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理工大学艺術学院
摘要:对镇巴民歌的研究,其演唱风格和特点是除了掌握镇巴民歌的文化根源和音乐特点之外最重要的一点。笔者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和向老艺人学习演唱镇巴民歌的经验切身实地的感受镇巴民歌的演唱特点和风格。在对部分镇巴民歌研究学习中笔者发现镇巴民歌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些微的差异,存在地域的区分性,但是在整体上还是有其共性,表现出几个主要的特点。
关键词:风格;气息;腔体
镇巴民歌的具有坦率而直白的演唱唱腔,这种坦率直白的特点是由于镇巴民歌在民间的实用性质而引起的,在发展过程中镇巴民歌主要是用来交流的工具。镇巴民歌的即兴创作的演唱在历史的发展范畴中广泛应用,当地的民众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记谱训练,没有特定的记谱法符号化的规范训练,劳动人民的即兴创造是镇巴民歌在民间传承的重要方式,不管是流传多年的民歌还是刚流行的小调,演唱者在演唱时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进行即兴创造,加以实时的调节。镇巴民歌的演唱内容多带有鲜明的叙事性,带有叙述情节,尤其是民俗歌和小调,例如民俗歌《夫妻歌》的演唱,民间艺人们通过 15段歌词的激情演唱,非常完整地表达了新婚生活的幸福和伴侣之间的甜蜜,而且老艺人们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常常都是诙谐幽默,带着对新婚小夫妻的一种调侃和对新人的祝福。镇巴民歌除了这些整体的风格特征外,它的演唱还具有许多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真声演唱,不是用假音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的演唱,镇巴民歌都是以真实的声音为基础的。例如,清水镇歌手吕昭芳在歌曲《水传调》中,虽然使用了普通话演唱风格,但是整个声音是在嘴的内侧完成的,整个音乐是基于真实的声音。它包含了大量的中音和高音的上行音乐,也都是以演唱者真实的发音、真实的声音完成的。这位民谣歌手非常诙谐风趣,表演的时候常常引得观众一次又一次地笑。现在,虽然已经在镇巴民歌融入我国目前流行的民族唱法,但是作为一个整体,镇巴民歌的真声演唱风格特征仍然是很明显的。但在镇巴民谣中,由于歌唱的特殊需要,许多高音歌手需要使用假声,这样就常常使他们获得好的假声歌唱能力。碾子小镇民歌歌手林秀成的镇巴民歌,从第一句话开始,歌手就是以一种很有技巧方式去唱假声,而且她用很多加花的内容去修饰自己的拖腔,使声音在长音的歌声中变得更加多样化。但是林秀成的歌声,我们能听到一种很明显的通透致远性,特别是一种长音的继续都是为了使他的声音可以在劳动场景中传递的更远。
二、镇巴民歌的演唱有自成体系的发声技巧
这中发声技巧与镇巴民歌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普通劳动人民的需要是它在镇巴地区的产生的重要原因,普通劳动人民的演唱和创作都是在他们生产劳动或生产劳动的闲暇间隙中完成的,农民身份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第一位的,镇巴民歌歌手是其次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传播和发展镇巴民歌具有极大的流变性和自发性因而,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歌唱系统。在这个演唱体系中,农民歌手们同样认识到了在演唱过程中歌唱气息的重要性,在镇巴民歌歌手林秀成的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句话之后,这位歌手又深吸了一口气,田野里的歌声常常没有时间限制和伴奏的限制,因此演唱的换气时间和气息吐纳的深度全凭演唱者自己来控制拿捏,而在林秀成的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呼吸是平静而自然的,没有胸腔运动的明显起伏,这是他在肺部的吐纳在胸腔里的控制的一个标志,靠近隔膜的底部呼吸模式与当代科学歌唱有着共同的基础。其次,在歌手进行歌唱发声的过程之中,歌手的喉头位置是非常稳定的。尤其是表演高腔假声的镇巴民歌演唱者的发声,例如巴山乡镇巴民歌歌手戚光才、罗达同演唱的民歌《锣鼓草》,在引子锣鼓敲击之后,两个演唱者开始开腔演唱,这个时候由于音区位置较低,他们采用的是真声假声混合使用的声音,口腔共鸣是其主要的共鸣方式,而且发声的腔体、腔体都是相对非常的稳固,无论是他们低音的发音或者还是在演唱高音的发音,而且破音、挤卡等由于喉头位置的不稳定而产生的问题也没有出现,整体的演唱不仅熟练流畅而且稳定。这两位镇巴民歌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哭腔的技巧显得非常具有当地民歌特点,同时非常明显的是咽腔的运用特点。除了在声音审美上和共鸣腔的使用上的差异外,镇巴民歌这样典型的演唱特点,差不多是与当代的民族声乐的演唱是极为相似的,是共通的。
三、结语
研究镇巴民歌的演唱特点和风格特征可以使更多的音乐爱好者、音乐学习者认识和陕西南部的镇巴民歌,使这些悠久的传统的美好的民间音乐形式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充分认识和了解镇巴民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运用在学院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将镇巴民歌多声化、流行化,赋予陕西南部的镇巴民歌新的审美价值和音乐表现力。对今后的音乐工作中怎样更好体现镇巴民歌韵味和发展适合现代受众的音乐风格创作等方面进行思考,推动镇巴民歌在新的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工作在或者生长在陕西南部的音乐工作者来说,深入了解陕西南部镇巴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并将它在新的时代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摘要:对镇巴民歌的研究,其演唱风格和特点是除了掌握镇巴民歌的文化根源和音乐特点之外最重要的一点。笔者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和向老艺人学习演唱镇巴民歌的经验切身实地的感受镇巴民歌的演唱特点和风格。在对部分镇巴民歌研究学习中笔者发现镇巴民歌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些微的差异,存在地域的区分性,但是在整体上还是有其共性,表现出几个主要的特点。
关键词:风格;气息;腔体
镇巴民歌的具有坦率而直白的演唱唱腔,这种坦率直白的特点是由于镇巴民歌在民间的实用性质而引起的,在发展过程中镇巴民歌主要是用来交流的工具。镇巴民歌的即兴创作的演唱在历史的发展范畴中广泛应用,当地的民众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记谱训练,没有特定的记谱法符号化的规范训练,劳动人民的即兴创造是镇巴民歌在民间传承的重要方式,不管是流传多年的民歌还是刚流行的小调,演唱者在演唱时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进行即兴创造,加以实时的调节。镇巴民歌的演唱内容多带有鲜明的叙事性,带有叙述情节,尤其是民俗歌和小调,例如民俗歌《夫妻歌》的演唱,民间艺人们通过 15段歌词的激情演唱,非常完整地表达了新婚生活的幸福和伴侣之间的甜蜜,而且老艺人们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常常都是诙谐幽默,带着对新婚小夫妻的一种调侃和对新人的祝福。镇巴民歌除了这些整体的风格特征外,它的演唱还具有许多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真声演唱,不是用假音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的演唱,镇巴民歌都是以真实的声音为基础的。例如,清水镇歌手吕昭芳在歌曲《水传调》中,虽然使用了普通话演唱风格,但是整个声音是在嘴的内侧完成的,整个音乐是基于真实的声音。它包含了大量的中音和高音的上行音乐,也都是以演唱者真实的发音、真实的声音完成的。这位民谣歌手非常诙谐风趣,表演的时候常常引得观众一次又一次地笑。现在,虽然已经在镇巴民歌融入我国目前流行的民族唱法,但是作为一个整体,镇巴民歌的真声演唱风格特征仍然是很明显的。但在镇巴民谣中,由于歌唱的特殊需要,许多高音歌手需要使用假声,这样就常常使他们获得好的假声歌唱能力。碾子小镇民歌歌手林秀成的镇巴民歌,从第一句话开始,歌手就是以一种很有技巧方式去唱假声,而且她用很多加花的内容去修饰自己的拖腔,使声音在长音的歌声中变得更加多样化。但是林秀成的歌声,我们能听到一种很明显的通透致远性,特别是一种长音的继续都是为了使他的声音可以在劳动场景中传递的更远。
二、镇巴民歌的演唱有自成体系的发声技巧
这中发声技巧与镇巴民歌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普通劳动人民的需要是它在镇巴地区的产生的重要原因,普通劳动人民的演唱和创作都是在他们生产劳动或生产劳动的闲暇间隙中完成的,农民身份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第一位的,镇巴民歌歌手是其次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传播和发展镇巴民歌具有极大的流变性和自发性因而,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歌唱系统。在这个演唱体系中,农民歌手们同样认识到了在演唱过程中歌唱气息的重要性,在镇巴民歌歌手林秀成的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句话之后,这位歌手又深吸了一口气,田野里的歌声常常没有时间限制和伴奏的限制,因此演唱的换气时间和气息吐纳的深度全凭演唱者自己来控制拿捏,而在林秀成的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呼吸是平静而自然的,没有胸腔运动的明显起伏,这是他在肺部的吐纳在胸腔里的控制的一个标志,靠近隔膜的底部呼吸模式与当代科学歌唱有着共同的基础。其次,在歌手进行歌唱发声的过程之中,歌手的喉头位置是非常稳定的。尤其是表演高腔假声的镇巴民歌演唱者的发声,例如巴山乡镇巴民歌歌手戚光才、罗达同演唱的民歌《锣鼓草》,在引子锣鼓敲击之后,两个演唱者开始开腔演唱,这个时候由于音区位置较低,他们采用的是真声假声混合使用的声音,口腔共鸣是其主要的共鸣方式,而且发声的腔体、腔体都是相对非常的稳固,无论是他们低音的发音或者还是在演唱高音的发音,而且破音、挤卡等由于喉头位置的不稳定而产生的问题也没有出现,整体的演唱不仅熟练流畅而且稳定。这两位镇巴民歌歌手在演唱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哭腔的技巧显得非常具有当地民歌特点,同时非常明显的是咽腔的运用特点。除了在声音审美上和共鸣腔的使用上的差异外,镇巴民歌这样典型的演唱特点,差不多是与当代的民族声乐的演唱是极为相似的,是共通的。
三、结语
研究镇巴民歌的演唱特点和风格特征可以使更多的音乐爱好者、音乐学习者认识和陕西南部的镇巴民歌,使这些悠久的传统的美好的民间音乐形式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充分认识和了解镇巴民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运用在学院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将镇巴民歌多声化、流行化,赋予陕西南部的镇巴民歌新的审美价值和音乐表现力。对今后的音乐工作中怎样更好体现镇巴民歌韵味和发展适合现代受众的音乐风格创作等方面进行思考,推动镇巴民歌在新的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工作在或者生长在陕西南部的音乐工作者来说,深入了解陕西南部镇巴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并将它在新的时代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