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写作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记叙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细节雕刻,抑或材料选择,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据笔者调查,在这些问题中最为学生头痛的不是写作技法的缺乏,而是搜肠刮肚也寻觅不到所写的素材。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面对着花花世界,却笔下无“物”可写呢?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并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学生解决记叙文素材的难题,使学生日后的写作有的放矢。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粗略地谈谈个人的鄙陋意见。

一、以教材内容为源本素材,深入挖掘教材内的经典材料


  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教材是教师教书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我们都知道,但凡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审者深思熟虑的,可以说都是各类文章中的经典范式。我们可以在不同体例中挖掘各种记叙文写作需要的素材,之后进行分类积累、内化运用。例如可以在古代诗文中积累经典名句素材;在写景类散文中积累景物素材;在小说中积累人物素材;在论述类文中积累具有哲思的素材等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徜徉其中,从教材中寻找素材,发掘写作点,帮助学生习得应该掌握的知识以外,还需要灵活掌握并合理运用教材内的各种写作素材,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可以说没比教材再好的写作范例了,我们必须利用好身边的资料,不必盲目地寻求什么作文写作类的教辅材料。当然,以教材内容为源本素材,这也意味着对语文教师有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文本解读能力,还要具备较好的写作分析能力,更需要有敏锐的目光。教师要能准确地捕捉到教材中有用的材料、适用的材料,而且要帮助学生内化所积累的材料,并且能够熟练地使用。

二、以课外阅读为拓展素材,不断汲取课外的陌生材料


  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写作。”读书之于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读书不仅可以学习写作的途径和方法,还可以打开眼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我们都知道教材内的文本毕竟是有限的,若不跳出教材,只靠课堂教学来积累写作素材,会导致学生的素材大量的雷同,也不会在写作中出现亮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注重课外文本中素材的积累。那么,课外的素材又是如何积累呢?是不是读到什么都积累,用不用得上都要积累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一般课外素材的积累,首先要以阅读内容或主题进行合理地分类。例如,历史故事类、民风民俗类、戏曲文化类、传统工艺类等等。分类之后,学生可以进行专题性研究,如传统工艺类,学生可以研究各式各样的传统工艺,包括工艺流程、工艺理念、工艺材料、工艺技术、工艺大师、工艺文化等。由点到面,由表及类,学习一类积累一类,通透一类,内化一类。这也需要教师在阅读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哪一类材料,学生应该怎样去阅读,怎样去积累,积累什么,这都是很重要的。最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到两个专题阅读,不易分散。因为集中课外阅读我们教师可以有效指导,学生之间也有讨论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个体学生的收获往往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三、以生活实际为现场素材,适时摄入生活中鲜活材料


  若问何为写作的泉源,那所有人的回答定都是生活。生活蕴含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学生记叙文写作必定要学会和生活相互融通,不然所写的内容必然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脱离生活、索然无味的。记叙文写作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寻找灵感,挖掘素材,然后以生活为原型进行写作,只有这样写作才会有成。那么,生活在处处,处处又都是生活。是不是所见皆可以写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了。生活并不等于素材,而素材却蕴藏于生活之中。我们必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善于转化的心灵,不然所见之物亦无法下笔。例如教材所选用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朱自清把对父亲背影的描绘植入生活中的一个具体情景之中,这个情景就是父亲为他购买橘子,具体刻绘了父亲往返途中是如何艰难地翻越月台栅栏的。这就是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经过作者的加工就形成了文中最为感人的情节,读者但凡读到此处无不潸然泪下。这就是生活素材,这个素材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契合、加工。契合、加工是处理生活形成素材的关键手段,我们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种手段,之后才能灵活运用到生活的每一处,把每一次生活都能变成具体写作的生活素材。
  总之,一般写作,首先要写作有“物”,然后是写作有“情”,最后才是写作有“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有“物”尤其重要,这个“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素材。在现实生活中,记叙文写作的素材无处不在,但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一顆慧心才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利用好身边的一切事物,切勿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才行。
  ★作者通联:江苏海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依稀记得有一部日本电影,说人死之后,可以选择回到自己生命中某个最闪光的时刻,然后在那里永生。多温柔、多美妙的设想,柔化了生死,哀矜了世人,又留存了一点回忆的空间给正活
教育对象和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MPA课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需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有效教学模式。ASSURE模式(The ASSURE Model)正是一种基于课程要求和教学对象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让一所学校的孩子热爱阅读,对于老师来说是何等荣幸之事,何等重要之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恰恰是做了这件事。  与以往所有的教改实验不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大量阅读来学好语文,即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用课堂三分之一的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  20
不管多久之后,我都记得那个场景,很多年前的那个下午,你抱腿坐在落地窗前,空洞地望着远处袅袅的烟。刚才,朋友的母亲打电话到你家来找你的父母,陈述你的“罪状”,让你不要再
<正>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通过盘活政府的存量资产,通过新三板上市,实现政企分开,为企业建立造血机制2014年43号文及62号文的出台,令地方承担投融资任务的企业陷入窘境。通过把
对于初中生来说,对文本的分析理解能力不仅仅来源于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授课的教学,还包括了学生自身在课前的预习工作。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只要负责听和记好笔记就可以了,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由于对课前预习不重视,在课堂中跟不上进度从而与其他学生在知识的理解能力方
“民以食为天”。作为本市最大的从事粮食经营的国有企业,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15年来,着力于上控粮源、中控物流、下控渠道,确保了上海2300万人口的粮食安全供给和稳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就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谈几点想法。  一、设计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热情  实际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情境导入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祝福》这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在一个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的冬天
对国有企业实施股权转让、资产转让、增资等行为设置了更为严格的审核批准,
伴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浪潮,以及“互联网+”积极探索,“创客经济”正被视为新的风口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