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673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将人的社会化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是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他认为认识人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认清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同一感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以及了解自己与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以便能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而初中生一般都在13到16岁之间,正是出于这一时期。处于这一的阶段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正在发展形成中。正如埃里克森所说,这一时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情况对学生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学校必须在这一时期做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而历史教育正是以以塑造人、培养人为最终目标。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始终以人为中心,以培养人和塑造人为主要目标。它通过将人类积累的智慧精华、心性精粹传递给每个人,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和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学科中有许多鲜活的人物,有很多富于深刻人生内涵的故事,也有许多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精彩的内容,这些都是重要的人文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恰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中学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二、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
  当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却并不充分。“高考指挥棒”时刻主导着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行为。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和评估教学质量的杠杆,因此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之,在当今形势下,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历史教学趋于“边缘化”,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陈旧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改变,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使历史教学“生活化”,也就是让历史教学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历史发挥其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所以,恢复历史学科承载人文素质培育的功能,是历史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必然要求。
  三、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落实人文素质的培养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落实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们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的对象,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实,学生才应该是教学中主体,教师的灌输需 要学生的吸收,才能到达教育目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因此,广大教师必须从过去那种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下解放出来,重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贯彻到各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当中。要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点,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历史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许多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事例,运用寓教于史,寓理于事的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取思想养料,领会历史的教益,陶冶人格情操,纠正以往历史教育的泛政治化、教条化的弊端,真正体现出历史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
  (二)历史教师必须掌握广博的学识
  历史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和袁腾飞,讲的都是历史,为什么能让不是学生的普通老百姓都听得津津有味?那我们的历史课堂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究其原因,这与讲课者有很大的关系。易中天和袁腾飞的共同点不仅在于他们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广博的知识。历史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学识趋向广博精深,增强专业性,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知识水平。
  应对今天信息爆炸这样的新形势,历史教师惟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方能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给学生上出令他们心悦诚服的历史课。涉猎各种历史著作和期刊论文,分析史家诠释史料、论证史料,这样不仅充实历史教师的知识储备,还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历史思维。可以让历史教师获得多方的信息,了解史家的不同观点,有助于历史教师专业学识的增进,丰富课堂教学。仅仅从历史教育理论书籍中搜寻一些教学原则是很不够的,研读学术论文丰富了教师知识,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因此增强了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历史教师还应该是理论的研究者,必须十分重视知识的更新。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在教学和研究中能力得到发展,思维得以拓展。同时对热点问题和争议问题要积极思考,有自己的研究和独特看法。
  (三)历史教学“生活化”
  历史新课程改革需要生活化教育。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持续发展。历史学科虽然研究过去的人和事,但不能只停留在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说教上,而是要运用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洞察今天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增强观察社会的能力。同时,历史教学不能局限在学校教学领域,要走出校园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社会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生活,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是要求教师按着教学大纲的要求,尽可能与现实的生活相联系,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认知世界,认识社会的全新的方法。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生动历史课堂
  1、注重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的历史教育作用
  中国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遗址,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博物馆、纪念馆以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都能够给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是我们必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我们以前在历史教学中对博物馆和纪念馆虽有一定利用,但力度不够。我们应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学生去参观历史的遗迹、遗址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景点,将课堂教育的范围扩大化。在这一点上还可以动员学生家庭的力量,全面地利用这些实物资源。
  2、利用优化历史教学技术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中学历史教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媒体指信息传播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媒体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多种媒体信息行综合处理与控制,能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实施于教学可极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会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及课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对于增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较多较实用的是采用“演示文稿”作为创作平台,来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部分,既要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更要有真正的实质内容,还要体现历史教材的教学目标,与历史教学的诸多特征和要求相一致,显示出教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主体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张萍.浅析中学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锐生.人文精神的历史形态—————对人文精神的历史主义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洪桂民.初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塑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9)
  [4]唐巍.走出困境———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格的塑造[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论的两个重要议题[J].中学历史教学.2005(3)
  [6]袁从秀.历史教学论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J].历史教学.2007 (10)
  [7]徐志京.教学方法定义新解[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 (2)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本文从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教学效果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大学地理教学中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教学效果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  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提高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教改项目(JG20092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类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
期刊
一、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听说能力成重点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
群众文化是社会大众的文化,广泛的存在于社会和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分支,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它在社会和谐发
期刊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但当前不少课堂里,教师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