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避免用户对聚集区任务的争抢,对任务设立打包机制。首先,设立静态打包机制,并利用仿真算法求解分析。其次,设定动态打包机制,使得打包任务数量与有能力接受打包任务的会员数匹配。最后,整合静态与动态机制得到打包模型。
关键词:任务定价;打包机制;任务波及范围
一、静态打包机制的建立与仿真
(一)静态打包机制
几个任务打包的基础是位置靠近,因此将一个任务的波及范围作为衡量两任务之间是否打包的依据,当两个任务之间的波及范围有重叠时,即作为新的打包任务。
(二)静态打包机制建立与仿真
1. 打包任务与会员之间距离S′
当一个会员选择一个打包任务时,由于打包任务内含有多个任务,因此需要确定会员与打包任务之间的距离。这里定义打包任务与会员之间的距离为会员选择最短路径的距离之和。
2. 打包任务价格
从会员的角度考虑,如果其选择一个打包任务,则说明该会员需要必须完成打包任务内所有的任务才能获得酬金,牺牲了会员的机会成本,因此需要在给打包任务的定价补贴会员的机会成本,即打包任务的价格应该比其内所有任务的总和要高:
3. 静态打包机制的仿真求解
根据以上求得的打包任务机制所得到的任務价格以及会员距任务的距离,选定不同的任务波及范围m,代入问题二的仿真算法中进行仿真,利用MATLAB编程得到结果并分析得以下结论。
(1)随着任务波及范围的上升,项目整体的任务完成程度先升高后降低,并在波及范围为3时,任务完成度达到最大为93.2%,其中,波及范围为0表示未实行静态打包机制。
(2)当波及范围由0变为1时,任务完成度基本不变,这是因为任务的波及范围太小,因此能够符合打包要求的任务数量很少,相较于未实行静态打包机制时差别不大。
(3)在任务的波及范围由3继续升高时,项目整体的完成度迅速降低,这是因为当波及范围扩大时,满足打包要求的任务数量迅速上涨,而有资格做打包任务的会员数量未变,造成任务完成度的迅速下降。
综上,在静态打包机制下,当任务的波及范围为3km时,任务完成率最高,且波及范围控制在3km时静态打包机制对项目整体有积极作用。
二、动态打包机制的建立与仿真
(一)动态打包机制的确定
从静态打包机制的结果可以分析,打包机制最终结果较差的原因为在静态打包机制中,所有符合要求的任务均被打包导致打包任务数量过多,与有能力接受打包任务的会员数不匹配,因此需要适当调整系统中打包任务的数量来对最终的结果进行优化,动态打包机制如下。
因此,动态打包机制相当于在静态打包机制上,人为控制打包任务的数量,并通过计算系统中不同打包任务数量时,打包机制所产生的的效果。其余关于打包任务与会员之间的距离以及打包任务的定价方式均与静态打包机制下的方式相同。
(二)动态打包机制的仿真
根据以上所推导的过程,可以人为定义系统中的打包任务的数量,并延续静态打包机制仿真的方法进行仿真,得到如图1所示的动态打包机制下的任务完成度结果。
分析结果可知,随着打包任务数量的增加,任务总费用呈线性增加,而所对应的任务完成度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下降。不难理解,在系统中发布少量的打包任务有助于缓解用户争相选择同一任务而造成资源不匹配的现象,而在打包任务数量过多时,由于多数用户没有资格选择打包任务而造成许多任务空闲,而有能力选择打包任务的用户会与其他用户争夺单一任务的资源,反而刺激了用户之间的竞争,造成打包机制效果的降低。
三、静、动态打包机制的综合分析
结合静态打包机制与动态打包机制的建立与仿真,可知任务打包机制下,根据任务的波及范围以及给出的打包任务数量不同,其效果具有差异。
1. 当波及范围较小时,任务之间能够打包的条件比较苛刻,当波及范围在0~3时,符合打包条件的任务数量与能够接受打包任务的会员之间数量较为匹配,因此此时静态打包机制会对整体产生积极影响。
2. 当波及范围扩大时,任务之间能够打包的条件变得宽松,甚至于距离很远的任务也可以打包发布,此时若不控制打包任务的数量,将造成大多数任务都被打包的现象,而且由于有资格接打包任务的会员数量较少,其他会员又无法接受打包任务,会造成任务与会员之间不匹配的现象,导致任务完成度急剧下降。
3. 当打包任务数量较少时,即系统中的任务打包数量在0~15之间时,预定限额多且有资格选取打包任务的会员与打包任务数量之间相对匹配,缓解了用户之间对于同一任务的竞争,任务打包机制对于整个系统的作用是积极的。
4. 当扩大打包任务数量时,由于有资格选取打包任务的会员数量少于打包任务的数量,且某些有资格选取打包任务的会员会与其他会员竞争非打包任务,又因这些会员在选择任务时具有优先资格,会对其他会员选择任务造成消极影响,从而使得整体的任务完成率下降,因此当系统中打包任务数量超过15时,该机制会对整体产生消极影响。
5. 考虑静、动态打包机制的综合影响时,当波及范围取3,打包任务数量为20时,打包机制的效果最好。此时任务之间不存在过分打包使单一任务数量显著下降的现象,也不存在打包任务数量泛滥导致多数会员没有任务可接的现象,且通过前文的仿真结果也可知,此时打包机制的积极作用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芮兰兰,张攀,黄秋豪,邱雪松.一种面向众包的基于信誉值的激励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07).
[2]刘晓刚.众包中任务发布者出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关键词:任务定价;打包机制;任务波及范围
一、静态打包机制的建立与仿真
(一)静态打包机制
几个任务打包的基础是位置靠近,因此将一个任务的波及范围作为衡量两任务之间是否打包的依据,当两个任务之间的波及范围有重叠时,即作为新的打包任务。
(二)静态打包机制建立与仿真
1. 打包任务与会员之间距离S′
当一个会员选择一个打包任务时,由于打包任务内含有多个任务,因此需要确定会员与打包任务之间的距离。这里定义打包任务与会员之间的距离为会员选择最短路径的距离之和。
2. 打包任务价格
从会员的角度考虑,如果其选择一个打包任务,则说明该会员需要必须完成打包任务内所有的任务才能获得酬金,牺牲了会员的机会成本,因此需要在给打包任务的定价补贴会员的机会成本,即打包任务的价格应该比其内所有任务的总和要高:
3. 静态打包机制的仿真求解
根据以上求得的打包任务机制所得到的任務价格以及会员距任务的距离,选定不同的任务波及范围m,代入问题二的仿真算法中进行仿真,利用MATLAB编程得到结果并分析得以下结论。
(1)随着任务波及范围的上升,项目整体的任务完成程度先升高后降低,并在波及范围为3时,任务完成度达到最大为93.2%,其中,波及范围为0表示未实行静态打包机制。
(2)当波及范围由0变为1时,任务完成度基本不变,这是因为任务的波及范围太小,因此能够符合打包要求的任务数量很少,相较于未实行静态打包机制时差别不大。
(3)在任务的波及范围由3继续升高时,项目整体的完成度迅速降低,这是因为当波及范围扩大时,满足打包要求的任务数量迅速上涨,而有资格做打包任务的会员数量未变,造成任务完成度的迅速下降。
综上,在静态打包机制下,当任务的波及范围为3km时,任务完成率最高,且波及范围控制在3km时静态打包机制对项目整体有积极作用。
二、动态打包机制的建立与仿真
(一)动态打包机制的确定
从静态打包机制的结果可以分析,打包机制最终结果较差的原因为在静态打包机制中,所有符合要求的任务均被打包导致打包任务数量过多,与有能力接受打包任务的会员数不匹配,因此需要适当调整系统中打包任务的数量来对最终的结果进行优化,动态打包机制如下。
因此,动态打包机制相当于在静态打包机制上,人为控制打包任务的数量,并通过计算系统中不同打包任务数量时,打包机制所产生的的效果。其余关于打包任务与会员之间的距离以及打包任务的定价方式均与静态打包机制下的方式相同。
(二)动态打包机制的仿真
根据以上所推导的过程,可以人为定义系统中的打包任务的数量,并延续静态打包机制仿真的方法进行仿真,得到如图1所示的动态打包机制下的任务完成度结果。
分析结果可知,随着打包任务数量的增加,任务总费用呈线性增加,而所对应的任务完成度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下降。不难理解,在系统中发布少量的打包任务有助于缓解用户争相选择同一任务而造成资源不匹配的现象,而在打包任务数量过多时,由于多数用户没有资格选择打包任务而造成许多任务空闲,而有能力选择打包任务的用户会与其他用户争夺单一任务的资源,反而刺激了用户之间的竞争,造成打包机制效果的降低。
三、静、动态打包机制的综合分析
结合静态打包机制与动态打包机制的建立与仿真,可知任务打包机制下,根据任务的波及范围以及给出的打包任务数量不同,其效果具有差异。
1. 当波及范围较小时,任务之间能够打包的条件比较苛刻,当波及范围在0~3时,符合打包条件的任务数量与能够接受打包任务的会员之间数量较为匹配,因此此时静态打包机制会对整体产生积极影响。
2. 当波及范围扩大时,任务之间能够打包的条件变得宽松,甚至于距离很远的任务也可以打包发布,此时若不控制打包任务的数量,将造成大多数任务都被打包的现象,而且由于有资格接打包任务的会员数量较少,其他会员又无法接受打包任务,会造成任务与会员之间不匹配的现象,导致任务完成度急剧下降。
3. 当打包任务数量较少时,即系统中的任务打包数量在0~15之间时,预定限额多且有资格选取打包任务的会员与打包任务数量之间相对匹配,缓解了用户之间对于同一任务的竞争,任务打包机制对于整个系统的作用是积极的。
4. 当扩大打包任务数量时,由于有资格选取打包任务的会员数量少于打包任务的数量,且某些有资格选取打包任务的会员会与其他会员竞争非打包任务,又因这些会员在选择任务时具有优先资格,会对其他会员选择任务造成消极影响,从而使得整体的任务完成率下降,因此当系统中打包任务数量超过15时,该机制会对整体产生消极影响。
5. 考虑静、动态打包机制的综合影响时,当波及范围取3,打包任务数量为20时,打包机制的效果最好。此时任务之间不存在过分打包使单一任务数量显著下降的现象,也不存在打包任务数量泛滥导致多数会员没有任务可接的现象,且通过前文的仿真结果也可知,此时打包机制的积极作用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芮兰兰,张攀,黄秋豪,邱雪松.一种面向众包的基于信誉值的激励机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07).
[2]刘晓刚.众包中任务发布者出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