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为了让孩子不再犯错,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
一讲到惩罚孩子,多数人就会想到大人大喊大叫、孩子大哭大闹的场面。这样的惩罚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做出更加过分的事情,最终使心灵受到伤害而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一种极端的惩罚行为。惩罚也是一门艺术,如果家长们运用得当,惩罚其实是爱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适当的惩罚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正错误的行为。
分清情况再惩罚孩子
说到惩罚,首先父母应该明白在什么情况下惩罚孩子。有些父母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用些小手段对付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因为他们不懂事、淘气所以才需要父母的教导。不过当你的孩子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就应该惩戒一下了:
●当孩子故意犯错时。
●当孩子反复犯同样错误时。
●当孩子对温和的说教不敏感时。
●当孩子听不进道理时。
实用又合理的惩罚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因此父母们不必效仿某一种惩罚形式,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性格,以及不同的事件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惩罚方式。
●悄悄地走开
1岁的优优有时会任性地耍些小脾气,偶尔会因为一件玩具跟父母哭闹起来。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走开,离得远远的,当然,一定要做出毫不妥协的姿态,用强硬的态度告诉他,这样的哭闹达不到目的。这样,当宝宝发现他的哭闹没有效果时,可能会用其他方法达到目的,也可能就此打消这个念头,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孩子无意识冒出脏话的时候。如果你一听到孩子嘴里冒出污言秽语就感到惊诧,那么孩子会因为引起了你的注意而洋洋自得。命令他们立即停止说脏话并不是明智的做法,最好的方法是假装没听见或者不感兴趣。
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家里,如果孩子在商场或者超市里大哭大闹,作为父母应该明确地跟他说“不”。
●严厉的制止是必要的
当孩子明知故犯或者犯了有违社会公德的错误时,父母应该严厉地制止,不给孩子任何反抗的机会。口头说教在某些情况下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点在于短促而严厉的话语,加坚决否定的眼神。如果不制止孩子严重的错误,那就是默许和纵容。孩子会变本加厉,到时再多说教不会有任何作用。
这种方式最适合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以及处理孩子关键的原则性问题。
●换个环境巧隔离
3岁的琪琪在吃饭时常常大吵大闹,每次琪琪的父母都将她抱出饭厅,让她独自在椅子上坐三四分钟。没几次,她大吵大闹的行为就消失了。让孩子离开发生不良行为的环境,让他一个人在另外的环境里待几分钟,让孩子感到压抑、孤独、痛苦,也是对他错误做法的冷处理。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处理方法也不同。对于婴幼儿而言,让他们蹲在地板上或坐在椅子上,都是好的隔离方法。
惩罚孩子也有学问
不要认为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打他说他几句没什么。要知道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惩罚孩子时还应注意几条原则。
●惩罚要适当
对于0~4岁的孩子,太重的惩罚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们对于对错的认识尚不清晰。其实,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哪怕一点点的不满,孩子都会感觉到,从而自觉改错。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等,都是惩罚的手段。
●罚了又赏要不得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别把孩子当出气筒
父母在心情不好时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容易把自己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过受罚有失公允,而且如果父母的愤怒升级,也会激起孩子对父母的抵触情绪。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绪低落、脾气暴躁时惩罚孩子。
●不要讽刺挖苦孩子
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做父母的应该牢记自己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绝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
●别忘了表扬和鼓励
在孩子出现错误行为前,家长也可以做一些事情教会孩子什么是正确的,甚至制订一个规则。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犯错,那么惩罚的各种手段也可以少用一些了。当孩子们做对的时候,尤其是0~4岁行为意识尚不固定时,父母们一定要及时且明确地告诉孩子:“做得太好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而不会产生大的偏差。
【编辑:闫妍】
一讲到惩罚孩子,多数人就会想到大人大喊大叫、孩子大哭大闹的场面。这样的惩罚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做出更加过分的事情,最终使心灵受到伤害而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一种极端的惩罚行为。惩罚也是一门艺术,如果家长们运用得当,惩罚其实是爱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适当的惩罚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正错误的行为。
分清情况再惩罚孩子
说到惩罚,首先父母应该明白在什么情况下惩罚孩子。有些父母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用些小手段对付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因为他们不懂事、淘气所以才需要父母的教导。不过当你的孩子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就应该惩戒一下了:
●当孩子故意犯错时。
●当孩子反复犯同样错误时。
●当孩子对温和的说教不敏感时。
●当孩子听不进道理时。
实用又合理的惩罚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因此父母们不必效仿某一种惩罚形式,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性格,以及不同的事件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惩罚方式。
●悄悄地走开
1岁的优优有时会任性地耍些小脾气,偶尔会因为一件玩具跟父母哭闹起来。这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走开,离得远远的,当然,一定要做出毫不妥协的姿态,用强硬的态度告诉他,这样的哭闹达不到目的。这样,当宝宝发现他的哭闹没有效果时,可能会用其他方法达到目的,也可能就此打消这个念头,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去。
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孩子无意识冒出脏话的时候。如果你一听到孩子嘴里冒出污言秽语就感到惊诧,那么孩子会因为引起了你的注意而洋洋自得。命令他们立即停止说脏话并不是明智的做法,最好的方法是假装没听见或者不感兴趣。
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家里,如果孩子在商场或者超市里大哭大闹,作为父母应该明确地跟他说“不”。
●严厉的制止是必要的
当孩子明知故犯或者犯了有违社会公德的错误时,父母应该严厉地制止,不给孩子任何反抗的机会。口头说教在某些情况下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点在于短促而严厉的话语,加坚决否定的眼神。如果不制止孩子严重的错误,那就是默许和纵容。孩子会变本加厉,到时再多说教不会有任何作用。
这种方式最适合培养孩子的社会公德,以及处理孩子关键的原则性问题。
●换个环境巧隔离
3岁的琪琪在吃饭时常常大吵大闹,每次琪琪的父母都将她抱出饭厅,让她独自在椅子上坐三四分钟。没几次,她大吵大闹的行为就消失了。让孩子离开发生不良行为的环境,让他一个人在另外的环境里待几分钟,让孩子感到压抑、孤独、痛苦,也是对他错误做法的冷处理。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处理方法也不同。对于婴幼儿而言,让他们蹲在地板上或坐在椅子上,都是好的隔离方法。
惩罚孩子也有学问
不要认为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打他说他几句没什么。要知道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惩罚孩子时还应注意几条原则。
●惩罚要适当
对于0~4岁的孩子,太重的惩罚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们对于对错的认识尚不清晰。其实,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哪怕一点点的不满,孩子都会感觉到,从而自觉改错。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等,都是惩罚的手段。
●罚了又赏要不得
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
●别把孩子当出气筒
父母在心情不好时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容易把自己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过受罚有失公允,而且如果父母的愤怒升级,也会激起孩子对父母的抵触情绪。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绪低落、脾气暴躁时惩罚孩子。
●不要讽刺挖苦孩子
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做父母的应该牢记自己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绝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
●别忘了表扬和鼓励
在孩子出现错误行为前,家长也可以做一些事情教会孩子什么是正确的,甚至制订一个规则。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犯错,那么惩罚的各种手段也可以少用一些了。当孩子们做对的时候,尤其是0~4岁行为意识尚不固定时,父母们一定要及时且明确地告诉孩子:“做得太好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而不会产生大的偏差。
【编辑: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