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中国茶叶绕不开的一道坎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主简介: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在军校任教、从事教学与科研管理。
  曾任信阳五云茶叶集团(现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副总经理,领导了五云茶叶集团的品牌化和产品的商品化升级。现任信阳国际茶城运营公司总经理、中国知名茶产业专家。具有品牌、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操经历。主要著作有《中国茶业的困与变》、《中国茶,路在何方》、《中国茶产业的破局之道》、《商品化:中国茶业绕不开的一道坎》、《拿什么拯救你,信阳毛尖》、《学习立顿的“四化”建设》、《金骏眉的四宗罪》等。
  当我们都在思考中国茶的发展之路时,发现从“茶园”到“茶杯”,即从种植环节到消费环节的整个产业链中,在目前状况下,几乎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制约中国茶业做大做强的因素,这些因素又相互制约着。这其中,有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想短时间全部解决这些问题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甚至要完全解决单个因素都很难。就茶叶的产品属性来说,几千年以来,我们从认知上就一直认为茶叶是一种出自茶农的农产品,再到识别和购买的过程中,我们把茶叶当做农产品,最后到品饮,还是把茶叶当成农产品。而所谓农产品,就是具有身份(品种)性的、地域性的、季节性的和非标准性的产品。
  其实,我们有很多生活品原本都是农产品,或者具有农产品特征,比如米、面粉、食油、食盐、酱油、醋、香烟、酒等等,这些产品基本都具有身份(品种)性、地域性、季节性和非标准性的特点。但是因为生产的工业化和生活的城市化,上述这些产品都逐渐淡化甚至完全失去了农产品的特性,首先从原料上就破除了身份(品种)性和地域性,其次从加工和生产方面实现了基本的标准化,至于季节性就更是不存在了。颇具意味的是,有些品牌的产品为了提升其附加值,又反过来诉求其产品的身份(品种)性、地域性、季节性,甚至特殊工艺,意在通过差异化来显示产品的珍贵。从流通的环节来看,农产品的流通半径都很难拉长,流通规模很难做大,流通渠道也很难扁平化。“菜农卖菜难,居民买菜贵”就是农产品的流通现状和难题。
  再对比中国的茶叶,其鲜明和强烈的农产品特性让种植者、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深感痛苦,如果再给茶叶加上文化性,茶叶产品就更复杂了。种植者和生产者说到自家的茶叶都是摇头晃脑,经营者说到自家的茶叶则都是自卖自夸、甚至诋毁别家的茶叶,如果再加上虚无缥缈、牵强附会的茶文化,消费者就彻底感觉一头雾水、无从选择了,很多消费者干脆用脚投票—不进茶叶店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到2006年时,中国茶叶的生产总值是320亿元,而消费总额则达1000亿元以上,也就是说,1000亿元销售总额中的近700亿元消耗在了流通环节,而因为茶叶的流通规模不大和流通渠道长、链条长、环节多,所以做流通的企业和商家并不赢利,造成了“茶农卖茶难,居民买茶贵”的现状。
  那么,中国茶叶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且让我们先看看国内的烟草业,不知你有没有发现,烟的整个产业链和茶叶的整个产业链何等相似!但烟草业不是解决得很好吗?还有茶行业中的“立顿”,英国人也将它解决得很好,所以中国烟草业做大做强了,英国“立顿”也做大做强了!还有本文中前述的那些行业,都已经今非昔比了!试问,有谁还能在超市和各种便利店见到那些散装大米、散装面粉、散装食油、散装食盐……等等,如果有,消费者还会购买吗?这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产品的商品化。
  产品的商品化必须做到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或者说,没有品牌化,做不到标准化,产品就不是现代市场意义上的商品。商品化了的产品,生产者就可以标准化生产,品质和级别标准化了,加上品牌化的运作,经营和流通就变得简单,消费者识别、购买和使用就都变得简单了。而因为简单了,消费者就会快速增加、就会反复消费,消费量的增加就会拉动流通的规模、拉动经营的规模、拉动生产的规模。规模的放大又会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经营者就可以奉献给消费者更价廉物美的商品,如此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商品化了的茶叶产品就会增大流通半径,流通渠道扁平化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现代营销特别讲究和消费者的沟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越是简单的模式越容易复制,越是“傻瓜”的产品越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现在,“傻瓜相机”几乎人手一个,自动挡的汽车大行其道。至于专业化的照相机则留给摄影师去摆弄,买手动挡的汽车则是为了享受驾驶乐趣。我们现在能很欣喜地看到,国内有许多茶企业已经走上了茶叶产品的商品化之路,所以笔者大胆预测,中国茶叶的商品化进程将会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在中国现今的7万家茶企中,谁深刻理解了茶叶的商品化、谁率先实现了茶叶的商品化,谁就会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行业集中的大潮中胜出。中国茶企一定会从7万家逐步变成7千家、7百家、70家,最终被广大消费者记住和选择的品牌也许只有7个了。
  但,这便是中国茶业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去锦屏的路上,一边是潺潺溪流,一边是隐隐青山。青山中随处可见散落稀疏的茶树,它们不知何时而生,更不知何时而果,只是那样自然烂漫地生长着。  政和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个遂应银矿。  我们在政和的县志上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宋政和五年(1115年),宋徽宗改关隶县为政和县。我们都知道,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对于九五至尊的皇帝来说,他怎么肯把这样尊贵的称呼轻易地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关小城呢?  当然,话题
期刊
政和县长期种植的茶树品种:平原茶区以政和大白茶为主;高山茶区以有性群体的素茶品种为主。60年代后期,国营稻香茶场首先引进少量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等。80年代初,为改变茶区品种单一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大量引进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梅占等特早芽和早、中芽优良茶树品种。到1988年,全县共引进8000多万株,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使全县茶园早、中、迟品种搭配合理,形成政和县茶叶的独特风格。  福云
期刊
如果有一家企业经常在做这些事:  对内:  1.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2.成立工会,保障员工自身的利益。  3.组织多种培训学习班,帮助员工成长。  4.普通员工工资在当地处于中上等水平。  5.除各种基本保险外,还为员工上住房公积金。  对外:  1.长期义务支教。  2.资助贫困学生。  3.资助残障福利院。  4.长期帮助五保户。  这一定是一家极具感恩之心的企业,也一定是一支乐观、积
期刊
有很多人把“工夫茶”与“功夫茶”混淆。  “工夫茶”是红茶的一种品类名,又叫做“工夫红茶”,除了工夫红茶外,还有小种红茶、红碎茶等其他类红茶。而“功夫茶”则是一种冲泡茶叶的方法,盛行于福建、广东一带,其对冲泡的茶品、器具、水等都有很高的讲究,操作起来很费功夫。它与“工夫茶”的意思完全不同。  据考,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九云:“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清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
期刊
政和县地处闽北武夷山脉中,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顺理成章地,竹制品加工产业便成了政和县的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首。  本次政和茶业采访小组刚踏脚政和县,便被大大小小的竹产品广告牌所吸引。沿途经过了很多大型竹具加工厂,据陪同采访的负责当地茶产业的朋友介绍说,全国70%的竹茶盘均来自政和县。这个数字昭示着,一方小小的竹茶盘俨然成了政和县地方经济的主动脉。它也意味着政和县的竹制品加工早
期刊
出差归来,收到博友猎人寄来的老山茶。认识猎人是在博客上,-个有特点有个性和有意思的人。  他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  我是猎人。  少年军体校的履历,成就了我的一手好枪法,年轻时酷爱狩猎,是一名不错的猎手。而后,因上海十年的经商而无暇再去狩猎,前些年,弃商回家侍奉父母。正当此之际,家乡野猪肆虐,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安全,农民纷纷上访,经政府特批,猎人再次扛起猎枪,重操旧业。数年来,猎杀野猪成百上千,而猎
期刊
问道政和之前,早听说政和工夫的发源地在政和县的遂应场,那是一个山沟沟里的小村落。说起这个小村落,它可是颇有历史的,其实,它最早的兴起并不是因为茶,而是银矿。后来,随着银矿的衰落,那些被客商带出的茶叶渐渐成了本地经济的主导。明朝时,政和人开始做起了红茶生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政和工夫红茶远销海外,使政和名扬天下。  在政和采访的日子里,我们有幸结识了一位新的朋友—叶功园。这条山沟沟里的历史古迹、
期刊
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在我们看来更像是一座闽北茶文化博物馆。一走进这里,映入眼帘的便是门楼上那个大大的匾额—状元及第。据说这座门楼是真正的古建筑,是特地从异地迁过来的。这里的人文氛围甚为浓厚,由此可见一斑,而这也彰显了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在闽北茶业界特立独行的文化气质。  隆合茶业总经理杨丰早就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此次见面,自是少了些客套。我们直奔主题,聊起了很多茶业界敏感的问题。  杨丰说:解决了农残问题,
期刊
正当广州和上海的茶叶市场开发方兴未艾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心脏—北京,早已响起了茶叶市场开发的呼声。  1996年的南中国,是一派火热景象。这里,是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诞生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而在广州最具岭南特色的荔湾区芳村地带,有这样一家市场—临街是一排简易的商铺和茶叶仓库,租给茶商经营;商铺一般盖两层,楼下卖茶,楼上居住或办公。白天的时候,这里云集了众多前来买茶的顾客,他们中,既
期刊
在内敛温和的李迅眼里,镜头是他的语言,也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在他的世界里,最简单的乐趣便是喝一泡茶,感受生命的多彩与从容。  一个人的镜头行走  2006年时,学工业设计的李迅,放弃了朝九晚五的IT白领身份,转而投入了镜头的世界。这之前在上大学时,他就对摄影产生了兴趣:这小小镜头里的世界,为何如此神奇,能映出包罗万象的生活呢?只是大学时代,李迅的兴趣被日常生活所掩盖,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选择和别人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