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教学培养目标模糊、专业课程设置不当、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硬件设施不足、实验项目间的系统性联系匮乏等问题,提出从促进多样化教育,强化个性化学习发展;打造实践型教学团队,增强教育的普适性;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媒介技术资源等方面探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教育 物流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118-03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逐步成熟,标志着物流行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时代下,物流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必然对物流管理人才有新的需求,而“互联网+教育”则为满足这一需求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以“互联网+教育”为基础,对整个教育模式进行改善与优化。可以说,“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应用对改变物流管理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流程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来看,多数高等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并没有明确改革的方向,专业发展缺乏特色,课堂教学也没有形成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惘,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
  (一)教学培养目标模糊,专业课程设置不当。据胡愈等人对国内30所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抽样调查了解到:大多数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在开设上并没有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且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着问题,主要体现在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太散,而且专业目标、知识点不够明确,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小,导致实践缓解与理论知识脱节。从目前各大高校内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为了凸显学校自身的特色,故对其所属层次和类型的定位往往不一而足。由此可见,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在设置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主观随意色彩,這就导致该专业在高校间的发展状况缺乏共通之处,专业方向也显得格外分散。另外,部分院校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时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部分课程的设置往往来自其他与之相近或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经验和模式,不能充分体现物流管理专业自身的时代特点和专业知识点。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填鸭式”“满堂灌”“我讲你听”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或许在课堂上教师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但是物流专业课程是否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进来,还需要教师的语言魅力或者通过各种手段调节课堂氛围,因此,课程本身是否具备吸引力成为最大的决定因素。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它与其他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由多学科集合而成一个学科体系。必须承认,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非常乏味的,因为它涉及了众多的学科知识,如计算机基础、数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同时,诸如货物学、物流成本管理等这样一些专业课程本身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了然无趣。因此,如何在教学模式方面取得创新、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摆在每一个物流管理专业学科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三)硬件设施不足,实验项目间的系统性联系匮乏。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想要培养一批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开展实验实训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但这又是大部分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之一。尤其是一些院校,受软硬件两方面的限制,文科类专业设置偏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低,实验实训教学的展开更是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及整个教学体系来看都存在着各方面不足、不完善的实际情况。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采取的实践模式,其中校内实训又包括集中性实践与课程实践两个主要部分,而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实践方面采取的方式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或通过分析精选案例,或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来完成,至于设计性实验项目则极少会涉及;在集中性实践过程中,通常做法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相关操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机会很少。目前,很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刚刚建立实验室,实验系统普遍不够完善,硬件配置略显不足,还有些院校因为还没有建立一支专业的实验教学团队,基本是由任课教师负责设计实验项目,随后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把关,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设计出的实验项目之间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又会进一步导致实验室在硬件配置上的不科学,后续使用率不高,从而无法满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
  二、“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互联网+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教育领域与信息化技术的相互融合,不断促进教学方式变革,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现代教育的全面改革。
  (一)学校应大力提升信息化教育的内涵,稳抓教师资源、课程资源建设,以教促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也随之加大了对物流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且建成了覆盖全校的信息化校园。但就当前具体情况来看,对于物流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模糊不清的状况,教学模式和条件仍然非常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无实质性的变革和创新,数字资源应用欠缺。为此,物流管理专业对“应用”不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物流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大多数还是停留在PPT课件展示变革等较浅层次的创新上,还未真正实现教学手段、数字化改造以及方法对教学培养目标的达成等。因此,学校若想在教育信息化内涵改革上取得较大突破,应当始终重视课堂教育,明确教学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稳抓教师专业资源、教师教育精品资源等并全面推进教师数字化资源共享,积极发挥“互联网+教育”培养模式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的积极运用,不断转变学习模式和实现教育资源的及时更新及共享,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推进线上教学和实体课堂的快速融合。   (二)改革落后的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实践操作系统,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以强调知识体系完整性为主,智慧物流实训室的建设应用不足,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知识也相对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与行业发展相结合的需要,无法有效保证学生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影响下,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应逐渐向大数据发展需求靠近,为此,经由“互联网+教育”培养模式,可更好地推动互联网与教育的同步发展,呈现出大数据时代下物流管理专业特有的特点,明确学习的重点,实现课程体系专业内容的更新,将就业需求作为主要导向,提出更多与就业岗位特点相符合的互联网教育课程,并借助大数据资源,及时更新课程知识,有效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了解行物流业发展主要趋势,更好地保证学生所掌握知识与岗位需求相符合。同时,应加大对智慧物流实训室建设的投入,真正按实验项目间的系统性设置,不断优化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理实一体化。
  (三)依托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教育”为切入点,打造现代化教育培养模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物流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而金融服务则是影响未来物流业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促进物流与资金流的高效融合可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另外,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大数据、大物流、大金融等成为电商企业密切关注的话题,众多品牌电商诸如阿里巴巴、菜鸟、京东、苏宁等和物流企业均已着力建设大数据应用平台,旨在通过挖掘大数据背后所蕴藏的深层价值,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应该结合物流管理岗位需求和市场需求,对大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互联网+教育”为切入点,以物流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农产品物流、物流金融为方向,设计系统课程,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更加丰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应用
  如前所述,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及充足的硬件设施,等等。在此,笔者将“互联网+教育”理解为一种数据与资源整合,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模式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促进多样化教育,强化个性化学习发展。在大数据时代,物流领域的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朗,无论是现阶段还是未来,各大企业都会进一步加大对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因此,我们在搜集、整理、分析、处理、传输物流大数据等方面都将面对更大的挑战,也就是说物流行业将需要更多物流数据人才。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增强“互联网+教育”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实用性。为此,物流管理专业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发展为本位”,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期待、就业岗位、物流市场走向等因素来设置相关课程。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通过新的教育模式,认真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明确方向,打造更具有物流管理专业特色的课程,注重个性化教育,充分利用移动终端来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二)打造实践型教学团队,增强教育的普适性。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市场对于物流人才的多方面需求,打造实践型教学团队显得日趋迫切,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对专业教师给予资金、政策等多种形式的支持。通过引导教师走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对教师进行专业对口培训、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全体教师逐步掌握大数据挖掘技术,进而打造出一支强有力的可以胜任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团队。
  第二,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从物流企业聘请一些具有实操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或进行专业指导,加强校企交流合作,从而填补实践教学的空缺。
  第三,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可以实施课程外包的措施,将其外包给企业,充分利用物流企业能够利用的资源,通过对资源的横向与纵向整合,打造立体资源体系,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外包提供更多的选择与空间,例如在建设实验室、开发实践实训项目、指导实验实践过程、记录实验实践记录等环节中,可以借助物流企业平台的优势打造教學一体化模式。
  (三)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媒介技术资源。大数据时代最大的优势便是众多的媒介与技术可以为我所用,可以将其作为丰富理论课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还处于比较传统的阶段,虽然也尝试过运用更多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但是后续效果并不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海量的信息、数据通过移动终端(手机、平板)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到学生,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也逐渐失去魅力。然而,现在的课堂上,还是有很多老师在不断向学生强调“不能够玩手机”,甚至还颁布了很多制度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但是,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使用手机已然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且他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手机。笔者认为既然无法全面杜绝手机在课堂上的使用,何不尝试利用其好的一面,放开“限制”,让手机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具体的操作如下:
  第一,全面开通课程微博、微信。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特点,可以对应开通微信群与微博账号。学生在课下可以将不懂的问题通过微博、微信提出来和教师进行沟通,也可以让其他同学一起解决,同时还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些微博、微信上的数据可以通过手机长期保存,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提取出来加以参考、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二,放开“限制”,课堂上学生可以使用手机。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手机发表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利用已经开通的微博账号与微信群,结合原有的多媒体设备,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过程中,用手机将他们的听课的感受、对课程内容的思考随时记录下来,最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思考的结果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由此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资源,开设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慕课。慕课是一种在线学习的资源,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目前,多个慕课平台已在国内外上线,学生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免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慕课丰富的资源还能够作为学生选修课的学分参考。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正处于转型阶段的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与课改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紧紧围绕大数据时代背景,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才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的整合和积累,利用大数据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大数据时代下物流管理人才教育改革的一条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物流管理专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新一轮的挑战,而“互联网+教育”作为融合互联网特点和教育专业特色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可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更好地呈现出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方向,为教学方向的明确提供参考,从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针对性和职业导向性,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成菊.“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课程“3+5”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以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4)
  [2]马鹏,郑慧雯,周清.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33)
  [3]李修元,吴晓兵.“互联网+”时代高职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6(3)
  [4]王明玉.适应互联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6(11)
  [5]沈默.現代物流案例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6]常兰,田帅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2017(11)
  [7]孙黎宏.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性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6)
  [8]周艳春,印玺.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唐 臣(1984— ),男,广西全州人,广西城市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物流职业教育与区域物流。
  (责编 卢 雯)
其他文献
试论绿色产品的定位与开发曹丽娟目前,“绿色运动”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起来,它包括树立绿色观念、开发绿色产品、提倡绿色消费、建立绿色市场等内容。我国也逐步开展了以绿色产
以珠海市农村卫生服务“三站四网”模式为例,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初步探讨了高等院在技术创新浪潮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以及有关战略策略,科研开发和组织管理等全方位技术创新的问题。
本文针对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应用文知识背景缺位、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缺失、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将唤醒教育引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从学生心理
目前,四川省已完成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草稿,提出将于2018年秋季学期全面启动高考改革。据悉,四川省“新式高考”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变化:在录取模式上,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考试科目上,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取消文理分科;在計分方式上,考试总
本刊讯今年3月26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技能,南宁市卫国小学开展了"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上午9
【摘 要】本文阐述了汽车性能检测课程的知识结构复杂、内容抽象,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于实践运用方面则比较忽视,教学的效果不太理想;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加快学习速度,快速理解各种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增加就业机率。  【关键词】汽车性能检测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围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展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