,探究的是它与这座城市、产业和时代的变迁……
  走向城市的记忆
  “最近来店看普桑,打电话询价普桑的人多起来了。”
  9月上旬的一个下午,我来到上海徐汇大众4S店,采访普桑。销售顾问小罗告诉我,普桑一直很好销,不用推销,也不用做广告。不过,近阶段又走俏了。
  这位从业已经6年多的女销售顾问向我解释,她说,老桑每年走(卖)得很平稳,用上海话说,这车很经“轧”(有竞争优势),从不愁卖。
  12年前,普桑生产场地搬迁(由上海大众一厂搬到二厂,与桑塔纳2000共线生产),我曾亲赴现场,采写了一篇“走向明天的‘国民车’”的纪实报道。即在桑塔纳从公商务用车走向家庭轿车的历史转折点上,呈现了一个产业和一款车在转型中的历史样本。12年过去了,一部以“真情再现”为主题的电视广告片再次让人重温桑塔纳往事,格外亲切。它将人和车,车与城市的历史、情感及记忆再度呈现,让镜头在怀旧中有了温润和回响,重又捡回逝去和忘却或是不该遗漏的过往,以及那些岁月的碎片。
  “这是一款最不用‘操心’的车,就连店堂里都不用摆样车,购车者会直接下单付款,顶多是在车价上计较一番而已。”
  小罗告诉我,“普桑是现在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不用解释,大家心里都明白。普桑再次走俏、热销并不奇怪。有人说一款车型卖了近30年还能保持畅销不衰,这是奇迹,被形容为“宝刀不老”,车界的“常青树”,中国的“甲壳虫”,等等。我问过身边不少人,他们都认为桑塔纳仍旧是家轿的首选车型,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桑塔纳是汽车消费成熟的标志。市场表现证明,选择桑塔纳不会错,就像好莱坞明星在选择时装时,若不知如何挑选时,选择阿玛尼不会错。
  一位事业有成的车主这样对我说,别看普桑老了,但它经典,无论是性能还是乘坐空间,以及可靠性和使用的便利性,现在恐怕是任何车都难以与它相比。有人这样形容此车,“上得了客厅,也下得了厨房。”业内人士说,这是货真价实的B级车,卖的却是A0级车的价格,岂能不好卖?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在小区倒车时一不小心撞坏了一辆普桑出租车的“鸦乌脸”(上海话中指汽车的隔热栅),忙下车打招呼,赔不是,出租司机淡定地说,勿要紧,小意思,(换个格栅)花不了几钿。桑塔纳维修的便利和好用正如它的一句经典广告语所言: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当初创作这条广告语的团队已经意识到,这将是走向民生的车型,强调了“拥有”和“不怕”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内涵。
  然而,有关桑塔纳要退出市场的传闻好多年来从未间断,但桑塔纳始终以供不应求作了正面回答。甚至好多年都不做广告,也不见推广活动,照样卖得很好,成为上海大众历年销量中不可或缺的“基数”。这种“神奇”引发了同行们的思考,就连市场研究者都觉得匪夷所思。
  其实,十多年前,就有人建议桑塔纳停产,但市场不让;后又有人说桑塔纳不合时宜,但需求依然不减;再后来,连舆论都认为桑塔纳该“退休”了,但桑塔纳每年以年销10多万辆不俗的业绩跻身中国畅销车的榜单。如此出色的战绩,谁还舍得轻易让它“拜拜”?
  1994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家庭轿车研讨会上,专家们就预言过,桑塔纳降到10万元就是中国最好的家轿。如今,市场最低价都不超过7万元,懂车识货的怎能不动心?在经济次发达地区,桑塔纳依然是香饽饽。一位山东车主对我说,我们这里就认桑塔纳。当地经销商介绍,在传统市场中,桑塔纳的认知度高居榜首。
  在上海的有车族中,桑塔纳曾是不少人的首选。2000年,上海首次对私人实施汽车上牌额度竞标,民间叫汽车牌照拍卖。现场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中标者选择了普桑。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妇对我说,他们看中了“99新秀”(普桑的升级版),这是为刚从国外回来创业的儿子置办的第一份“产业”,认为此车做生意代步都不差。在公众的记忆中,桑塔纳就是走向国民车的首选。
  普桑,对于上海人来说,这是继外滩建筑群之后被国人和世界所熟悉并认同的另一个“符号”,它是能够走向城市内心的记忆,融入到上海这座城市中的文化标志……
  轮子上的城市
  30年前,上海狭窄的马路就像蜘蛛网,那是自行车的王国,被形容为车水马龙;而市井喧嚣的河流,则可追溯到上个世纪旧上海城市的倩影,找到车辙留下的城市印记。即便是早在1901年汽车登陆上海之前,有关上海是由“轮子”滚出来的说法已被大众认同。从马路到汽车,可以说,这是上海追寻现代化的缩影,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演变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推手。
  当历史进入改革开放,百废待兴的年代,有人说,“上海的高架是汽车逼出来的”。这可以被解读为上海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礼赞,也是表明上海这座城市开始起飞的一种象征。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抓住历史机遇,将一个轿车装配项目转变为汽车合资项目,并引起了全国关注,由此引进了一款德国大众最新的轿车,它叫“桑塔纳”。后来的实践表明,这个车型撬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并使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于是,风生水起,热火朝天,家喻户晓。有人称这是上海的“破冰之举”,不仅圆了上海人实现轿车现代化的梦,一步跨越了与国外30年的差距(上海牌轿车与桑塔纳轿车技术性能上的差距),还开辟了中国轿车工业的新纪元。历史证明,这是上海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全球化的铿锵脚步。
  今天看来,无论是产业,还是城市,汽车作为“现代化”概念对于上世纪 80年的中国是如此的具体而迫切,对上海而言,“无论是一材一艺,总期实事求是,坐而言者即可起而行。”
  有专家曾直言:“面对桑塔纳,全国无一家零部件企业可以与其配套,加起来等于零。”这样的尴尬,不仅存在于产业界,就连上海这座曾经的远东明珠都觉得是道坎儿。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于是,桑塔纳的国产化惊动了全国上下,牵动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神经,它不仅事关上海大众合资企业的成败,也在考验上海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产业面向现代化的命运。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明确指示,要动员全市力量支持上海大众,目标是上30万辆轿车的大项目,并列为全市重点工程项目。   引进一个车型,改造一个行业。通过国产化,打下产业基础,谋求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1988年4月,朱镕基接任上海市市长,上任伊始就去上海大众视察。他指出,“我们要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国产化,决不能‘瓜菜代’”。这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维,也是上海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战略调整的重点项目。他深有感触地说:目前中国民用工业产品真正达到了国际水平的屈指可数。上海桑塔纳将要算一个,这是上海的希望所在。
  资料显示,汽车产业在拉动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火车头”效应,一直在持续发挥着作用,在产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桑塔纳国产化所做出的贡献。其经验和意义就在于,建立高水平的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和基础。业内人士真切地体会到,有了这样的“体系和基础”,什么样的轿车都可以在中国制造。
  1987年7月4日,江泽民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海市已经将汽车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把上海建成全国汽车工业基地之一,这个决心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动摇。”
  1990年4月18日,在上海大众成立五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时任总理李鹏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这一重大新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从这一天起,浦东的历史翻开了划时代的一页。从那一天起,“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的说法流行于神州大地。同时上海大众的合资成果也展示了它的美好前景,李鹏为此专门题词勉励上海大众,“为发展中国轿车工业而努力奋斗”。
  1991年2月6日, 当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基本完成时,邓小平来到上海大众视察。从“一锤定音”(批准上海可以中外合资生产轿车)到“一言九鼎”( 期待轿车100万辆产量),邓小平对上海发展汽车产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参观完生产流水线后他说,“我看你们的生产线布置得很稀,我到有些国家去参观,人家的生产线很密,说明你们很有潜力。我看你们可以生产100万辆。”
  如今,桑塔纳不仅早已实现了90%以上的国产化,老百姓买得起的“国民车”, 而且上海大众也早就跨入了年产百万辆轿车的龙头企业,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模范生。截至目前,桑塔纳已经拥有了380余万车主,上海大众累计生产汽车也超过了800万辆。
  选择桑塔纳是正确的
  2007年底,德国大众原董事长哈恩在上海四季酒店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上海选择桑塔纳是正确的。他认为,这体现了上海的智慧和眼光。
  车型的选择与合资企业的起步至关重要。1978年,当中央批准并允许上海与德国大众发展合资企业时,选择怎样的车型就成了关键点。
  “当时大众向我们推荐的车型是高尔夫和捷达。”今年已80岁的蒋昉初曾是上海大众合资项目中负责技术谈判的成员之一。他回忆说,当时选择车型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务用车的需要,高尔夫属于两厢车,捷达又太小,显然不适合做公务车,也不适宜商务用车。后来我们选择了大众1982年新出的车型桑塔纳。这是一款三厢车型,车身比较大气,做公务车比较合适。但问题是,后排座位间距比较小,乘坐不舒服。蒋解释道,桑塔纳的定位在德国本来就是家庭轿车。前门大,后门小。设计理念是以前排为主(车主),后排为辅(乘坐小孩或放东西等)。所以前门设计得比较大,便于(车主)上下。
  从高层领导的意见来看,轿车的主要用户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出租车行业等。他们在考虑车型选择时眼光放得更远,指出要兼顾到公商务和出租车行业的需要,关键是挡住进口,节约外汇。后来的事实证明,上海的决策者们具有战略眼光,以及前瞻性的超前思维,就连德国专家都不得不佩服。哈恩说,上海人务实,理性,思考问题全面,选择桑塔纳就是最好的例子,它符合中国的国情。
  1997年,丰田原社长奥田硕来到上海时不无感叹道,以前上海的马路上还能看到丰田的出租车,现在尽是桑塔纳。他对中国的同行说,“你们进入了汽车时代”。
  但是,“要接受桑塔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上海大众原负责售后的章理坚回忆说,当试装出来的桑塔纳(1883年)拿到上海友谊车队试用听取意见时,不少司机对德国车很陌生,要做很多解释才肯试用。当时上海对德国大众的认知度基本上为零。
  1982年6月,在上海大众合资谈判中就签订了“试生产协议”,先在上汽组装100辆桑塔纳轿车给有代表性的用户试用,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大众公司派德国专家用试装车在中国不同道路上做路试,进行适应性的改进。
  1983年4 月11日,当第一辆组装成功的桑塔纳轿车钥匙递交给负责上海大众项目谈判负责人蒋涛手中时,人们从这款崭新的具有现代气息的轿车身上,看到了上海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希望。据当时参与组装的工程人员回忆说,整个组装的过程就像是在做一件工艺品,生产方式与上海牌轿车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前的轿车是“敲”(车壳用榔头敲成)出来的,现在的轿车是“造”(拼装)出来的。
  “第一批桑塔纳都分给了中央直属机关和上海友谊车队试用。”相关人员介绍说,试用的反馈意见很好,对桑塔纳质量和性能赞不绝口。消息不胫而走,上门要求试用的单位络绎不绝,组装了500辆都供不应求。从此,桑塔纳质量好的口碑,传遍全国。
  从公务车一株独秀,到商务车一车难求,再到出租车一马当先,而后进入家庭一见钟情。桑塔纳几乎贯穿了中国现代轿车产业从建立到形成,再从发展到壮大的整个过程属于硕果仅存的一个品牌。同时也是汽车消费方式从理念到转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就如同甲壳虫能成为德国经济的“活化石”一样,桑塔纳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现在看来谁也不容小觑。有人曾这样感叹过,能够比丰田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更牛的恐怕只有桑塔纳广告(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气魄冲天!也许,这样的广告语将来不会再有。但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广告底气从何而来?显然,这与桑塔纳扎根中国泥土,注入了华夏文化和海派基因有关。正如史家所分析的那样,“经济之兴,如无文化之建随之,或者说经济独腾而文化落寞,终不可恃。考诸上海历史的发展,就不能不重文化,这个文化,绝不只是文化事业所能涵纳,而有其更根本更普遍的内涵。”
  这是一辆车与一座城市的故事。在专家的眼里,桑塔纳的成功是国产化的成功,而国产化的成功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能力有关,离不开这座城市国际化的视野,海纳百川的气派。这是合资的目的,也是发展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桑塔纳是上海的,也是全国的。它所提供的经验已经成为一种范式和文化现象被载入史册。
  上海是大众的福地。而上海人提起桑塔纳备感自豪,它就像上海的“外滩”,在融入全球化的语境中正在展示一种自信与担当。而今的桑塔纳对于上海而言,已不是车的概念,而是一种物化的文化,融进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代表了现代性的驱动力。这正是上海这座城市所要弘扬的正能量。
其他文献
一月之内,两条生命在送医过程中因无车让行而消逝,特种车辆的通行问题开始被广泛讨论。调查中记者发现,在国内诸多车流拥堵的城市,这样的悲剧其实时有发生。  最惨烈的抢救  那一天,王雨竹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作为医生,我为失去的生命而惋惜,作为公民,我很无奈。” 她难过地说,这是自己从业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抢救”。  2012年12月7日晚,北京市海淀区田村北路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据王雨
“这是一个一点都不艰难的决定。”  和半年前做出“艰难的决定”时相比,现在的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明显放松了很多。  6月15日,腾讯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合作伙伴大会,介绍各平台开放的情况,以期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开发者加入。在这个深蓝色调的、能够容纳1000人的会场上,座无虚席,过道上都站着人,甚至有人到处借胸牌,想继续带人进来。  在这场腾讯成立12年以来的首个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总裁
因为参加一个活动,正好在前不久来到河口。中越边界的河口,按照纬度论已属热带,时值雨季,闷热潮湿,但在这两国交界的湿热空气中,隐隐感觉到一丝“寒冷”。彼时中越关系正处于紧张状态,暴力反华事件还未烟消云散,国内为了安全起见,已经完全停止发放出境证。  作为界河的红河边,沿街的旅行社全部紧闭大门,招牌上诸如“河口、老街跨境一日游”、“老街、沙巴跨境两日游”、“老街、沙巴、下龙湾、吉婆岛五日游”等产品都已
那天经过沪西“大自鸣钟”不禁浑身一震:这还是大自鸣钟吗?!积习难改且易冲动,随口就骂出声来!  曾经全市著名的商圈现在不过是一群巨型的水泥柜子,可以白富美,可以高大上,但就是“巴”,因为资本的伟力,它们巨兽一样从天而降,本地的历史印痕却一点都没有。  是的,如果能够各致各的青春,我要致敬的就是70年代至80年代的大自鸣钟。我第一块手表就是那儿买的,表店坐北朝南,在“四百”对面,记得它隔壁是一家日用
李银河《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一文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一位性学大师的私生活成为了网友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其中,公众对于李银河的异性恋认同 难以接受,他们想不明白,两个女性身体的爱恋,怎么可能是异性恋,即便一个女性身体里面住着的是一个男人。   事实上,在性别研究的专业领域,LGBT的T,以transgenderlism的概念存在,其中包括transgender
我知道科隆的名字是在2008年。当时达赖曾“曝料”并以一张照片为“证”,称在拉萨发动骚乱的“喇嘛”其实是武警装扮的。这种说法和那张照片曾在西方媒体上大肆流传。这位比利时历史学家是少有的戳穿这一谎言的西方记者之一。他撰文说明,那张照片根本是早在2001至2002年时拍摄一部电视剧时拍的。后来美国《洛杉矶时报》证实了他的判断。  二十年来科隆就一直在追踪战争与媒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他发现,在美国等西方国
身为《TimeOut》杂志的创始人,说起事业起步,托尼绕不开一笔微薄的启动资金——70英镑,那是姑妈给他的21岁生日礼物。按那个时候的消费水平,70英镑“不算特别多,相当于一笔中等级别的月收入”。    简要说明托尼·艾略特和他的事业,可以用几个数字概括:63,70,42,4000万。  63岁的托尼看起来只有50出头。这个靠在沙发上的英国人爱穿碎花衬衫,袖子随意挽起;一双休闲鞋显示主人喜欢东奔西
如今,发达国家的“超高龄社会”日益发展。所谓“超高龄社会”,是指全社会65岁以上老人超过21%。截至2012年10月1日,日本的这一数字达24.1%,几乎每4人中就有1名老人。超高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就是劳动力减少,纳税不足,财政赤字。这种状况,严重危及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体系。  一方面,在超高龄社会中,老人利用西方民主制框架,争得更多社会资源。他们不但享有养老金、医疗保险,而且大多数人拥有住房、存
儿时读古书记住了一句话:晦气到时放屁都砸脚后跟!用这句话来形容法国总统奥朗德眼下的处境是再贴切不过了。刚刚公布的民调创下了历史纪录:13%的满意度,这是法国第五共和国以来民望最低的总统。而奥朗德最晦气的则是不慎与一记者同居并将其一直带入爱丽舍宫却又未能善始善终,如今分手后的“前第一女友”出版了有着“爆炸性内容”的书,将颠覆选民对奥朗德的主要印象(比如作为左翼政治家,奥朗德口头说不喜欢富人,其实私底
1996年3月,当首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时,26个元老级成员国可能没有想到,这个当初旨在挣脱华盛顿缰绳的构想,现如今会影响着将近5000万平方公里面积和44亿人口的未来。  17日,为期两天的亚欧峰会在时尚之都米兰落下帷幕。前有俄欧两方的“唇枪舌剑”,后有中国领导人的“走哪火哪”,中国和俄罗斯领导人成为了今年峰会上不二的主角。  美国总统险成不速之客?  在会议举行之前,日本新闻网透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